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7章 滿肚子不合時宜

蔡如拱手答:“馬都管回話了,說這次廣南鑄錢司之所以把銀錠也鑄成圓形銀元,而不鑄成馬蹄狀元寶以及銀鋌,是因爲新機器做不成元寶。·?趙大人那裡回說:新銀牌也叫做銀元,每塊價值整一兩。其厚薄大小都是經過測算的,因爲銀子性軟,銀元鑄造薄了容易用手彎曲,鑄造成此等厚薄,恰好非人力可彎曲。至於銀牌旁邊的齒牙,那是爲了防止別人刮削。

趙大人說:如此一來就好辨認,但凡銀元旁邊的邊齒缺失,那銀元就不當一兩銀用,需稱重、折色才行。

至於新鑄銅板中間的方孔沒有衝壓,唯剩一個方孔圖形,趙大人說:那也是廣南怕麻煩,因爲一次衝壓是一個圓形錢幣,再衝壓出方孔需要兩次衝壓,且方孔對不準就偏了中心,廣南怕麻煩,索性方孔就不衝壓,便成了實心銅錢。”

蔡京哦了一聲擺手讓蔡如退下,自己鬱悶的向書房走去……

蔡京做事精細,他見到廣南新鑄的銅幣銀幣,在別人還沒有意識到之前,立刻察覺到了差異,故此提前做好準備,以便政事堂大臣問訊。蔡京正是因爲這種良好的職業習慣,才使自己步步高昇,最終把持宋末朝政數十年……但現在,蔡京還是個給皇帝寫詔書的小秘書,官話稱“翰林”。

四月,滿載而歸的趙興趕回廣州,還沒下船,最先登船向他報告的是帥範,他一見趙興就抱怨:“大人。這巍巍皇宋,怎麼招個兵就這麼難呢?我們種種手段都使出來了,現在夷兵只招到了八成。大人所要的禁軍,怎麼也招不夠一萬之數。”

趙興也有點奇怪:“招了多少?”

帥範回答:“夷兵那裡好說,大人給夷兵放了五天假後。再回來的都是各寨子頭人地子弟,他們堅決要求替換原來的那些奴僕,言明要派族中貴人填滿軍額,並希望我們把原來那羣賤奴遣散回去。我沒答應。

就目前的情況看,夷人蔘軍地情況很踊躍,我們已經招滿了五千人。還差一千就滿額。但漢兵的情況不好,報名的也就三千人,我挑選了一下,符合條件地良家子有一個算一個,只有一千出頭,大人,這可不行。我們打算招一萬人,現在滿打滿算只有一千多人。這什麼時候纔是個頭啊。”

万俟詠在旁邊現實的打碎了趙興的夢想:“大人。這廣南東路,除去廣州府總共只有七十八萬人,算上廣州府七十三萬,也不過一百五十萬人口。如果招一萬兵,那是一百人養一兵。

大人,是一百人養一兵而不是一百戶養一兵,這數目已經相當於十戶出一丁。整個廣南東路哪那麼多良家子?我看大人的手段不謂不妙。基本上想當兵的都已經被吸引到了軍中,大人。不用再想法子了,短期裡頭我們只能有這麼多兵。”

趙興衝着帥範苦笑:“廣南東西兩路這麼廣大的地區,竟然招不滿一萬軍隊……難怪廣南東路以前只有禁軍1200人。”

万俟詠說地是事實。

宋代是一個商業文明與農業文明交織的時代,這個時代有一個鮮明的特徵就是:城市化情況明顯。城市與鄉村是兩重天,城市基本上按商業文明的規則運作,而鄉村裡還保持農奴文明的殘留。鄉民們都羨慕城裡的生活,有能力的人都移居到城市裡生存,這使得廣州一府之地擁有整個廣南百分之五十的人口,城市化率達到了50%。

