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1章 海峽口的遭遇戰

陳不羣一指巨港方向。意味深長的笑了:“老師既然說征服容易。那麼三佛齊又如何?我們駐軍巨港之外。眼看那座大門沒什麼人守衛。只要輕輕一腳就能踹開大門。進去見什麼拿什麼。老師何必跟他們虛情假意?”

趙興拍手笑了:“所以你只能做一個小商人。目光太短淺。我問你。當你看到一件商品估價遠遠低於它的本來價值。而別人都沒發現這是件寶貝。反而當它是垃圾。你會怎麼做?”

陳不羣目光閃亮。眼裡全是貪婪:“我會趁人不注意。趕緊用低價把它買到手。”

“那麼。如果這個東西是一個估價遠遠低於本來價值的作坊。你又會怎麼樣?”

“有什麼不同嗎?”陳不羣納悶的問。

“人心。這中間就有人心的因素。一間作坊。如果其價值遠遠低估了。這時。你趁着衆人沒有覺察過來。以廉價將它購買。事後。你發掘出它的本來價值。東西的原主人就會覺得自己吃虧了。他心裡就會有一股怨氣。時刻想着轉賣出更高的價格。這中間。他會懷着怨氣做出什麼事來。不可預測。

但如果你發覺一間作坊價值低估。不僅不壓價收購。反而擡高價格以高價買入。而後慢慢的發掘出其本來價值。東西的原主人只會覺得你有眼光。並將價值挖掘的過程認爲是你的個人手段。那麼。他永遠不可能背叛你。反而希冀跟着你。獲得更大地利益。

兩種商人。面對一件被低估的貨物。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態度。前一種商人只能掙小錢。因爲他將低估的價值挖掘出來。很可能會遭遇背叛與出賣。結果大錢被別人掙去。而後一種商人。他平生就是掙大錢的。價值挖掘後。暴利屬於他。誰都奪不走。”

陳不羣若有所思。考慮了很久。此時。各船已經掌燈。軍官們開始端上晚飯。陳不羣還在思考。半晌。他欽佩地回答:“老師說的有理。可這道理怎麼套用在三佛齊身上?我還是不懂?”

軍官們停下手中的動作。看着陳不羣。陳不羣便將趙興的問題解釋了一遍。他一邊說一邊整理自己地思路。軍官們聽了趙興所說的道理。紛紛集結讚賞。有一名軍官搶先插嘴:“太尉大人說的有理。我若手頭有一間作坊被人低價買去。事後發現那座作坊賣便宜了。一定懊惱不已。日日都在後悔。若是當初賣的價格超出所料。在下一定暗自慶幸。即使後來那間作坊掙大錢了。在下只會佩服當初買去的人有眼光。

可在下也不清楚。這跟三佛齊有什麼關係。剛纔陳大人也說了。三佛齊國內地軍隊都鉗制在細蘭島。以及天竺東部。巨港城內的駐軍想必沒有見識過我們地天雷。這大炮轟過去。滅殺他們想必也不費工夫。可大人卻要一意前往細蘭島。難道細蘭島就是價值被低估的作坊嗎?”

趙興點頭:“三佛齊從漢代就開始向我華夏商人徵稅。他們把持徵稅權上千年了。三佛齊人都知道徵稅權的重要性。

我知道你們心中有不平。論起來。三佛齊與細蘭附近是海盜最猖獗的地方。以前他們也沒少打劫過宋商。我們用保護商路的理由與細蘭開戰。卻輕輕放過三佛齊。你們一定不理解。這恰好說明我此次隨船而來。真是來對了。

我們清剿海盜的目的是什麼?是打通商路。是保持增長地稅收。三佛齊這塊地方。一方面是他們都明白徵稅權的重要。我們無論開什麼價格。他們都不會感到滿意。而一旦動用武力。則諸位還忘了----此地還是南洋的香料中心。我大宋的絲綢、茶葉、瓷器傾銷當地。已經獲得了豐厚的利潤。把那些購買者殺光。我們會獲得什麼。獲得一片充滿敵意的土地。萎縮的市場。以及防不勝防的搶劫。

而細蘭島則不同了。那片小島面對南天竺。天竺盛產黃金以及珍貴木料。土王們喜歡奢侈享受。又富有多金。恰好那個小島千年戰火不熄。而當地人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恰好在貿易商路上。而且面對整個南天竺的大市場。從那個小島出發。可以迅速的在南天竺各個港口登陸。

