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3章 亡國之君的眼淚

趙海的說法讓蘇軾很高興,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所有讀書人心中的夢想。前有一個大詩人李白就是一個仗劍行萬里的偶像,趙海的話正對他們的胃口,連一向穩重的黃庭堅都笑着調侃:“你要做一代劍俠,可對不起你的父親,你父親在海外給你圈了好大一片地方,你走了誰來管那片領地呢……不過,聽說那片領地的出產很豐厚,你這輩子倒不缺遊山玩水的錢。”

小海眨巴着眼睛說:“那片占城國領地我是輪不上了,估計個個小云也不用操心。嫡父定下一整套管理規則,程爽哥哥又將那領地管理的很好,他不過做個木偶,逢年過節坐在那個位置上,等大家朝拜就行了。

這種生活實在令人發悶。師公,幾位師叔,你們不知道,我去過長門、去過耽羅島,在哪裡,我坐在椅子上動也不能動,要做出威嚴的樣子,不笑不語,眼看着奴僕一個個從我椅子前走過,向我鞠躬、向我諂笑、向我搭訕……我都快憋死了,就想什麼時候能甩手離開。

嫡父,我不要做長門之主,也不想要耽羅島,要麻逸勃泥什麼的,我只想隨心所欲地走走,四處看看,累了就住下,煩了接着走,操心的事情讓別人幹,不行嗎?”

秦觀、張耒鼓掌大笑:“我等終於見到了趙離人的聰明勁了。離人,這孩子不簡單,這才四歲,已經出落的如此古靈精怪。”

蘇軾可算找到話題了,他順勢說:“離人,剛纔這孩子談到管理規則,你瓊州島那片基業是怎麼回事?那處基業,官府不知。難道你想瞞一輩子嗎……”

趙興搖搖頭:“老師,官府怎麼可能不知道呢?你高估了我的保密能力,那片基業瓊州島的官吏也是知道的,只是他們瞞下那片碼頭區,私分了我上交的稅金----這事對我有好處,所以我只稍稍加以引導。哈哈,廣東已是指射之地,海南更偏,那些官員撈點殘羹,順便幫我隱瞞一下,我何必打破他們的飯碗。”

蘇軾吃了一驚:“私分稅款----這事可鬧大了!”

趙興回答:“當然。剛開始,那片碼頭只是一片小產業,我將稅款交納給地方官後。稍稍暗示了他們。他們將這筆稅款吞下了。以後碼頭區越做越大,但地方官已經騎虎難下。因爲事情一旦揭露開,以前他們瞞報地稅利都要吐出來,而且這是大罪,前幾任的官員一個都跑不掉,所以,後面幾任官員只能跟着瞞下去,希望大家都不知道。

這是連續幾任官員與我一起努力的結果,在我來說,那個船廠的許多宋商都是滯留海外。逾期未歸的宋商,還有一些僱員是外藩商人。這與大宋法律相沖突,我當然不願意輕易讓官府毀了這片基業。

現在我地位越來越穩固,我正想着找個辦法將那片基業化暗爲明----嗯,這些動作,需要老師走開後纔好動手,我準備用開發瓊州島的藉口,逐漸將那片基業公之於衆……”

晁補之是積年老吏,趙興話中地暗示他聽明白了,馬上驚問:“離人已經把手伸入廣西了?那瓊州可屬廣西管轄。莫非你已經可以任命瓊州府的官員了?”

趙興點頭:“張田攻佔大理國後。我在吏部的朋友已經給我傳來信,說是滅國大功。非要重賞。張氏將門算讓張田承襲開國公的爵位,立他爲當家門主。朝廷也準備提拔張田爲樞密副使,調回京城任用。而我舉薦的廖正一將擔任廣西轉運使,如此一來,今後兩廣地帶,由我們做主了。”

蘇軾眉頭一皺,剛纔趙興的那番回答打消了謀反的嫌疑,但現在趙興的回答,意圖分明是“割據”。

腦海中念頭轉了一下,蘇軾想起自己罪官地身份,想到現在自己地生活全憑這個徒弟照應,他又把多餘的話嚥了回去。隨即,蘇軾這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心懷放開,他哈哈笑着,回答:“我早聽說廣南戰艦威風,這次我去占城,離人弄我一艘戰艦坐坐,少遊(秦觀)也一起去,我們好好寫幾首詩詞,品鑑一下廣南風物。”