像廣州這樣多人口地城市,在當時地時代,怎麼也要排上世界十大名城之一,而且,估計當時的時代,世界十大名城,九成都是屬於大宋。

城市化的結果,使得廣南東路其它地方廣大的鄉村州縣人口稀少,即使加上農民喜歡聚集的各地州府、縣城,剩下在鄉間務農的百姓已經寥寥可數了。

廣南東路如此,廣西也是城市化率達到50%以上。在這種狀況下,享樂主義盛行的大宋沒有多少人願意當兵。整個廣南東路一地能夠搜刮到一千多良家子,已經算宣傳手段十分到位了。

苦笑完畢,趙興向同來地陳不羣攤開手,說:“這是個好事,也是個壞事。壞事是我們地兵源不足,好事是----你必須用我們自己人組成廣南水軍,但這些人你都熟悉,操練多年,更便於指揮。”

陳不羣倒是興致勃勃:“老師,這事對我不是壞事,我用了老師的家丁與水手,受損失地是老師……嘿嘿,老師的大船恐怕開不動了吧,不如也納入廣南水師,反正批條子付款的還是老師,是吧。老師,廣南本地的水手我都不用,我只需要一千五百人,大人的密州家丁、杭州家丁、揚州家丁,加起來足夠了,請給我一千五百人的足額。”

趙興搖頭:“我們要在廣南紮根,廣南的人你必須用。我先調三百廣南人給你,他們熟悉廣南地理,熟地當地民俗與水文情況,便於你們上岸的時候跟當地人交流。若是我們還想讓廣南把水師當作自家人,你必須用一些當地人。”

帥範馬上接話:“我還正要跟你說,廣南的語言實在千奇百怪,當地人說的話我們都不懂,我聽說博學如蘇公,在惠州的時候也爲這事頭疼。這廣南的鄉音實在讓人沒脾氣,我招來的士兵,有些人家就相隔五里,但說出的話,發音完全不一致。這幾日,我光是學習他們的語言,學的腦仁疼。”

趙興拍手:“你何必費事學他們的語言,該讓他們學你的語言,這纔是文化征服----夷兵不是要求讓我們遣散那些先期來的賤奴麼,你告訴他們。我們有個規矩:誰能在一個月內學會說三百句官話,可以留下來,否則地話。就請他們回家。”

帥範的臉都皺成了一團,他愁眉苦臉的回答:“我們本來兵源就不夠,你這一下子要淘汰至少一半。”

“稀缺。才能珍貴”,趙興意味深長地說:“我們只想訓練一千夷兵,剩下的五千是輔兵,輔兵人人都可以當。現在來了五千人,你只要挑滿一千正兵就足夠了,剩下的讓他們自己想辦法去。一個正兵五個輔兵伺候。當選正兵地人,讓他們自己招朋喚友去。越是正兵數量稀少,他們越是能夠珍惜這份榮譽。”

帥範掰着指頭又說:“那大將營呢?我們現在只招了一千一百四十一人,我估計訓練過後要淘汰三成。照你的法子再淘汰一半,我們能不能湊齊三百人的隊伍都很難說。”

“夠了”,趙興滿意的點點頭:“今年屯墾的人數已經達到二十萬,這二十萬人本來就是廂軍編制。廣東南方人個子矮小,但這二十萬屯兵卻大都是北方來的。從中間挑個五千人不成問題……我們有地是時間。不着急!”

帥範點點頭:“你說有時間,這我就放心了。現在最迫切的是船隊,但陳不羣來了,船隊那塊我可以放下手了。等着,看我好好操練那羣士兵。”

趙興一拍手,船艙裡又冒出金不二,趙興指着金不二說:“我還給你找了個廣南禁軍總教頭。他會給你們教授我華夏正宗的唐手。”

金不二挺了挺胸。回答:“在下沒有見過帥監司,但聽過帥監司的名字。我從十年前追隨大郎,帥監司別看我老了,我這十年都在琢磨改良唐手用於戰陣。在下平生志願就是讓漢唐遺風重回華夏。今日大郎給我這個機會,在下已經從高麗、日本招來了三百餘名徒弟,這三百餘名徒子是我十年心血,如今全交給大郎了。”

