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節 真是五品

這時,一名小太監站了出來,捧着兩張聖旨:“新科探花劉安接旨!”

很長的聖旨,而且是兩份。

一張是給劉安的,文散官中散大夫,除了領錢之外沒什麼用。

一張是劉潘氏,就是潘秭靈,五品宜人的封。

然後是一些皇帝就劉安大婚的賞賜等等。

劉安收起聖旨,王旦才重新拿出自己的那捲文書。

殿外,二甲、三甲的人也沒有感覺有什麼意外,潘家是國舅,皇帝在當壽王的時候,正妻就是潘家的女兒,也是劉安所娶妻子的親姑姑。

可接下,殿內起了一陣騷動,殿外的進士們石化了。

王旦依舊是幾百字的稱讚之後,只有一句話:“新科探花劉安秘書少監、崇政殿贊讀。”

沒,沒有領將作少監!!!

陳知微整個人都懵了。

殿外,範威笑了,笑的比自己直接七品官都開心,眼神掃視了那幾個願意跟着去劉府幫忙的人,這是在告訴他們,別管那些假清高了,大腿抱住了兄弟們。

中散大夫是正五品的文散官,這個只有領錢不重要。

秘書少監是管理大宋典籍、書庫的官。往往都是老傢伙們擔任,算是給那些幹了一輩子快到致仕的人一個當五品官的機會。

可現在,十七歲的劉安當了這個官。

當然,這個官不算什麼,崇政殿贊讀纔是真正的牛官,就是陪皇帝讀書。

不對!

猛然間,有人反應了過來。

這個官不在吏治當中,從來沒有過的。歷來有各王府贊讀,崇政殿只有說書一職,就是給皇帝讀史的並且解說的官,都是當朝大員兼任。

當朝有三位相公,四位尚書都兼職崇政殿說書一職。

這時,殿內,皇帝開口了。

“安哥兒還年輕,聯親自指點一下他。”

殿內安靜了。

皇帝要一個陪自己讀書的人,也說了要給劉安當老師,再看三位相公如老僧入定的反應,沒有那個官願意沒事找事。

殿外安靜了。

這一科的進士們有心眼的已經反應過來了,王曾憑什麼進七品,別說你是狀元,因爲你王曾開榜之後一直在劉安府裡住着。

有意見嗎?

沒有!

接下來再無波瀾,一切依常例,和往年一樣誰什麼排名,應該入職什麼官就是什麼官,差別不大。

實職正五品,皇帝新收的學生,大宋史上最帥的探花郎、迎娶的妻子過門就有命婦賜卷,你就說牛不牛吧。

兩個時辰內,整個汴梁城無人不知。

劉浪笑的眼睛都在臉上找不到了,架起一百口大鍋煮羊湯,烙餅子,給孤老寡婦孤童贈送,以求同喜。

範威還着五名新科進士則在劉府幫着準備明天劉安大婚的事宜。

而且明日清晨開始,他們將和王曾一起,負責迎賓。

退朝後,劉安沒回家,而是去了崇政殿,今天李沆相公要講一段唐史,作爲贊讀的劉安要去聽,而且皇帝還會考他。

也就是這個時間。

鐵頭正在被打板子,已經打了十下。

屏風內,承慶郡主捧着一隻茶杯側目看了一眼,卻沒生氣,而是稱讚道:“鐵頭,你不錯,倒是一名忠僕。我不是你的主人了,你的身契已經在姑爺府中了。但!”

承慶郡主說了一個但字後,看了一眼自己的女兒。

鐵頭屁股疼的要死,可硬撐着什麼也沒說。

承慶郡主只問了一個問題:那香水還有嗎?

鐵頭向劉安承諾過,死也不說。

鐵頭一咬牙:“明個,六姑娘纔是大娘子呢!”

“好,說的好。”承慶郡主輕輕的拍了拍手:“來了,帶下去上藥,賞,重賞。”

可憐的鐵頭給架下去了,他原本只是來送儀程表與賓客名單,還有菜單等請潘府過目,結果就被架到了後院,承慶郡主問話不答,啪啪的給了十板子。

此時,花廳內只有四個人。

潘秭靈以及貼身婢女霜兒,還有其母承慶郡主以及其貼身婢女容媽媽。

都是絕對可靠的人。

鐵頭給架走之後,承慶郡主說道:“宮裡大娘娘送來話,詢問香水之事。大娘娘素來廉儉,能親自問這事,靈兒你可明白?”