總之。那是一片價值被完全低估地土地。我們插手細蘭島上地事務。完全可以在那裡立住腳。而後依靠的好感。慢慢推行殖民政策……

與此同時。若我們想在三佛齊努力。卻不是好時機。三佛齊正在跟駐輦國爭鬥。他們地國力還沒有虛弱到向另一個大國臣服的地步。若是我們坐山觀虎鬥。讓他們兩國爭鬥的疲筋力竭。那時我們就是仲裁者。法度由我們制定。我們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做到自己說了算。所以我不打算在這裡浪費一枚炮彈。”

艙室內就餐的軍官一起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一名軍官膽怯的說:“可我們已經放了很多炮。停泊的時候。爲了驅趕圍上來的獨木舟。我們每船都放了好幾輪炮……”

這個說法直接被衆人無視。

耀武揚威行動。必不可少要付出一些成本。如果大宋軍隊停泊在港口外。不放幾輪炮顯示一下自己的威風。哪有王叔與本地商人排着隊求見的好事。

當夜無話。第二天。幾艘加滿補給的商船駛出碼頭。爲首的綱首登上了趙興的坐舟。興奮高喊:“太尉。昨日中午巨港的商人開始對我們降價。這裡的東西可真便宜。小拇指大小的珍珠竟然可以用一匹絲綢交換。我平生來往三佛齊數趟。沒見過如此熱情的三佛齊人。”

趙興沉默不語。陳不羣倨傲的翻了個白眼。反問:“你眼巴巴地爬上我的指揮艦。只爲說這個?”

那商人噎住了。許久。他小心的說:“大人。寧遠將軍與懷遠將軍在城內召集宋商。說是當地國主打算劃給我們一塊地。建立自由貿易領。據說國王也同意了。夥伴們讓我來問問。這自由貿易領是否按照舊章法辦?”

趙興沒有回答。他站起身走上甲板。揹着手眺望巨港方向。

岸邊白色的海鷗翻飛不停。有水手拋擲着殘羹冷飯餵養海鷗。引來更多的海鷗爭搶。天空中充滿了嘎嘎地鳥鳴。趙興順着鳥飛翔的目光向外望去。遠處。青色的陸地就在眼前。那就是有上萬個泊位的巨港。

左襟。桅杆林立。爲了防止風浪吹動下。發生船隻碰撞地情況。下錨停泊的船隻都相隔很遠。以便讓船隻有足夠的反應時間。在這種情況下。與旗艦最近的戰船距離也在三百丈左右。肉眼只能看到甲板上綠豆大小的人影在忙碌。

這樣地距離。三百隻戰艦的船隊散步地很廣。即使舉起望遠鏡。也只能看到遠處的桅杆影。

趙興所在的旗艦是體形最龐大的戰船。附近停泊的都是這種體型龐大的主力炮艦。在炮艦外圍。則是四十料左右的快帆船。它們沒有降帆下錨。而是扯着帆在附近海面做之字形航行。以圍堵從戰艦縫隙中鑽過來地小船。

其實。經過昨天炮艦的恐嚇。敢冒險鑽過來與宋軍進行交易的當地小船並不多。基本上都是些由於信息不通暢。不知道昨天情形的莽撞船伕。宋軍的巡邏船並沒有爲難這些小船。畢竟示威行動已過。所以巡邏船隻是在驅趕。

趙興身後。那名商人正在向陳不羣解釋:“大人。巨港香料頗多。如今當地商人肯降價出售。許多夥伴們以爲。他們可以把自己的貨物在巨港出售……反正咱大宋水師還要繼續前行。現在順風順水。在巨港裝一船香料回去。走的快的話。還能再運一趟貨物。”

趙興轉過身。衝那名商人解釋:“三佛齊國王答應給我們派遣嚮導。我們在等待他們的嚮導。我只能給你留下五六艘艦船沿途護送。至於我大隊人馬。等國王的使者到了。我們就立刻起錨。”

那商人連聲說:“那就好。那就好。我等遠沒指望有太多地兵馬護送。大人哪怕肯留下一艘船。我等已感激不盡了。”

三佛齊國王派來地人到的很快。又一日晌午。一支百人地船隊便趕到了宋軍的停泊地。趙興讓陳不羣過去交涉。一番聯絡後。當日下午。宋軍旗艦升煙起錨。

海上交戰不同於江河行船。在海上。戰船散步的很開。此時目力已經不夠。需要有一種標誌讓整個艦隊仰望。趙興便想起了使用煙火作爲信號。

作爲發煙的火藥。宋朝的技術已經很成熟。去掉火藥配方中那些砒霜與鐵砂子。就成了一隻標誌旗艦位置的信號彈。桅杆望鬥上的望使每隔幾分鐘會引燃一隻煙霧彈。給後續船隻指明方向。後續分艦隊的指揮艦也會如斯響應。引燃自己的信號彈。讓旗艦知道他們的位置。