趙興盯着金不二,別有意味的說:“你放心,誰敢說你我哈倭哈高麗,我揍他個母親都認不出來----無知不是罪,但因爲自己無知就敢威脅你解散武館,謾罵那些跟隨你學習華夏唐手的人,哼哼……

帥監司,金不二教頭會爲我建立預備役制度----廣南正兵不足,我們就用槍手補充。這三百名徒子是我留着建立預備役的,我要求你用一年的時間,在廣州各州縣建全預備役體制,把這三百人手分佈到各州縣,設立武館,平常教導預備役,戰時則守望互助……”

帥範一拍胸脯:“定不負大人所望。”

帥範說完,拉着金不二到一邊,兩人商量起具體地細則。万俟詠邁步上前,拱手說:“剛纔說到坡公,大人,坡公近日又閒不住了,他致信給程憲,說是惠州豐湖阻隔兩岸地百姓,他們常常望江興嘆。坡公看在眼裡。決意要修橋,築堤,讓兩岸百姓自由往來……坡公還把你送他的龍皮犀帶捐出,並動員蘇三丈(蘇轍)夫人把皇帝宮中賞賜的幾千枚黃金錢也捐出來,準備在豐湖兩岸修建東西二橋。

這事鬧得很大,惠州富紳聞聽坡公善舉,也紛紛慷慨解囊……程憲來信,詢問大人的意見。大人不在,我用大人的印信批給惠州三千貫,同時調兩個指揮的廂軍過去幫忙,大人的意思呢?”

趙興一點頭:“做得很好,兩個指揮地廂軍還不夠,既然我們這裡打算成軍,就將廣南半數地廂軍調過去,讓他們建好橋了以後,淘汰老弱,在惠州就地安置。”

蘇軾自己吃飯都顧不上,生活全靠門徒賙濟,但他心中那不可救藥的百姓情節依然沒有喪失…對此,趙興唯衷心欽佩。

對這樣地人有什麼辦法,唯有幫忙擦屁股。

趙興馬上又問:“學校的事情建的怎麼樣了,馬上貶官就要到任了,我需要各地緊快將學校建好。”

万俟詠眨巴眨巴眼睛,問:“貶官就要到任,還有貶官嗎?那些人不都安置了嗎。大人不在,我用大人的帖子吩咐各州縣都把他們安置在當地最名勝的寺院裡,供給一點不缺。”

趙興笑着回答:“這次我又讓章答應放歸四位師兄。不久他們也將來廣州……對了,你的學校既然建成了,我便去主持揭幕禮。先去連州,你悄悄遞話過去,希望劉摯劉相公能接見一下我。”

趙興說的很謙和。他說希望劉摯接見,但實際上劉摯是一名罪官,趙興這裡應該用“召見”比較合適。劉摯接到消息,頗有點惶恐,他在監管人員地陪同下趕到連州新設立的府學,趙興正在那裡等待他一同參加揭幕禮。

劉摯是司馬光的親傳弟子。他出現在連州州學館舍,從才學上來說足夠,就是有點身份不合適,但趙興一見他便執師禮,別人只好把嘴巴閉緊。

這座連州州學堂是趙興援建地,他只援建了眼前這座大學堂。這是一個論壇式的大禮堂,扇形的桌椅層層拔高,居高臨下將中間地圓臺圍攏起來。中間的圓臺上布一張桌子。桌後是一張大黑板供人書寫。整棟大禮堂完全是石料建築。禮堂左右牆壁都是落地大窗戶,上面鑲嵌着奢華的玻璃窗。

禮堂前後各有幾間房子,後面是後臺,更衣室與休息間,前面本來是維護與打掃禮堂的勤雜室,但連州學諭愛這幾間房子的華美,直接搶佔一間當作自己的辦公室與書房。此後。各大學諭有樣學樣,將前後地房子全部佔滿。結果勤雜工一類的人不得不搬到地下室去。

揭幕儀式是在學堂的正前方舉行的,在這座大樓的正前方佇立着一座至聖先師的銅像,這座銅像蒙着紅綢,趙興拱手請劉摯扯開綢幔,劉摯自覺身份敏感,搖頭拒絕。劉摯不肯動手,連州知州李之儀礙着趙興的面子也不好伸手,至於連州學諭,在這個地方更插不上嘴了。

衆位官員在臺上謙讓着,方次彭耐不住性子,他嘟囔一聲:“大人,讓劉大人揭綢子,那不是給大人惹禍嗎。大人要不願意揭開這塊綢子,還是下官來吧。”

趙興如蒙大赦,拱手相請:“方學諭請!”

