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3章 不該省略的

這番交談過後,趙興與蔡京再沒有交流。

當晚,蔡京將自己這一年創作的設計圖送到趙興府上時,趙興正在按照冬至節慣例,詢問學生的學習進度。

程爽首先回答:“老師,這一年我比較感興趣故歐陽太守(前揚州太守歐陽修)的詩文。聽說《醉翁亭記》就是在揚州寫的,我還在學習歐陽太守惜字如金的本事……”

歐陽修惜字如金的故事,沈括在《夢溪筆談》裡也記載過,他記述說:歐陽修在翰林院任職時,一次,與同院三個下屬出遊,見路旁有匹飛馳的馬踩死了一隻狗。歐陽修提議:“請你們分別來記敘一下此事。”

當中一人率先說道:“有黃犬臥於道,馬驚,奔逸而來,蹄而死之”

另一人接着說:“有黃犬臥於通衢,逸馬蹄而殺之。”

最後第三人說:“有犬臥於通衢,臥犬遭之而斃。”

歐陽修聽後笑道:“像你們這樣修史,一萬卷也寫不完。”

那三人於是連忙請教:“那你如何說呢?”

歐陽修道:“逸馬殺犬於道,六字足矣!”

三人聽後臉紅地相互笑了起來,比照自己的冗贅,深爲歐陽修爲文的簡潔所折服。

然而,趙興記得後人評價這段記述時說,歐陽修的簡略,遠不如沈括在描述這件事情時,無意中用的描述語句:“有奔馬踐死一犬”。

程爽說這番話時充滿自嘆不如的崇拜語氣,引得程氏弟子紛紛附和。此時。趙興翻着蔡京的手稿,心不在焉地聽着程爽的話,見到衆學生的態度,他遺憾的搖了搖頭。問:“簡潔——便是真地好嗎?要知道:省略的真相不是真相,節選的事實不是事實。

比如,我昨日在朝廷邸報上見到這樣一份軍情:十月十三日,錦州臨海軍水路齊出,忽律帶爲帥,共出馬軍一萬,步軍三萬,水軍戰船六百艘,渡海向登州而來——這事。你們試着用省略法描述一下?”

程爽琢磨了片刻,答:“我想到了四個字:兵出錦州。老師看這四個字好不好?”

趙興輕輕合上蔡京的畫稿,答:“狗屁!這樣的軍報傳遞到軍官手裡,只會茫然無緒。這段軍情寫到史書上。更是一團亂麻。何時、何地、何人、何事……事物的幾大要素你們都沒有表現出來。

你說兵出錦州——誰的兵?唐朝的兵?漢朝的兵?還是宋朝地兵?遼國的兵、西夏的兵,契丹的兵,他們出動地目的是什麼/誰爲帥?兵種分配如何?行軍路線是什麼?軍隊可能的目標何在?全沒有!按這份情報打仗,想不敗都難,想不亡國都難。

好吧,再讓我們說說那句逸馬殺犬於道。據說:這句話的爭論起源在於:歐陽太守認爲記錄史書要言簡意賅。然而言簡意賅。大多數時候等同於罔顧事實。比如逸馬殺犬於道這話,如果沒有說明發生時間,你怎麼知道這事情發生在那個朝代、那個年代、哪個月份——如果沒有時間記錄,那麼記載這句話有何意義?

例如:逸馬殺犬於道,唐朝的逸馬殺宋犬於道。那是穿越故事;一匹逸馬殺羣犬於道,那是弱肉強食的動物世界;惡霸地逸馬殺貧民的犬於道,那是社會實錄……

還有,這逸馬上面騎人了沒有?騎得又是什麼人?如果騎的是傳遞軍情的快腳急足,那麼我們要問問:狗是怎麼的?如果是餓極逃竄,那只是普通事件,普通地像每天太陽必然升起一樣;但如果這狗是某人有意放出來。以驚擾軍情逸馬的。那就屬於間諜故事……

可是從這句逸馬殺犬於道,你能看出來什麼?

