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家書傳建成

大業十三年二月二十七日,河東郡安邑縣。

安邑縣是戰國時魏國稱霸於諸侯之時的都城,物產豐富,其中,安邑食鹽更是幾乎支撐了整個河東道的食鹽來源。安邑縣西南幾百裡處,即爲關中的門戶潼關。

這時,李家在安邑縣的別宅中,李建成正在燈下看着一封來自太原的家書,家書看到最後,李建成的手不由的顫抖了一下,眼神中有幾分恐懼,但更多的,卻是激動與興奮。

李元吉這是已是十四歲的年紀,他這便在李建成的身邊,見了李建成的神情後,好奇的問:“大哥,爹在信中都說了些什麼?”

李建成沒有說話,將家書遞給了李元吉,然後在房屋來回踱起步來,心情仍是久久不能平復。

李淵在家書中提到,他將會在近一兩個月內起兵,讓李建成帶家人儘快前去晉陽團聚,以免除李家起兵的後顧之憂。

李元吉這時也將信看完了一臉興奮的道:“大哥,爹要是造反成功了,你不就是太子了嗎?我怎麼說也能當個一字王吧?”

李建成漸漸壓抑住心中的激動,沉聲道:“這豈是容易的事情,一着不慎,我隴西李閥,全部都得連根拔起,我們得趕快回到父親身邊幫助他纔是。”

李元吉這時似乎也想起了如果起兵失敗的後果,不由的打了個冷顫,臉色有些發白,許久說不出話來。

李建成拍了拍李元吉的肩膀道:“好了,收拾一下行禮早點睡吧,明天一早,我們就出發去晉陽與父親會合。”

李元吉聽後,剛轉身要離開,但卻忽然回頭道:“大哥,我們明天離開這裡去晉陽的時候,帶不帶李智雲?”與李建成、李元吉一起待在這裡的,還有與李元吉同歲的庶子李智雲。

李建成皺眉道:“智雲是我們的兄弟,明天自然是要與我們一起離開這裡的。”

李元吉道:“大哥你想過沒有,要是我們李家三兄弟,一起在同一個時間離開安邑,會不會引起此地官員的注意?他們要是爲此派人半路追拿我們的話,到那個時候,我們兄弟還有小命去到晉陽城嗎?”

李元吉自小就不做正事,常與紈絝子弟廝混,漸漸養成了一肚子的壞水,所以纔會在這時極力主張爲了自身的安全,而拋棄同父異母弟李智雲。

李建成這時聽了李元吉的話後,臉露遲疑之色,有些猶豫不決。

李元吉又接着繼續勸道:“大哥,我李家即將成就大業,要是最後爹坐上龍椅了,而你卻死了,那太子之位,可就成了三哥或是李隱那傢伙的了,你切不可在這時有婦人之仁啊!”

“唉,你說的道理我都明白,不過智雲畢竟是我們的弟弟啊!要是此時將他拋棄,你我只怕要背上不悌的罵名,而且他與二弟向來親近,我們若將他害了,二弟只怕要此處怨恨我們。”李建成顧慮繁多的道。

李元吉嗤笑了幾聲,“到時我們只需隨便找個藉口糊弄過去,比如我們只說李智雲是自己因爲身體弱而選擇留下的,又有誰知道?至於李隱,大哥,你若當了太子,我是肯定死心塌地的擁護你的,但李隱有兵有地盤,他的選擇會跟我一樣?”

李建成聽後,沉默不語的在房中走動了許久,最後才咬牙做出了決定,“那我們每天就說是去打獵,隨身帶些碎銀就行,到了城北的山林後,就直接趕去晉陽!”

李元吉聽後頓時大喜,心中暗道,有了李智雲在安邑迷惑官府,他北上晉陽就安全許多了!