方次彭不客氣,上前拉開了綢子。青銅雕刻的孔夫子聖像顯露出來,他手裡拿着一卷竹簡,目視前方,腳下刻着兩行字:“學以致用,知行合一”、“黃州進士趙興趙離人敬獻”。

今天舉行地揭幕儀式是非常特別地,宋代官員沒有經歷這場面的經驗,帷幕拉開後,他們都將目光轉向了趙興。

趙興先向劉摯謙讓了一下,而後又請李之儀上前講話,李之儀搖頭不語。趙興就不客氣了,他邁步上前,大聲說:“那我就來將幾句……今天,我站在這座殿堂前,告訴大家,這座殿堂的建立就是爲了探求真相。

子曰:禮之用,和爲貴。先王之道,斯爲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世人常常在引出這句話的時候,只講述這句話的前半部分,卻省略了後半部分話。

夫子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他說:禮的應用,以和諧爲貴。古代君主的治國方法,可寶貴地地方就在這裡。但不論大事小事只要求別人聽從自己地意志,以爲這樣做就叫和諧,有的時候就行不通。這是因爲單純爲和諧而和諧,不以禮來節制和諧,也是不可行地。

一直以來,我都在琢磨夫子所說的這個禮指的是什麼。大家都知道,古代字詞量較少,常常一個字代表多個含義,所以人們常說:夫子微言大義。

在這句話裡,夫子特地強調需要用禮來節制和,一直以來我在思索禮的正確含義,有一天我突然想到,這現在,我們把約束人行爲的東西稱之爲什麼---兩個字:規則。對,毋庸置疑,禮就是一種規則,一種行爲準則,一種社會秩序的標範。

這一天,我豁然開朗,我認爲,夫子在兩千年前說得這個禮是廣義上的禮,這個禮我們可以把它稱之爲規則。

如果這麼翻譯,這句話就好理解了。夫子在這裡說的意思可以總結爲:遵守規則與秩序,才能和諧。用規則來約束人人,才能造成和諧。

細細想來。規則確實是一種禮。比如人們常說五常之禮----天地君親師,這是爲人處世必須遵守規則,這就是一種禮。

何謂敬天之禮:敬畏上天。遵守人世間的道德約束,心中常想着人在做,天在看----我認爲這樣的人便是守禮之人。也就是遵守道德規則地人。

所謂敬地之禮就是尊敬我們腳上踏足的這片土地,時常感激它帶給我們的豐足收穫。具體來說就是夫子所言:捕鳥地時候網開一面;捕魚的時候不竭澤而漁;捕獵的時候不殺二毛---也就是不殺年老長白毛地野獸與年幼還長着胎毛的野獸;伐木的時候不砍伐幼樹;收穫的時候不將地裡的散落稻穗清理乾淨,以養活小鳥……

做到了這一切,就是與這片土地上的生靈和諧相處。

夫子爲什麼要讓我們如此敬地,我約略解釋一下:爲什麼不殺二毛,因爲年老地野獸常常身體有病。人吃了對身體不好,而它們正是一些野獸的捕獵對象,我們捕殺了它們,許多野獸不免就要捱餓了。而捕殺幼獸跟竭澤而漁的道理一樣,幼獸長不大就被我們殺了,從此我們別想在捕獲野獸了,因爲那些野獸沒有繁殖的機會。