什麼也看不出來!

還有。這句話是灰暗的,它沒有任何顏色。比如:什麼顏色的逸馬,什麼顏色犬,這事發生在什麼季節?所有的這些要素,逸馬殺犬於道都沒有表達出來,這句話呈現給你的是個沒有顏色的世界——所以,別去學什麼省略,要學簡明扼要。一句話,把我剛纔說地事物要素全交代清楚,避免引起別人地歧義,這纔是最重要的。”

歐陽修是誰,蘇東坡地老師。

趙興這番話讓程爽驚愕的說不出話來,趙興看對方張嘴結舌的樣子,笑着解釋:“歐陽太守沒有錯,昔日人們都使用簡牘文字,在竹片上刻文字,既麻煩又費功夫,而且一片竹子寫不下多少字,因而古人說話力求簡略。然而,隨着時代的發展,人們接觸的信息越來越多。一個有效信息,就必須儘量交代完善。

而歐陽太守在此只是做個文字遊戲,他以簡牘文字的心態看待這個印刷時代,在這個印刷時代裡,惜字如金反而是錯誤的。林雷歐陽太守沒有感覺到這種時代的變化,他這裡強調的是古人的傳統。然而,時代變了,我們應該順應這個時代,調整自己的知識,這才能隨着時代的大潮前進。

這事兒,歐陽太守沒有錯,你要把他的想法放在那個時代來衡量。而我的反駁也沒錯,你要把我的反駁放在當今的時代,這就叫:時過境遷,與時俱進。”

趙興這樣解釋,程爽理解了,他拱拱手:“多謝老師教誨,我明白了,軍情傳遞,越詳細越好……嗯,好像商情傳遞也是這樣,大宗貨單,每省略一個銅板的記敘,全年加起來就是上下十萬貫差誤。”

頓了頓。程爽又說:“老師說的對,似乎家中事務也不能隨意省略,若過日子大而化之,便過不上好日子。比如我們程家坳。不就是因爲精打細算嗎。想當初,我們就是將那些平常吃不下,要扔掉的山貨,收攏在一塊加工泡製,而後詳細計算每個人的勞動量,這才使得人人勤奮,也使得大家都過上了好日子。

若是我們當初忽略那些生活細節,也便走不出程家坳來……可見:人生省略不得,該詳盡地時候。必得詳盡。”

趙興拍着桌子哈哈大笑起來:“人生不能省略,這話說的好。沒想到我家爽舍人竟然成了一個哲學家。”

程爽反問:“老師,什麼是哲學?”

“哲學嘛”,趙興打着馬虎眼說:“它本應該是一門思辨的學問。但稍不小心,就能變成一門詐騙的學問……這事我們不提了,你只需要記住:真理無需省略,省略地真理就是詐騙。所以,當你記述事情的時候,給出的信息量越全越好。當你瞭解事情的時候。獲得的信息越是詳細而全面,越能防止別人的有意欺瞞與詐騙。”

趙興這話只是有感而發,沒想到他一語成讖。他才與學生交流完,提到軍事情報要力圖詳盡,緊接着朝堂內部的以色列人傳來了消息:他有可能調往西夏前線。

傳消息的人是晁補之。他在“秋司”中被任命爲揚州通判。接任時他感覺到京城情況不妙,一接到任命就提前出京,預先趕到揚州做準備。

蔡京與晁補之這樣的小輩似乎不怎麼對付,晁補之地接官宴舉行的很草率,他舉杯敬了一杯酒,便轉入後堂。而揚州主官不在,其餘的人也失去了興趣。大家都意興闌珊的喝了幾杯酒。宴席便匆匆散了。

晁補之在揚州沒有產業,不過有趙興照顧。他也不發愁,宴席地冷落沒讓他感覺不自在,他與趙興並肩走出官衙,還笑着說:“正好,吾酒癮恰好提起,就去離人府上續飲。”

一名都虞追在趙興身後,悄悄遞上一張紙條,晁補之認出這都虞是蔡京身邊的伴當,他微笑着看趙興接過紙條,還有心情調侃:“人都言蔡京難相處,不意離人與他相處的如此相得。瞧,你倆有話都不當面說,還要私下遞紙條。”

那都虞望了晁補之一眼,默然告退,趙興衝晁補之揚了揚手中的紙條,上面只有四個字:“預作籌劃!”

