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4章 堅持一千次的執拗

只過了一會,慘叫聲嘎然而止,衙門外一片死寂。

蘇軾沒來得及阻止泰森的行爲----這裡面也就他能阻止的住,但此時蘇軾神不守舍,等衙門外安靜下來,他從腰帶上解下金魚袋、銀綬,等等,輕輕放到桌案上,轉身衝李之儀笑着,不好意思的說:“連累李兄了,沒想到李兄這個官沒有坐長。”

李之儀苦笑了下,不一會兒,他笑着一拍手:“有趙離人這位大金主在,窮不着我,蘇兄何必煩惱。”

少頃,定州官吏魚貫而入,泰森也揪着王光祖進來,趙興眼睛一瞪,盯着王光祖問:“解差怎麼安排的,是團練牢城營出人,還是衙役裡出人。”

王光祖口齒不清的回答:“聽從趙大人安排!”

趙興一擺手:“那就從衙役裡出吧。蘇公單身上路,家眷由我負責安排,我親帶家丁保護從陸路走,蘇公從水路走……既然是從衙役裡出解差,我也出幾個人沿途照顧,告訴衙役,沿途什麼時候走什麼時候停,聽我的人安排……”

王光祖爲了保住自己的牙齒,什麼都答應。而宣慰使傳達完詔書,剩下的事要聽從地方安排,他完全插不上話。

趙興在定州又待了幾天,便親自護送蘇軾一路南下,並安排蘇軾的家眷和廖小小等人,從陸路慢慢向黃河渡口進發。他與蘇軾則抄最近的路取道黃河,在黃河坐上自家船後,一路往汴京進發。

四月,蔡京起復,任戶部尚書。同日,趙興的船到了汴京。

趙興本打算安排蘇軾的船順大運河南下,而後由杭州派船前往英州,但等到汴梁後。發現朝廷又有新旨意了,回朝的右正言張商英嫌朝廷貶謫元大臣處罰過輕,於是決定加重懲罰:削去蘇軾端明殿學士館職、貶爲建昌軍司馬,惠州安置(監視居住)。與此同時,觀文殿學士、太中大夫大名府留守劉摯被削去學士頭銜降職知黃州。蘇轍再降職知袁州,翰林學士兼侍講範祖禹貶謫出知陝州,右相範純仁罷相出知潁昌府。

真定府留守王巖叟所贈官亦被追奪。貶爲雷州別駕,其後不久,他會卒於路,年五十歲。

王巖叟工畫梅。風格秀逸,與王冕並稱“二王”。他19歲那年成爲北宋朝三位“三元榜首”之一。

整個中華三千年歷史。唯有15名“三元及第”者。但歷年中考中進士者卻不下百萬。大宋朝每年四十萬人蔘加科考,中進士者最多不過300餘人,最少的時候不足百人。所以在中國考中“三元及第”,其難度相當於“十億分之一”,甚至百億分之一。

王巖叟生前曾首倡“國家寸土,決不可讓於外人”的觀點,由此,中國誕生一個成語:寸土不讓。

王巖叟現在還沒有死。但才抵達汴梁的趙興一點消息都不知道。他只知道眼前。蘇軾就在他眼前,在船上接受了朝廷重新貶謫地旨意。這位宣慰使懷揣着兩份聖旨。一份是蘇軾的新貶謫令,一份招呼趙興到資政殿報到,接受皇帝的問對。看來朝廷也知道是趙興在這一路上袒護蘇軾。

這次趙興沒有抗旨,他爽快的接受了旨意,背過人來,他吩咐程爽護送蘇軾到杭州:“茉莉院對面猶太人的莊子外人無法進入,你把蘇公送到那個莊子裡面休息,兩名解差安置好了----無論如何要留住蘇公,等我地下一步消息。”

程爽點頭稱是,万俟詠明白了趙興想做的事,他嘆了口氣,說:“帥子連暫時跟蘇公同去吧,大人在京城要應付各方面,我在,也好有個商量。”

趙興接着轉向李之儀,笑着問:“端叔(李之儀宇端叔),我打算向朝廷求一個指射之地爲官,端叔不妨在家裡等一等,等我處理完朝廷的事情,再來找端叔相聚。”

李之儀仰臉向天,思索了一陣,嘆了口氣:“官場險惡,哪裡是我輩待地地方,離人的好意我心領了,且容我歇息一下再說。”

