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四節 甦醒的一匹惡狼

有一座銀子堆成的山。

張環感覺不是自己瘋了,就是衛浩瘋了。

笑呵呵的點了點頭:“收拾這些毛賊,並非侯爺派我來倭島的使命,我是來找銀山的。”

“真有?”

“你以爲候爺會騙我?”

“不會。”

“那就是有,等把這裡收拾順了,咱帶上可靠的人去探探。”

張環重重的點了點頭:“成,這事成。我手上有百戰老兵,能砍能殺。”

衛浩與張環看着對方,同時笑了,笑的有點邪。

劉安並不知道,他把一隻惡狼給放出來了,衛浩在西北當縣令,多少還有些受禮教,以及朝堂上的規矩限制。

放在倭島。

這貨野性全開,心中的惡狼已經甦醒。

是意外之喜,還是禍。

誰也不知道。

劉安呢。

眼下對於劉安來說,最重要的事情並非等到來自占城或是廣南東西兩路的公文,而是去那裡過年。

自家沒人,不是去掙錢就是去旅遊。

娘子潘秭靈沒在家,去孃家過年也不合適。宮裡過年的氣氛倒是越來越濃了。

劉安在寇準家裡打了一夜的通宵麻將,寇準倒是精神頭很好,到時間就去上早朝,至於早朝結束寇準會在那裡窩上一覺劉安也不知道。

倒是劉安回到皇宮睡了一覺中午醒來,有小太監已經把飯菜送來了。

而後,王曾也來了。

“來混飯吃?”

王曾搖了搖頭:“我用過飯了。”

劉安再問:“南邊的公文到了?”

“沒有,但有一份北邊的,要不要猜猜?”

劉安問道:“幽州的事?”

王曾搖了搖頭:“比幽州的事情大點,遼王發佈了一條新命令,岳父讓我送到你這裡來,給你看一眼。”

“拿來。”

劉安心說李沆能讓自己看的,肯定是大事。

結果一看,劉安臉色瞬間就變的難看了。

“可怕的女人。這不是遼王的手段,那她。”劉安相信,遼國小傢伙沒這個本事,一定是蕭太后。

遼國推行新的政令。

之前,遼國已經嘗試過改變,定立一條規矩,契丹人殺漢人要償命,但執行力度卻不夠,這次卻是非常強硬的宣佈執行。

第二個就更可怕了。

燕雲減賦稅。

而且是針對漢人的。

劉安合上公文:“王兄,你可知道這減到什麼程度。”

“不知,但皇城司已經安排人去作詳細調查,聽聞有一套新的減稅之法。”

劉安嘆了一口氣:“這女人太狠了,邊民入遼地,不但劃出耕地而且還會免賦稅,好厲害,好厲害,好厲害。”

“還有,還有,還有。”劉安確實感覺到了蕭太后這次出招有多狠辣了。

接下來一些細則每一條都是一把刀。

比如,遼效仿大宋,文官非三大重罪不問斬。大宋進士落榜之學子若赴遼,等同於進士,授予官職。一改以前的規則,漢人可以穿自己喜歡穿的服裝,無禁忌。契丹與漢人通婚官府贈禮金。

劉安只說一句,臥槽。

宋初,燕雲地區的漢人還心繫中原。現在這些漢人在遼國待的久了,再加上蕭太后新政的變化。再加上,大宋朝堂上那些蠢貨,他們稱呼燕雲的漢人爲胡爲番,根本就沒當那些人是自己人。

這樣下去估計用不了多久,燕雲漢人心裡就沒大宋。

劉安的心情很不好。

王曾卻再補一刀。

“還有一件事,我查證過。在先帝北征的時候,曾經攻到幽州城,而後縱兵劫掠,劫掠的卻是燕雲地區。”

“再說一句,幽州那邊燕雲的百姓對咱們的戒心甚至高於契丹人對咱們。”

劉安雙手搓了搓,仰頭望天。

除了內心罵一句臥槽之外,劉安還能怎麼樣。

“劉兄,我父讓我告訴你,此時不出手還待何時。”

劉安搖了搖頭:“時機不成熟,讓我再想想,再想想。”

王曾點了點頭,雖然他不知道是什麼事,可劉安如此爲難,王曾猜測這次的事情很大。

劉安沒讓王曾再猜下去,開口說道:“我對李公提過一句,也只是提了一句。這事我只是一個想法,想讓這事成真,按我的本的設想,至少三年以後。”

“可否告訴我?”

