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9章 替他人做嫁衣?

在杭州這片地界,蘇軾算是個董事長,趙興算CEO,高俅算行政總監,秦觀那廝算是公關經理,主要通過吃喝玩樂來建立蘇軾集團的企業形象,楊祖仁就是這個集團的監事,監事睡覺了,要想在杭州這片土地上,投訴以蘇軾爲首的執政團體,即使這在宋代,也是一個笑話。

高俅順手將張氏的狀紙遞給趙興,勸解說:“我早知道這是個災禍,你快快讓他走吧,這人留在身邊,太危險了,比如你園中那些弓弩……”

趙興接過投訴自己的狀紙,樂了:“那些弓弩不算什麼,沈括家中也有弓弩,他說了,他還在家中測試了弩的望山。況且我這園子裡還住了十名步弓手,你忘了,杭州城大多數步弓手是由我的學生擔任的。他們持有弓弩,那是合法的。我這城堡還有100名掛名大將,他們持有弓弩,也是合法的,所以我不怕。”

高俅苦笑:“別惹事了,沈括那張嘴,他要隨意一說,那還不是一場牢獄之災,他家擁有的弩,你猜他還會告訴別人嗎?也就你了!可他給別人說你家有弩,會順便說自家也有嗎?”

趙興長長的吐了口氣,無奈的說:“也罷,你說的對,哪怕是一場敷衍了事的調查,我也折騰不起——讓他走吧。可惜,我原有很多活打算委託他幹。”

正說着,下課的鐘聲敲響,趙興嘆了口氣,邀請高俅:“走,下去看看。”

趙興與高俅順着樓梯走到二樓,木匠們正在二樓的樓梯旁邊釘木柵欄,孩子們衝到樓梯口。看到這情景,都遺憾的堵在樓梯口觀看。沈括陰沉着臉,腋下夾着一大疊卷宗走過來,驅趕孩子回教室,等孩子們散去,他將腋下的那厚厚一摞書稿遞給趙興,直愣愣的說:“我的書寫完了,你給我出版。”

趙興接過那疊書稿,掃了一眼書皮上的名字,驚奇地說:“寫完了?《夢溪筆談》寫完了?這才兩年時間?”

沈括臉上的肌肉跳了一下。沒有回答,轉身就走。趙興連忙喊住他:“夢溪先生,張夫人來這裡找過你幾次,最近她去府衙告了我,說我軟禁你。這樣一來,我這裡留不住沈先生了……請見諒。我馬上派人給沈先生收拾行李,今日正午就送你夢溪先生回家。”

沈括臉上的肌肉抽搐的厲害,許久,他又問:“離人想要仿製水運儀象臺,到底爲了什麼?”

趙興小心翼翼的回答:“傳動裝置,我對那上面的機械傳動裝置非常感興趣,弄清了這些傳動裝置的作用原理。那對大宋的機械水平將是個極大的提高。沈括陰着臉問:“離人打算把它用在何處?”

趙興答:“比如,紡織機械,這座水運儀象臺上的傳動機械遠比現在地紡織機要複雜,如果弄清了它的傳動效果,我們可以通過水力機械來紡紗。這樣,紡紗機就會日夜不停,一兩個人就可以照顧數十臺這樣的機械。那將是一注大財,沈先生有沒有興趣?”

沈括臉上僵硬的表情鬆動了一下:“好,我必會幫你完成這物事,你且等我的信。”

“如此,我便再派幾個人伺候沈先生,讓他們幫沈先生做記錄,可好?”