所謂“指射之地”是指宋朝的一種任官制度,宋朝任官有八路定差制度:成都府路、潼川府路、利州路、夔州路與廣南東路、廣南西路、福建路、荊湖南路,這八個地方屬於宋代的窮鄉僻壤,一般有學問地人都不喜歡去那裡當官,爲了彌補吏員的缺失,朝廷允許地方主管隨意任命中原及本地在選官員就差,稱“指射”。

原本地歷史上,“天下第二情詩作者”李之儀這輩子唯一做過地就是蘇東坡這一任的屬官,因爲蘇東坡的推薦,他擔任了半年的通判,此後黨爭越演越烈,李之儀沾染上蘇東坡這個舊黨骨幹,此後再沒有人聘用他。

然而,趙興已經橫下一條心來逆天,他知道李之儀現在雖然有點心灰意冷,但官本位思想下教育出來的他,終究還是想出來做官的。而現在新舊黨的紛爭纔剛剛開始,出來做事還能有個名目,等黨爭越來越擴大化,那時,即使李之儀想出來做官,也沒人敢用他。

他就是來逆天的,現在就從李之儀開始。

趙興堅持地說:“八路指射之地並不全是煙瘴蠻荒之地,端叔放心,我趙離人是不會虧待自己地,跟着我,絕對不會吃不好喝不好。”

李之儀輕輕一笑,答:“這我倒是相信,就看離人在路途上,依舊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居,務求其潔,車馬,務求其美,我就知道離人不是個虧待自己的人。罷了,我等離人消息。我住哪兒你知道?”

“知道”,趙興點點頭。李之儀一定住他哥哥李之純那兒,而李之純時任開封府尹。

宋朝規矩貶官非奉召喚不能回京。所以蘇軾即使到了汴梁城也不能停留。趙興送別李之儀後,又在碼頭上告別蘇軾,領着從人慢慢地向自己在京城的家----也就是現在的馬夢得家---走去。

大相國寺的碼頭喧鬧依舊。平民百姓感覺不到朝堂高處血淋淋的爭鬥,他們依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當初這幅熙熙攘攘的市井生活景象曾讓趙興迷醉,他曾呆坐在碼頭邊的鋪子裡,癡癡迷迷地欣賞一整天街景,也不覺得乏味。但如今他再看這幅景象。感覺就像是看電影一樣,總覺得隔着一層幕布,給人一種不真是的感覺。

馬夢得也還是那麼繁忙。趙興抵達的時候,他不在府中,聽說是出去巡視店鋪了,鄰居麻秀才依舊是個秀才。只是幾年不見有點老態了。他在街上遇到趙興,立刻熱絡的攀談起來。有他介紹。趙興順利的住進馬夢得家中。馬夢得府裡地家人幾乎都換了個遍。他的長子馬融還記得趙興,聽到趙興的到來,連忙在中廳迎接,順便派人去請父親回家。

不一會,首先趕到地是程夏,他一見趙興,急忙喊:“不好了不好了,七叔。這時候你怎麼還來京城。章相公已經恨死了師公。正琢磨怎麼折磨師公呢。我因爲曾跟師公學過幾天書,衙門裡也很不待見。若不是我跟七叔學過算術。衙門裡的一賜樂業人再幫我一把,連我都待不下去。”

“待不下去就走”,趙興平靜地回答:“我這次來京,若章相公還念舊日情意,我就求取外任。若他不念這份情,我定然要去廣州,現在杭州家裡,黃州那塊都少人主持,你若覺得苗頭不對,就讓一賜樂業人趕緊給你弄份辭官表,悄悄溜吧。”

程夏猶豫片刻,終有點不捨:“七叔,我現在分管京東路京西路的財賦統計,這份活兒一般人拿不下來,估計一時半時動不了我。”

趙興嘆了口氣:“小孩子,你永遠不理解政治的殘酷。這些人鬥爭起來,只爲自己勝利,爲此不惜亡國。你那點小重要算什麼,你七叔我正跟西夏人打地熱火朝天,他們不是想撤就撤……算了,小孩子還是單純點吧。我回頭有空,跟章相公說說你的事。不過,爲穩妥起見,你最好把妻子兒女送回家。