稍後,趙興愛惜的將那張紙條摺疊好,塞入懷中,晁補之看了趙興這謹慎樣,忽然想起一事,說:“你讓老師寫的《赤壁賦》與《大江東去》一詞,老師已經寫好了,在我行囊中,正好去你家取出來。”

趙興招了招手,叫過一艘小船,載着他們二人向江都縣走去。沿途地場面有點沉悶,兩人都不知道該如何開口,只好站在船頭看着沿途的風景,晁補之看了半天,讚歎一聲:“都說離人走過的土地會生金子,如今一看,果不其然,這才一年,揚州百業興旺,過往的人臉上的表情都不一樣了,似乎對明年地日子滿心期望。”

趙興呲的一聲冷笑一下:“明年的墾荒活已經分配下去了,等墾荒好了,熟地的發售便由着別人了……哼,好大一塊肥肉,不知道落在誰口裡。”

晁補之拍着手說:“還能有誰?我和老師啊。你放心,明年我們一定按你定下的章程運作,管保不令百姓吃虧。”

稍後,晁補之又低低的問:“京城傳言,這次墾荒,揚州百官私分了八萬畝土地,據說蔡京那廝就分得了三萬,有這事吧?”

趙興豎起一根手指,悶悶的說:“師兄問話,我就給你說個總數吧。我名下便分得了一萬畝,其中三千畝拿來賞賜屬官,怎麼了,御史不是來過了嗎?”

晁補之嘿嘿笑了:“朝野都傳言有這事,可揚州羣官沒有一個上奏地報聞地,朝廷御史聞風來往幾趟查探,也沒查出個什麼……所以這次陛下決定:將揚州官員全部撤換。

你算是好的,分到了一個知州,升任正六品,其餘地官員還是原品調動。他們分到的都是一些惡州。得了,離人,別哭喪着臉了,你把七千畝土地裝到兜裡。弄得揚州官員鐵板一塊,上下同貪——若是別人如此作爲,早被貶謫了。”

趙興咬咬牙,答:“這事都怪蔡京!原本這事是百姓高興的、官員們高興、大家你好我好地事情,可他非要進行重新堪地,搞得揚州地主惶惶不安,這才鬧出事來。這廝……”

趙興頓了頓,馬上跳過這個話題,明知故問的反問:“老師做吏部尚書。做的好好的,幹嘛要出京?”

“賈易!”,晁補之解釋:“老師從杭州知州離任赴京,剛到京城。賈易便升任侍御使……”

趙興一直在密切關注蘇軾地動態。蘇軾回京後發現賈易的存在,鑑於從前與程頤的糾葛,便立即上書說賈易是程頤的死黨,曾多次公報私仇,尤其怨恨我們蘇氏兄弟,怕留在京城遭殃。懇求太皇太后賜予自己一郡職務,以免遭人暗算。此種內容的奏札一共七次,但宣仁太后堅決不同意蘇軾外任的要求。

八月初二日,賈易果然發難了,他夥同御使中丞趙君錫聯名上章彈劾蘇軾。其主要罪名是蘇軾題寫在揚州上方竹西寺的一首小詩,“此生已覺都無事,今歲仍逢大有年,山寺歸來聞好語,野花啼鳥亦欣然。”賈易等人彈劾說,蘇軾此詩寫於宋神宗去世之時,當時。我們的英明領袖去世了。全國人民都悲痛萬分,唯獨蘇軾有這份閒情雅緻。看見山花山寺景色竟然覺得美好,簡直是罪大惡極……

