第十四節 以和爲貴

其餘的朝臣只當聽不到,寇準、楊延昭關係是極好的,既然寇準已經站在堂中處理此事,那麼這場鬧劇與他們也無關,只當是看熱鬧了。

劉安這時才說道:

“官家,若臣勝,請楊將軍在臣大婚之日,前來喝一杯喜酒。或臣敗,臣負荊請罪。臣堅決維護官家所提倡的以和爲貴。”

“好,好,以和爲貴,朕心甚喜。”皇帝聽了很高興。

這事還是不要鬧的好,潘楊兩家能關係好點,也是他希望看到的。

楊延昭問:“如何比。”

劉安施禮:“臣請官家隨便指這殿上一位公公,臣以四百步爲限,這位公公跑完四百步所需要的時間,楊府派人只要能兩倍時間內跑完,便是楊府勝。但一個普通的公公從沒有習武,也不會打仗,所以臣要在楊府這邊的四百步,加上一些障礙。”

“臣以爲,軍中行軍,遇水搭橋、逢山開路,肯定不是在平地上跑那樣普通,挖個坑,架個拒馬什麼的,臣以爲合適。”

劉安說完衝着楊延昭一禮:“楊將軍,下官說的可對。”

“對。”

楊延昭承認劉安的話有理,行軍不是在平路上跑,是有各種障礙的。

劉安再問:“楊將軍可願意一比,下官給楊府任何人多次試跑的機會,若下官勝了,楊將軍在下官大婚之日,上門喝一杯酒可好?”

“比!”楊延昭這會是堵一口氣呢。

楊延昭內心的怒火此時消失了,他認真的想了想,這事古怪,劉安想幹什麼。

皇帝已經下旨了:“這事就這麼定下了。來人,取銅盆來。”

皇帝隨便指了一個小太監,然後鍋盆滴水,小太監可不敢放水,全力狂奔四百步,有專人數了水滴的數量。

那麼,這就是標準。

只要楊府能跑進這標準兩倍水滴數之內,便是勝,反之便是輸。

突然,寇準轉身:“官家,臣以爲,才俊當發配雷州。”

這次換成劉安愣住了,這寇準比小說中還厲害,好可怕的傢伙,竟然瞬間就看穿了自己的心思。

“準了。”皇帝心說才俊這種禍害,不殺他已經是給才美人,不對現在叫才侍御面子了。流放到雷州挺好。

寇準再看劉安,臉上是冰冷的。然後又看了楊延昭一眼,微微的點了點頭。

楊延昭瞬間也明白了。

若不是寇準出手,自己回去就算不說,自家弟弟也會讓才俊生不如死。

才俊,這貨太可惡。

但傷了人,這事又怕會有大麻煩。

退朝之後,寇準、呂蒙正二人堵住了準備閃人的劉安。

在這兩人面前,潘惟熙都要給三分面子,他只是陪在劉安身旁。

寇準很嚴肅的問道:“慶福樓內,你爲何當日不解釋?”

“寇相公,我爲什麼要解釋,有人前來質問,我就要趕緊低聲下氣的回話,去解釋自己的無辜嗎?他楊延貴可有想過,用槍指着新科探花郎,是對是錯?話說,他若一槍刺下去,寇相公以爲,今日朝堂當會如何?”

面對寇準,劉安也寸步不讓。

寇準看着劉安,沒說話。

此時寇準內心有一種自己都在懷疑的想法。

劉安似乎是你想讓潘楊兩府化解那段恩怨。而劉安今日所作的事情,卻是幫了楊府。楊延昭竟然敢斥責皇帝,皇帝若怪罪便是重罪。此時,皇帝若信了劉安,就會認爲楊延昭身爲武將,爲人衝動,那事便可揭過不提,不會處罰楊延昭。

雖然這麼想,但寇準還是沒開口問。

呂蒙正笑呵呵的問:“探花郎,你可是想幫楊府?”

“兩位相公,我有權拒絕回答。”劉安拱手一禮,就是不回答。

潘惟熙站在一旁,他認爲自己很高看自己這個女婿了,可誰想,還是小看了。劉安竟然對寇相公說話都不退讓半步,如此強硬。

劉安再一禮:“寇相公,呂相公,晚輩告退。”

寇準突然開口:“公文呢?”

劉安表情變的非常嚴肅,硬氣的反應:“裴濟的血,可否鮮紅。靈州之失,寇相公你心疼嗎?”