記住,萬一有事,也別向家跑,向密州跑,張用那裡我會打招呼,跑到密州他會送你出海。到了海上就是我地天下,我會安排你藏身地。”

程夏難以置信地回答:“七叔,沒那麼嚴重吧。我聽說你在環慶大勝,京城裡都傳遍了,說你那草木皆兵計劃,說你帶領一萬人獨抗靜寧軍司,都說你是當世韓信,有鬼神莫測的手段,怎麼你對前程如此悲觀……”

程夏說到這兒,說不下去了,因爲馬夢得帶着章之子章援趕到了府邸……

章援一見趙興,首先熱情的解釋:“離人,這幾日我父天天派我去問候馬叔父,詢問你的情況,前日聽驛使說你已進入京麓,父親很是高興,今早派我去碼頭等你的消息,囑咐我一見離人賢弟就請你過府。離人,昔日救命之恩念念難忘,請先受爲兄一拜。”

趙興面無表情的還了個禮,而後招呼躲避不及的程夏:”文谷兄,這位是我的學生,程族嫡子程夏,他在戶部主管京東京西錢糧,你們見一下。”

章援冷淡地招呼程夏:“哦,聽說過。聽說你也曾跟我座師蘇公讀過書,原來你還是離人地族弟,何日有空,我倆親近一下。”

章援有口無心地說完這話,又轉向趙興:“離人,快走吧。我父今日屏退所有人,只等離人賢弟上門,我們快去,不要讓他老人家久等。”

趙興嗯了一聲,跟馬夢得交代幾句,吩咐隨他而來地從人都各自歇宿了,自己喚上泰森隨章援而去。

章府,正廳。

章現在有派頭了,他坐在空空蕩蕩的大廳上,一動不動地看着趙興走進來,後者默默的向他鞠躬,而後叉手肅立,許久不語。

還是章首先打破沉默,他長長的嘆了口氣,嘆息說:“怎麼會這樣?怎麼會這樣?記得老夫當初貶謫鄉間。沒人肯與老夫交往,老夫嫡子病重,四處求告,人人都閉門不納。唯有離人大開堡門,接納老夫做客。

老夫還記得那次做客。恍如昨日:茉莉園內櫻花開放,茉莉花香四溢,你站在櫻花樹下告訴老夫----我不止犯了這些規條……後來。你向老夫介紹城堡的頂門石,承諾幫老夫訓練一隊火槍兵……言猶在耳,怎麼我們今天變的如此生分?”

章說的溫情脈脈,趙興臉上依舊毫無表情。他像泥雕木偶一樣叉着手,站在那裡一言不發。

章嘆了口氣。揮手讓兒子站到一邊。而後繼續說:“老夫研究了你這幾年的政績,發現若細究起來,你確實違反了許多規條----在密州,你修改保馬法,變相地使密州百姓一夜之間永遠數萬匹良馬。荊公(王安石)當日竭精殆力,天下百姓怨聲載道,朝廷不過增加了兩萬匹戰馬而已,還都是紙面上的戰馬。而你不需要百姓掏一個大錢。就樂意飼養三萬戰馬。

人都說你擅於無中生有。保馬法本是惡政,連蔡京那廝暢言恢復免役法、青苗法、恢復元豐科舉。廢除十科取士法,但也不敢觸碰保馬法,連舉世公認的惡法,你都能想出手段令百姓自覺自願遵循,這等手段,我不如也。

想當初,離人在我貶謫的時候,依舊寄厚望於我,爲了什麼,不就是爲了今日我們可以暢行新法嗎?今日我給離人這個機會,你若肯留在朝堂幫我,三部六省官員任你選擇,你若肯去地方爲我推行新法,天下諸路由你挑選。怎麼樣?離人,是大展宏圖,遂鯤鵬之志,還是貶居嶺南,終身鬱郁,全在你一念之間。”

趙興依舊面無表情,彷彿沒聽見章這番話,章忍住氣,拿起一份表章說:“蔡元長(蔡京)有建議說,該貶蘇子瞻爲寧遠軍節度副使,仍到惠州安置。”

蘇軾原先是貶爲建昌軍司馬,惠州安置;現在又貶爲寧遠軍節度副使,仍到惠州安置。前一個“司馬”官職其實還不如後一個“節度副使”品級高,但前一個是實職,有俸祿;後一個是虛銜,不給俸祿,還要監視居住。