竹西寺詩案猶未了結,侍御史賈易又再加努力,上書彈劾蘇軾離間臺諫官之間的關係,並認爲秦觀任秘書省正宗、王任翰林學士完全是蘇軾一手提拔起來地。蘇軾此舉有朋黨嫌疑。而秦觀流連花叢,行爲不檢……

此後,高太后讓執政大臣討論賈易彈劾蘇軾文字,執政們當然要看高太后臉色,齊聲說賈易奏章前後矛盾,漏洞百出,其目的無非是爲了動搖執政大臣,發泄其私憤而已。而呂大防迫於輿論壓力,提出一個折衷方案:蘇軾、賈易一起解職。

太皇太后批准了這一建議。於是侍御使賈易守本官知廬州(今安徽合肥),後改知宜州;翰林學士承旨蘇軾知潁州(今安徽阜陽);秦觀罷正字,依舊留京校對黃本書籍(皇家藏書)。

“不過,聖人(太后)事後將老師喚入宮中,告訴老師說,潁州只是暫任,事後還將給老師換個職務,聖人說,你在揚州墾荒的事必須繼續下去,揚州墾荒能一年安置三五萬流民,且不費朝廷一個錢,這事讓別人接手,恐怕反而成爲禍民之舉,唯有老師來主持,她才放心。

聖人還說,朝廷的物議太大,你們揚州這批官都要換掉,離人恐怕也待不住,所以問老師,他打算帶那名弟子去揚州,老師提了我,太后便提前把我派來,替老師打前戰。”

在宋代以前,擔任潁州太守,那是一種莫大地榮譽。因爲潁川一帶曾是古中國的人文中心,文明發源地,無數文壇巨將與才子、學者盡出於此。歐陽修、范仲淹生前都哭着鬧着要在潁州定居,便是出於此原因。

除此之外,北宋還有南人與北人之辯。由於南方人歷來性格懦弱,體魄不強勁,所以宋朝軍隊中明文規定不許使用南人士兵。除此之外,太祖也曾有“南人不可爲相”的祖訓,而好不容易出了幾個南方相爺,比如王安石、呂惠卿,結果這幾個人都把事情搞壞了。

由於以上原因,元年間可說是歧視南人的頂峰,而蘇軾也學着歐陽修的樣子,雖然出生於南方,但終生卻喜歡以北人自詡,死後還要求葬在潁川。潁川靠近京城,這個職位從來就是大宋的榮譽職位,許多人都是在此過渡一下,馬上升官,所以蘇軾出任潁州太守,這也意味着新地升職任命眨眼就能到。

趙興興沖沖地跟晁補之討論了一下潁州太守這個職位的意義,慨嘆道:”潁州人口大州,幾千萬人口,人多地少,守土而已。沒想到居然是任官大熱門,我卻不喜歡那裡,若有可能,我寧願選擇沿海貧瘠州……”

晁補之仰臉哈哈一笑。似乎在笑趙興的狂妄,他笑罷,接着透露:“這次,你的新任命其實已經到了政事堂,只是政事堂還沒有貼黃,我估計正式任命下達該在明年二月,等老師地任命下來,你地任命會同時發佈。

據說,你這一任命還是陛下親口點選——這幾年西夏鬧的不停。九月西夏兵退,陛下就曾言:必得一虎賁鎮守西縣。十一月,秋司查點京官,談及你在密州、杭州、揚州的功績。陛下突然說:慶州屢經兵火,民不安生,既然趙離人號稱點金手,何不讓他去慶州經營一番。

此語一出,政事堂諸相齊聲稱善。於是,事情就這麼定了……離人需早做準備。”

趙興點點頭:“還有兩個月地時間。我會早早着手,準備行囊……對了,我分得七千畝土地,便在這些土地上,給你和老師一人蓋座園子如何?”