沈括點頭。而後一言不發的走下樓梯。向城堡門口走去,兩個伺候他地倭女邁着小碎步尾隨到城堡門口。沈括回身交代幾句,那兩個倭女鞠躬送別。而後,沈括孤獨一人走出了茉莉園。

趙興站在二樓,看着沈括的身影沒入城門洞,又低頭看了看手中的書稿,詫異的向高俅說:“兩年,他罷官回家才兩年,竟然寫完了這部《夢溪筆談》,簡直令人震驚。”

《夢溪筆談》是一部鉅著,它涉及到大宋的各個層面,沈括居然這麼短的時間完成了,這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罷官回鄉的沈括唯一地樂趣就是書寫了。

“看來,給他配幾個書記員,這事真是做對了,瞧,這寫作的思路,簡直是快槍手。”趙興有點自鳴得意。

趙興是從印書想到印盤子,從水運儀想到水力棉紡機的人,有着水力棉紡機他接着又想到水磨,水力衝壓機,接着,他的思緒又跳到風車,風力磨坊等等。這一切都是源於一個原理——動力傳動。

水力衝壓機發明出來了,如果把水利設備轉換一下,轉換成蒸汽衝壓機,又如何呢?

想到這兒,趙興的嘴角掛上了微笑——沈括地潛能遠遠沒有挖掘夠,需讓孩子們看緊了。

孩子們沒有心機,也跟沈括沒有利益衝突,他們只是被沈括的博學所傾倒,在於沈括的交往當中,這位老先生地抑鬱症得到稍稍緩解,或許,研究水力織布機的活還能將他的注意力專注到自己的所長上。

這一切或多或少會延長沈括的生命。

趙興想了片刻,低聲吩咐陳伊伊,讓她給沈括家中送去一份契約,契約上寫明他出資贊助沈括研究水力織布機,一旦研究成功,沈括可以憑藉他的研究成果,佔織布機械廠三成股份。

“利益是最大的,有了這份契約書,相信沈括會把嘴夾緊,而張氏看到這份契約,有錢可賺,她會對沈括地逼迫略微少點”,趙興說。

高俅也表示贊同:“不錯,有了這份契約,張氏必不會再追究沈括在堡裡地那段日子,還有,送契約的人乾脆就在夢溪園住下,幫沈括進行研究,順便盯着他,別讓他到處亂講。”

陳伊伊連忙按高俅地意思去召集人手,趙興與高俅邊走邊聊,兩人來到院子裡的水榭坐下,高俅仰望一下水榭邊佇立的雕像嘆息一聲:“離人。恐怕我們今年要閒下來了,剛剛接到朝廷的邸報,朝廷公佈了《放夫令》,今年所有的工作都需停下來。”

放夫,這裡的“夫”不是指“丈夫”,是指“民夫”。

“放夫數額是多少?”趙興問。

“十六萬,十四萬人屬差役,二萬人屬僱傭。朝廷諭令:當此久旱之際,更重困民力。罷去大役,實慰羣情。宣喻各州縣。盡放得十六萬夫,伏乞傳宣催促,盡令放散。

貼黃曰:方今農作之時,正借人力,況農家一歲之望,正在寒食前後。今伕役以二月十二日興工。一月了當,人夫得歸。”

《放夫令》地原由趙興知道。正月時,由於久旱,黃河的水位降到了歷史最低。宋代黃河北方是分岔的,有兩條大支流。這樣做原本是爲了分流黃河,降低水災。但由於持續的大旱,其中一條黃河支流在這一年乾涸了。基於此。御史中丞樑燾、諫議大夫朱光庭便建議“罷修黃河”。爲此,政事堂又經過一番爭吵,有人堅決反對,因爲修黃河是個撈回扣的機會,樑燾等人這是斷人財路。但最後爭執的結果,就是這《放夫令》。

政事堂認爲連年旱災,這時候應該讓百姓進行休養。以便恢復民生。

“政事堂兗兗諸公的腦能量,不比一條鮎魚大多少”,趙興摘下一片新發的嫩葉,在手裡攆動着,嘲諷的說:“天不下雨,放百姓回家,百姓吃什麼。吃泥地裡的土嗎?這時候正應該把百姓組織起來。給百姓一口飯吃,讓百姓以工代賑乾點活。可惜……”

高俅搖頭苦笑。

評心而論。這不能指責政事堂地官員,他們是想讓百姓休息。比如誘發這件事的主要原因是河監李偉。這人招募農夫,只給農民發二百文錢的工錢,政事堂派人調查,發現百姓做了河工,還要往裡頭自己補貼一百文。於是,政事堂怒了,指責李偉修黃河一年花了六千貫的鉅額資金,卻讓一郡百姓痛苦不堪,於是纔有了這道《放夫令》。