章看趙興依舊面無表情,繼續施壓:“朝廷已經決定:秦觀就以影附蘇軾的罪名被削去館閣校勘之職,差派爲監處州茶鹽酒稅。子瞻那位名僧---僧廖子以同罪剝奪度牒,強制還俗。”

趙興心裡陣陣絞痛:株連開始了,原本大宋朝可以說沒有株連政策,比如呂氏兄弟大哥貶謫,弟弟呂大忠仍能位居邊境重鎮擔任地方首腦。

但現在,章將大宋株連政策推向極致。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此時此刻,大宋已亡。

原本那個“人文大宋”,那個寬容開放地“君子大宋”,自此刻起宣佈滅亡。

接下來,大宋進入了黨獄時代。

黨獄不是以國家民族政治利益考量,而是“不黨則罰”---你不參加我的黨派則是不贊同我的主張,我管你治理地方多麼好,抵抗侵略多麼英勇,所做地事情是否與國與民有益,只要不是我黨成員,往死裡整。

章這是在警告趙興:雖然趙興一直沒表明政治態度,也從不參與朝堂爭鬥,地方治理的不錯,軍事方面也很建樹……但這些都沒有用,只要章想治他的罪,“影附蘇軾”就是罪名。

章爲什麼反覆要把蘇軾貶到惠州安置呢?趙興知道這是因爲蘇軾的表兄程正輔。

程正輔既是蘇軾地表兄,也是蘇軾的姐夫。蘇軾地姐姐八娘自幼飽讀詩書,能詩善文。16歲時嫁給表兄程正輔。但是八娘嫁到程家以後,公婆一直不喜歡她,經常虐待她。第二次,八娘產下一子並因此身患重病,而程家卻不給她治病。父母只好把她接回孃家診治。病情剛剛好轉,公婆卻興師問罪,責備八娘不盡媳婦孝道,並搶去她地嬰兒,以致八娘傷心不已,舊病復發,含恨而死。蘇軾的父親宣佈與程家斷絕關係,從此兩家成爲仇家。

紹聖元年,程正輔正做廣南東路提典刑律(掌管所屬各州的司法、刑獄和監察),章把蘇軾貶往惠州,是在獲得西夏與遼國的軍情之後作出的。最新情報顯示,遼國人剛剛打敗了韃靼,西夏人去年讓趙興章折騰的不輕,目前這兩個國家都沒有餘力發動進攻。這樣一來,派蘇軾去定州的目的就落空了。

章知道蘇軾地本領,如果遼人西夏人不進攻地話,有一年緩和時間,誰知道蘇軾會將定州治理成什麼樣,沒準蘇軾身在前線,反而因禍得福取得一場大軍功。而這一預測在趙興抵達定州後,看來已經變成現實----蘇軾的金點子加上趙興地實施手段,才幾個月,定州已經煥發不同的風貌。所以章不得不想出另外的借刀殺人手段,比如把蘇軾調到他的“仇人”程正輔那裡,希望借程正輔之手除掉政敵蘇軾。

趙興在那裡悲哀的快要哭出聲來,章心花怒放地耐心等趙興回答,他知道趙興終究會開

許久,趙興笑了,他開口說:“一自坡公謫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在下願以過去用章老子的那份情意、以昔日與文谷兄的那份的交情,換取章老子一聲答應:惠州!”

章臉一沉,不滿的說:“天下郡縣任你選,獨獨不能選惠州!惠州不行,另行選過。”

“如果一千次讓我重新選擇,我的選擇還是兩個字:惠州!”趙興也犯了倔勁,他堅持。

章有點生氣了,他端出長輩的姿態,怒氣衝衝的說:“你現在不冷靜,我不跟你說了,且回去想想,退下!”