晁補之一擺手。樂呵呵答:“別人許我的,我還要謙讓一番,離人送我的東西,我就不客氣了。哈哈,揚州的園子我不需要了,你這裡將水路整理地很暢通,我家在杭州。來往方便。倒不需在揚州另置產業,你替我在城內買一棟房子吧。我聽說你家小妾地印書坊開的很不錯,便替我買一套前店後屋地房子,我打算將來老了,在揚州開一間書店,守着書屋看春來秋去,也是一件雅事。”

趙興點頭答應:“恰好,袁氏打算明年承辦牡丹花會,應許我兩套房子。這兩套房子比鄰而居,你與老師恰好一人一套……我明天就把它買下來。”

晁補之看了看趙興,隨口說:“袁氏是在賄賂你吧,離人,你有貪污啦——明年不會有牡丹會了,老師曾說這事勞民傷財,應該廢止。等老師當了知州,恐怕就要廢止這牡丹萬花會。”

趙興怒氣衝衝反駁:“怎麼是勞民傷財呢,今年在牡丹花會上做廣告的客棧、運輸行、旅社都已經賺得盆滿破滿,別地不說,我家參展的野悉蜜花每株都賣到一百貫。可是賺了個夠。現如今,朱徐袁陸等四大家族都搶着承辦花會,明年的花會都已經籌備的差不多了……

你回頭跟老師說一聲,這揚州花會地歷史淵源流長,從漢武隋唐時代都有無數詩詞讚頌,可不能葬在老師手裡。”

“咦!”晁補之詫異的問:“承辦花會也能掙錢?……四大家族搶着要承辦?這是怎麼回事?你說說。”

“廣告——廣而告之也!一般來說,賣貨的人就怕別人不知道。而揚州花會萬民齊來觀看,這是一個讓別人知道的好機會……可惜萬花園地方有限,廣告貼的多了,又讓人注意力分散,所以我在去年限定:萬花會只准做一百條廣告,而花農爲自家花做的廣告,不許超過花棚大小,還要擺在花盆跟前。

如此一來,廣告位置就成了一種稀缺資源,而稀缺資源是可以換錢地。承辦花會的人可以拿這個稀缺資源賣錢,賣得的錢,一部分補貼花農,一部分自己裝到兜裡,作爲籌辦花會的費用……這可是很大一筆錢。”

晁補之擊掌讚歎:“人都說離人是點金手,果不其然,原本一項擾民的活動,也讓你生出錢來,我再確認一下:觀花地人不要付費?進花園做生意的人不要付費?百姓看中了花農的鮮花,當場買走,也不要交稅?……”

趙興一一否認,而後意味深長的說:“這就叫做會展經濟——開會,很掙錢的。萬花園免費提供場地,但有一項不免費,萬花園裡幾座閣樓可以任由士子登樓賦詩,但要在樓上開宴席,酒食要付費,在樓上賣酒食的酒家,也要付費租場地。萬花園裡四十座樓臺,可以容納四十座酒樓同時競爭,揚州花會開一個月,他們能有一個月的生意,來往者都是名人,這些人題一句詩,酒樓地身家頓時非同凡響……

今年我辦地花會只是試水,試水過後,揚州各業已經醒悟過來。你知道萬花園裡一個樓一個月的租金是多少,現在地價格是一百貫——四十多座樓,這一月就是四千貫收入,你想想,這是筆多大收益,那四大家族還不打破頭。”

晁補之偷笑着,追問一句:“所以那袁氏就送你兩套房子。”

“不是送,是轉讓,我付過錢的,而且是按時價付款。你知道,今年揚州安排了三萬流民,說是三萬,實際上有五萬,其餘兩萬婦孺兒童已經進入揚州,在揚州學做工、務農。現在揚州開作坊成風,官家又賣放了百十座坊場,所以揚州一地難求,有點閒錢的人都在自家園子裡開起了小坊場,現在揚州是有錢也賣不到地。

那四大家族久居揚州,手裡拽着大把空閒府邸,若不是這次他有求於我,必不會出讓那兩塊房屋,畢竟,只是租給別人開作坊,一年也能有不少的收入。”

晁補之微微皺起眉頭:“照你這麼說,揚州的一處房產,怎麼也得千貫上下,他一年收益也要百餘貫吧。若搶下辦花會的活,一次不掙個一千貫,他肯賣你房子嗎?”