旗艦的信號彈冒出紅色煙霧。其餘幾支分艦隊的信號彈則是黑煙。

這種做法雖然暴露了旗艦的位置。但在海上這樣廣闊的區域裡。也增加了各艦協同配合的能力。比起所得來。讓旗艦暴露位置。也不算什麼損失。反正憑這片海域的小獨木舟。也威脅不到叢叢護衛下的重型炮艦。

航行沒多久。前方海域打來旗號。船隊開始進入馬來海峽。

馬來海峽最狹窄處。據說一門要塞炮就能封鎖整個海路。在宋代不存在要塞炮。但這樣狹窄的海域。船隻迴旋的餘地不大。而複雜多變的峽灣正是藏匿海盜的地方。許多海盜船都藉着熱帶茂密的樹林遮掩。藏身在峽灣處。望見宋商的船隻經過。則快速殺出。攔截商船。

這種海盜劫掠現象。即使到了現代有飛機大炮搜索。也不能剿殺殆盡。更何況在宋代。遠不是三佛齊官府所能控制的。

果然。前方的哨船通過旗號向後方報告。他們正遇到海盜襲擊。隨着訊號傳來地還有隆隆的炮聲。

峽灣處。炮聲被放大了許多。聽起來像是滾滾的雷池。陳不羣側耳分辨響聲。自語:“這是大炮聲……這是手雷!呀。砰。海盜是爲搶劫而來的。他們不會縱火。就該是裝出軟弱的模樣。讓海盜船靠上來。而後用手雷教訓他們。幹嘛浪費大炮?!”

廣南軍械局製作出三種火藥。其中一種火藥就是硝化棉。限於這時代地炮管鑄造技術。這種大威力的火藥導致炸膛率上升。爲了避免這種現象。在未攻克炮膛鑄造技術之前。宋軍都是用這種火藥製作手雷。因爲這種火藥威力大。它的響聲聽起來格外乾脆、高亢。與黑火藥沉悶的響聲稍稍不同。仔細分辨可以聽得出來。

趙興從京城回來後。迫於朝廷地壓力。交出了黑火藥配方。但另兩種炸藥配方他卻沒有交出去。當然。不同武器當中火藥配方不同。也只有很少人注意到。只有知道內情的人才會從二者的爆炸聲中分辨出來。

陳不羣細聽了一會兒。這時。戰船的速度逐漸加快。峽灣處風勢比較大。依靠風帆做動力的戰船速度越來越快。不久。戰船已經駛過了飄浮碎舢板地海面。

這就是剛纔的戰鬥地點。趙興擺在艦隊前方地全是吃水較輕、速度較快的快帆船。在峽灣的風勢下。這些戰船速度也很快。它們一掠而過。只給洋麪留下了一堆碎木板。

說這裡只有碎木板也不對。海面上還有幾個沉浮的人頭。他們奮力的向岸邊游去。玩性甚重的士兵們還拿起火槍。比賽着射擊浮動靶。

前方地勢越來越窄。等趙興駛過剛纔的交戰區域後。發現岸邊無數匆忙逃竄地獨木舟。這些都是剛纔不看風色。衝出來的海盜。原來他們是想撈一票就走。見到宋軍火力犀利。便遠遠的停在射程外。打算尾隨一段時間。看看能否占上便宜。沒想到宋軍戰船越來越多。而且一個比一個巨大。等到旗艦趕到的時候。其龐大的艦身已經不用開炮。光撞也能把他們那些小雜魚撞沉。故此。那些海盜驚慌逃竄。等趙興掠過的時候。他們大多數已經逃上岸去。少數還在岸邊奮力掙扎。

“可惜了”。甲板上一名宋軍得意的叫嚷:“我聽說南洋的獨木舟都是好木料造成的。這一艘獨木舟拉回去。怕不得賣個百十貫。”

這一帶的獨木舟都是二十多米長。全是硬木製作。才能防止海水地浸泡。每艘獨木舟上約有五六十個排槳手。最少地話也有三十多個。在這狹窄的海峽處短途衝次。排槳船有着巨大地優勢。故此他們搶劫屢屢得手。