至於收穫時不要把田地裡的禾苗撿乾淨,說到這點。我不得不對至聖先師五體投地。一千七百年前。至聖先師就知道地裡那些殘剩的禾苗可以養活麻雀等小鳥,而麻雀等鳥類在吃草籽穀粒的同時,它們吃的更多是蝗蟲等農田害蟲。

曾有人說蝗災也是五德之一,蝗出於土,天發蝗災意味着土德缺失,意味着大興土木致使上天震怒,但不知道你們觀察了沒有。爲什麼古代很少蝗災?古代大興土木卻不見蝗災。

環慶也經常發蝗災。我在環慶觀察過了,如果不過度清理草籽地話。農田裡麻雀就多,麻雀多則必定沒有蝗災。所以,真理是:蝗災與五德始終無關,它就是一件鳥事。而五德始終也不屬於儒學,夫子生前從沒有說起過,是董仲舒那個老騙子用來忽悠漢武帝地,它是僞儒學。

至聖先師在上古時代就能察覺到這點,他給我們指出了與大地和諧相處的方法,他告訴我們:這片土地不止要養活我們人類,也養活千萬生靈,我們遵守這些規則就是守禮之人,就是敬愛大地之人。

愛其君我就不說了。怎麼證明你愛其君,就是遵循所有的法律,做你該做的一切。那些法律古人把它叫做禮制,它是一系列的對上下尊卑的規定、對行爲準則的規定,遵守這些法則,便是守禮之人。

關於親也是一系列法律規定好地,但我認爲這個親不僅僅包含自己地親人,因爲你的同胞,你地左右鄰舍也算你的胞親。胞親之間如何衡量某人是否守禮,如何與大家和諧相處,這就是規則的力量,制定一個人人都能接受的行爲規則,大家都按這個規則行事,這就能和諧相處----此所謂夫子所言的後半句: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天地君親師----與每個對象相處,要想保持和諧,都必須遵守法則,法則的力量高於一切。無視了法則的存在,不論大事小事只要求別人聽從自己的意志,以爲這樣做就叫和諧,夫子說過,這必定導致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今天,這座禮堂就是讓大家探求真相的。我們要知道一個簡單真理:部分的真相不是真相,省略的事實不是事實。若有人把夫子的前半句話告訴你們,說:禮之用,和爲貴。於是便要求你們不用大事小事,都一致舉手同意,這才叫和諧、和爲貴,那是打着夫子的旗號搞詐騙、搞愚民。

爲了避免這種情況,我們需要一座殿堂----就是眼前這座明堂,以供你們辯論,探求真相的全部,以及不被節選的事實……”

趙興這話只是對夫子理論的一種探求,別人還沒有聽懂趙興這話中的意思,劉摯已經聽懂了,但他不敢說話,只激動的兩手緊握,面紅耳赤,渾身發抖。

他在心裡不住的吶喊:太好了,簡直太妙了,這簡直是對舊黨最好的回擊。

王安石不是說過“三不畏”----天變不可畏、祖宗之法不可畏、人言不可畏。昔日王安石打破了一切規則,就爲了把百姓口袋裡的錢,“爲國爲民”地搜刮到自己同黨口袋裡。所以蘇轍拿王莽跟王安石比較,說這兩人同時都是大學問家,待人都謙恭有禮,自己爲官很清廉,生活還特簡樸。兩人之間還有一個共同點是:都把老百姓的錢搜刮走了,而且這錢卻沒有裝進國家的腰包裡,被同黨私下分贓了。

這兩人唯一的不同點就是:王莽篡奪了皇位,而王安石沒有,所以王安石是個稍遜於王莽的大奸,即使他被稱爲偉大光榮英明正確的導師,那也是“大奸大惡導師”。

王安石畢生致力於破壞一切規則,而趙興這裡談規則,談對真相的認識。在朝堂里黨爭紛紛、迫害異己、壓制言論以“創建和諧盛世”的時候,趙興在此談論“規則約束下”纔是真和諧……這不是隱晦的對王安石的行爲作出抨擊嗎?