寇準只是看着劉安,沉默不語,劉安從寇準的臉上看不出寇準在想什麼。

此時,寇準卻在想前幾天,劉安捧着那公文退離時漠然的眼神。

劉安施禮告退。

潘惟熙也施禮一同離開。

呂蒙正問寇準:“新科探花郎是何意?”

寇準回答:“他內心看不起我,因爲靈州之失。”說罷,寇準一甩袍袖,揹着雙手離開。”

呂蒙正對寇準說道:“老夫的意見,入職司郎中。”

“秘書少監。”寇準搖了搖頭。

呂蒙正快走幾步追上寇準:“那就秘書少監。”

秘書少監是一個從五品官,卻是五品官中最沒有權力的,職責是管理典籍、圖書。換到現代的說法就是,國家圖書館館長。

這種職務,榜眼陳知微熬上幾年,這便是他最終養老之地。

秘書少監在之前,最低年齡是五十一歲。

而呂蒙正原先推薦的司郎中,正六品,屬於尚書省官職,分爲左右司郎中,左司郎中管的史、戶、禮三部,若去六部辦事,相當於六部三把手的地位,但權力卻不是,只是尚書省負責監管的職司。

右司郎中掌管兵部、工部、刑部。

一甲入職,從六品。

以王曾論,他入職就是領從六品的將作少監虛職,再擔任一個八品通判,或外放兩年再回來當京官。

以權職而論,六品的司郎中與五品的秘書少監相比,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可寇準卻給了劉安一個閒職,而且還不是朝官。也就是不用上朝的官職。

再說劉安與潘惟熙一起出宮。

潘惟熙在劉安身旁開始了碎碎念狀態:“你對兩位宰相怎麼可以這樣?還有你到底打算對楊府做什麼?爲何不與爲父商量?”

劉安說道:“岳父,楊業死了十八年了。”

一句話,讓潘惟熙無話可說,十八年時間,潘楊兩府不相往來,見面也僅限點點頭。劉安又來了一句:“潘家,四位伯伯都是勳官,岳父也僅是一個刺史,還是有名無實的平州刺史。”