這樣的獨木舟拉回去。小戶人家打一屋子傢俱足夠了。擱現代。這樣一屋子名貴樹木打製的實木傢俱。怎麼說也在百萬身家。也難怪船上的宋兵動心。

剛纔那名宋兵遺憾的說完。另一名宋兵馬上接嘴:“瞧你那點小志氣。昨天登船的那名商人你見了吧。這廝用一匹絲綢換了一粒小指甲蓋大小的珍珠。這粒珍珠拿回去。不得萬貫上下。我聽說南洋島上遍地珍珠。等我們趕到細蘭島。我還打算搶一包裹珍珠回去。”

甲板上士兵在閒扯。甲板尾部。陳不羣指點着兩岸的景物。嘮嘮叨叨的跟軍官們談自己當初追隨老師闖海的經歷。他遺憾的咂咂嘴。說:“當初老師一心想到歐洲。所以我們只是從這一掠而過。後來。此地的經營都交予了蒲易安。可惜了這塊大肥肉。”

一名軍官插嘴:“督帥。我聽說蒲大官人前不久跟太尉大人分手了。自己去了阿拉伯。有這事吧?”

陳不羣一聲輕笑。揚聲說:“時至今日。我也沒什麼好瞞的----那蒲大官人一心想讓兒子進士及第。可惜屢試不中。後來求到太尉大人門下。

太尉大人說。蒲大官人現在是一心想做個宋人了。也想成爲官宦世家。既然如此。他就出一把力。幫幫老夥計。蒲大官人跟太尉約定。他回家鄉聯絡族人。太尉大人幫他兒子在朝中努力。如今。那泉州市舶司就由他兒子掌管……”

衆人“哦”了一聲。一名軍官興奮的補充:“如此說來。我們在阿拉伯也不是沒有落腳點。”

一個阿拉伯人想成爲大宋的官宦世家。這在別地朝代看來不可思議。但在大宋。即使沒有趙興的時空裡。蒲家人後來也做到了。比蒲家人更變態的是那羣以色列人。他們後來都紛紛改了漢姓。融入到華夏大家庭中。

宋人就是這樣自信。

趙興的旗艦駛到海峽中部的時候。基本上已經沒有趙興啥事。在兩岸上。透過望遠鏡還可以清晰地看到。無數逃上岸的海盜正目瞪口呆的望着這支龐大的艦隊駛過。隱隱約約中。還有許多人衝着這支艦隊叩頭。或者跳着奇怪地舞蹈----那是當地一種驅鬼舞。

整支長隊通過海峽。用了大約二十小時。趙興前方的戰船已經進入獅子城。後方的商船還在點着燈火夜航。土人分不清戰船與商船的區別。他們甚至分不清船隻的數目。只知道大宋這支船隊數目很多很多。多地都數不過來。

趙興在獅子城休整的時候。整個南天竺聽到這樣一支龐大艦隊抵達地消息後。集體失聲。他們屏住了呼吸。翹首望着遠東方向。心裡在猜測那個龐大的東方帝國的實力。

實力深不可測。

駐輦國與三佛齊的海戰。雖然也動用了數量龐大的戰船。但大多數戰船都是螞蚱級的獨木舟。哪像大宋戰船。每一艘都龐大吳鵬。而且戰鬥時。渾身上下都噴火噴煙。

不久。跟隨宋軍戰船行動的三佛齊艦隊趕到細蘭。他們是三佛齊一個屬國地助戰部隊。這些人向細蘭盟國通報援兵到來的消息。細蘭人這才知道那支龐大的艦隊是他們的盟友。頓時。全國上下士氣高漲。他們發動瘋狂反擊。駐輦國部隊起初愕然。後來從俘虜嘴中聽到消息後。開始全線收縮。

然而。這支軍隊卻不隨着三佛齊的指揮棒而轉。三佛齊聯軍屢次催促。這支軍隊卻沒有動身的慾望。他們只是頻繁向國內派出運輸聯絡艦。一船一船的向獅子城運送火藥。囤積軍火。不久。雨季到來。這支軍隊彷彿打算在南洋度過雨季。他們整天無所事事。除了操練時間就是與當地人做生意。三百艘炮艦。不下六千士兵。似乎像沒見過新鮮玩意的鄉下小屁孩一樣。拋出大量的錢幣。購買任何他們沒見過的東西。拜他們所賜。大宋銅錢頓時成了南洋硬通貨。