還作詩……黃庭堅皺了一下眉,擔心的看了一眼趙興,趙興輕輕搖頭,表示無所謂,黃庭堅輕嘆一聲,不再說話。

黃庭堅等人居住在趙興府邸,這已經是廣南公開的秘密。這四個人原本就是趙興用兩千萬賦稅換來的,所以他們抵達廣州後,趙興並沒有放他們去朝廷規定的貶謫地。剛開始,大家還要對這件事遮遮掩掩,時間久了,朝廷隱約聽到風聲卻沒有責怪,於是,大家也就放開了。

現在秦觀再去勾欄瓦舍流連,已無需趙興派兵保護。對這四人在廣州的行爲,朝廷完全在裝耳聾。趙興則小心翼翼,避免觸及朝廷底線。

而蘇軾的情況跟蘇門弟子不一樣,蘇軾是朝廷重點監管的對象,如果蘇軾出去,隨手寫上幾篇名流千古地詩詞,讓大家都知道,蘇軾在朝廷的監管下還能遊山玩水,而且還是跑到外國去遊山玩水,這事兒可鬧大了。

黃庭堅地擔心也在於此。

趙興卻以爲,蘇軾是個閒不住的人,待在海南,那裡窮山惡水,關鍵是沒有人能夠跟蘇軾談上話,這樣的日子日復一日,委屈了蘇軾的才華。而金蘭城是趙興插手越南事務的槓桿,必須讓那片地方有着不同於越南的文化。所以他需要蘇軾的才華,過去震一震那些蠻夷,此外,讓蘇軾去轉一圈,享受外方讀書人的敬仰與崇拜,也是件有益身心健康,一舉兩得的美事。

至於蘇軾出遊地消息會傳到大宋……趙興估計,按現在地信息傳播速度,只要他稍加控制。國外的消息傳回大宋境內,至少需要一二十年,等一二十年後,趙興已經不怕別人指責了。

“我在金蘭城建了一所學堂,專門向外邦學子傳授聖人之學,老師這次去就是主持學堂地揭幕儀式。少遊兄去幫把手,正好將此事弄的轟轟烈烈,這事即使傳到朝堂那裡,老師啓迪外邦士子心慕王化,也是史書上大書特書地事情,怕什麼!”趙興懶懶地說:“等老師回到瓊州,我把該換的官員都換了,以後老師想住瓊州就住下。不想住就來廣州。保管瓊州官員還正常報告老師在昌化軍的消息。”

蘇軾搖搖頭:“我不知道離人有何打算,但待在廣州,我卻不敢行走在光天化日之下,否則會給離人惹來麻煩。還不如在瓊州,每日還可以去海邊散散步……如今瓊州衣食不缺,還有一羣學子向我求學,這日子也算是悠閒,就不麻煩離人了。”

大堂口,程阿珠與廖小小探頭探腦,她倆是想詢問廳堂裡的拜師禮節做了沒有。但禮節上又不能闖入堂中詢問,趙興五歲的小女兒小婕沒有顧忌。她施施然的走進大廳,拉着小弟弟地手,轉臉向父親詢問:“嫡父,儀式進行完了嗎?清照姐姐約我去逛街,我已經等急了。”

不僅她等急了,門外還圍了一堆幕僚,趙興低頭操起小女兒,衝兩個兒子擺了擺手,程阿珠進來牽走大兒子。兩個小的便跟着廖小小出府。而後,幕僚們魚貫而入。他們先是向蘇軾行禮。而後與黃庭堅幾位打趣幾句,攤開了公文檔案,一一彙報起來。

趙興這是打算將他在廣東的治政手段克隆到廣西,在座的四位學士也都是官場老手,幾個人商量幾句,不一會,把廣西的事情研討完畢,秦觀起身,邀請諸位:“今天我家老師來廣州,我在廣州春江樓宴請各位,離人也去?”

