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9章 震撼的忘了鼓掌?

廖正一嗓子裡咕嚕了一聲,低聲說:“今日我跟你們這樣說話,還算客氣的,你們要覺得這也算肆無忌憚,讓帥範來跟你說,或者讓我家小師弟跟你說。”

文勳連忙打哈哈:“廖兄這是何必呢,咱也沒有招惹那頭老虎的興致……兩位察訪,今日情景你們也見了,這四位大人是章相公換給趙大人的,他們今日的情景,下官早已經報給章相公了,趙安撫願意做一做面子上的功夫,不讓外人知道以維持大家和氣,兩位也該知道怎麼辦了。”

王穎一仰頭喝盡了杯中酒,董必也趕忙找了個大杯子,一口氣喝乾。等兩人把自己灌成七成醉後,王穎惡狠狠的說:“我知我知……”

他用指頭指着秦觀,說:“秦大人今天還在韶州,我今天見到的不是秦大人……”

王穎又用手一指黃庭堅,繼續說:“黃大人今天在惠州,本官已經覈查了,誰說你不在惠州,我跟他急。”

黃庭堅是個厚道人,厚道到兩位察訪使進來他都沒擡眼皮,王穎這說半天話,他都沒有停止與自己的歌伎談話,倒是他的歌伎時不時的擡眼看看兩位察訪使。見到倆位察訪使說話,那歌伎想調和一下氣氛,才輕咳一聲,黃庭堅嗓子裡一聲“嗯”,歌伎馬上把話嚥了回去。繼續與黃庭堅調笑。

晁補之一拍大肚皮,竭力緩和現場地氣氛:“當然,今日我等且風花雪月,其他的事情交給我家小師弟,我們不管。”

董必這會想通了,胳膊扭不過大腿。他坐到座位上,醉眼迷離的喚過一名歌伎,調笑說:“我當是誰有這麼大的威風,竟然調兵圍了整個月魁樓,在裡面歡笑。原來是秦觀秦少游秦大才子,啊,也只有秦學士纔有這麼大的氣派……”

文勳低低的在他耳邊解釋:“四位大人前天幫趙大人寫了一篇稿子,以便趙大人在冬至節上演講,一番勞累後。出來散散心。門口那些守衛是阻止外人進來……嗯,幾位學士聚會在一起,難免寫寫詩,譜譜曲,那些門口地士兵,會在事後幫幾位學士把場面打掃乾淨。”

文勳這段話是解釋自己怎麼找到這裡來的。他事先知道幾位學士在幫趙興寫稿子,順便也知道秦觀這位無日不歡的風流子打算出來輕鬆一下的消息。沒準還是秦觀約了他。而看文勳熟門熟路的樣子。想必這樣地聚會不是第一次。以前之所以沒有泄露消息,也是門口那隊士兵嚴密封鎖的原因。

服妖軍中,有一部分是趙興從廣西招來的彝人、人士兵,趙興挨家都去拜訪過這些少數民族士兵的家庭,故此,在那些夷人眼裡沒有朝廷的概念,只知道天大地大,趙大官人最大。這些夷人有一個長項:專會裝傻。非邀請地客人,哪怕是再大的官。他們一句聽不懂宋語。便把所有事頂了回去。有他們守在門口,秦觀的尋歡作樂就不爲人知曉。事後他們又會將文人聚會留下的墨寶全部收繳。於是。所有的書面證據就銷燬了。

沒了書面證據,消息只能口口傳頌,而口口傳頌的消息,在現在這個時代下,估計一百年也不見得傳出廣州城。

聽完文勳的解釋,兩位察訪使一起拍拍腰帶,表示自己坦坦蕩蕩,腰間沒有呢夾帶筆墨,他們還一疊聲地表態:“本官今天絕不寫詩!開什麼玩笑,在蘇門六學士面前擺弄詩詞,那不是找罵嗎,本官今天絕不寫一個字。”

李格非搖晃着腦袋,不知所云地說:“好,這首曲子好,唱的本官心中舒貼。”

