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2章 暢想當俠客的孩子

出兵命令下達後,趙興也沒等朝廷的答覆,就指揮憋不住的帥範帶五千人馬,順着善闡府那條運送銅鐘的大路,在雨季末的絲絲小雨下,兵不血刃的進駐善闡府……

可惜,此後帥範再也找不見動手的機會了。

宋朝的大軍一到,大理國連續派出十幾撥人馬,一方面向宋朝庭彙報自己的委屈,另一方面,當地的官員直接扔下官職,逃回了大理王都,苦悶之極的帥範來信向趙興訴委屈,信中只有簡簡單單幾個字:“他們罵不還口,打不還手,我軍行進當中,還不時有人爲我們端茶送水,我該怎麼打他們?”

趙興一接到帥範的信,立刻痛罵起來:“傻啊!大理百姓這麼老實,說明我的心理戰見了成效,那裡人傻錢多,還特憨厚,特仰慕我大宋文化,這樣的人,我們怎能不給予以保護呢?命令他挺進大理王都,把大理國王置於我們的保護之下。”

趙興的回信還沒到帥範手裡,張田已醒悟過來了,這廝打仗沒膽,搶功水平一流。他立刻集結廣西三萬人馬撲入大理,與帥範這個文明人不一樣,張田沒有絲毫猶豫,立刻越過善闡府撲向大理王都——善闡府是帥範攻下的,張田滯留善闡府,什麼功勞也沒有,唯有向大理王都挺進他纔有功……七月初,沿着湄公河上溯的廣南水師突然出現在大理王都附近,水師用重炮轟開了王都城門,張田立刻揮軍撲入大理,大肆燒殺搶掠,直到帥範趕到趕到才阻止廣西軍的搶掠——至此。大理國滅。整個滅國過程中,大理只是表現出深厚的“老牌抗議國”底蘊,不斷地抗議、抗議、抗議,除此之外,沒有一個指頭的抵抗,直至國滅。

這場滅國軍功是送給張田的,所以趙興沒有出面。事後,張田也就仿造趙興在佔婆地做法,閃電般將大理王族押送上水軍戰船,讓水軍從水路送往京城。而此時。大理的使節還在京城抗議,章剛剛送走了大理使節,新任樞密使鄧溫伯笑嘻嘻的進來。晃着手中的戰報問章:“章相公,你猜我手頭是什麼?”

章笑着問:“他們搶了多少?有沒有留下首尾?”

鄧溫伯詫異的問:“章相公知道我說的是什麼?”

章一聲輕笑:“無非是張田打下了大理——我早就知道蘇老坡打了一場好賭,贏了一位好徒弟。哈哈,原先在蘇州鄉居的時候。我就知道趙離人的手段,張田這傢伙有福。有趙離人策劃,有兩廣作爲後盾,拿下一個大理,還不輕鬆?”

鄧溫伯嘆了口氣,納悶的又問:“章相公,我就奇怪了。昔日我們動用傾國之力對付交趾小國,纔不過奪佔五省。怎麼趙離人輕輕鬆鬆,只用了兩廣一半的力量,就滅了一個大理國。”

章笑了,他指指門外相國寺碼頭那個方位,回答:“你不知道吧。原來在鄉間地時候,我就發現了趙離人那迅猛獸貨運棧的神奇。趙離人擅長經營,擅長網羅勢力。那條貨運客棧就是他傳遞消息,聯絡各方勢力的繩索。

狄青、郭愧過去伐越地時候,我們兩眼一摸黑。不辯東西南北。所以要儘可能多的人手才能保障沿線補給,但趙離人是誰。他從三年前就開始訓練彝兵人,那些彝兵人熟悉當地氣候,甚至熟悉當地語言,而那座大鐘寺的修建又給兩廣軍隊指明瞭襲軍路線。

至於大軍的補給嘛——你忘了趙離人沿途的貨棧。我猜他一定預先用經商地名義,在沿途貨棧裡儲存一部分物資,這樣,大軍就可以輕鬆快進,只要走到大理王都城下就算勝利了。瞧,這樣簡單的仗還打勝不了,那我就要小看趙離人了。”

章過去擔任過樞密使,他也是從陝西前線下來的老將,打仗的事情他知道。經章這一分析,鄧溫伯明白了,他吸着氣說:“章相公,趙離人一去廣南就開始訓練彝兵人,難道他那時候已經打上了大理的主意?”