“明白。”潘秭靈很清楚,別說是宮裡,就是自家也需要。

已經有消息靈通的貴婦上過門了,母親只說製作不易,眼下女兒要出閣沒什麼比這個事情更大的,所以緩了過去。

可母女二人都明白,婦人間的交情不可輕視,這關係到家族間的和睦。

承慶郡主又說道:“鐵頭有句話說的好,明天你纔在大娘呢!”

“母親!”潘秭靈臉上不由一紅。

這就要嫁人了。

與劉安不同,潘秭靈可是見過劉安長什麼樣,也把劉安打聽的很仔細,此時內心緊張有,只有一點點。然後是隱藏起來的興奮,而後還有一些小激動。

承慶郡主臉一板:“你掌得住家嗎?”

這話問的潘秭靈也不知道如何回答。

容媽媽這時說道:“就潘福上報,姑爺在送來那份契約之後,命鐵頭安排人四處花錢。姑爺府中沒多少人手,所以鐵頭調動了劉府店鋪的夥計還不夠,在潘府借了足有七十人,一直忙碌到昨天。”

潘秭靈懵了,劉安是什麼意思?

承慶郡主看女兒反應過來了,這才說道:“一千八百五十一貫。依他現在的俸祿,十年。若算上田莊等收入,也要三年。”

“女,女兒不懂。”

潘秭靈確實不懂了。

承慶郡主說道:“這些是他契約之外的,契約已經簽了。這些錢有一部分是他自己的,另外的,他給他的弟妹寫了借條,這是借的弟妹們取妻的彩禮與嫁妝錢,承諾三年後翻一倍償還。這事是親家母告訴爲孃的。”

潘秭靈懂了,難怪母親問自己,能掌得住家嗎?

就眼下的情況下,掌不住。

承慶郡主淡然一笑:“三策,下策是讓他改契約。中策是爲娘和他談,讓他改。爲娘不行,還有你表舅公。”

表舅公!

這個來頭很大,事實上和姑丈是一個人,就是當朝皇帝。

潘秭靈問:“母親,還有上策呢?”

“上策最難,也是最好的一策。就是你自己和他談,孃親教你一句話,人心換人心。這事要怪,就怪你幾個兄長吧。”