趙興搖搖頭:“不了,你們一羣騷人湊在一起,我一俗人,插不上話。”

秦觀搖着頭,嘆息說:“說起來,離人這幾年官越做越大,詩詞的功夫算是全放下了,多年沒有聽你寫幾首詩,這樣的文人雅會你從不願參加,真是無趣。”

万俟詠笑着打圓:“章章老大人平生也就三首詩著名,餘皆碌碌,我家大人留下幾首詩,已經不錯了……”

說起來,黃庭堅等四人現在的詩風應該一派愁苦,而秦觀更是應該鬱悶致死----原本地歷史上,心氣高地秦觀正是在這幾年鬱鬱而終的。但現在,歷史跟原來稍有不同,這四人雖然在貶謫路上,但現在小酒喝着,音樂聽着,風花雪月的,雖然心中也鬱鬱不平,到那這四人的詩已經脫離了愁苦,感染上蘇軾那幾分想得開的思想。

万俟詠談到章,剛從大理回來的帥範補充說:“大人,我們的火槍恐怕瞞不過章老大人,火槍隊初建的時候,章老大人曾來巡視,這次大理之戰過後,恐怕章老大人那裡會得到消息……”

趙興點頭回答:“不錯,章老大人在上個月已經上了奏摺,要求環慶路火槍隊改用廣南的火槍……終於,朝廷終於發現了火槍的區別。從火藥出現在軍中,一百多年了,朝廷終於想到把它當作武器了,這是好事。”

帥範嘴脣蠕動,想說什麼,秦觀已經拉着他地袖子向外頭走,嘴裡嚷嚷:“快走,把你征戰大理的事情給我們說說,我就不明白,離人到現在還不向朝廷稟報詳細戰況,爲地什麼?你給我說說。”

帥範讓秦觀拖着走了,一羣人簇擁着蘇軾鑽進馬車,馬車鈴鈴的開向廣州,趙興望着帥範的背影,將那句沒說出來的話低聲嘟囔出來:“現在注意到火槍的威力,也比正常歷史提早了一百年。一百年啊,這才發現一項新式武器的威力,這難道不是對歷史的改變嗎?

遺憾的是,憑藉朝廷軍器監那幫奴隸匠工,根本做不出質量靠得住的火槍……我不想讓朝廷過早插手,就是擔心這點。萬一火槍被敵軍繳獲了,那可不是一件好事。步人甲到了西夏人手裡成了鐵鷂子,值得警惕呀!”

大廳裡這時已經沒有人了,趙興這番嘟囔沒有人聽到。

揹着雙手走向後院,趙興發現泰森正百無聊賴地坐在後院門口。他衝這位黑人咧嘴一笑,吩咐:“泰森,你已經跟我三年了吧,對了,夫人身邊有兩位黑女同胞,你選一位。我給你們把婚事辦了。”

泰森一聽,咧着大嘴笑了,樂顛顛地跑向後院,後院是程阿珠的住所,他去求程阿珠去了。

趙興順着泰森地腳步趕到後院時,程阿珠正在訓兒子,似乎是小風在大堂內的答話讓程阿珠很不滿意,她嚴厲地訓斥說:“你怎麼能那樣回答你父親呢?你父親一身本事。只要你學六七成。這輩子也算吃穿不愁。瞧你程夏哥哥,跟在嫡父身邊不過零零散散一年出頭,現在也是朝堂上一名吏員,你程旺哥哥跟在父親身邊,雖然外面默默無聞,但他掌管的產業,每個月也是幾百萬貫的出入。

你是嫡子,你父親當然要竭力傳授他一身的本事,你要學個六七成,那都不算出息……”

趙興揹着手走進院子。樂呵呵的插嘴說:“行了,孩子還小。別給他太多壓力……如今的大宋,局勢不好啊,孩子能做一個守家地人,我已經很滿意了。至於大展宏圖,那是別人的事。”

程阿珠揮手讓孩子退下,又跟黑人侍衛泰森交代了幾句,屏退左右來到趙興身邊,牽着手說:“妾身無用,比不得伊伊孃家的勢力。也比不得小小的官場見識。經營產業也不如胡姬……”

趙興輕撫程阿珠的頭髮,愛憐的說:“行了。又說這種話,如今我的基業已成,正想跟你相守到老,何必再說這樣自怨自艾的話……”