這抨擊做的太出色了----天地君親師,連“三綱五常”都綁在一起講述維護規則的必要性,誰敢輕易指責,那就是不敬天、不敬地、不尊君、無父無母的野蠻人。

停了一會,劉摯又失望的想到:趙興這人果真是蜀黨。

他是一個不可救藥的調和派。舊黨當政的時候他偷偷摸摸的推行改良的新法,新黨當政了他又抨擊新黨過於激進,但新黨要推行的新法他又率先響應,只是改的面目全非而已。

這不是調和派是什麼?

人都說蘇老坡“滿肚子不合時宜”,我看趙離人師徒一脈相承,也是“滿肚子不合時宜”。

這時候了,說這些,有用嗎?

劉摯正想着呢,發現方次彭皺着眉頭望着他,原來他剛纔的激動被方次彭看在眼裡,方次彭也不是傻瓜,稍稍一轉腦袋已經發現了趙興的隱含意思,他此刻與劉摯的目光相遇,輕聲嘆了口氣,微不可查的搖了搖頭。

趙興的演講還沒有完……

第1023章 全高麗國都是蘇粉(上)第4398章 間諜戰第3257章 推開妖魔世界的大門第1031章 難以拒絕的要求(上)第1043章 言多必失第3300章 不會娛樂百姓的軍隊第1040章 提前泄露出去的母錢(上)第1019章 唐人的風采(下)第2159章 替他人做嫁衣?第1014章 大宋最風雅的罪官(上)第3319章 兵臨三佛齊第1078章 宮裡發生了大事(下)第4392章 韃靼人第4400章 襲城戰第3307章 大宋十絕彙集一堂第4344章 火災第4384章 火器第2192章 迎戰西夏第一女娘第3226章 大家一起玩忽悠第3266章 擺明了是在欺負你第1007章 一棵白菜的歸屬(下)第3240章 誰來喝彩?第2107章 跳坑的人好踊躍第2143章 喜歡收藏“公主”的富商第2093章 相思在這一刻得到滿足第3237章 選胡蘿蔔還是刀子第3226章 大家一起玩忽悠第3279章 事情鬧大了第2107章 跳坑的人好踊躍第3262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2105章 這片海域我做主第2203章 皇帝說漏嘴了第1020章 如今金屋藏美嬌(下)第3263章 謝麟的危機感第4365章 京城裡的“人情”茶樓第2132章 純粹瞎折騰第3288章 沒有人能阻止我們第2101章 驚世駭俗第4386章 麻煩第2115章 搶錢的感覺真好第2163章 立志當禍水的女人第1024章 天下何人能識君(下)第2152章 專業的提醒第3274章 往前一步就是叛賊第4397章 逼降戰第2195章 文化的力量第1010章 他需要發泄(下)第2170章 別人做不到第1035章 不被珍惜的土地(上)第3240章 誰來喝彩?第4350章 貌似閒事過多第4398章 間諜戰第2150章 令人頭痛的偏執者第1086章 山洞中的秘密第2140章 此處夜風似刀第1006章 眼花繚亂(下)第3239章 震撼的忘了鼓掌?第2142章 拔掉毒瘤第3305章 替罪羊是誰?第1046章 一份宋朝的爆米花第1010章 他需要發泄(中)第2173章 不該省略的第3292章 南院萬馬齊喑第2098章 聚衆鬧事第2183章 我需要神的力量,或者魔鬼第2103章 和衣睡倒人懷第1015章 畫滿雪花的房間(上)第2099章 抽刀殺人第4385章 公主的婚事第3226章 大家一起玩忽悠第3241章 大宋“海軍”的誕生第4390章 梁山第2202章 百死不悔的勇氣第4399章 阻擊戰第1085章 江湖生活的快樂第2161章 新來的奇異幕僚第2128章 小妾勝之的召喚第2127章 那一場風花雪月第4382章 南下第1054章 令人垂涎的美女與美味第2200章 我不跟你們玩了!第1033章 兩奸人的分贓協議(中)第3271章 大宋該享受的權益第3260章 沒事瞎找事第4355章 老實人的憤怒第4379章 軍改第2190章 烈火中的西夏人第3239章 震撼的忘了鼓掌?第1018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上)第3247章 去大理搶石頭第3262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3298章 大宋第一參謀會第3221章 分明是個“憨厚人”第1044章 汴梁的一天第2131章 騙子與判官的交鋒第1035章 不被珍惜的土地(上)第3319章 兵臨三佛齊第3318章 “東南王”出現了第1015章 畫滿雪花的房間(上)第2127章 那一場風花雪月