“李偉的錢太少”,趙興評價說:“雖然修黃河只幹了一個多月時間,但六千貫能做成啥事?上面撥的錢太少了。”

高俅笑着回答:“我看李偉手下是少個會經營地趙離人,我們這二十萬民夫幹了整整兩年多,前後花了幾十萬貫,李偉才僱了兩萬人,當然他要省着花了。

不過,詔諭:伕役以二月十二日興工,一月了當。今天是二十七,我們也只剩下十來天的功夫,以遣散民夫。離人,要早做規劃。”

詔諭要求從二月十二號開始,一個月的時間把所有民夫遣散。這意味着趙興這裡只剩下十來天的時間。

宋朝遣散農夫,不是一聲號令就讓農夫回家的,太宗皇帝規定了,農夫遣散的時候,每人要發二百文錢,酌量給予一定的米作爲補償。二十萬人挨個發錢糧,確實時間夠緊地。

趙興摸着下巴,若有所思的說:“我們可不可以做點手腳,比如《放夫令》規定的是遣散農夫,可我們幹活的主力是廂兵,廂兵應該不包括其中。更何況我們杭州發的工錢足夠,廂兵們幹活,也算是養家餬口。真要遣散回去,他們以何爲生?”

高俅勸解:“離人,這風頭上,不要頂風硬上了,今年不能大興土木,即便是由廂兵做,也是不妥地。”

趙興滿臉的遺憾:“再有兩個月,再有兩個月就能村村通上石板路,可惜……這是不是也意味着,老師想開挖通海運河的事情,根本不可能被批准。”

高俅也學着趙興地樣子,揪下一片嫩葉,在手裡揉着回答:“當然,剛纔傳來的消息,蘇公的奏章在兩浙路就被打回來了,已有官員向我暗示,若是蘇公打算繞過兩浙路直接上奏,他們就要彈劾。”

趙興扔下手裡揉碎的葉片渣,嘆了口氣:“這也意味着,膠州大運河的事,根本不用想了。”

“當然!”高俅回答的很堅決。

其實,蘇軾在杭州做的事情,也就是現在所謂地“投石效應”。他先用官府投資向災害嚴重地市面上投下一筆錢,利用這筆錢刺激經濟的復甦,而趙興過去提到地膠州大運河的事,也是基於這個想法。在這個災害連連的年代,迫切需要其中一個大型投資項目。但……

最初倡導膠州大運河的範鍔已經貶官到了黃州,任黃州知州。現在李常也貶了。但膠州大運河的運作實際上並沒有平息,自範鍔提出這個想法後,民間資本都在測算這條大運河的可能收入……但現在,黃河一條支流乾涸了,僅剩的那條支流水淺的也行不了大船。所以,許多商人已經開始打退堂鼓。

而《放夫令》一發,又從官方層面堵死了膠州大運河的最後出路,這個宏偉的計劃看來除了具有軍事意義外,已經不具備獲利空間。

“不行,杭州地道路必須完成。爲山九仞,不能差在最後一筐子土上,大工程他不讓搞,我們就肢解,反正還有一筆工程款,沿途的道路都已經規劃好了,就讓他們分包。將土地分包給個人,把修路工程化割爲一小段一小段。

還有,你去找我老師,讓他上奏暫緩解散廂丁,就說杭州經過大災。人口銳減,二十萬廂丁百姓不堪負擔,不如依據《放夫令》。將他們遣散進入民間。奏章裡還要請老師保證,遣散這羣廂丁不用朝廷出一個錢,而且來年保證爲朝廷增加稅收。

奏章最後,還要強調:這事越快越好,現在儘快遣散廂丁,他們還能趕得上耕作,等這一季耕作完畢。這些人就能自食其力了。”

高俅愣了一下。笑着說:“明年,老師的任期可就到了。你這是替他人做嫁衣。”