章笑了:“也不見得他那時就在打大理的主意,但你記得趙離人去環慶地事吧,他一到環慶,就運來了幾十萬蘋果苗蘇丹草籽,這蘋果苗可不是一天兩天置辦的起來地,這說明趙離人做事喜歡預作籌劃,留有後手。

哈哈,我早就看着趙離人不對勁了,他在廣南花錢像潑水一樣,不盯上週圍的國家,他怎麼填補那份窟窿……所以我這次只問趙離人打算給朝廷上交多少?只要上交的數額讓朝廷滿意,我纔不管他留下多少錢填補自己的錢窟窿。”

正說着,許將跑了進來,神色尷尬的問:“章相、鄧大人,這怎麼回事?大理國使節在宣德樓外伏闕大哭,你們又怎麼惹着他們了?”

章還沒回答,許將看到鄧溫伯的存在,哦的一聲,驚詫的說:“兩廣他們手腳這麼快,竟然這麼快就結束了?!這可是滅國之戰,啊啊!”

章擺了擺手,回答:“說得對,滅國之戰!上次趙離人攻滅了佔婆國,那次不算滅國之戰,因那個國土我們佔不上。所以官家要舉行獻俘太廟祭祀,我阻止了。這次可是真滅國之戰,你們趕緊籌備祭祀吧。也得讓陛下欣喜一下……哦,我大宋多少年沒有獻俘太廟了。”

許將掰着指頭說:“最後一次獻俘太廟應該在兩甲子前,攻破蜀國的時候舉行獻俘儀式地,我們是不是仿造那個儀式……可大理是外國,我們攻破外郡別國,再獻俘太廟,可沒有先例。”

許將說地是:蜀國原來是中原王朝的傳統領地,攻破蜀國。統一天下,自然要獻俘太廟,但這次打地是外國,是典型的擴張領土,手段還似乎有點不道德,更何況大理使節還在宣德樓外伏地嚎啕。

章一跺腳:“大理怎麼不是我朝原有的地盤,我已經打算恢復象林郡,讓漢唐時代地象林郡重現大宋,而你我這些人,都將因此事而載入青史——老夫老了。沒想到還能攤上這等拓疆開國的美事!”

章這麼一說,在座的人人滿眼喜色。是呀,話要看你怎麼說。恢復千年前的漢唐故地。這下子,無論什麼手段,那都榮耀無比。在座的各個大臣,都要因這次盛典而被載入史冊。

鄧溫伯揚了揚手頭的戰報,問:“那麼趙興怎麼辦?雖然攻陷大理的是張田。戰報上隻字未提廣東軍隊的功勞,但天下人人都知道這裡有趙興的影子,我們該怎麼封賞那頭趙老虎?”

章不答反問:“戰報上怎麼說?”

鄧溫伯答:“除了張田還是張田——廣南東路是賦稅重地,張田沒有這個本事讓賦稅穩步增長。而大理滅亡之後,要讓他們歸化大宋,張田沒有這個本事。”

樞密使曾布答:“既然如此。我們還等什麼?讓張田牽制趙離人,那是笑話。張氏將門數張用出色。剩下張敦禮還有點出息。餘則碌碌。他堂兄張用沒有牽制成趙離人,憑什麼張田這個旁門庶子都能牽制趙老虎。我看,張田這次與趙離人配合的滿嫺熟,我認爲,張田反而不適合再待在廣西,不如另外調一個人去,還有可能牽制住。”

章也爽快,馬上回答:“既如此,就以戰功封賞張田。調張田回京入樞密院。另外,趙離人配合之功也要封賞。蔭其長子,責令其將長子送入京城國子監,讀書上學。”