翌日,李建成與李元吉輕裝簡行低調的出了安邑城,只留下懵懂的李智雲一人留在李家別宅之中。

如果按照歷史的發展,李智雲會被官吏抓捕到,最後送往長安,小小年紀,就被凌遲處死了。

李淵在太原動作頻頻,雖然都是暗中進行,但畢竟瞞不過有心人,所以河東諸郡對此都是有所耳聞,在安邑縣的李建成三兄弟,自然便成了官員看顧的對象。

當然,李淵畢竟沒有光明正大的造反,隋朝官員即便有監視之心,也不能做得太明顯,並不會每時每刻都跟着他們三兄弟,雖見李建成與李元吉離開安邑,但因爲李智雲仍在府中,便沒有懷疑。

不過當李建成與李元吉離開安邑縣兩天仍沒有回來後,隋朝在安邑縣的官吏這才覺得不對勁了,於是派了數百縣兵直往李家宅院而去。

李智雲小名叫祈健,但自小身體就不怎麼好,時常不是這裡痛就是那裡痛的,不過最近倒是好了很多,他這時正向府中的管家問道:“我大哥他們去哪了?這兩天怎麼都沒見到他們?”

這個管家是服侍李家多年的老僕,但李建成、李元吉也並沒有將他們的去向告訴這個管家,所以管家這時並不能回答李智雲的問題。

李智雲心懷疑問的向房屋走去,就在這時,一個人忽然從隱秘出跳了出來,驀地出手將李智雲打暈,然後將他扛起快速的走出了李家宅院。

就在那人將李智雲扛着走出李家宅院不久,官兵便將李家宅院團團包圍了……

當李智雲姓過來時,發現自己竟側身掛在一匹向北而行的駿馬上,駿馬的繮繩則在騎着另外一匹馬的人手上。

“你是何人?快給我停下!”李智雲大聲喊道。

那人聽後立即停了下來,向李智雲抱拳道:“殿下受驚了,我是李郎將的手下傅鷹,奉命來護你北上晉陽的。”

李智雲坐在了馬上,一臉疑惑的道:“你是我二哥的手下?爲什麼要將我帶去晉陽?”

傅鷹道:“你父親唐國公將要在晉陽起兵,寫下家書讓你大哥帶家眷回晉陽,不過他卻將你留下了,要不是李郎將派我來,你這會肯定已被官府給抓住了。”

李智雲聽後,臉色變得十分慘白,“不……不可能的,大哥怎麼這麼狠心將我拋下?”

傅鷹嘆道:“是與不是先不理,我們還是儘快趕路吧,不然官兵就要追上我們了!”