“免農稅。”

三個字當真是驚天之雷。

王曾相信,往前一千年都沒有人有一點可能有過這樣的想法。

不得不承認,劉安這想法還真的很厲害。

王曾震驚之後問:“可能嗎?”

“可能,假如說商稅能達到一年一億貫,那麼農稅可以免。可現在,不夠。所以我說時機沒到。遼蕭太后是一個狠人,她用遼人養兵不用花錢,而大宋卻是數倍支出,僅這一項,大宋的支出就是巨大的。”

聽劉安說完,王曾再問:“一億貫商稅可能嗎?”

“可能。”

“明年能達到嗎?”

“若給我兵權,明年我能拿回來一億五千萬貫。”

“從何而來?”

“搶。”

“搶?”

“有一個詞叫殖民,這不是什麼好詞,就是奪天下之財富而養我大宋一國。不說別的,只說眼下,瞿越別看只是一國,但卻是中南半島當下唯一完整的一國。吳哥國建立於二百年前,可十幾年出現大亂,比我們的戰國還亂,一城一寨則爲一王,所以滅了瞿越,便可以拿下中南半島。”

王曾沒聽懂,不是劉安講的不好,也不是他學識不夠,而是他對中南半島的瞭解無限接近於零。

但王曾還是問:“若滅瞿越,然後呢?”

“以中南半島的剩餘價值的獲取,每年可以爲大宋創造不低於五千萬貫的純收入,以及大宋商人、民衆從中獲取上億貫的財富,而後這些財富會流入大宋,只在流通便有稅收,這個稅少說也有兩千萬貫。”

“還有,再加上大食商人與宋商聯合往地中海去,這又是一筆海量的收益,藉此便可免了商稅,所以,一切的前提是,給我兵權,讓我滅了瞿越。”

王曾搖了搖頭:“這可能性不大。”

唉!

劉安嘆了一口氣:“算了,你先替我盯着,南邊的公文到了立即提醒我。”

“好。”王曾點了點頭後問:“剛纔的話可否讓我岳父知曉。”

“可以,但別再外傳了。時機沒到。”

王曾點點頭:“明白。”