章這一提意,實際上隱含地意思是讓趙興送子爲質。

原本章無需趙興送子爲質,因爲趙興的正妻程阿珠一直待在杭州,帶一男一女兩孩子看門杭州立戶。但在大理戰事前夕,程阿珠帶着孩子去了廣州。名義上是孩子大了,需要他父親親自啓蒙。不過一來,趙興的全部勢力都退縮回了廣州,除了留下一部分黃州程族勢力外,現在地趙興似乎全力謀求在南方發展。

這些年來,章一直念念不忘殺蘇軾,他想盡名目,使用種種手段,但趙興在廣州兵來將擋,將他的種種煞手一一化解,章最後派董必過去當察訪使,沒想到董必抵達廣南不久,也開始敷衍了是,總用一些不痛不癢的彙報來應付朝廷。章感覺到趙興越來越有脫離掌控的跡象,所以他纔想着把趙興的長子捏在手心,以便讓趙興能夠投鼠忌器……

可章不知道,此時,趙興地兩個孩子正站在廣州轉運司衙門接受趙興的聆訊,在場的除了趙興外,還有他的四位師兄,此外還有一名不該出現在廣州的人——蘇軾。

蘇軾捋着鬍子,閉目沉思的,許久才睜開眼睛,說:“既然這樣,大地那個不如叫做趙風,字子樞。小的嘛,就叫趙海,字子廉。二子就稱趙雲(陳伊伊所生),字遠圖——他不是要留在金蘭嗎,就叫遠圖。”

陳伊伊所生地趙雲現在還在金蘭,由陳伊伊陪着撫慰當地百姓。

趙興一邊笑呵呵的答應着,一邊向兩個孩子叮嚀:“從今天起,你們算是正式加冠啓蒙了,古人20歲加冠,我這裡給你們提早加冠,還不快謝謝師公給你們起的名字。”

古人的規矩是,孩子上學前起的名字都是乳名,等到孩子正式入學的時候,則由家中長輩給起一個正式的名字。趙興的大兒子今年6歲,恰好是上學的年紀,至於最小地兒子不過4歲,還是個頑皮地童子。趙興這次把他也算上,讓他一併跟兄長上學,主要是因爲他府中現在的師資力量變態地雄厚。

能不雄厚麼。蘇東坡是誰,一代文宗。他座下的四大弟子個個不凡,這五人湊在一起可不容易,讓這五人聯袂教導孩子,滿大宋唯有趙興一人能做到。這樣教出的孩子,一定比李清照那小妞更聰明靈慧。

三孩子當中。趙風讓他母親程阿珠教導的闆闆正正,少年老成。他老老實實的向蘇軾叩頭拜師,而後又從黃庭堅開始,依次磕下頭去。趙興望着這位拘謹的小孩,心裡一聲嘆息——我地孩子居然成了一個完完全全的宋人了,他現在腦筋拘謹的,恐怕沒有我半分的靈動,是我改變了這個時代?還是這個時代改變了我?

小兒子趙海走上前來,精靈古怪的衝這五位老師磕頭,趙興看見小兒子的背影。忍不住嘆息一聲:“幸好還有小海,伊伊生的這個孩子倒是繼承了我倆的聰明,但願他能在這個世界上活出自己的精彩。”

行完拜師禮。趙興一指小兒子趙海,向蘇軾懇求:“老師,這次你陪小海回金蘭吧,伊伊在那裡,老師也去散散心。等明年五月我再接你回來。”

蘇軾皺了一下眉頭。問:“離人,我離開海南,已是壞了朝廷規矩,再去了域外,恐怕……朝廷那裡不好交代。”

趙興搖搖頭,他還沒回答。秦觀已經插嘴:“老師,誰又知道你離開海南呢?如今董必、王穎乖的像兩條家養地狗。他們不說,誰又會知道你離開海南?……占城好啊,風物獨特,我早也想去看看,坐着船去遊覽占城,身子又不累,不如我陪老師一起去吧。”