第1023章 全高麗國都是蘇粉(上)第4398章 間諜戰第3257章 推開妖魔世界的大門第1031章 難以拒絕的要求(上)第1043章 言多必失第3300章 不會娛樂百姓的軍隊第1040章 提前泄露出去的母錢(上)第1019章 唐人的風采(下)第2159章 替他人做嫁衣?第1014章 大宋最風雅的罪官(上)第3319章 兵臨三佛齊第1078章 宮裡發生了大事(下)第4392章 韃靼人第4400章 襲城戰第3307章 大宋十絕彙集一堂第4344章 火災第4384章 火器第2192章 迎戰西夏第一女娘第3226章 大家一起玩忽悠第3266章 擺明了是在欺負你第1007章 一棵白菜的歸屬(下)第3240章 誰來喝彩?第2107章 跳坑的人好踊躍第2143章 喜歡收藏“公主”的富商第2093章 相思在這一刻得到滿足第3237章 選胡蘿蔔還是刀子第3226章 大家一起玩忽悠第3279章 事情鬧大了第2107章 跳坑的人好踊躍第3262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2105章 這片海域我做主第2203章 皇帝說漏嘴了第1020章 如今金屋藏美嬌(下)第3263章 謝麟的危機感第4365章 京城裡的“人情”茶樓第2132章 純粹瞎折騰第3288章 沒有人能阻止我們第2101章 驚世駭俗第4386章 麻煩第2115章 搶錢的感覺真好第2163章 立志當禍水的女人第1024章 天下何人能識君(下)第2152章 專業的提醒第3274章 往前一步就是叛賊第4397章 逼降戰第2195章 文化的力量第1010章 他需要發泄(下)第2170章 別人做不到第1035章 不被珍惜的土地(上)第3240章 誰來喝彩?第4350章 貌似閒事過多第4398章 間諜戰第2150章 令人頭痛的偏執者第1086章 山洞中的秘密第2140章 此處夜風似刀第1006章 眼花繚亂(下)第3239章 震撼的忘了鼓掌?第2142章 拔掉毒瘤第3305章 替罪羊是誰?第1046章 一份宋朝的爆米花第1010章 他需要發泄(中)第2173章 不該省略的第3292章 南院萬馬齊喑第2098章 聚衆鬧事第2183章 我需要神的力量,或者魔鬼第2103章 和衣睡倒人懷第1015章 畫滿雪花的房間(上)第2099章 抽刀殺人第4385章 公主的婚事第3226章 大家一起玩忽悠第3241章 大宋“海軍”的誕生第4390章 梁山第2202章 百死不悔的勇氣第4399章 阻擊戰第1085章 江湖生活的快樂第2161章 新來的奇異幕僚第2128章 小妾勝之的召喚第2127章 那一場風花雪月第4382章 南下第1054章 令人垂涎的美女與美味第2200章 我不跟你們玩了!第1033章 兩奸人的分贓協議(中)第3271章 大宋該享受的權益第3260章 沒事瞎找事第4355章 老實人的憤怒第4379章 軍改第2190章 烈火中的西夏人第3239章 震撼的忘了鼓掌?第1018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上)第3247章 去大理搶石頭第3262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3298章 大宋第一參謀會第3221章 分明是個“憨厚人”第1044章 汴梁的一天第2131章 騙子與判官的交鋒第1035章 不被珍惜的土地(上)第3319章 兵臨三佛齊第3318章 “東南王”出現了第1015章 畫滿雪花的房間(上)第2127章 那一場風花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