兩人說話的功夫,小船已經駛進江都縣,趙興跳上自家門口的碼頭,親手將船系在門口的地牛上,一邊伸手攙扶晁補之登岸,一邊回答:“一千貫——不止,辦這場花會最大的收益在於:主辦者把握了一年的話語權。揚州各行各業的人,在這一時刻,都得求上主辦人,只要主辦人世故一點,這一年內,他做生意便是無往而不利。這纔是爭主辦人最大的收益。”

晁補之一邊登岸,一邊回答:“照這麼說,揚州花會也不算擾民。回頭我跟老師說說……”

第3287章 攻擊沒有終止線第4397章 逼降戰第3218章 一門心思倡“學問”第1008章 爲獲知秘密而狂喜(下)第1065章 用尺子量出來的美麗第3258章 名將隕落第4395章 朝堂戰第2197章 勝利後的擔憂第2169章 給蔡京壯陽第3264章 禍水南移,誰家之禍?第2133章 滿肚子不合時宜第3268章 投石衝開水底天第1074章 生與死第1049章 活色生香第3290章 遼國找不見忠臣第2099章 抽刀殺人第4340章 亂花錢誰不會?第1069章 告別宋代處男生涯第1063章 來了一個要拼命的第3323章 獅子山上的鐘聲第1059章 倭女的浪漫第1057章 汴梁城的大俠總部第3282章 繼續增兵第2111章 與自己人做交易第2189章 章老大人發情了第2148章 配方泄露第4359章 兩億貫如同兩個大白菜第1017章 觸犯刑律的屠宰(下)第1031章 難以拒絕的要求(下)第3279章 事情鬧大了第1052章 好快的刀第4379章 軍改第1016章 又得浮生一日涼(上)第1057章 汴梁城的大俠總部第2091章 新年行大運第3243章 亡國之君的眼淚第3242章 暢想當俠客的孩子第4379章 軍改第3260章 沒事瞎找事第1037章 一場大富貴(上)第3220章 事有不可對人言第4363章 十杆槍打天下第2171章 絕對的賞罰分明第4371章 晁蓋果然出現了第1025章 空前絕後的一句話詩人(中)第2184章 倆蕃將的遠大期望第3212章 拉攏更多人上船第1081章 晴天霹靂第1005章 被誤導的習俗第1073章 心事浩無涯第2121章 大宋第一火槍隊第1069章 告別宋代處男生涯第2186章 趙興的言而無信與範純粹的憤怒第2138章 惡霸是這樣當的第四部逆天的瘋狂第4004章第2157章 來自非洲的禮物第2102章 天下第二情詩第3244章 我不需要別國的愛戴第1004章 拿出最好的珍寶(上)第2126章 回家的男人第3294章 什麼都敢賣第3315章 我要拉幫結夥第4343章 專門承包戰爭第3258章 名將隕落第4344章 火災第4388章 戰事第3211章 僞幣販子改革鑄錢事第3301章 “大宋第一絕”的歌聲第4350章 貌似閒事過多第1011章 惹下滔天大禍(上)第3277章 向前,或者向後第2135章 給皇帝慶祝生日第4342章 誰動了我的香蕉?第3250章 趙老虎的便宜不好戰佔第1031章 難以拒絕的要求(下)第4341章 你能掙我能花第2128章 小妾勝之的召喚第3267章 絕對是恐赫第3230章 一場關於收穫的爭議第3269章 宋商到哪裡光明到哪裡第2157章 來自非洲的禮物第3298章 大宋第一參謀會第4386章 麻煩第1076章 令人垂涎欲滴第2103章 和衣睡倒人懷第3235章 不知不覺中的成就第3235章 不知不覺中的成就第3274章 往前一步就是叛賊第3248章 玉石鑄就的城市第3311章 我到皇宮去散步第4348章 “萬王之王”第2203章 皇帝說漏嘴了第2101章 驚世駭俗第4334章 兩個大洲兩個時代的對撞第4390章 梁山第4349章 商談第1003章 族長的錯誤推理(上)第2179章 草木皆兵計劃(下)第3309章 最好的稱霸時機第3300章 不會娛樂百姓的軍隊