蘇軾沉吟片刻,回答:“也好,我正好陪朝雲去看看異域風情。只是。離人……”

蘇軾欲言又止。

他想說的是,趙興在海南。瞞着朝廷弄那麼大的基業,到底想做什麼?這種事,有時候只要想一想,就令人感到毛骨悚然。

海南是素來地窮困之地,不去海南之前,蘇軾曾把海南想象的非常窮困——一個連糧食都要大陸供應的地方,能養活多少士兵與官員。但到了海南之後,蘇軾發現趙興已經在海南秘密的開出十萬畝田地,這些田地是趙興的糖業基地,專門製造糖霜販售阿拉伯。

爲了出售這些糖,趙興還在附近地港灣開闢了一座碼頭。這座碼頭隱藏的非常隱蔽,它是個完全自給自足的封閉環境,若不是董必將蘇軾趕出昌化軍,後來蘇軾又被趙興接入那座船廠安置,蘇東坡甚至不會知道近在咫尺的地方還隱藏着如此一個巨港。

當初蘇軾被趕出昌化軍後,港口留守的程族弟子便將他接入造船廠。蘇軾是個細心人,馬上發現這船廠有可能是亞洲最大的造船廠,它僱用了兩萬名工人,其中不乏阿拉伯造船名匠與越南、大宋泉州造船高手,此外,還有數千名崑崙奴,而他們製造地鐵龍骨大船,正是趙興船隊最常見的主力船種。

蘇軾以前一直納悶,趙興船隊那些怪船從哪裡來,到了海南這個碼頭區,他這才發現——原來這個港灣纔是趙興地根基。這可能趙興最大的秘密。

聯想到趙興第一次出海時的經歷,蘇軾已經隱約搞清了趙興的發展脈絡:他就是依託這個港口,從大宋境內以及周邊各國招聘水手與造船匠,從而發展出自己龐大的船隊。經過十年經營,已經把這片港口經營的像鐵桶般嚴密,附近的黎民都在碼頭區的胡蘿蔔加大棒的吸引下,有意識地屏蔽外界消息,結果,這個巨大地造船場在大宋境內反而顯得默默無聞。

然而,接下來的問題是,趙興弄這麼大地基業,卻又不想人知道,他爲的什麼,想造反嗎?

蘇軾不認爲趙興想造反,因爲從傳統來看,無論水軍勢力多麼強大,陸地上的爭伐,終究要在一城一池之間進行,沒有強大的陸軍,根本不可能實現篡國的圖謀。而趙興似乎沒有在海南訓練陸軍,據蘇軾得到的消息,趙興在廣州費勁九牛二虎之力,也不過訓練了數千士兵,靠這數千士兵是不可能打敗大宋百萬禁軍的。

耐下心來,蘇軾靜心觀察港口的運作,他發現這片港口的運行機制很奇怪。他從沒聽說趙興登島來視察過這片基地,但基地卻運行的非常良好。

幾經探查,蘇軾發現管理這片碼頭區的是一個叫做“公司”的管理機構,公司裡的官員來源很雜,有一部分來源於大宋,似乎是正宗大宋海商,而另一部分則是由一些蕃人組成,其中既有白人,也有大食商人,還有一部分高麗人、倭國人、交趾人……

這樣一個人員構成複雜的管理機構,居然運行很良好,這讓蘇軾可納悶了。

蘇軾還想進一步瞭解下去,但時間已經容不得他過於深入的探察了。自攻陷大理王都後,趙興的聲譽在兩廣境內上升到頂點,這時,趙興似乎也無所顧忌,他直接派船將蘇軾的家眷接來廣州,名義上就是打算將孩子託付給蘇軾啓蒙,實際上是想給蘇軾提供更好的居住環境。

蘇軾是個尊重朝廷法度的人,進入趙興的府院之後,他一直想跟趙興交流幾句,但總沒有時間,心裡揣着無數疑問,這讓蘇軾感覺心頭沉甸甸的,他比往常顯得少言寡語。

這時,趙興正在跟他的孩子交流,他先問趙風:“你知道師公爲什麼給你起名爲趙風嗎?”