王穎舉起酒杯,又自灌一杯,趁着醉意,放浪形骸的吼道:“來,唱一曲,本官聽說月魁樓的歌舞獨出心裁,今日第一次登上月魁樓,月魁呢,那位姑娘是月魁,來給本官唱一曲。”

至於董必,這廝現在只想把自己儘快灌醉。他覺得這世界崩潰了,原本他還想來到兩廣,想批鬥誰就批鬥誰,看哪個不順眼就收拾,沒想到首先被收拾掉的是他自己,現在,他居然要和被監視的犯官同堂而坐,一起欣賞歌舞——在戒備森嚴中欣賞歌舞。這局面讓他說不出的鬱悶,可他又不敢發怒,只好對酒菜運氣。

這一通大喝,兩名察訪使也不知道自己怎麼回到官舍的,待第二天中午,宿醉未醒,頭痛欲裂的董必得到招呼,說是冬至節廣州學子準備大祭,邀請他順便也參加,並答應事後將他護送到桂林……

冬至節,又一年地“釋菜先師”開始了。

祭奠過至聖先師孔夫子後,趙興帶着各府學學諭感謝今年那些捐資助學地鄉紳,而後在廣州府學的明堂發表了那篇經四大學士聯手潤色過地“勸學令”。

地方官員不能制定法律,制定法律的權力在皇帝。趙興這位地方官只能發佈地方行政命令,所以稱之爲“勸學令”。但這個勸學令實際上等於一道地方法規,其內容相當於現代的《義務教育法》。

在這篇文章中,趙興引用夫子教授七十二門徒、講文明火種傳播給庶民的先例,呼籲孩子家長將適齡兒童送入府學,而各地府學應該本着“有教無類”的態度,公平的給予每個兒童“受教育權”。

趙興在文章中抨擊了廣東僱用童工的現象,並宣佈將對這些行爲予以懲戒。宋刑律中沒有規定禁止僱用童工,所以這種懲戒不是從法律角度上予以地刑罰——趙興打算豎立兩塊碑。碑文上銘刻上僱用童工者的姓名,一塊立於該人家門口以示羞辱。另一塊碑藏在當地府學,讓當地的讀書人予以唾棄。

在道德施壓之後,趙興也做出對於上學兒童的補償。因爲這時代,孩子通常也是勞力之一,因爲上學。貧困的人家可能少了一項收入,還要供養孩子讀書。一出一進,許多貧困人家可能無法供養。所以趙興在勸學令中公開表示:只要他在任,每個上學孩子不僅不收學費,官府還要予以補償。

這其中。一份補償是給學諭以及學校的,各地府學每收一名學生,轉運司、經略司衙門按生員數額撥款。此外,民間力量也可以申請自己辦學,同樣每招收一個學生。官府給予一定額度地補貼。

此外,趙興還宣佈給孩子發放上學的交通費與牛奶錢。凡是送孩子上學的家庭,當地官府都予以減免農稅,趙興還承諾,只要家裡有孩子上學,根據免役法給與孩子家庭準士紳待遇,免除孩子家庭的勞役。

四大學子聯手出擊。這篇文章寫的非常恢弘。談到被僱童工地悽慘時,讀之令人淚下,談到官府苦心給予孩子各種方便以便讓孩子讀書識字,聞之令人熱血沸騰……

“勸學令”頒佈之後,輪到年度例行講話了。作爲當地最高長官,趙興深吸一口氣,掃了一遍臺下的學生,又看了看臺上的官員,平靜的說:“以前我在連州談過禮之用。和爲貴……。後來大家讓我再談談君子六藝——禮、樂、射、馭、書、數。

在談君子六藝之前,讓我先談談動物吧——人何德何能成爲萬物之靈?論視力。人比不過老鷹;論嗅覺,人不如狗;論力氣,人不如熊;論勇猛,人不如老虎;論敏捷,人不如羚羊與馬;論耐力,人不如駱駝;論飛行,人不如鳥;論游泳,人不如魚。

然而,人卻成了萬物之靈,位於食物鏈的頂端,禽獸都匍匐於腳下,讓我們享用,他們地肉不好吃,我們還嫌棄,包括萬獸之王的老虎肉,爲什麼?