趙興拱手,臨告辭的一句話依舊將章氣了個趔趄,趙興說:“眼看惠州風物即將名傳天下,如此佳景,豈能無我?章老子不用勸了,如果讓我重新再做一次選擇,哪怕重複一千遍,我依舊是兩個字:惠州。”

趙興走後,章在大廳跺着腳說:“遇到一個蘇老坡這種死倔頭還則罷了,怎麼又遇到趙離人這個夯貨,這對師徒,居然都以苦爲樂,搶着去惠州那窮惡之地。”

大廳背後閃出蔡京的身影,他目送趙興遠去的背影,搖搖頭,神色裡說不出是欽佩還是嫉妒。不一會兒,他衝章拱拱手,勸解說:“相公,我跟趙離人共事一年,知道此人脾性,這人是個忠義之人,一旦與人相交,便恨不得將五肝六髒掏出來。故此,此人可謂憨厚有餘、才幹驚世、詩才了得----唯大局觀不足,死心眼一個。

依下官看來,趙離人可算胸無大志,唯存忠義爾,此無害之人也。廣南、福建窮惡之地,放之於野,無害大局。不如讓他到地方去,且將這事風頭過一過,相公再示以恩義,結以恩情,等兩三年後,他在地方歷練一番,加上老師貶謫的事情也冷下來,相公再調他回京來,恰好做個幫手。”

章一聽,面色緩和下來,他思考片刻,緩緩的點一點頭:“趙離人現在的資歷,入館閣確實有點欠缺,到地方歷練一番,也不失爲好事,等兩三年後且待我將朝堂整肅乾淨,恰好調他回來,用其所長……但惠州不行,惠州是萬萬不行的。”

章援一拱手,插話說:“嫡父,我看趙離人自進來後一直神色木然,我深知離人賢弟意志堅韌,一旦打定了主意很難改變,但我們非要用他嗎?”