雨季地最後一個月。呼魯納王國終於鬆口了。他們同意劃出一塊約一百平方公里地土地。讓這支艦隊駐紮。當然。爲了應付侵略。他們劃出的這塊土地特地面朝北方大陸。正中下懷地趙興終於很不情願的動身了。先期趕到的三十艘戰艦在細蘭島港口下錨。開始冒雨徵集民夫修繕港口。

雨季剛過。早得到消息駐輦國終於集結了一千餘艘戰艦。衝細蘭島撲來。恰好與宋軍後續艦隊在保克海峽口相遇。

艦隊前方陡然升起了一股濃濃黃煙。在藍色的水天之間。這股黃煙顯得格外乍眼。

這時代宋人制作的煙花領先於整個世界。趙興便將宋人的煙花作爲海上艦船聯絡的信號。黃煙是告警信號。

不一會兒。告警的黃煙接二連三升起。天際盡頭被一道道黃煙遮蔽。陳不羣揮手下令旗艦升起戰鬥旗。而後拱手禮讓老師。

大戰當頭。趙興也不客氣。他搶步走上了指揮台。命令各艦向旗艦集結。隨着這道命令。眨眼之間。整個艦隊進入戰鬥狀態。押尾的宋軍補給艦與護衛艦開始帶着商船向更北方的海域退卻。其餘艦隻則一邊行進。一邊按照戰鬥隊形展開。