趙興指了指自己的城堡:“這是我的家鄉,我是在爲我的家鄉謀福。”

高俅說罷,扔下手裡地殘葉,站起身來說:“來回公文這一耽誤,我們也可以把路修好了。”

“好,你去找老師些奏章,我召集杭州鄉紳,討論安置他們的問題,咱們分頭行動。”

高俅匆匆而去,趙興馬上分遣人手,四處召集他熟悉的鄉紳,開始商量廂丁安置問題。

其實廂丁安置問題趙興早有準備,根據他提早測算的結果,杭州附近閒散的荒地上,還可以安置七萬人左右,剩下的就需要杭州鄉紳們的努力。

青瓦臺最大地會議室內,趙興在長長的會議桌中央擺上了百十張圖紙,這些圖紙排成長長的一條長龍,而且似乎沒有盡頭,趙興還在一張一張擺,直到圖紙鋪滿了桌子,他纔回到首座上,拍拍手,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桌上的圖紙大家都看了,我這裡還有一些圖紙擺不下,這些圖紙有人看地懂,知道是幹什麼。但看不懂也沒關係,這麼多圖,總有你看懂的。而那些看不懂的,我回頭可以詳盡解釋。”

趙興拿起一根棍子,一揮手,棍尖點在其中一張圖紙上:“這張圖是紡機圖,它可以帶動三十多個織布梭,動力可以採用水力,也可以採用風力或者蓄力。

這張圖是一種新式農具——圓盤犁;這張是新式馬車,這是新式風車磨坊……這些圖紙是我多年收集地圖譜,其中包含了大宋各個行業的機械器具。這些圖譜有的出自密州鄧御夫,有的出自夢溪先生沈括,但請諸位放心,我已經得到他們的許可。

這是我從幾百冊書中精心挑選的,選用它們將會極大的改善各位地作坊產量……諸位都知道,我杭州前鄰大海,背靠運河,水資源豐富,適合發展各種作坊。尤其是紡織,各處地棉花可以通過運河匯聚於此,在銷往四方,甚至運往海外。所以這便利不是別處能得到的。

今天,我在這裡發起杭州商會,入會金額一個金幣。條件是幫我安置十五萬左右地廂丁。這些都是壯勞力,每個同意安置的人,我會向他介紹桌案上的圖紙,讓他利用那些閒職的勞力開辦作坊謀生。

小作坊,三五個人也可以幹活,在自家庭院裡的閒餘房間就已經足夠,無論你吃下一個人手。還是一百個,桌上的圖紙都任你們選擇。

有人說了,放着這麼好的項目,你爲什麼不自己幹?諸位,這裡有三百多個項目,總共需要僱工十幾萬,我一人辦了,第一是沒那麼大精力,第二我怕御史彈劾。

不過,諸位也不能白拿走這項產出。每個開辦作坊地人,我都要佔一點的股份,不多,只佔一成五。其中一成給我家小妾添妝,那半分……各位都知道府尊大人開辦了一個免費施藥的廣濟院,我打算把那五分給廣濟院。並幫廣濟院開辦一個藥廠,將經廣濟院驗證,卓有成效的藥方製成成藥,微利銷售。

諸位也知道,府尊明年任期就滿了,所以廣濟院的事情我不想別人插手,我打算以後由杭州商會接管。商會裡都是些杭州富紳。鄉里鄉親的,總不至於虧待了鄉親吧。何況每年還有五分的紅利補貼,我想如此一來,杭州百姓必然感謝諸位的恩典。

有人說拿了這些圖紙,可家無餘資開辦作坊。沒問題,你家裡有空餘的房間就行。我悄悄向大家吐露一個消息,據說有幾個大海商正在籌備建立聯票行。通兌通存。各位沒錢,有地方,票行可以給各位貸款。……貸款不知道?讓我解釋一下……”