程阿珠小聲地補充:“近日胡姬地感覺不對,妾身懷疑胡姬也懷了孩子……相公置下的這份家業,如今小海已經分出去了,大宋境內的產業恐怕全靠風兒了,我擔心風兒過於魯鈍,恐怕守不住這麼大的地盤。但願胡姬也生下個兒子,能幫風兒一把。”

“哦”,趙興喜色上臉:“這倒是個好消息,但願那孩子繼承胡姬的語言天賦,今後對外交往能幫得上風兒一把,也算是……”

程阿珠這種說法讓趙興欣喜,他這時還不知道朝堂裡有人正在打他兒子的主意。

朝堂上,鄧溫伯看着手中的戰報,按戰報上的內容複述說:“夏四月,宋商頻頻來報,訴其在大理境內受到不公正待遇,奈何大雨傾盆,朝廷未作任何指示,致使我廣西、廣東兩府有心無力。夏五月,傳大理境內爆發大規模針對宋商的騷亂,其中多有廣西軍與廣東兵親屬在內,臣等連章飛報朝廷,軍情緊急,爲防大理騷亂波及宋境,我廣東、廣西集結兵力嚴防以待。

夏六月,雨稍停,傳大理集兵邊境,廣西經略使張田責問大理,不防引起大理警覺,大理兵淺入宋境試探,我廣西兵奮起反擊,斬首三千,並乘勝追擊。廣東經略使、轉運使趙興隨即調兵三千,交付張廣西指揮,張廣西(張田)沿途追擊,可惜使用了錯誤的地圖,誤入善闡府,宋軍遂破城。

此時局勢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兩廣遂添兵大理,大理百姓心慕王化,簞壺犒軍,我軍勢如破竹,攻下大理王都,至此,大理國滅。

臣等二人再次頓首,向吾皇呈現漢時舊郡,幸賴朝廷……吾皇……(省略馬屁話三千字)”

章一聽,笑了:“這文章定是出自張田之手,那個武夫不學無術,說話粗鄙,奏章中語無倫次,可看在他爲朝廷開疆拓土地份上,老夫就不追究他了,回頭找幾個翰林學士,把他的奏章潤色一番----這可是大宋百年來第一次滅國開疆地奏章,不能讓周邊四夷小覷了我們。”

鄧溫伯插嘴說:“這奏章也有趙離人的風格,他在環慶路上那幾封報捷表我都翻了,一脈相承的不談戰利品,只談開疆拓土。對自己的錯誤輕描淡寫,對敵人的錯誤大書特書,甚有顛倒黑白的風格。瞧,不公正待遇、大理集兵邊境、使用了錯誤的地圖、誤入……偏遠的一個象林郡,我們奪回來了又能幹什麼。朝廷每年貼補地錢都不止這麼多。”

章聽到這,低頭向自己地兒子章援吩咐一聲,章援轉身在桌案上翻動了一下,取出一封信遞給章,章展開信,衝各位大臣說:“這是趙離人四月份地時候給我送的一封信----私信。我也就是看在這封信上,纔打算不理大理人地抱怨。

趙離人在信中說,大理有數不清的銅礦與銀礦,兩個銅礦地礦藏蘊含量就相當於現在大宋擁有的銅礦出產總和。趙離人打算奪下大理後,裁撤兩廣地區所有的小銅礦,裁撤下來的礦監人員全部調往大理,他預計,奪佔大理之後。我大宋每年的鑄幣量能夠增加五成。

五成。就是每年兩百萬貫左右,如此一來,光兩廣之地,我們每年的鑄幣量就能達到五百萬貫。加上茶馬稅、鹽稅、市易稅……我大宋一年能增加約四百萬貫的稅賦,相當於增加一個福建路。”

說到錢,還是一筆如此豐厚的鉅款,被大宋捉襟見肘地財政困局鬧地坐臥不安的大臣這才臉上有了笑容,蔡卞是個急先鋒,他趕緊回答:“大理國原先的稅賦是多少?讓趙離人按大理國原先的賦稅加五成上交朝廷,如此。朝廷便許他處置大理……”

章笑了,他揚一揚手中的趙興的私信。回答:“那趙興可佔便宜了,他送來的這封信,記錄了大理連年的賦稅額度,最高峰不過一百三十萬貫,嗯哪,便是讓趙離人每年交納兩百萬貫,以他的能力,也是便宜他了。”