那是人會創造,人擁有創造力。

論視力,人確實不如老鷹,然而人能夠發明千里眼、望遠鏡,讓自己看的比老鷹還遠;論嗅覺,人確實不如狗。然而,人卻可以創造馴化技術,馴化狗來替我們嗅東西;論力氣,人確實不如熊,然而,《墨經》上記載了滑輪與撬棍,滑輪可以吊起連熊也提不動的重物,而撬棍-西洋有個人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動整個地球。熊不會說這句話,所以它成爲我們盤中餐。

論勇猛,人不如老虎,但人發明了刀、槍、弓箭,讓老虎看見我們都要跑路;論敏捷,人不如羚羊與馬,但現在馬是讓我們騎的家畜,羚羊是我們盤中的美味;論耐力,人不如駱駝,但駱駝卻要被人牽着穿過茫茫大沙漠,從長安走到黑衣大食;論游泳,人不如魚,但人可以造出大船來,捕撈大魚;論飛行,人不如鳥,但我想,總有一天我們會發明一種天上飛的馬車,飛地比鳥更高更遠。

爲什麼我們樣樣不如動物與禽鳥,但我們卻樣樣勝過動物與飛鳥,就是因爲我們擁有創造力,我們地創造力使我們有別於禽獸,使我們成爲萬物之靈——我認爲君子六藝,也是古時衡定創造力的六藝,它的每一項要求,都是要求我們有別於禽獸,要求我們保持自己的創造力。

先說禮吧。我們都知道,大自然是弱肉強食,比如水裡就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河蝦,河蝦吃泥巴。這是大自然的嚴酷。生爲河蝦是悲哀的,但生爲人卻不一樣,人是萬物之靈,爲了保持優勝的競爭力,爲了讓每個優秀的人才都能獲得公平的、脫穎而出地機會,我們制定了社會規則,這個規則就是禮。譬如我們地科舉。

科舉可以保證:無論你生爲何人,無論你的父母原來是什麼人,只要你長了一個腦袋,你就有機會學習知識。只要你學地比別人好,你就有機會脫穎而出。成爲一條大魚——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滿朝朱紫衣,都是讀書人。讀書是上進地路徑,這是規則,是鼓勵人上進的規則。這規則魚學不會,它們也制定不出來,所以它們是我們的盤中餐。

古人把“禮”放在第一位,可見古人對社會規則的重視,這個規則也就是古人所稱的“倫常”的表現。倫常規定了每個人地角色。每個人該盡的責任,同時也規定了每個人奮鬥的路徑。有了規則約束,人類才能多而不亂,各司其職、分工明細。譬如:農夫的任務是種地產糧;工匠負責建造、民夫負責運糧、女人負責生子育幼;士兵負責抵禦外侵、保衛家園。這其中,既沒有誰可以挑肥揀瘦。因爲規定明確,也沒有互相扯皮與內耗,大家各盡所長、各安其位、相互配合默契。此所謂小康、大同社會。

好吧,關於禮我已經講的太多了,下面說說樂。天地之美,飛鳥走獸可以感覺地到,但它們無法記錄下來。把它記錄下來的就叫繪畫與音樂。這東西只有人能做到。

鳥的鳴叫婉轉動聽。人的嗓門比不過,於是我們便發明了歌唱,我們可以創造性的模擬鳥鳴,並將風聲濤聲水聲,把世界地各種聲音重新記錄下來,譜寫成歌曲——這還不夠,我們還創造了樂曲,用樂曲將自然之聲攜帶在身邊,時時欣賞。

不僅如此。我們還能把生活記錄下來。我們創造了戲曲、雜劇,記錄我們在生活中的喜怒哀樂。時時欣賞,時時品味,……,這東西飛禽走獸做不到,普通人也做不到,只有君子可以做到,君子可以把自然之美,生活之憂苦喜樂攜帶在身邊,隨時拿出來重溫,欣賞,並以此警示後來者。所以古人把樂定爲君子之藝,君子通過這個方式來體驗生活之美。