等趙興解釋完,鄉紳們已經坐不住了,他們趴在桌上,挨個研究每份圖紙,甚至爲某份圖紙而爭搶起來。趙興再度將會議拉回正題。

“諸位。請安靜一下。杭州商會成立的目地,就是統一我杭州商界的力量。爲了防止商會內部的惡性競爭。商會會統一協調每個人的生產能力以及生產數額……當然,這都是商會成立後的工作了。現在,我們首先是把商會成立起來,而後投票選舉執事,以後內部的事情由執事作出,而執事首先要做地是設立規章,以便我們每個人按規章執行。

很抱歉,我需要說明一下,因爲凡是拿走圖紙的人我都要佔一成五的股份,當然,我並不是白佔這份股份,因爲我需要教會大家怎麼操作,怎麼使用機器。

所以我就不客氣了,我不在執事裡面擔任職務,但商會的會計應該由我指派,這一點沒得商量。”

大廳裡的鄉紳立刻坐了下來,開始拉幫結夥推舉執事……

蘇軾的奏章被遞到兩浙路上,兩浙路一點沒有耽誤,快速將奏章送到汴京,汴京的批覆也很快,高太后對自己地偶像有求必應,立刻答應了蘇軾所有的要求。等奏章傳遞到杭州,杭州商會也正式成立,連帶着,興業銀行也正式開業。

由於有銀行與商會的支持,二十萬廂丁被迅速分流,五萬多廂丁被分流到各處,剩下的兩萬人則被富紳吸收爲莊丁。二十萬廂丁中抽出來五百名經擅農活的人,他們住進了趙興在以色列村附近設立地農莊,正業是與那些非洲、馬來黑奴飼養鴕鳥,還要組成各個農藝小組,輔導那五萬做農活的廂丁掌握農耕技術。

杭州這年的夏季在一片鼎沸中匆匆度過,十幾萬人灑下去,整個杭州到處是大興土木地人,他們整齊的用磚瓦翻新了自己的住房,並在自家的園子裡建設了小作坊,星羅密佈的小作坊快速投產,它們生產的商品被趙興的鰍棧迅速吸納,而後輸送到全國各處。

商業地繁榮刺激了運輸業地發展,由於杭州的道路經過大力整修,即使在雨季,人推着小車運輸貨物,也不覺得道路艱難,所以,杭州地車馬行也開始興起,連帶着,鰍棧也開始擴大。

“一片繁榮啊”,這年秋末,秦觀這廝終於關注了一下政務,他舉着酒杯在青瓦臺的樓頂用望遠鏡眺望着城堡附近的碼頭,感慨說:“離人,你這碼頭又擴大了,今年一年就擴張了三倍,這碼頭現在前後有八里了。”

趙興有點愁眉苦臉,他晃着酒杯抱怨:“無償的啊,修這碼頭花了我一千貫,都是商會的人強逼的,他們說有這城堡照顧,盜匪不敢來打劫,所以硬是要求我擴建碼頭……其實這碼頭也不安全,每年都有大潮,大潮期間不能使用,也不知道他們怎麼想的。”

高俅在旁邊晃着腿,回答:“他們要求,你不許就行了,可你怎麼肯了?一定是拿了人錢財。”

秦觀樂呵呵的說:“當然,我聽說凡是新設的廠子,離人都佔一成股份,拿了錢怎能不出點力。”幾個人正聊着,王夫人跟廖小小爬上樓頂平臺,一見這三個人,馬上笑着斥責:“你們三個人怎麼到這裡躲清閒,政務呢,我記得今天可不是圩日,也不是什麼節慶?”

趙興與高俅跳了起來,秦觀那廝還坐着,只是把姿勢坐正點,高俅連忙解釋:“楊祖仁楊大人在哪,今日是押錢綱起運的日子,這事由楊大人主持。”

自今年開始,大宋將稅賦分爲春秋兩季徵收,每季徵收的稅賦編成一綱,由各州的不管事的通判負責發運,如此一來,在押錢綱發運的日子,其他官員都需迴避,這就是趙興他們躲到樓頂曬太陽的原因。

程爽這時也爬上臺來,悄悄塞給趙興一個小紙條,王夫人沒注意程爽的舉動,繼續問:“今年賦稅情況怎樣?”