潘秭靈懂了。

第三九七節 真真假假傳的很快第一四三節 誰是贏家第三十四節 作繡第二節 難道不是親生的第三九一節 宴無好宴第四十九節 有個好結果第四零一節 能不能改史第二五零節 攻城也是談判的方式第一九一節 穩住,當沒事發生第一一五節 幾萬貫的小事第一七七節 胡扯的全國聯賽第一七零節 好可怕的事情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二八三節 劉安的禮物第一三八節 來自劉安的蜜糖第四九零節 契丹分裂第二八九節 冒血進諫第四八六節 勸君上位第一三九節 只有三行的戰報第一一一節 李歡出海第四六零節 買炮艦的人越來越多第三四六節 給天下一份安寧第一三一節 高瓊第一陣第三九九節 一山換一山第四一九節 夫人回來了第四七零節 怎麼可能沒有陰謀第四四三節 寇準想看銀山第六十二節 浪起來第一四二節 玩笑一般的挑釁第二五七節 宋遼的軍費第一一八節 七劍下南洋第一三四節 終於不歪樓了第四三一節 山雨欲來第二八四節 皇帝也追劇第九十五節 天譴?第四五三節 不借,滅之第二六五節 不差人第七十六節 朕也要去第二五八節 蕭太后第三三七節 六穀內亂第四零三節 親閨女的討債書第二零九節 佯攻第三零二節 小杭州第六十六節 好皇帝送禮第五百節 汴梁有變第四九六節 回鄉路漫漫第二六六節 高麗宮亂第四三二節 災民級遼軍第七十九節 餅乾第二五四節 顧慮第十二節 衝動第一四五節 宴會上的奇菜第二八八節 村長的獻策書第一一七節 好大一口黑鍋第二九二節 有所持所以無懼第一九零節 趙佑向小財迷挺進第十三節 殿前問話第五十九節 村裡的姑娘第十五節 狂妄第二十四節 婚前教育第二六七節 金銅礦區有戰鬥第四一五節 燕雲之苦第一四八節 丈人爹暗收人心第三五九節 岳父大人的瘋狂第四六八節 二試船碎了第四五四節 未知的真實第二十五節 鑽營第一九六節 獻策第五十三節 踏着堅實的腳步第四零八節 殺豬菜第二八九節 冒血進諫第一二五節 父愛無疆第四三一節 山雨欲來第四八五節 不是我乾的第一零八節 一羣可憐蟲第六十節 李沆離京第三二六節 真正的神器第一四三節 誰是贏家第四二六節 流放之地變了第四二八節 大宋窮人第八十九節 這是一步棋第二六三節 把刀磨利第二一二節 向不懂兵的請示第四零三節 親閨女的討債書第四六三節 鋼坊的廚子第二十二節 新科進士入仕第三四四節 背井離鄉的人第二八八節 村長的獻策書第二六二節 一把把的銅錢第四十六節 臣有一計第一零四節 大宋也有賭神第四一七節 老渤海城第九十節 坦白從寬第三三一節 好一個意圖不明第四三五節 莫輕敵第五百節 汴梁有變第三五八節 會有地震第二八七節 十萬畝桑林計劃第三零四節 這故事講的好第三二九節 筑紫島有縣令了
第三九七節 真真假假傳的很快第一四三節 誰是贏家第三十四節 作繡第二節 難道不是親生的第三九一節 宴無好宴第四十九節 有個好結果第四零一節 能不能改史第二五零節 攻城也是談判的方式第一九一節 穩住,當沒事發生第一一五節 幾萬貫的小事第一七七節 胡扯的全國聯賽第一七零節 好可怕的事情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二八三節 劉安的禮物第一三八節 來自劉安的蜜糖第四九零節 契丹分裂第二八九節 冒血進諫第四八六節 勸君上位第一三九節 只有三行的戰報第一一一節 李歡出海第四六零節 買炮艦的人越來越多第三四六節 給天下一份安寧第一三一節 高瓊第一陣第三九九節 一山換一山第四一九節 夫人回來了第四七零節 怎麼可能沒有陰謀第四四三節 寇準想看銀山第六十二節 浪起來第一四二節 玩笑一般的挑釁第二五七節 宋遼的軍費第一一八節 七劍下南洋第一三四節 終於不歪樓了第四三一節 山雨欲來第二八四節 皇帝也追劇第九十五節 天譴?第四五三節 不借,滅之第二六五節 不差人第七十六節 朕也要去第二五八節 蕭太后第三三七節 六穀內亂第四零三節 親閨女的討債書第二零九節 佯攻第三零二節 小杭州第六十六節 好皇帝送禮第五百節 汴梁有變第四九六節 回鄉路漫漫第二六六節 高麗宮亂第四三二節 災民級遼軍第七十九節 餅乾第二五四節 顧慮第十二節 衝動第一四五節 宴會上的奇菜第二八八節 村長的獻策書第一一七節 好大一口黑鍋第二九二節 有所持所以無懼第一九零節 趙佑向小財迷挺進第十三節 殿前問話第五十九節 村裡的姑娘第十五節 狂妄第二十四節 婚前教育第二六七節 金銅礦區有戰鬥第四一五節 燕雲之苦第一四八節 丈人爹暗收人心第三五九節 岳父大人的瘋狂第四六八節 二試船碎了第四五四節 未知的真實第二十五節 鑽營第一九六節 獻策第五十三節 踏着堅實的腳步第四零八節 殺豬菜第二八九節 冒血進諫第一二五節 父愛無疆第四三一節 山雨欲來第四八五節 不是我乾的第一零八節 一羣可憐蟲第六十節 李沆離京第三二六節 真正的神器第一四三節 誰是贏家第四二六節 流放之地變了第四二八節 大宋窮人第八十九節 這是一步棋第二六三節 把刀磨利第二一二節 向不懂兵的請示第四零三節 親閨女的討債書第四六三節 鋼坊的廚子第二十二節 新科進士入仕第三四四節 背井離鄉的人第二八八節 村長的獻策書第二六二節 一把把的銅錢第四十六節 臣有一計第一零四節 大宋也有賭神第四一七節 老渤海城第九十節 坦白從寬第三三一節 好一個意圖不明第四三五節 莫輕敵第五百節 汴梁有變第三五八節 會有地震第二八七節 十萬畝桑林計劃第三零四節 這故事講的好第三二九節 筑紫島有縣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