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七節 氣死了算誰的

劉安就站在耶律隆慶面前:“傳我命令,不擇手段不惜代價,拿到漢奸韓德讓的人頭。另一人,順便吧。蕭觀音奴,聽說是一個女將,賜她全屍。打到蕭綽跪着求和,誅韓德讓三族後,才準談。”

“得令!”

這時,耶律隆慶身邊最後的不足一千屬珊軍,奮起反抗,可體力耗盡的他們面對宋軍只有一死,活的着幾個人也自殺而亡。

劉安一指四周:“看看,弱既是原罪。想想遼人攻宋,我大宋多少百姓慘死,只有夠強,遼人在我等面前才無能爲力,直呼你遼人太后姓名又如何?把這個戰俘看好了,若他自殺,看守者同死。”

耶律隆慶依舊是閉着眼睛。

劉安卻沒完了。

“耶律隆慶,你也別心裡發狠說要殺我、刮我什麼的。咱男人不靠嘴,能動手就不瞎賣嘴,等你有本事把我劉安綁在這裡,隨你殺、隨你刮,我劉安一句廢話都不會有。扔狠話,那是母的。”

劉安扔下這話之後,耶律隆慶一口血噴了出來。

鐵頭這時在旁來了一句:“主君,你別再說了。你把他氣死了,算誰的?”

“啊,有理。回!”劉安揹着手離開。

宋軍的醫官趕緊上前救治耶律隆慶。

劉安這邊三天後大軍開始往東,留守的兵馬,還有受傷的士兵讓劉安的兵力減員三分之一,石保興大軍補充之後,劉安所部大軍超過百萬,隊伍拉開前陣距離後陣有上百里,隊伍之中僅商人就佔據了二十五萬人。

商人的隊伍中,這二十五萬人馬基本上就是運輸隊。

每天都有大量的商隊匯入,然後大量的商隊離開。

管理這些商隊的事,都已經上升到需要李沆親自過問的程度。

紮營的時候,李沆吃過晚餐,看着自己所在的帳篷區。

確實是帳篷區,不是單獨的帳篷。

李沆的帳篷在中間,北邊是商隊大掌櫃們的帳篷區,南邊是援兵四族的長老居住區,東邊是隨軍文官的帳篷區,西邊是隨軍文吏專管商務的帳篷區。

李沆剛剛吃完晚餐回到帳篷,他的桌子在正中,東南西北角,已經堆滿了文書,不需要他處理,但需要他知道,並且用印認可。

當然,連用印也不需要李沆親自動手,有專人蓋印。

一轉眼,幾十份公文就蓋完了,李沆突然放下了手中的茶碗:“這不對。”

一帳篷人都馬上直起身子,負責蓋印的小吏滿頭大汗,他緊張,害怕自己是不是那一張蓋錯了。

四角的官員更緊張,他們擔心是那一份公文處理有誤。

李沆這時卻說道:“老夫怎麼記得,這隨軍文官當中有一個正三品。”

一帳篷的人都鬆了一口氣,繼續忙自己的活。

負責商隊要彙報收購戰利品以及運輸軍糧、傷藥、布匹還有趁機搶佔與擴大商路的公文,他們很忙。

隨軍文官也很忙,百萬人馬在出徵,這要處理的公務堆積如山。

援兵四族的文官一邊向大宋文官學習,一邊操心着他們的戰功與賞賜覈算,這若是錯了,回去族老會打人的。

最後一部分更忙,他們管後勤輜重的一切,說的直白一點就是臨時財務官。

他們若出錯一點,損失不可估量。

李沆的自言自語,既然與自己的工作無關,誰也不想多問。

確實還有一個正三品文官在軍中,可他就是不願意在李沆這裡幹活,他已經超過三十六小時耗在劉安這裡,反正就是不走。

不給行軍牀,他能自己去找塊氈睡在地上。不給飯吃,他會搶。

“俊美不凡,我大宋最年輕的探花郎,你把消滅屬珊軍的過程講給老夫聽,老夫替你著書立傳。”