趙興將紙團捏在手心,搶着說:“不是小好,而是大好。老師上任前,杭州一年的時宜稅才八萬餘貫,可今年半年,時宜稅已經上升到十二萬貫,不過,冬季到了,人們足不出戶,怕是時宜稅要少點。”

王夫人衝衆人做了個揖,說:“這都多虧了大家的努力,尤其是離人,多謝了。”

趙興與其他人謙虛幾句,正口不應心的說着,剛纔離開的程爽又匆匆返回,他湊近趙興,有點慌亂的說:“老師,夢溪先生的夫人去世了,夢溪先生疼苦不堪,投水自殺。”

第4372章 方臘在哪裡?第1004章 拿出最好的珍寶第3237章 選胡蘿蔔還是刀子第3291章 別說我不卑鄙第1074章 生與死第2188章 喜好戰爭的理由第4387章 圖策第4334章 兩個大洲兩個時代的對撞第2152章 專業的提醒第4348章 “萬王之王”第1073章 心事浩無涯第3227章 不怕你不信第3207章 賭鬼李清照第4329章 攻擊開始第1042章 來的都是宋代最牛的人物第3215章 一夜之間冒出數千大將第1011章 惹下滔天大禍(上)第1041章 俺又被宋朝打擊到了第2127章 那一場風花雪月第4386章 麻煩第4363章 十杆槍打天下第2110章 與敵人做交易第1020章 如今金屋藏美嬌(下)第1033章 兩奸人的分贓協議(下)第3295章 一條魚帶來的感動第2164章 大奸臣交代的任務第2132章 純粹瞎折騰第1066章 清明節的喧譁與騷動第3232章 咆哮的“君子”第3245章 不出意料升官第3293章 欺負的就是你第4354章 那一場風花雪月的故事第3294章 什麼都敢賣第2155章 大宋朝的同行第2112章 爭搶冷豬肉第2123章 遇上一個想回家的人第2201章 莫聽穿林打葉聲第3250章 趙老虎的便宜不好戰佔第3259章 天下本無事第3220章 事有不可對人言第4337章 陴路支的新總督第1026章 奇怪的半場婚禮(中)第1019章 唐人的風采第3268章 投石衝開水底天第1004章 拿出最好的珍寶(上)第1005章 被誤導的習俗(下)第1085章 江湖生活的快樂第1032章 宋代的商業秀(上)第1024章 天下何人能識君(下)第1008章 爲獲知秘密而狂喜(下)第4344章 火災第4354章 那一場風花雪月的故事第3263章 謝麟的危機感第1029章 大聲宣揚感恩的奇才(下)第1040章 提前泄露出去的母錢(下)第2160章 要升官了第4333章 誰是海浪,誰是石頭?第3240章 誰來喝彩?第2094章 宋代賞金獵人的幸福第2180章 奉旨“橫行”第2186章 趙興的言而無信與範純粹的憤怒第2178章 草木皆兵計劃(上)第1030章 陳季常的武功(下)第2126章 回家的男人第1017章 觸犯刑律(中)第1006章 眼花繚亂(下)第1073章 心事浩無涯第2200章 我不跟你們玩了!第2166章 不拿“人才”當個寶第4353章 滿朝沒有抵抗者第1023章 全高麗國都是蘇粉(上)第4336章 我沒有耐心!第1047章 汴梁城找不到天波楊府第3218章 一門心思倡“學問”第4382章 南下第1036章 福建人的海外移民國(下)第4338章 兵臨陴路支第3224章 “送鍾大道”專業送終第4366章 小三撬家出走第3304章 皇宮兵變第1051章 遼國兵很囂張嗎?第3316章 爲報傾城隨太守第2166章 不拿“人才”當個寶第1058章 細節決定一切第3246章 對付狗的肉包子第2170章 別人做不到第3277章 踏上遼國土地第3303章 錢到哪裡去了?第1044章 汴梁的一天第3247章 去大理搶石頭第4383章 婚嫁第4400章 襲城戰第1039章 “光明之城”裡的僞幣商第1038章 傳說中的君子國寶藏(上)第3215章 一夜之間冒出數千大將第3226章 大家一起玩忽悠第3260章 沒事瞎找事第3220章 事有不可對人言第4334章 兩個大洲兩個時代的對撞第4364章 蒼蠅也是肉