趙風拱了拱手,拘謹的回答:“師公是想讓我乘風直上九千里,胸中常懷鯤鵬之志,能成爲國家棟梁之才,所以字子樞。”

趙興和藹的笑着問:“你能做到嗎?”

趙風拱拱手,回答:“嫡父,孩兒不奢望能做到父親所擁有的才能,惟願緊守這份家業,照顧好兄弟姐妹。我以爲,如此便已足夠了。”

趙興咂了咂嘴:“雖然差強人意,但也是一個守戶之犬,也罷!小海,你想做什麼?”

小兒子小海眨着他那亮晶晶的眼睛,回答:“我最希望仗劍行千里,飽覽天下風景,能夠像師公那樣,留下幾篇傳世名作,也便夠了,餘無多求!”

趙興暈了:我竟然生了個俠客兒子。

第3306章 分紅利與兩個人的朝堂第4347章 小國的無可奈何第3212章 拉攏更多人上船第4389章 日本人第3260章 沒事瞎找事第4377章 歡慶第1009章 不學無術的後果(下)第2189章 章老大人發情了第1034章 大俠武功的真相(下)第3240章 誰來喝彩?第4347章 小國的無可奈何第3314章 米芾撐死蘇東坡第4334章 兩個大洲兩個時代的對撞第2143章 喜歡收藏“公主”的富商第3292章 南院萬馬齊喑第3319章 兵臨三佛齊第3248章 玉石鑄就的城市第4380章 擴編第1041章 俺又被宋朝打擊到了第3217章 滿肚子不合時宜第2121章 大宋第一火槍隊第4376章 大宋的私家春節晚會第2185章 張五公子的信念第1084章 其樂融融的湊在一起第1016章 又得浮生一日涼(下)第2094章 宋代賞金獵人的幸福第1037章 一場大富貴(上)第2096章 歎爲觀止第3271章 大宋該享受的權益第3319章 兵臨三佛齊第1038章 傳說中的君子國寶藏(中)第2199章 末世的開始第2155章 大宋朝的同行第3215章 一夜之間冒出數千大將第3273章 趙離人要謀反嗎第2097章 罪魁禍首第1011章 惹下滔天大禍(中)第1001章 歡迎來到大宋第3259章 天下本無事第1062章 天上星辰掉落凡間第4393章 冬季攻勢第3303章 錢到哪裡去了?第1017章 觸犯刑律(中2)第1057章 汴梁城的大俠總部第2133章 滿肚子不合時宜第1037章 一場大富貴(上)第3303章 錢到哪裡去了?第3321章 海峽口的遭遇戰第2119章 兩個僧人的拜訪第3250章 趙老虎的便宜不好戰佔第3322章 蝗蟲一般多的敵船第2199章 末世的開始第3244章 我不需要別國的愛戴第3265章 天下第二大學第2187章 純屬意外第2098章 聚衆鬧事第4402章 靜坐戰第2149章 盜匪來襲第1044章 汴梁的一天第4349章 商談第2093章 相思在這一刻得到滿足第3292章 南院萬馬齊喑第3222章 誰是無辜者第4397章 逼降戰第2096章 歎爲觀止第3213章 需隱藏的和需引誘的第1007章 一棵白菜的歸屬(上)第1012章 原來“反貪”很掙錢(中)第4395章 朝堂戰第4326章 博弈論與中庸之道第4005章 最後的勇士第1022章 意外的消息(下)第1030章 陳季常的武功(下)第1086章 山洞中的秘密第4331章 抓到了辛巴達第4385章 公主的婚事第2189章 章老大人發情了第3315章 我要拉幫結夥第2099章 抽刀殺人第4336章 我沒有耐心!第3207章 賭鬼李清照第3250章 趙老虎的便宜不好戰佔第1020章 如今金屋藏美嬌(下)第2115章 搶錢的感覺真好第4396章 炮擊戰第1066章 清明節的喧譁與騷動第3289章 兵臨城下第4353章 滿朝沒有抵抗者第4363章 十杆槍打天下第2196章 傳統的力量第4372章 方臘在哪裡?第2198章 風暴就要來了第4399章 阻擊戰第4356章 神仙能有罪嗎?第4332章 阿拉伯第3294章 什麼都敢賣第4380章 擴編第1036章 福建人的海外移民國(上)第3221章 分明是個“憨厚人”第1057章 汴梁城的大俠總部