王嗣宗,現年五十八歲。

真正的大宗第一毒舌,見誰罵誰,而且是真正的狀元,文采了得,罵人一天都不帶重樣的。

劉安不理他,因爲劉安根本就不想和王嗣宗說話。

這老頭太煩人,比唐僧還恐怖,你敢接話他能說上半個時辰,還不給你插嘴的機會。

更何況,消滅屬珊軍的細節劉安是下過封口令的,任何人開口,所得軍功、賞賜全扣,再加皮鞭一百。

遼國,還有更牛的皮室軍在呢。所以,戰術的細節絕對不會吐露一個字。

看劉安不理他,王嗣宗想了想,轉身就往外。

正當劉安以爲王嗣宗已經放棄了的時候,這位老先生揪着一個三十多歲的文官進來,指着劉安就說道:“小錢錢,看看這位,十七位探花郎。”

小錢錢,錢易。

他知道劉安,一想到這個名字他就很難受。

此時見到劉安,他更難受。

因爲當年,他十七歲中進士,因爲年齡太小直接免除了進士,一直到四年前他才重新中了進士。

現在纔是從七品的官。

劉安,十七歲中探花,現在已經是正四品,這同樣是考進士,爲什麼差距就這麼大。

王嗣宗衝到劉安近前:“劉學士,這小錢錢書畫雙絕,讓他給你寫傳,並且畫一副誅屬珊圖如何?”

“王老!”劉安已經忍了足足三十六個小時,他已經到了極限。

若不想招數把這位弄走,自己一定會瘋的。

“我給你一個當班超的機會。”

“真,當真?”王嗣宗激動的心臟都快要停止了。

劉安點了點頭:“真的,王老你轉回大同坐鎮,指揮商隊北上,你知道從大同往北有無數的生意,那裡需要咱們的鹽、布、茶。”

“不去,不去。你是想騙老夫去大同替你守後方,老夫不去。”王嗣宗猛搖頭。

劉安深吸一口氣,他知道不拿出一點狠的,這老頭可不容易忽悠。

劉安站了起來:“來人,請阿廝蘭漢、武威郡王、党項三老前來。”

党項三老,就是党項現在最大三族的三位大長老,他們不是族長,都是族長的叔伯,作爲党項一方的話事人隨劉安大軍辦事。

這是有事?

王嗣宗能成爲正三品大員,自然有他的狡猾,立即吩咐道:“小錢錢,在這裡記錄。”