第4372章 方臘在哪裡?第1004章 拿出最好的珍寶第3237章 選胡蘿蔔還是刀子第3291章 別說我不卑鄙第1074章 生與死第2188章 喜好戰爭的理由第4387章 圖策第4334章 兩個大洲兩個時代的對撞第2152章 專業的提醒第4348章 “萬王之王”第1073章 心事浩無涯第3227章 不怕你不信第3207章 賭鬼李清照第4329章 攻擊開始第1042章 來的都是宋代最牛的人物第3215章 一夜之間冒出數千大將第1011章 惹下滔天大禍(上)第1041章 俺又被宋朝打擊到了第2127章 那一場風花雪月第4386章 麻煩第4363章 十杆槍打天下第2110章 與敵人做交易第1020章 如今金屋藏美嬌(下)第1033章 兩奸人的分贓協議(下)第3295章 一條魚帶來的感動第2164章 大奸臣交代的任務第2132章 純粹瞎折騰第1066章 清明節的喧譁與騷動第3232章 咆哮的“君子”第3245章 不出意料升官第3293章 欺負的就是你第4354章 那一場風花雪月的故事第3294章 什麼都敢賣第2155章 大宋朝的同行第2112章 爭搶冷豬肉第2123章 遇上一個想回家的人第2201章 莫聽穿林打葉聲第3250章 趙老虎的便宜不好戰佔第3259章 天下本無事第3220章 事有不可對人言第4337章 陴路支的新總督第1026章 奇怪的半場婚禮(中)第1019章 唐人的風采第3268章 投石衝開水底天第1004章 拿出最好的珍寶(上)第1005章 被誤導的習俗(下)第1085章 江湖生活的快樂第1032章 宋代的商業秀(上)第1024章 天下何人能識君(下)第1008章 爲獲知秘密而狂喜(下)第4344章 火災第4354章 那一場風花雪月的故事第3263章 謝麟的危機感第1029章 大聲宣揚感恩的奇才(下)第1040章 提前泄露出去的母錢(下)第2160章 要升官了第4333章 誰是海浪,誰是石頭?第3240章 誰來喝彩?第2094章 宋代賞金獵人的幸福第2180章 奉旨“橫行”第2186章 趙興的言而無信與範純粹的憤怒第2178章 草木皆兵計劃(上)第1030章 陳季常的武功(下)第2126章 回家的男人第1017章 觸犯刑律(中)第1006章 眼花繚亂(下)第1073章 心事浩無涯第2200章 我不跟你們玩了!第2166章 不拿“人才”當個寶第4353章 滿朝沒有抵抗者第1023章 全高麗國都是蘇粉(上)第4336章 我沒有耐心!第1047章 汴梁城找不到天波楊府第3218章 一門心思倡“學問”第4382章 南下第1036章 福建人的海外移民國(下)第4338章 兵臨陴路支第3224章 “送鍾大道”專業送終第4366章 小三撬家出走第3304章 皇宮兵變第1051章 遼國兵很囂張嗎?第3316章 爲報傾城隨太守第2166章 不拿“人才”當個寶第1058章 細節決定一切第3246章 對付狗的肉包子第2170章 別人做不到第3277章 踏上遼國土地第3303章 錢到哪裡去了?第1044章 汴梁的一天第3247章 去大理搶石頭第4383章 婚嫁第4400章 襲城戰第1039章 “光明之城”裡的僞幣商第1038章 傳說中的君子國寶藏(上)第3215章 一夜之間冒出數千大將第3226章 大家一起玩忽悠第3260章 沒事瞎找事第3220章 事有不可對人言第4334章 兩個大洲兩個時代的對撞第4364章 蒼蠅也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