第九十六節 劉安打人第一二七節 生死鬥 下第四十二節 趕緊找人第一三零節 石保興之死第四三三節 遼軍攻倭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三二四節 有人謀逆第四四三節 寇準想看銀山第三七六節 只差賣皇袍了第三三八節 爲了收門票第六節 代一千年的溝第五十八節 一碗茶五十貫第一六零節 論戰第四九八節 寇準自己把船搞壞第四六九節 檄文怎麼寫第二八九節 冒血進諫第四七九節 進攻第四七八節 遼軍欠債有很多第一五六節 擡價第四四三節 寇準想看銀山第四十八節 皇宮內的戲第三九一節 宴無好宴第十四節 以和爲貴第四七二節 稱讚的人多了第四六三節 鋼坊的廚子第四五二節 關於那借道打老虎第一五零節 遠慮與近景第一九八節 出兵第一二五節 生死鬥 上第三三一節 好一個意圖不明第四十六節 臣有一計第五零一節 歸化第一一七節 好大一口黑鍋第七十五節 臣有一策第五十二節 買回靈州第三一二節 皇家的大禮第三三三節 我劉安在造福倭奴第一二八節 香料其實挺可怕的第一零七節 狠人之謀第一四四節 寇準輸慘了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一五八節 鮮紅的規則執行者第二六四節 好多人頭落地第二六六節 高麗宮亂第六十二節 浪起來第二五零節 攻城也是談判的方式第二九四節 有一條粗大腿第一三二節 拉人入股第二一二節 向不懂兵的請示第三六一節 朝辯第五十節 我們要作好人第三五八節 會有地震第二四八節 劉安的談判技巧第七十節 要不要小院第四一七節 老渤海城第一一六節 丈人回來了第三五三節 趙佑務農第四三九節 那一筆爛賬第二十六節 結婚了第一三一節 高瓊第一陣第一五七節 好貴第一八一節 極密聞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三八七節 傳承的力量第三三二節 你王曾第一六九節 可惡的六姑娘第三七一節 喜歡你這不要臉第一二六節 才華橫溢的財迷第二零九節 佯攻第二六一節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三八五節 有人熱有人冷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四七一節 雙困第一九七節 難得糊塗第二七五節 信天命嗎?第二七五節 信天命嗎?第四二一節 趙佑定親第四四七節 絕對是人才第一九七節 難得糊塗第三三八節 爲了收門票第二一零節 佯攻竟然破城了第一零二節 汴梁的燃料危機第四五八節 脫繮的宋軍第二十七節 挑蓋頭第四二一節 趙佑定親第一七七節 胡扯的全國聯賽第四三三節 遼軍攻倭第七十四節 蹭一好活第五百節 汴梁有變第一一七節 好大一口黑鍋第四零二節 劉安教弟第一一零節 劉安的絕殺之招第三九六節 代表正義的男人第四二零節 劉安被軟禁第三八八節 汴梁地震第五零二節 生或是死第二九四節 有一條粗大腿第一五零節 遠慮與近景第一四四節 寇準輸慘了第一五五節 一點小詭計
第九十六節 劉安打人第一二七節 生死鬥 下第四十二節 趕緊找人第一三零節 石保興之死第四三三節 遼軍攻倭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三二四節 有人謀逆第四四三節 寇準想看銀山第三七六節 只差賣皇袍了第三三八節 爲了收門票第六節 代一千年的溝第五十八節 一碗茶五十貫第一六零節 論戰第四九八節 寇準自己把船搞壞第四六九節 檄文怎麼寫第二八九節 冒血進諫第四七九節 進攻第四七八節 遼軍欠債有很多第一五六節 擡價第四四三節 寇準想看銀山第四十八節 皇宮內的戲第三九一節 宴無好宴第十四節 以和爲貴第四七二節 稱讚的人多了第四六三節 鋼坊的廚子第四五二節 關於那借道打老虎第一五零節 遠慮與近景第一九八節 出兵第一二五節 生死鬥 上第三三一節 好一個意圖不明第四十六節 臣有一計第五零一節 歸化第一一七節 好大一口黑鍋第七十五節 臣有一策第五十二節 買回靈州第三一二節 皇家的大禮第三三三節 我劉安在造福倭奴第一二八節 香料其實挺可怕的第一零七節 狠人之謀第一四四節 寇準輸慘了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一五八節 鮮紅的規則執行者第二六四節 好多人頭落地第二六六節 高麗宮亂第六十二節 浪起來第二五零節 攻城也是談判的方式第二九四節 有一條粗大腿第一三二節 拉人入股第二一二節 向不懂兵的請示第三六一節 朝辯第五十節 我們要作好人第三五八節 會有地震第二四八節 劉安的談判技巧第七十節 要不要小院第四一七節 老渤海城第一一六節 丈人回來了第三五三節 趙佑務農第四三九節 那一筆爛賬第二十六節 結婚了第一三一節 高瓊第一陣第一五七節 好貴第一八一節 極密聞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三八七節 傳承的力量第三三二節 你王曾第一六九節 可惡的六姑娘第三七一節 喜歡你這不要臉第一二六節 才華橫溢的財迷第二零九節 佯攻第二六一節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三八五節 有人熱有人冷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四七一節 雙困第一九七節 難得糊塗第二七五節 信天命嗎?第二七五節 信天命嗎?第四二一節 趙佑定親第四四七節 絕對是人才第一九七節 難得糊塗第三三八節 爲了收門票第二一零節 佯攻竟然破城了第一零二節 汴梁的燃料危機第四五八節 脫繮的宋軍第二十七節 挑蓋頭第四二一節 趙佑定親第一七七節 胡扯的全國聯賽第四三三節 遼軍攻倭第七十四節 蹭一好活第五百節 汴梁有變第一一七節 好大一口黑鍋第四零二節 劉安教弟第一一零節 劉安的絕殺之招第三九六節 代表正義的男人第四二零節 劉安被軟禁第三八八節 汴梁地震第五零二節 生或是死第二九四節 有一條粗大腿第一五零節 遠慮與近景第一四四節 寇準輸慘了第一五五節 一點小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