再行駛片刻。隆隆的炮聲也清晰若爾。這說明前方的先遣船隊正陷入苦戰。與此同時。道道黃煙中也多出幾道黑煙。那是戰船燃燒發出的黑煙。

第2192章 迎戰西夏第一女娘第3303章 錢到哪裡去了?第2098章 聚衆鬧事第2088章 宋朝的屠龍者第3205章 究竟誰需要誰?第2174章 前線的召喚第1006章 眼花繚亂第1039章 “光明之城”裡的僞幣商第1030章 陳季常的武功(下)第4348章 “萬王之王”第1009章 不學無術的後果(下)第2185章 張五公子的信念第4401章 屠城戰第2109章 瘋狂大轉移第2099章 抽刀殺人第3215章 一夜之間冒出數千大將第4360章 從不肯讓一步第4358章 天下無雙的花錢功夫第1036章 福建人的海外移民國(下)第1013章 一項極爲風雅的事件(上)第2156章 大鱷誕生了第1048章 咱去酒樓過宋朝小資生活第2137章 臺下交易第1019章 唐人的風采(下)第1077章 勾魂攝魄的妖魅第3229章 我需要這場戰爭第4373章 讓庶民享受征服的紅利第1028章 控制不住的“越界情結”第1083章 失落的文明第3281章 正面衝突第1031章 難以拒絕的要求(下)第1038章 傳說中的君子國寶藏(上)第2180章 奉旨“橫行”第3288章 沒有人能阻止我們第1019章 唐人的風采第1016章 又得浮生一日涼(上)第4372章 方臘在哪裡?第1039章 “光明之城”裡的僞幣商第3244章 我不需要別國的愛戴第1011章 惹下滔天大禍(下)第1024章 天下何人能識君(上)第4378章 外來物第1002章 一碗骨頭湯造就一位“神醫”第1020章 如今金屋藏美嬌(下)第3250章 趙老虎的便宜不好戰佔第2136章 又一個潛入者第1034章 大俠武功的真相(上)第1052章 好快的刀第1049章 活色生香第4337章 陴路支的新總督第1003章 族長的錯誤推理(下)第1080章 最俏麗的女人與最有學問的人同臺綻放第1055章 品嚐美麗的技巧第2128章 小妾勝之的召喚第1011章 惹下滔天大禍(中)第3223章 閒不住的好戰分子第3321章 海峽口的遭遇戰第1060章 處理問題的技巧第4346章 小石將軍的遭遇戰第4354章 那一場風花雪月的故事第3255章 誰說吐蕃人傻?第3208章 世界第一港口第3205章 究竟誰需要誰?第2158章 兩個探索者的遠望第2088章 宋朝的屠龍者第1053章 大相國寺的碼頭第2150章 令人頭痛的偏執者第3208章 世界第一港口第3275章 京師汴梁被孤立了第3266章 擺明了是在欺負你第3258章 名將隕落第2124章 歷史豈不又回到了過去第4331章 抓到了辛巴達第1017章 觸犯刑律(中2)第2165章 誰比誰更奸第1066章 清明節的喧譁與騷動第2090章 違反大宋規條第4334章 兩個大洲兩個時代的對撞第2196章 傳統的力量第2204章 堅持一千次的執拗第3232章 咆哮的“君子”第2174章 前線的召喚第4394章 小種經略的八問第1012章 原來“反貪”很掙錢(中)第2112章 爭搶冷豬肉第1069章 告別宋代處男生涯第4391章 驛站第3230章 一場關於收穫的爭議第1026章 奇怪的半場婚禮(中)第3324章 大宋第一建築大師第4333章 誰是海浪,誰是石頭?第3208章 世界第一港口第2141章 石頭已經推下山坡第1078章 宮裡發生了大事(下)第1010章 他需要發泄(中)第1035章 不被珍惜的土地(下)第3316章 爲報傾城隨太守第2124章 歷史豈不又回到了過去第4397章 逼降戰第4375章 道士的正義
第2192章 迎戰西夏第一女娘第3303章 錢到哪裡去了?第2098章 聚衆鬧事第2088章 宋朝的屠龍者第3205章 究竟誰需要誰?第2174章 前線的召喚第1006章 眼花繚亂第1039章 “光明之城”裡的僞幣商第1030章 陳季常的武功(下)第4348章 “萬王之王”第1009章 不學無術的後果(下)第2185章 張五公子的信念第4401章 屠城戰第2109章 瘋狂大轉移第2099章 抽刀殺人第3215章 一夜之間冒出數千大將第4360章 從不肯讓一步第4358章 天下無雙的花錢功夫第1036章 福建人的海外移民國(下)第1013章 一項極爲風雅的事件(上)第2156章 大鱷誕生了第1048章 咱去酒樓過宋朝小資生活第2137章 臺下交易第1019章 唐人的風采(下)第1077章 勾魂攝魄的妖魅第3229章 我需要這場戰爭第4373章 讓庶民享受征服的紅利第1028章 控制不住的“越界情結”第1083章 失落的文明第3281章 正面衝突第1031章 難以拒絕的要求(下)第1038章 傳說中的君子國寶藏(上)第2180章 奉旨“橫行”第3288章 沒有人能阻止我們第1019章 唐人的風采第1016章 又得浮生一日涼(上)第4372章 方臘在哪裡?第1039章 “光明之城”裡的僞幣商第3244章 我不需要別國的愛戴第1011章 惹下滔天大禍(下)第1024章 天下何人能識君(上)第4378章 外來物第1002章 一碗骨頭湯造就一位“神醫”第1020章 如今金屋藏美嬌(下)第3250章 趙老虎的便宜不好戰佔第2136章 又一個潛入者第1034章 大俠武功的真相(上)第1052章 好快的刀第1049章 活色生香第4337章 陴路支的新總督第1003章 族長的錯誤推理(下)第1080章 最俏麗的女人與最有學問的人同臺綻放第1055章 品嚐美麗的技巧第2128章 小妾勝之的召喚第1011章 惹下滔天大禍(中)第3223章 閒不住的好戰分子第3321章 海峽口的遭遇戰第1060章 處理問題的技巧第4346章 小石將軍的遭遇戰第4354章 那一場風花雪月的故事第3255章 誰說吐蕃人傻?第3208章 世界第一港口第3205章 究竟誰需要誰?第2158章 兩個探索者的遠望第2088章 宋朝的屠龍者第1053章 大相國寺的碼頭第2150章 令人頭痛的偏執者第3208章 世界第一港口第3275章 京師汴梁被孤立了第3266章 擺明了是在欺負你第3258章 名將隕落第2124章 歷史豈不又回到了過去第4331章 抓到了辛巴達第1017章 觸犯刑律(中2)第2165章 誰比誰更奸第1066章 清明節的喧譁與騷動第2090章 違反大宋規條第4334章 兩個大洲兩個時代的對撞第2196章 傳統的力量第2204章 堅持一千次的執拗第3232章 咆哮的“君子”第2174章 前線的召喚第4394章 小種經略的八問第1012章 原來“反貪”很掙錢(中)第2112章 爭搶冷豬肉第1069章 告別宋代處男生涯第4391章 驛站第3230章 一場關於收穫的爭議第1026章 奇怪的半場婚禮(中)第3324章 大宋第一建築大師第4333章 誰是海浪,誰是石頭?第3208章 世界第一港口第2141章 石頭已經推下山坡第1078章 宮裡發生了大事(下)第1010章 他需要發泄(中)第1035章 不被珍惜的土地(下)第3316章 爲報傾城隨太守第2124章 歷史豈不又回到了過去第4397章 逼降戰第4375章 道士的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