第一三七節 氣死了算誰的第四七五節 換回劉安第三十三節 八分份子第一九八節 出兵第一六九節 可惡的六姑娘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二十五節 鑽營第五十節 我們要作好人第五十節 我們要作好人第一七二節 劉安的鹹平工坊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二一零節 佯攻竟然破城了第一三零節 二百多年前的事第四六零節 買炮艦的人越來越多第一九四節 三人成虎的計劃書第五零九節 不甘心的人第三三七節 六穀內亂第四六一節 皇帝要掙錢第四一五節 燕雲之苦第三零六節 劉安的底牌第一三零節 石保興之死第一六一節 劉安想領兵第六十四節 回汴梁第三八七節 傳承的力量第二十四節 婚前教育第六節 代一千年的溝第四三零節 禁軍內部械鬥第四九二節 我砍人,你種田第二八八節 村長的獻策書第四七八節 遼軍欠債有很多第三五九節 岳父大人的瘋狂第三八九節 皇帝發檄文討瞿越第四三六節 吃貨的幸福第二一零節 佯攻竟然破城了第一二四節 好厲害的一隻第四八九節 契丹人的困局第四六七節 試航只跑了二里第二零七節 劉安拜師 上第四零三節 親閨女的討債書第三一零節 不是不講理第二八九節 冒血進諫第一五四節 安家費,可拿到第四三零節 禁軍內部械鬥第三四零節 被強徵的炮艦第四十一節 搞定兩個第四六三節 鋼坊的廚子第一四九節 兩親家秘議第八十九節 這是一步棋第一七三節 那真理之鐵第十三節 殿前問話第二九零節 四道命令第一一四節 又找人充場面第四一三節 斯德哥爾摩症第二五九節 議成第二七零節 要想富,先修路第三七五節 品個茶去第一零八節 一羣可憐蟲第四八零節 文雅抵抗不了刀劍第一八二節 整兵待戰第四一一節 打就沒錯第一四五節 宴會上的奇菜第一二二節 那,鑄幣吧第一五七節 好貴第一七五節 人怎麼都跑了第五十六節 擁有一百多裡馬匹的男人第三七五節 品個茶去第四五九節 偷偷的賣軍械第四六三節 鋼坊的廚子第三九零節 筑紫島宋軍第一營第三九七節 真真假假傳的很快第三八五節 有人熱有人冷第三六八節 停一次早朝第四四七節 絕對是人才第一三七節 暴怒的浪叔第三七八節 天下第一舞第一零二節 汴梁的燃料危機第一九五節 應敵而變第二四六節 浪哥的傳說第四十五節 殿議第七十五節 臣有一策第三二五節 曾經相似一幕第三十九節 寇準發力第三三八節 爲了收門票第一二六節 才華橫溢的財迷第二八四節 皇帝也追劇第二十節 崇正殿聽學第四六五節 老丈人的兵威第四九五節 夫人有決斷第二十三節 真是五品第三三九節 瞿越大海戰第一二三節 一點點第五零七節 自然要新皇城第一五五節 一點小詭計第一八七節 南海的第一批貨船回來了第三六一節 朝辯第三一七節 一縣令的公文第一八一節 極密聞第四八五節 不是我乾的第二九五節 白送的肯定有毒第三二五節 曾經相似一幕
第一三七節 氣死了算誰的第四七五節 換回劉安第三十三節 八分份子第一九八節 出兵第一六九節 可惡的六姑娘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二十五節 鑽營第五十節 我們要作好人第五十節 我們要作好人第一七二節 劉安的鹹平工坊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二一零節 佯攻竟然破城了第一三零節 二百多年前的事第四六零節 買炮艦的人越來越多第一九四節 三人成虎的計劃書第五零九節 不甘心的人第三三七節 六穀內亂第四六一節 皇帝要掙錢第四一五節 燕雲之苦第三零六節 劉安的底牌第一三零節 石保興之死第一六一節 劉安想領兵第六十四節 回汴梁第三八七節 傳承的力量第二十四節 婚前教育第六節 代一千年的溝第四三零節 禁軍內部械鬥第四九二節 我砍人,你種田第二八八節 村長的獻策書第四七八節 遼軍欠債有很多第三五九節 岳父大人的瘋狂第三八九節 皇帝發檄文討瞿越第四三六節 吃貨的幸福第二一零節 佯攻竟然破城了第一二四節 好厲害的一隻第四八九節 契丹人的困局第四六七節 試航只跑了二里第二零七節 劉安拜師 上第四零三節 親閨女的討債書第三一零節 不是不講理第二八九節 冒血進諫第一五四節 安家費,可拿到第四三零節 禁軍內部械鬥第三四零節 被強徵的炮艦第四十一節 搞定兩個第四六三節 鋼坊的廚子第一四九節 兩親家秘議第八十九節 這是一步棋第一七三節 那真理之鐵第十三節 殿前問話第二九零節 四道命令第一一四節 又找人充場面第四一三節 斯德哥爾摩症第二五九節 議成第二七零節 要想富,先修路第三七五節 品個茶去第一零八節 一羣可憐蟲第四八零節 文雅抵抗不了刀劍第一八二節 整兵待戰第四一一節 打就沒錯第一四五節 宴會上的奇菜第一二二節 那,鑄幣吧第一五七節 好貴第一七五節 人怎麼都跑了第五十六節 擁有一百多裡馬匹的男人第三七五節 品個茶去第四五九節 偷偷的賣軍械第四六三節 鋼坊的廚子第三九零節 筑紫島宋軍第一營第三九七節 真真假假傳的很快第三八五節 有人熱有人冷第三六八節 停一次早朝第四四七節 絕對是人才第一三七節 暴怒的浪叔第三七八節 天下第一舞第一零二節 汴梁的燃料危機第一九五節 應敵而變第二四六節 浪哥的傳說第四十五節 殿議第七十五節 臣有一策第三二五節 曾經相似一幕第三十九節 寇準發力第三三八節 爲了收門票第一二六節 才華橫溢的財迷第二八四節 皇帝也追劇第二十節 崇正殿聽學第四六五節 老丈人的兵威第四九五節 夫人有決斷第二十三節 真是五品第三三九節 瞿越大海戰第一二三節 一點點第五零七節 自然要新皇城第一五五節 一點小詭計第一八七節 南海的第一批貨船回來了第三六一節 朝辯第三一七節 一縣令的公文第一八一節 極密聞第四八五節 不是我乾的第二九五節 白送的肯定有毒第三二五節 曾經相似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