六藝當中的射體現的是人勝過老虎、人獵捕食物的能力,這一點,我想把它解釋爲謀生能力,養家餬口能力——衆所周知,古人說話比較節省,一個詞、一個字常常包含很多意思,這是因爲古代詞彙不多,必須用有限的詞描述更多的事物。

在古代,人們最基本地謀生手段就是打獵,所以射地手藝高低代表養家餬口的能力。現在養家餬口不再光憑藉射術了,還有許許多多的謀生技巧。在這裡我不詳盡的說,因爲要說的太詳細,一本書都說不完。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古人所稱的君子,通俗點講就是人上人,這樣的人他不應該生活窮困,但爲什麼我們有些村秀才窮困潦倒,活的連農夫都不如——這就是我要說地書。

熊與老虎都是不會寫書地,它們的生活經驗都要靠父母教授,或者親身體驗,比如一頭熊經過一塊搖搖欲墜地石邊,一陣風吹過,石頭掉下來,砸住熊腦袋,於是熊知道了不要從搖晃的石頭下走。人不需要這樣,人不需要石頭砸到腦袋,才知道下面不能走動。因爲人有書本,書本里記述了前人總結的經驗。

有人說書意味着書寫,意味着書法,然而,我剛纔反覆強調的是什麼,是創造力。先人創造了文字,並有能力將獲得的經驗創造性的書寫下來,於是成爲書本,這是一種創造而不是一種複製。這是人有別於禽獸的地方。單單字寫得好,書法好,體現的不是創造,而是複製。

前不久,我在府裡聽曲子,廣西察訪使董必董大人告訴我,這首曲子最早叫做《淮陽平楚》,有十八段曲子,現在叫做《十面》、《楚漢》,有十三段曲子,而後來存在的十三段不是因爲丟失,是改編。前人所做的曲目,後人學會了,改編了一下,比前人所做的更出色。這就是人有別於熊的一面,熊做不到。它父母交給它怎麼捕食,它只會照做,絕不會改編。

遺憾的是,村秀才常常是一羣自己要做禽獸,並且堅決不許別人不做禽獸的人。他們總是從書本里翻出一兩句父輩記錄在書中的字句,告訴我們他們從古人的字句裡研究,取得了重大發現。終於知道古人在什麼時候是怎麼做地,而我們今人也要嚴格按照故人的做法做。

他們這種行爲,這種在故紙堆裡尋章摘句的本領,恰恰丟失了最可貴的創造力……”

實際上,君子六藝中的“書”原本說的就是書寫能力,但趙興在這裡卻解釋爲記錄能力。或者是從前人經驗中地學習能力,現場如果有蘇軾在,他肯定罵趙興不學無術,但蘇軾沒在,在場的官員人人都知道趙老虎人稱“惹不得”。他講的那番道理聽起來似乎還蠻有理,聽得讓人津津有味。

趙興語氣一轉,馬上又接着說:“那麼,什麼是正確的學習方法呢,這就是君子六藝中的馭。

有人說。這個馭等同於御,說地是駕馭馬車的技巧——我認爲他說的也對也不對。孔夫子所在的時代哪有馬車,分明只有牛車與兩條腿。但現在我們有了馬車,有了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後誕生的騎馬術……時代在變,現在馬車、騎馬是我們地交通工具,以後會不會創造出不用馬也不用牛,完全不吃草。依靠機械的力量。自動行駛的交通工具?很難說。那麼,這個馭是不是說駕馭這種鐵製交通工具的本領呢?