許將搶先回答:“那就五百萬貫,他廣東每年上交兩千萬貫。增加一個象林郡。讓他多付五百萬貫,也算便宜他了……”

朝廷大臣商議的熱火朝天。他們不覺得自己這番商議有多出格,實際上,他們討論地是:新佔領的象林郡由趙興全盤負責接管。

這是不符合朝廷體制地,但由於新佔領的國度,安撫起來很是麻煩,朝廷需要不停的往裡頭貼錢,限於目前的財政狀況,幾個官員也知道,派別人去免不了要挖地三尺,進而引起民亂,而讓趙興就近接管,治理幾年,朝廷可能不但貼錢,反能徵收到大筆賦稅。

朝廷大臣們討論起來,全忘了這次戰爭是兩廣勾結在一起,不經朝廷中樞書面許可,便私自調兵滅了一個南方小國,而這個小國的國土面積已經相當於兩廣加起來那麼大。

樞密院的消息總是滯後了幾個月,他們在朝堂上討論大理的處置問題時,也不知道快手快腳的趙興已經開始往當地派遣官員,有條不紊地接管大理政權。

按宋朝的規矩,這樣新佔領地南方州縣,剛開始要採用羈絆地手段,設立羈絆州,由當地人自己管理,每年隨意向政府交納幾個稅錢,甚至不交錢也行,官府照樣認可當地土豪酋長的治制。

目前,連廣西境內還存在許多羈絆州,所以要讓朝廷動手,估計也是先羈絆,等明代到了再規化政府……但趙興一開始就沒打算讓大理成爲羈絆州,張田在前頭攻陷王都,趙興這裡已經開始在廣西廣東篩選官吏,劃分州縣。

這些新任官員隨着大軍開進大理國內,借用大宋軍事勝利威嚴,強令大理國各部落首領前去廣州接受趙興地訓導。等這些酋長族長一走,地方官員開始清理各州縣的頑固勢力,並挑選各部族中的優秀人才,強迫他們動身前往廣州,在廣州府學接受宋化教育……

大理部落酋長們帶着滿肚子怨氣趕到廣州,從海路押解的大理王也到了,趙興帶着數千大理讀書人,以及兩廣官員,在碼頭上笑眯眯的迎接了大理王段正淳(天龍八部中的段譽父親),他垂涎欲滴的衝大理王拱拱手,態度和藹可親的問:“段王安否?”

趙興的問安,在古代中國叫做“宣慰”,是迎接亡國君臣的“六禮”之一。接下來要有人教導他穿戴衣衫----大宋滅亡了他,就教導他穿宋式服裝。而後是叫他學會宋式禮節。

趙興還問他“安否”呢,段王聽了這話,闃然淚下:“小國寡民,自問無負於大宋,怎奈天兵忽至,而今寡人國破家亡,還奢談什麼安不安,唯不知大王想怎麼處置我等亡國之人。”

段正淳這番話是挑撥,他稱呼趙興爲“大王”,而且是在迎接他的正式場合上。這話傳揚出去,趙興是個抄家滅族的大罪。但只要趙興表現出一絲惶恐,在這樣的外交場面上,大宋的氣勢就落到了下乘,段正淳接下來便可理直氣壯的責備趙興的“無義”、“不仁”。

趙興臉上肌肉跳了跳,他還沒說什麼。身後數千大理讀書人啜泣不止,現場一片愁楚聲。

這些大理讀書人被趙興強迫來到廣州觀禮,雖然他們也爲廣州的繁華所震驚,也深深對大宋所創造的文明而敬畏,但這個場面讓他們想起了亡國之痛,這種痛苦自內心最深處發出,讓人情不自禁垂淚兩行。

趙興晃了晃腦袋,笑容帶上了一絲冷酷的味道,但他繼續保持和藹可親的態度,拱手說:“段王何必這麼說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六合之內,皇帝之域。況且你所擁有的國,原本就是我華夏故地,是當初中原戰亂,段家不告而取的。今日,只不過是象林郡迴歸故國了。