第3287章 攻擊沒有終止線第4397章 逼降戰第3218章 一門心思倡“學問”第1008章 爲獲知秘密而狂喜(下)第1065章 用尺子量出來的美麗第3258章 名將隕落第4395章 朝堂戰第2197章 勝利後的擔憂第2169章 給蔡京壯陽第3264章 禍水南移,誰家之禍?第2133章 滿肚子不合時宜第3268章 投石衝開水底天第1074章 生與死第1049章 活色生香第3290章 遼國找不見忠臣第2099章 抽刀殺人第4340章 亂花錢誰不會?第1069章 告別宋代處男生涯第1063章 來了一個要拼命的第3323章 獅子山上的鐘聲第1059章 倭女的浪漫第1057章 汴梁城的大俠總部第3282章 繼續增兵第2111章 與自己人做交易第2189章 章老大人發情了第2148章 配方泄露第4359章 兩億貫如同兩個大白菜第1017章 觸犯刑律的屠宰(下)第1031章 難以拒絕的要求(下)第3279章 事情鬧大了第1052章 好快的刀第4379章 軍改第1016章 又得浮生一日涼(上)第1057章 汴梁城的大俠總部第2091章 新年行大運第3243章 亡國之君的眼淚第3242章 暢想當俠客的孩子第4379章 軍改第3260章 沒事瞎找事第1037章 一場大富貴(上)第3220章 事有不可對人言第4363章 十杆槍打天下第2171章 絕對的賞罰分明第4371章 晁蓋果然出現了第1025章 空前絕後的一句話詩人(中)第2184章 倆蕃將的遠大期望第3212章 拉攏更多人上船第1081章 晴天霹靂第1005章 被誤導的習俗第1073章 心事浩無涯第2121章 大宋第一火槍隊第1069章 告別宋代處男生涯第2186章 趙興的言而無信與範純粹的憤怒第2138章 惡霸是這樣當的第四部逆天的瘋狂第4004章第2157章 來自非洲的禮物第2102章 天下第二情詩第3244章 我不需要別國的愛戴第1004章 拿出最好的珍寶(上)第2126章 回家的男人第3294章 什麼都敢賣第3315章 我要拉幫結夥第4343章 專門承包戰爭第3258章 名將隕落第4344章 火災第4388章 戰事第3211章 僞幣販子改革鑄錢事第3301章 “大宋第一絕”的歌聲第4350章 貌似閒事過多第1011章 惹下滔天大禍(上)第3277章 向前,或者向後第2135章 給皇帝慶祝生日第4342章 誰動了我的香蕉?第3250章 趙老虎的便宜不好戰佔第1031章 難以拒絕的要求(下)第4341章 你能掙我能花第2128章 小妾勝之的召喚第3267章 絕對是恐赫第3230章 一場關於收穫的爭議第3269章 宋商到哪裡光明到哪裡第2157章 來自非洲的禮物第3298章 大宋第一參謀會第4386章 麻煩第1076章 令人垂涎欲滴第2103章 和衣睡倒人懷第3235章 不知不覺中的成就第3235章 不知不覺中的成就第3274章 往前一步就是叛賊第3248章 玉石鑄就的城市第3311章 我到皇宮去散步第4348章 “萬王之王”第2203章 皇帝說漏嘴了第2101章 驚世駭俗第4334章 兩個大洲兩個時代的對撞第4390章 梁山第4349章 商談第1003章 族長的錯誤推理(上)第2179章 草木皆兵計劃(下)第3309章 最好的稱霸時機第3300章 不會娛樂百姓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