我剛纔還說過了:總有一天,人們也許會發明一個機器,讓自己飛翔在天空,比鳥飛的更高更遠,那麼這個馭說的是不是駕馭鐵鳥的本事?或者說地是駕馭自動行走地機器的本事?很難說。

我認爲夫子微言大義,我們理解夫子的話,應該切合這個時代。在夫子生活的時代,馬車、牛車是什麼。是交通工具。交通工具的使用是爲了什麼。是爲了讓人的活動範圍更大,人的活動範圍大了。看到的事情就多了,看到的人生百態就多了,所以這個馭,它應該表現地是人們獲得外界信息地能力,或者說是駕馭知識的能力。

駕馭知識,是爲了創造,古人講馭,是爲了發現,發現更多地新事物,發現更廣闊的天地。我們掌握君子六藝的目的,就需要提醒自己,要儘可能的讓自己有一定閱讀外面世界的能力,從充足的信息中做出正確的判斷,這纔是君子行爲。

在故紙堆裡尋章摘句,那是重複,禽獸都這樣,一代又一代重複父輩所做的事情,所以雖然看的比我們遠,力氣比我們大,游泳比我們厲害,然而它們終究是禽獸,不是人。人卻能從經驗中創造出新的東西,不斷的推陳出新,所以人成了萬物之靈。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做到推陳出新的,有些人活着譬如禽獸,他們早晨起來,吃完了飯,努力工作,到了晚上回到牀上。一天又一天,一日復一日,然而君子,也就是大家所說的人上人,他們超越了禽獸的生活,因爲他們擁有創造力。他們創造,所以他們看的比老鷹還遠,力氣比老虎還大,在水裡走的比魚還快——這就是人上人。

他們之所以成爲人上人,是因爲他們比禽獸擅於創造。

君子六藝中的數我不想說了,因爲計算本領就像是鷹的眼睛、老虎的爪子、馬的蹄子一樣,那是人上人的一個器官。生爲人上人,你首先要會計算家中的人口,再要學會計算家中的產業,使家中的資產不斷增值,使自己的生活也在衆人之上,這纔是君子。

而如果你有幸治理一縣,或者不當官去一間大坊場做大掌櫃,你也必須知道數理計算。不會這個,你也等同於普羅大衆,等同於禽獸,因爲禽獸都不會計算。

所以,君子六藝,按照我們這個時代的特點,它應該解釋爲:禮:一個懂得守規則的人、一個知道尊重規則、並利用規則與別人和諧相處的人;樂:一個懂得欣賞生活之美的人、一個懂得欣賞別人的優點的人、一個與你所處的環境——包括人文環境、鄰里環境,相處和諧,並時時感到快樂的人,他的快樂感染了周圍的人,以至於人人都把他當作君子。

此外,他還應該是一個擁有謀生手段的人(射),能夠爲自己射獵足夠的生活資源,並能讓自己的家庭生活富足,充滿優裕的人;一個懂得駕馭知識的人,一個知道如何獲取外界知識的人,並擁有了解世界的主動性的人(馭);一個擅於從前人經驗中學習,並知道將自己獲得的經驗記錄下來,當作知識傳授給同伴、後代,以及同胞的人(書)。

他還應該是個懂得量入爲出,懂得計算,懂得生活中各種知識的人(數)——這樣的人,是爲君子!這樣的人才是人上人,纔有資格站立在衆人之上,俯視蒼生……”

趙興侃侃而談,他這番話講完後,全場鴉雀無聲,趙興站在臺上愣了半天,聽不見掌聲,他訕訕而下。

臺下,万俟詠瞪着趙興,頻頻眨巴他的眼,帥範面色潮紅,嘴脣頻頻蠕動。這兩人身後,蘇門四學士躲在講臺的幕布之後,都張大嘴瞪着趙興,趙興悶悶不樂的衝帥範說:“擦不亮,我的刀沒有擦亮。”

趙興到了這個時代,也學會按照唐人的禮節,也就是按照現代倭人的禮節,每天保養他的戰刀,他跟帥範說“擦不亮”,意思是這次講演搞砸了,他說的話太超越這個時代,以至於大家都聽不懂。