那片土地本來就是華夏的,哪裡的臣民原本就是華夏之民,汝竊據王位,隔斷那些熱土,那羣百姓與我華夏的聯繫,如今他們重歸故土,怎能算是亡國之民,就算是亡也是亡你個人的國,民不是,他們是我的同胞姐妹……

對了,你家臣子高升泰之子高泰明何在?當初你家奪權自立,他父親也篡了你家王位,算是一報還一報。我大宋出兵,也是匡扶正義,是吧----瞧……”

趙興把手一揚,指了指身後那無數大理讀書人,淡淡然的繼續說:“千百年來,這些讀書人讀的依然是孔孟之道,從今往後,他們他們迴歸大宋,也算我大宋士子士紳的一部分了……在這個萬民歡呼的日子,段王個人失國,何必要拖上大理萬民陪葬。”趙興吸了口氣,大聲宣佈:“段王放心,我大宋不殺降王,你的子孫還可以以宋人的身份生活在大宋,甚至當官、做學問,都由他。至少,從此往後他來往我大宋境內,飽覽我大宋錦繡山河,再無需通關文碟,因爲他也是宋人了----這日子,多美!”

趙興說完,俯身湊到段王耳邊,低聲說:“當然,如果你還有孩子的話。”

稍停,趙興陰森森的笑着,補充:“你不知道我被人稱作惹不得麼,如果你不老實,我會讓你後悔活在這個世上。”