錢易很無語,卻只能坐下人準備作文書。

第一二七節 皇帝的新境界第四五一節 勸降反對者第二四五節 浪哥正在逃第四六零節 買炮艦的人越來越多第一三八節 有客自遠方來第一五二節 奇怪的家宴第一一八節 七劍下南洋第五零六節 天下是誰家的第四七五節 換回劉安第三十節 皇帝赴宴第二八五節 家眷探班第四四三節 寇準想看銀山第三一二節 皇家的大禮第二五一節 皇帝的小算盤第五十六節 擁有一百多裡馬匹的男人第三六六節 劉安的真話第三九三節 這礦必須挖第二零八節 劉安拜師 下第三十三節 八分份子第四十七節 要不要幹一架第一九七節 難得糊塗第一九三節 岳父母的力量第一五零節 遠慮與近景第二零一節 這不要臉的第三八零節 把皇后的禮服也賣了第一二六節 生死鬥 中第一九一節 穩住,當沒事發生第五十二節 買回靈州第三七一節 喜歡你這不要臉第一七五節 人怎麼都跑了第四六七節 試航只跑了二里第九十四節 誰都沒猜到結果第四七七節 讓遼軍先花錢第一九五節 應敵而變第四零四節 咬碎牙,也得還第二十九節 傻劉安第一六零節 論戰第三四一節 宋越之戰 上第三三二節 你王曾第七十九節 餅乾第三零三節 獻上人頭第五零三節 大變第三四零節 被強徵的炮艦第三七三節 咱不過年了第一五零節 遠慮與近景第二九三節 皇帝很閒第四六九節 檄文怎麼寫第一二四節 大虎符在何處?第一七八節 關於錢的小事第一三二節 三班倒打上三天三夜第四九六節 回鄉路漫漫第四八九節 契丹人的困局第四八二節 再不純也是金子第三二四節 有人謀逆第九十節 坦白從寬第四九五節 夫人有決斷第四二一節 趙佑定親第四零七節 遼人要修河第一六一節 劉安想領兵第三一八節 寇準的妙言第三九五節 授十萬禁軍第二四一節 劉安到幽州城下第四九零節 契丹分裂第七十七節 護莊軍票第三七二節 倭島大探險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一二八節 香料其實挺可怕的第十七節 這是有後門的探花第六十四節 回汴梁第四一三節 斯德哥爾摩症第八十五節 舉報者也沒好下場第十九節 各懷心思第一七七節 胡扯的全國聯賽第四六七節 試航只跑了二里第二九三節 皇帝很閒第四一五節 燕雲之苦第四五三節 不借,滅之第一二八節 滿臉是血第一九九節 軟禁聖相第三八四節 三分利第一六五節 幾萬貫的煙花挺好第三六六節 劉安的真話第四零四節 咬碎牙,也得還第三六四節 甦醒的一匹惡狼第三六一節 朝辯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三七二節 倭島大探險第二零一節 這不要臉的第一九三節 岳父母的力量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一六零節 論戰第三七三節 咱不過年了第八十六節 三千陌刀第四六八節 二試船碎了第四十三節 一夜的奔波第一六八節 劉安想擴城第一零三節 幷州的石炭第四五零節 你們要談條件第四零零節 不道德之事第三八九節 皇帝發檄文討瞿越
第一二七節 皇帝的新境界第四五一節 勸降反對者第二四五節 浪哥正在逃第四六零節 買炮艦的人越來越多第一三八節 有客自遠方來第一五二節 奇怪的家宴第一一八節 七劍下南洋第五零六節 天下是誰家的第四七五節 換回劉安第三十節 皇帝赴宴第二八五節 家眷探班第四四三節 寇準想看銀山第三一二節 皇家的大禮第二五一節 皇帝的小算盤第五十六節 擁有一百多裡馬匹的男人第三六六節 劉安的真話第三九三節 這礦必須挖第二零八節 劉安拜師 下第三十三節 八分份子第四十七節 要不要幹一架第一九七節 難得糊塗第一九三節 岳父母的力量第一五零節 遠慮與近景第二零一節 這不要臉的第三八零節 把皇后的禮服也賣了第一二六節 生死鬥 中第一九一節 穩住,當沒事發生第五十二節 買回靈州第三七一節 喜歡你這不要臉第一七五節 人怎麼都跑了第四六七節 試航只跑了二里第九十四節 誰都沒猜到結果第四七七節 讓遼軍先花錢第一九五節 應敵而變第四零四節 咬碎牙,也得還第二十九節 傻劉安第一六零節 論戰第三四一節 宋越之戰 上第三三二節 你王曾第七十九節 餅乾第三零三節 獻上人頭第五零三節 大變第三四零節 被強徵的炮艦第三七三節 咱不過年了第一五零節 遠慮與近景第二九三節 皇帝很閒第四六九節 檄文怎麼寫第一二四節 大虎符在何處?第一七八節 關於錢的小事第一三二節 三班倒打上三天三夜第四九六節 回鄉路漫漫第四八九節 契丹人的困局第四八二節 再不純也是金子第三二四節 有人謀逆第九十節 坦白從寬第四九五節 夫人有決斷第四二一節 趙佑定親第四零七節 遼人要修河第一六一節 劉安想領兵第三一八節 寇準的妙言第三九五節 授十萬禁軍第二四一節 劉安到幽州城下第四九零節 契丹分裂第七十七節 護莊軍票第三七二節 倭島大探險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一二八節 香料其實挺可怕的第十七節 這是有後門的探花第六十四節 回汴梁第四一三節 斯德哥爾摩症第八十五節 舉報者也沒好下場第十九節 各懷心思第一七七節 胡扯的全國聯賽第四六七節 試航只跑了二里第二九三節 皇帝很閒第四一五節 燕雲之苦第四五三節 不借,滅之第一二八節 滿臉是血第一九九節 軟禁聖相第三八四節 三分利第一六五節 幾萬貫的煙花挺好第三六六節 劉安的真話第四零四節 咬碎牙,也得還第三六四節 甦醒的一匹惡狼第三六一節 朝辯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三七二節 倭島大探險第二零一節 這不要臉的第一九三節 岳父母的力量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一六零節 論戰第三七三節 咱不過年了第八十六節 三千陌刀第四六八節 二試船碎了第四十三節 一夜的奔波第一六八節 劉安想擴城第一零三節 幷州的石炭第四五零節 你們要談條件第四零零節 不道德之事第三八九節 皇帝發檄文討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