對他這話,蘇門四學士恍若未聞,他們張大嘴,呆滯的目光空洞而沒有焦距。帥範嘴脣哆嗦半天,馬上回答:“哪裡,你這番話振聾發聵,聽衆不是不知道這番話的精彩,只是他們在震驚中忘了爲之喝彩——歷史必將記錄這一時刻,你對君子六藝的新解必將載入歷史。臺下的聽衆見證了這一時刻,他們只是來不及向這段話膜拜。”

黃庭堅半天才合攏嘴,他豎起了大拇子,樸實的說:“我等師兄弟幾個,都知道學習老師的詩詞,學習老師的書法,沒想到小師弟卻學習了老師的精髓——學以致用,知行合一。離人今日這番講演,已經足以開宗立派,成爲一代宗主。可惜……”

第2193章 讓我們開始吧第1036章 福建人的海外移民國(上)第1021章 數錢數到手抽筋(上)第2200章 我不跟你們玩了!第2093章 相思在這一刻得到滿足第1025章 空前絕後的一句話詩人(下)第2175章 長歌入環慶第4384章 火器第2195章 文化的力量第3290章 遼國找不見忠臣第1057章 汴梁城的大俠總部第2147章 始亂終棄第3231章 閉上眼睛的“君子”第1042章 來的都是宋代最牛的人物第1030章 陳季常的武功(下)第3225章 紙面上的交火第1053章 大相國寺的碼頭第3323章 獅子山上的鐘聲第2103章 和衣睡倒人懷第3207章 賭鬼李清照第3272章 小皇帝駕崩第1009章 不學無術的後果(下)第1078章 宮裡發生了大事(下)第1026章 奇怪的半場婚禮(上)第2190章 烈火中的西夏人第3267章 絕對是恐赫第1053章 大相國寺的碼頭第2196章 傳統的力量第1056章 不一樣的風景第4387章 圖策第1058章 細節決定一切第2092章 吹香渡水報人知第3320章 外籍的大宋懷遠將軍第4353章 滿朝沒有抵抗者第3207章 賭鬼李清照第4338章 兵臨陴路支第4385章 公主的婚事第3300章 不會娛樂百姓的軍隊第2198章 風暴就要來了第3238章 武裝嫖妓第1035章 不被珍惜的土地(上)第1021章 數錢數到手抽筋(下)第4391章 驛站第3295章 一條魚帶來的感動第3321章 海峽口的遭遇戰第1004章 拿出最好的珍寶(上)第3302章 引刀成一快第2191章 焚琴煮鶴好風雅第4333章 誰是海浪,誰是石頭?第4399章 阻擊戰第2184章 倆蕃將的遠大期望第3312章 生就一雙點金手第4387章 圖策第3212章 拉攏更多人上船第2151章 瘋狂的舞蹈第4402章 靜坐戰第2106章 挖了好大一個坑第2124章 歷史豈不又回到了過去第1033章 兩奸人的分贓協議(上)第4372章 方臘在哪裡?第1085章 江湖生活的快樂第1071章 皇帝的女兒他不娶第1024章 天下何人能識君(下)第1059章 倭女的浪漫第1008章 爲獲知秘密而狂喜(下)第2203章 皇帝說漏嘴了第3292章 南院萬馬齊喑第1017章 觸犯刑律(中2)第2177章 難以想象的困窘第1021章 數錢數到手抽筋(上)第1048章 咱去酒樓過宋朝小資生活第1017章 觸犯刑律(中2)第1009章 不學無術的後果(下)第4388章 戰事第2162章 同夥是大奸臣第4388章 戰事第3299章 戰爭勝負的計算第4326章 博弈論與中庸之道第3309章 最好的稱霸時機第1017章 觸犯刑律(上)第2122章 變革的契機第1036章 福建人的海外移民國(上)第4370章 上下同欲者勝第2099章 抽刀殺人第3283章 步兵與騎兵的對抗第4349章 商談第2177章 難以想象的困窘第3237章 選胡蘿蔔還是刀子第2180章 奉旨“橫行”第1070章 皇帝腦袋也敢亂摸第4398章 間諜戰第3283章 步兵與騎兵的對抗第1036章 福建人的海外移民國(下)第3303章 錢到哪裡去了?第2132章 純粹瞎折騰第1020章 如今金屋藏美嬌(上)第3296章 都想來佔便宜第4340章 亂花錢誰不會?第3301章 “大宋第一絕”的歌聲第1084章 其樂融融的湊在一起