第3306章 分紅利與兩個人的朝堂第4347章 小國的無可奈何第3212章 拉攏更多人上船第4389章 日本人第3260章 沒事瞎找事第4377章 歡慶第1009章 不學無術的後果(下)第2189章 章老大人發情了第1034章 大俠武功的真相(下)第3240章 誰來喝彩?第4347章 小國的無可奈何第3314章 米芾撐死蘇東坡第4334章 兩個大洲兩個時代的對撞第2143章 喜歡收藏“公主”的富商第3292章 南院萬馬齊喑第3319章 兵臨三佛齊第3248章 玉石鑄就的城市第4380章 擴編第1041章 俺又被宋朝打擊到了第3217章 滿肚子不合時宜第2121章 大宋第一火槍隊第4376章 大宋的私家春節晚會第2185章 張五公子的信念第1084章 其樂融融的湊在一起第1016章 又得浮生一日涼(下)第2094章 宋代賞金獵人的幸福第1037章 一場大富貴(上)第2096章 歎爲觀止第3271章 大宋該享受的權益第3319章 兵臨三佛齊第1038章 傳說中的君子國寶藏(中)第2199章 末世的開始第2155章 大宋朝的同行第3215章 一夜之間冒出數千大將第3273章 趙離人要謀反嗎第2097章 罪魁禍首第1011章 惹下滔天大禍(中)第1001章 歡迎來到大宋第3259章 天下本無事第1062章 天上星辰掉落凡間第4393章 冬季攻勢第3303章 錢到哪裡去了?第1017章 觸犯刑律(中2)第1057章 汴梁城的大俠總部第2133章 滿肚子不合時宜第1037章 一場大富貴(上)第3303章 錢到哪裡去了?第3321章 海峽口的遭遇戰第2119章 兩個僧人的拜訪第3250章 趙老虎的便宜不好戰佔第3322章 蝗蟲一般多的敵船第2199章 末世的開始第3244章 我不需要別國的愛戴第3265章 天下第二大學第2187章 純屬意外第2098章 聚衆鬧事第4402章 靜坐戰第2149章 盜匪來襲第1044章 汴梁的一天第4349章 商談第2093章 相思在這一刻得到滿足第3292章 南院萬馬齊喑第3222章 誰是無辜者第4397章 逼降戰第2096章 歎爲觀止第3213章 需隱藏的和需引誘的第1007章 一棵白菜的歸屬(上)第1012章 原來“反貪”很掙錢(中)第4395章 朝堂戰第4326章 博弈論與中庸之道第4005章 最後的勇士第1022章 意外的消息(下)第1030章 陳季常的武功(下)第1086章 山洞中的秘密第4331章 抓到了辛巴達第4385章 公主的婚事第2189章 章老大人發情了第3315章 我要拉幫結夥第2099章 抽刀殺人第4336章 我沒有耐心!第3207章 賭鬼李清照第3250章 趙老虎的便宜不好戰佔第1020章 如今金屋藏美嬌(下)第2115章 搶錢的感覺真好第4396章 炮擊戰第1066章 清明節的喧譁與騷動第3289章 兵臨城下第4353章 滿朝沒有抵抗者第4363章 十杆槍打天下第2196章 傳統的力量第4372章 方臘在哪裡?第2198章 風暴就要來了第4399章 阻擊戰第4356章 神仙能有罪嗎?第4332章 阿拉伯第3294章 什麼都敢賣第4380章 擴編第1036章 福建人的海外移民國(上)第3221章 分明是個“憨厚人”第1057章 汴梁城的大俠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