傅鷹說着向前拍馬而去,李智雲雖有些六神無主,但還是緊隨其後的向被疾行……

第六章 初見觀音婢第六十八章 初遇李靖第220章黃蛇嶺第八十章 河東第四十五章 進宮面聖第四十章 烏骨城第165章 瓦崗寨之變(中)【求首訂!】第209章 長安醉仙樓第四十章 烏骨城第209章 長安醉仙樓第167章 圖謀巴蜀【求訂閱!】第二十六章 採蓮第九十三章廝殺第八十二章 到雁門第七十一章 兵敗第271章 名聲大噪第248章 除夕比鬥第十七章 出征第196章 不降唐第147章 霍邑之戰(下)第272章 鴆酒第165章 瓦崗寨之變(中)【求首訂!】第六十四章 酸棗城攻防戰第200章 李世績第九十三章廝殺第269章 漢東王第九十三章廝殺第四十二章 薩水慘敗第二十一章 周法尚第257章 鎮虎牢第110章 戰火第二十八章 趨之若鶩第三十三章 鏖戰第197章 軍中貪墨第178章 江都之亂(上)第122章 竇建德第143章 李密的難處第230章 程咬金來投第119章 齊聚第194章 李隱平隴右(下)第九十九章 南歸第七十章 黃君漢第260章 生擒建德第六十六章 各自手段第130章勸父造反第208章 教妻射箭第185章 封賞第十一章 俏書生第九十八章 退敵第七十一章 兵敗第198章 還師長安第131章 天下崩壞第119章 齊聚第225章 棄城而逃第144章 進軍關中第223章 四方攻唐第248章 除夕比鬥第七十章 黃君漢第162章 河東郡攻防戰(上)第五十三章 賊寇來襲第十五章 孟津渡第231章 丟城失地第130章勸父造反第191章 離間之計第253章 突遇敵襲第122章 竇建德第196章 不降唐第十六章 招人第175章稽胡反第九十一章草原商隊第172章元旦大朝會第191章 離間之計第218章 傳國玉璽第七十九章虎將第六十四章 酸棗城攻防戰第三十三章 鏖戰第158章 長安故城第246章 討伐李密第九十九章 南歸第四十一章 小人攪局第114章 突厥南下第五十九章 知己知彼第256章 攻伐第八十五章 殺心第203章 雞鳴狗盜第212章 河西攻略第240章 追擊第153章 房謀杜斷第208章 教妻射箭第四十七章 宇文智及第207章 再施算計第259章 頡利南下第222章 兵敗雀鼠谷第242章 援軍第228章 裴氏父子來歸唐第四十八章 打!第四十四章 戰後第121章 蘇定方第144章 進軍關中
第六章 初見觀音婢第六十八章 初遇李靖第220章黃蛇嶺第八十章 河東第四十五章 進宮面聖第四十章 烏骨城第165章 瓦崗寨之變(中)【求首訂!】第209章 長安醉仙樓第四十章 烏骨城第209章 長安醉仙樓第167章 圖謀巴蜀【求訂閱!】第二十六章 採蓮第九十三章廝殺第八十二章 到雁門第七十一章 兵敗第271章 名聲大噪第248章 除夕比鬥第十七章 出征第196章 不降唐第147章 霍邑之戰(下)第272章 鴆酒第165章 瓦崗寨之變(中)【求首訂!】第六十四章 酸棗城攻防戰第200章 李世績第九十三章廝殺第269章 漢東王第九十三章廝殺第四十二章 薩水慘敗第二十一章 周法尚第257章 鎮虎牢第110章 戰火第二十八章 趨之若鶩第三十三章 鏖戰第197章 軍中貪墨第178章 江都之亂(上)第122章 竇建德第143章 李密的難處第230章 程咬金來投第119章 齊聚第194章 李隱平隴右(下)第九十九章 南歸第七十章 黃君漢第260章 生擒建德第六十六章 各自手段第130章勸父造反第208章 教妻射箭第185章 封賞第十一章 俏書生第九十八章 退敵第七十一章 兵敗第198章 還師長安第131章 天下崩壞第119章 齊聚第225章 棄城而逃第144章 進軍關中第223章 四方攻唐第248章 除夕比鬥第七十章 黃君漢第162章 河東郡攻防戰(上)第五十三章 賊寇來襲第十五章 孟津渡第231章 丟城失地第130章勸父造反第191章 離間之計第253章 突遇敵襲第122章 竇建德第196章 不降唐第十六章 招人第175章稽胡反第九十一章草原商隊第172章元旦大朝會第191章 離間之計第218章 傳國玉璽第七十九章虎將第六十四章 酸棗城攻防戰第三十三章 鏖戰第158章 長安故城第246章 討伐李密第九十九章 南歸第四十一章 小人攪局第114章 突厥南下第五十九章 知己知彼第256章 攻伐第八十五章 殺心第203章 雞鳴狗盜第212章 河西攻略第240章 追擊第153章 房謀杜斷第208章 教妻射箭第四十七章 宇文智及第207章 再施算計第259章 頡利南下第222章 兵敗雀鼠谷第242章 援軍第228章 裴氏父子來歸唐第四十八章 打!第四十四章 戰後第121章 蘇定方第144章 進軍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