第2193章 讓我們開始吧第1036章 福建人的海外移民國(上)第1021章 數錢數到手抽筋(上)第2200章 我不跟你們玩了!第2093章 相思在這一刻得到滿足第1025章 空前絕後的一句話詩人(下)第2175章 長歌入環慶第4384章 火器第2195章 文化的力量第3290章 遼國找不見忠臣第1057章 汴梁城的大俠總部第2147章 始亂終棄第3231章 閉上眼睛的“君子”第1042章 來的都是宋代最牛的人物第1030章 陳季常的武功(下)第3225章 紙面上的交火第1053章 大相國寺的碼頭第3323章 獅子山上的鐘聲第2103章 和衣睡倒人懷第3207章 賭鬼李清照第3272章 小皇帝駕崩第1009章 不學無術的後果(下)第1078章 宮裡發生了大事(下)第1026章 奇怪的半場婚禮(上)第2190章 烈火中的西夏人第3267章 絕對是恐赫第1053章 大相國寺的碼頭第2196章 傳統的力量第1056章 不一樣的風景第4387章 圖策第1058章 細節決定一切第2092章 吹香渡水報人知第3320章 外籍的大宋懷遠將軍第4353章 滿朝沒有抵抗者第3207章 賭鬼李清照第4338章 兵臨陴路支第4385章 公主的婚事第3300章 不會娛樂百姓的軍隊第2198章 風暴就要來了第3238章 武裝嫖妓第1035章 不被珍惜的土地(上)第1021章 數錢數到手抽筋(下)第4391章 驛站第3295章 一條魚帶來的感動第3321章 海峽口的遭遇戰第1004章 拿出最好的珍寶(上)第3302章 引刀成一快第2191章 焚琴煮鶴好風雅第4333章 誰是海浪,誰是石頭?第4399章 阻擊戰第2184章 倆蕃將的遠大期望第3312章 生就一雙點金手第4387章 圖策第3212章 拉攏更多人上船第2151章 瘋狂的舞蹈第4402章 靜坐戰第2106章 挖了好大一個坑第2124章 歷史豈不又回到了過去第1033章 兩奸人的分贓協議(上)第4372章 方臘在哪裡?第1085章 江湖生活的快樂第1071章 皇帝的女兒他不娶第1024章 天下何人能識君(下)第1059章 倭女的浪漫第1008章 爲獲知秘密而狂喜(下)第2203章 皇帝說漏嘴了第3292章 南院萬馬齊喑第1017章 觸犯刑律(中2)第2177章 難以想象的困窘第1021章 數錢數到手抽筋(上)第1048章 咱去酒樓過宋朝小資生活第1017章 觸犯刑律(中2)第1009章 不學無術的後果(下)第4388章 戰事第2162章 同夥是大奸臣第4388章 戰事第3299章 戰爭勝負的計算第4326章 博弈論與中庸之道第3309章 最好的稱霸時機第1017章 觸犯刑律(上)第2122章 變革的契機第1036章 福建人的海外移民國(上)第4370章 上下同欲者勝第2099章 抽刀殺人第3283章 步兵與騎兵的對抗第4349章 商談第2177章 難以想象的困窘第3237章 選胡蘿蔔還是刀子第2180章 奉旨“橫行”第1070章 皇帝腦袋也敢亂摸第4398章 間諜戰第3283章 步兵與騎兵的對抗第1036章 福建人的海外移民國(下)第3303章 錢到哪裡去了?第2132章 純粹瞎折騰第1020章 如今金屋藏美嬌(上)第3296章 都想來佔便宜第4340章 亂花錢誰不會?第3301章 “大宋第一絕”的歌聲第1084章 其樂融融的湊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