第4361章 “打白條”贖身第3270章 目標:阿拉伯第3323章 獅子山上的鐘聲第1007章 一棵白菜的歸屬(下)第1012章 原來“反貪”很掙錢(中)第1027章 離奇的香豔哀求(下)第4348章 “萬王之王”第1035章 不被珍惜的土地(下)第1014章 大宋最風雅罪官(中)第4330章 野獸總動員第3219章 趙老虎的囂張第4331章 抓到了辛巴達第1018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下)第3318章 “東南王”出現了第2194章 打算拼命了第2165章 誰比誰更奸第3209章 我來雖晚及春殘第4336章 我沒有耐心!第1067章 多情自古傷離別第4355章 老實人的憤怒第2166章 不拿“人才”當個寶第1035章 不被珍惜的土地(上)第2118章 一流的討好女人手段?第2087章 嘆息的鐘聲第2105章 這片海域我做主第4329章 攻擊開始第3303章 錢到哪裡去了?第3298章 大宋第一參謀會第2203章 皇帝說漏嘴了第3205章 究竟誰需要誰?第3301章 “大宋第一絕”的歌聲第4394章 小種經略的八問第4386章 麻煩第1039章 “光明之城”裡的僞幣商第4390章 梁山第2097章 罪魁禍首第2139章 男人的幸福感第4336章 我沒有耐心!第1053章 大相國寺的碼頭第2105章 這片海域我做主第1005章 被誤導的習俗第2194章 打算拼命了第1007章 一棵白菜的歸屬(上)第2199章 末世的開始第1025章 空前絕後的一句話詩人(下)第2141章 石頭已經推下山坡第4375章 道士的正義第1025章 空前絕後的一句話詩人(上)第3284章 有嘴說不清第4392章 韃靼人第1031章 難以拒絕的要求(上)第4394章 小種經略的八問第3260章 沒事瞎找事第3209章 我來雖晚及春殘第2167章 初戰湖匪第2121章 大宋第一火槍隊第1019章 唐人的風采(下)第1016章 又得浮生一日涼(中)第1027章 離奇的香豔哀求(上)第2147章 始亂終棄第3306章 分紅利與兩個人的朝堂第1014章 大宋最風雅的罪官(上)第2110章 與敵人做交易第4329章 攻擊開始第4336章 我沒有耐心!第1025章 空前絕後的一句話詩人(中)第2184章 倆蕃將的遠大期望第3319章 兵臨三佛齊第2167章 初戰湖匪第3229章 我需要這場戰爭第1014章 大宋最風雅罪官(中)第3232章 咆哮的“君子”第1039章 “光明之城”裡的僞幣商(下)第2176章 誰敢動手,一律打倒第1044章 汴梁的一天第2165章 誰比誰更奸第1024章 天下何人能識君(上)第4372章 方臘在哪裡?第4366章 小三撬家出走第1071章 皇帝的女兒他不娶第4326章 博弈論與中庸之道第3306章 分紅利與兩個人的朝堂第3255章 誰說吐蕃人傻?第2168章 與蔡京共同“貪污”第3268章 投石衝開水底天第4351章 暴風雨即將來了第2142章 拔掉毒瘤第3279章 天下第一妖人第4348章 “萬王之王”第4376章 大宋的私家春節晚會第2204章 堅持一千次的執拗第3268章 投石衝開水底天第2202章 百死不悔的勇氣第4393章 冬季攻勢第2137章 臺下交易第3312章 生就一雙點金手第2089章 來了一位高官第1054章 令人垂涎的美女與美味第4333章 誰是海浪,誰是石頭?第2102章 天下第二情詩
第4361章 “打白條”贖身第3270章 目標:阿拉伯第3323章 獅子山上的鐘聲第1007章 一棵白菜的歸屬(下)第1012章 原來“反貪”很掙錢(中)第1027章 離奇的香豔哀求(下)第4348章 “萬王之王”第1035章 不被珍惜的土地(下)第1014章 大宋最風雅罪官(中)第4330章 野獸總動員第3219章 趙老虎的囂張第4331章 抓到了辛巴達第1018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下)第3318章 “東南王”出現了第2194章 打算拼命了第2165章 誰比誰更奸第3209章 我來雖晚及春殘第4336章 我沒有耐心!第1067章 多情自古傷離別第4355章 老實人的憤怒第2166章 不拿“人才”當個寶第1035章 不被珍惜的土地(上)第2118章 一流的討好女人手段?第2087章 嘆息的鐘聲第2105章 這片海域我做主第4329章 攻擊開始第3303章 錢到哪裡去了?第3298章 大宋第一參謀會第2203章 皇帝說漏嘴了第3205章 究竟誰需要誰?第3301章 “大宋第一絕”的歌聲第4394章 小種經略的八問第4386章 麻煩第1039章 “光明之城”裡的僞幣商第4390章 梁山第2097章 罪魁禍首第2139章 男人的幸福感第4336章 我沒有耐心!第1053章 大相國寺的碼頭第2105章 這片海域我做主第1005章 被誤導的習俗第2194章 打算拼命了第1007章 一棵白菜的歸屬(上)第2199章 末世的開始第1025章 空前絕後的一句話詩人(下)第2141章 石頭已經推下山坡第4375章 道士的正義第1025章 空前絕後的一句話詩人(上)第3284章 有嘴說不清第4392章 韃靼人第1031章 難以拒絕的要求(上)第4394章 小種經略的八問第3260章 沒事瞎找事第3209章 我來雖晚及春殘第2167章 初戰湖匪第2121章 大宋第一火槍隊第1019章 唐人的風采(下)第1016章 又得浮生一日涼(中)第1027章 離奇的香豔哀求(上)第2147章 始亂終棄第3306章 分紅利與兩個人的朝堂第1014章 大宋最風雅的罪官(上)第2110章 與敵人做交易第4329章 攻擊開始第4336章 我沒有耐心!第1025章 空前絕後的一句話詩人(中)第2184章 倆蕃將的遠大期望第3319章 兵臨三佛齊第2167章 初戰湖匪第3229章 我需要這場戰爭第1014章 大宋最風雅罪官(中)第3232章 咆哮的“君子”第1039章 “光明之城”裡的僞幣商(下)第2176章 誰敢動手,一律打倒第1044章 汴梁的一天第2165章 誰比誰更奸第1024章 天下何人能識君(上)第4372章 方臘在哪裡?第4366章 小三撬家出走第1071章 皇帝的女兒他不娶第4326章 博弈論與中庸之道第3306章 分紅利與兩個人的朝堂第3255章 誰說吐蕃人傻?第2168章 與蔡京共同“貪污”第3268章 投石衝開水底天第4351章 暴風雨即將來了第2142章 拔掉毒瘤第3279章 天下第一妖人第4348章 “萬王之王”第4376章 大宋的私家春節晚會第2204章 堅持一千次的執拗第3268章 投石衝開水底天第2202章 百死不悔的勇氣第4393章 冬季攻勢第2137章 臺下交易第3312章 生就一雙點金手第2089章 來了一位高官第1054章 令人垂涎的美女與美味第4333章 誰是海浪,誰是石頭?第2102章 天下第二情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