第1030章 陳季常的武功(上)第2133章 滿肚子不合時宜第1018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上)第4003章 外交戰第3300章 不會娛樂百姓的軍隊第2171章 絕對的賞罰分明第4368章 誰泄的秘?第4349章 商談第4385章 公主的婚事第1037章 一場大富貴(上)第2088章 宋朝的屠龍者第2164章 大奸臣交代的任務第3288章 沒有人能阻止我們第1013章 一項極爲風雅的事件(下)第1018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上)第4330章 野獸總動員第4377章 歡慶第3313章 女兒節裡又相逢第1016章 又得浮生一日涼(上)第4343章 專門承包戰爭第3321章 海峽口的遭遇戰第3297章 牆裡開花牆外香第1012章 原來“反貪”很掙錢(上)第3311章 我到皇宮去散步第2100章 一夜暴富第3293章 欺負的就是你第2096章 歎爲觀止第3223章 閒不住的好戰分子第3231章 閉上眼睛的“君子”第2093章 相思在這一刻得到滿足第1004章 拿出最好的珍寶(上)第1078章 宮裡發生了大事(上)第2140章 此處夜風似刀第2188章 喜好戰爭的理由第1081章 晴天霹靂第3275章 京師汴梁被孤立了第1032章 宋代的商業秀(下)第1051章 遼國兵很囂張嗎?第2148章 配方泄露第3323章 獅子山上的鐘聲第3268章 投石衝開水底天第4379章 軍改第1011章 惹下滔天大禍(中)第4358章 天下無雙的花錢功夫第3310章 趙興的變法想法第3281章 正面衝突第1077章 勾魂攝魄的妖魅第1076章 令人垂涎欲滴第3218章 一門心思倡“學問”第2153章 遲來的報復第3298章 大宋第一參謀會第2124章 歷史豈不又回到了過去第2179章 草木皆兵計劃(下)第1015章 畫滿雪花的房間(上)第3252章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第2148章 配方泄露第2093章 相思在這一刻得到滿足第3222章 誰是無辜者第4341章 你能掙我能花第2147章 始亂終棄第1065章 用尺子量出來的美麗第2094章 宋代賞金獵人的幸福第2087章 嘆息的鐘聲第2204章 堅持一千次的執拗第3225章 紙面上的交火第3213章 需隱藏的和需引誘的第1011章 惹下滔天大禍(中)第2094章 宋代賞金獵人的幸福第2120章 牛年大吉第1075章 多才多藝的女伎第3277章 向前,或者向後第2167章 初戰湖匪第1038章 傳說中的君子國寶藏(上)第1015章 畫滿雪花的房間(下)第3279章 天下第一妖人第4388章 戰事第1019章 唐人的風采第1015章 畫滿雪花的房間(上)第2126章 回家的男人第1061章 風雅的宋代宴會第2151章 瘋狂的舞蹈第4383章 婚嫁第2163章 立志當禍水的女人第4370章 上下同欲者勝第1012章 原來“反貪”很掙錢(上)第3257章 推開妖魔世界的大門第4394章 小種經略的八問第2189章 章老大人發情了第3213章 需隱藏的和需引誘的第3245章 不出意料升官第1030章 陳季常的武功(上)第1082章 如獲珍寶第1008章 爲獲知秘密而狂喜第1009章 不學無術的後果第2169章 給蔡京壯陽第3302章 引刀成一快第1033章 兩奸人的分贓協議(下)第4330章 野獸總動員第3217章 滿肚子不合時宜第3268章 投石衝開水底天
第1030章 陳季常的武功(上)第2133章 滿肚子不合時宜第1018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上)第4003章 外交戰第3300章 不會娛樂百姓的軍隊第2171章 絕對的賞罰分明第4368章 誰泄的秘?第4349章 商談第4385章 公主的婚事第1037章 一場大富貴(上)第2088章 宋朝的屠龍者第2164章 大奸臣交代的任務第3288章 沒有人能阻止我們第1013章 一項極爲風雅的事件(下)第1018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上)第4330章 野獸總動員第4377章 歡慶第3313章 女兒節裡又相逢第1016章 又得浮生一日涼(上)第4343章 專門承包戰爭第3321章 海峽口的遭遇戰第3297章 牆裡開花牆外香第1012章 原來“反貪”很掙錢(上)第3311章 我到皇宮去散步第2100章 一夜暴富第3293章 欺負的就是你第2096章 歎爲觀止第3223章 閒不住的好戰分子第3231章 閉上眼睛的“君子”第2093章 相思在這一刻得到滿足第1004章 拿出最好的珍寶(上)第1078章 宮裡發生了大事(上)第2140章 此處夜風似刀第2188章 喜好戰爭的理由第1081章 晴天霹靂第3275章 京師汴梁被孤立了第1032章 宋代的商業秀(下)第1051章 遼國兵很囂張嗎?第2148章 配方泄露第3323章 獅子山上的鐘聲第3268章 投石衝開水底天第4379章 軍改第1011章 惹下滔天大禍(中)第4358章 天下無雙的花錢功夫第3310章 趙興的變法想法第3281章 正面衝突第1077章 勾魂攝魄的妖魅第1076章 令人垂涎欲滴第3218章 一門心思倡“學問”第2153章 遲來的報復第3298章 大宋第一參謀會第2124章 歷史豈不又回到了過去第2179章 草木皆兵計劃(下)第1015章 畫滿雪花的房間(上)第3252章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第2148章 配方泄露第2093章 相思在這一刻得到滿足第3222章 誰是無辜者第4341章 你能掙我能花第2147章 始亂終棄第1065章 用尺子量出來的美麗第2094章 宋代賞金獵人的幸福第2087章 嘆息的鐘聲第2204章 堅持一千次的執拗第3225章 紙面上的交火第3213章 需隱藏的和需引誘的第1011章 惹下滔天大禍(中)第2094章 宋代賞金獵人的幸福第2120章 牛年大吉第1075章 多才多藝的女伎第3277章 向前,或者向後第2167章 初戰湖匪第1038章 傳說中的君子國寶藏(上)第1015章 畫滿雪花的房間(下)第3279章 天下第一妖人第4388章 戰事第1019章 唐人的風采第1015章 畫滿雪花的房間(上)第2126章 回家的男人第1061章 風雅的宋代宴會第2151章 瘋狂的舞蹈第4383章 婚嫁第2163章 立志當禍水的女人第4370章 上下同欲者勝第1012章 原來“反貪”很掙錢(上)第3257章 推開妖魔世界的大門第4394章 小種經略的八問第2189章 章老大人發情了第3213章 需隱藏的和需引誘的第3245章 不出意料升官第1030章 陳季常的武功(上)第1082章 如獲珍寶第1008章 爲獲知秘密而狂喜第1009章 不學無術的後果第2169章 給蔡京壯陽第3302章 引刀成一快第1033章 兩奸人的分贓協議(下)第4330章 野獸總動員第3217章 滿肚子不合時宜第3268章 投石衝開水底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