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續二)

說實話,崔致遠也曾聽聞過太平賊善於裹挾和驅使百姓,一貫男女不分合營而宿,動輒令其聚衆爲亂的種種傳言;他也是在不敢奢望其他的太多東西,只要能把人囫圇兒找回來就好了;對於飽經變亂與患難的人們而言,依舊活着纔有最大的指望。

但簾幕背後並沒有他想象當中的不堪情景,只有一些簡單之極又相對乾淨的陳設;反而是他所掛念一身素淨打扮的芙蓉,正在給一個躺在牀榻上的人餵食。那人慘白的臉色與枯槁的形容,還是讓崔致遠一下子就認出來來了。

那不是本以爲已然遇難的沈三娘又是誰人呢?這一刻的崔致遠卻是百感交集有口難開,卻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然而下一刻端坐在几子上的芙蓉兒卻是受驚一般的轉身過來,卻又放下手中的湯碗而歡喜的叫了起來:

“菩薩保佑,是崔郎,娘子,是崔郎來看你了。。”

“我就說善心之人會有好報的,天見可憐的,我對菩薩誠心禱告了一整晚。。”

“現在娘子還活着,崔郎君也沒有事,這豈不就是老天開了眼。。”

名爲芙蓉的年輕歌姬一邊語無倫次的說到,一邊卻是經不住淚水滾滾下來了。而躺在病榻上的女人也慢慢的擡起手來,努力的摸着芙蓉滿是淚水的臉龐,而用一種仿若是被礫石打磨過的嘶聲艱難道:

“莫。。哭。。。活。。活着。。就。。好。。”

這一刻崔致遠也再也忍不住了,而不管不顧的跨步過去握着女人輕飄飄幾乎沒有多少重量的手;然後又注意到她經過一夜劇變之後已然夾雜着灰白色的髮絲,而哽聲喊道:

“三娘,我便在這兒了,”

“真是崔郎麼?奴。。奴,卻是一時看不清了。。”

女人亦是用喜極而泣的腔調,卻是眼神渙散的努力尋找着他的模糊位置:然後就被崔致遠一把牽過手來按在自己的臉上動情道:

“我就在這兒,哪兒也不去了,也絕不再捨下你了。。”

“這麼說,還是那些太平賊。。軍,令三娘撿回來一條性命?”

接下來,崔致遠在芙蓉兒有些斷斷續續轉述的言語當中,大致瞭解了沈三娘得以活下的一些緣故。那些亂兵在肆虐一天之後就把遍體鱗傷而氣若游絲的她,給當做俘獲扛上肩頭想要夾帶到別處去;然而在半路上卻遇上了那些攻進來的太平軍,於是就被中途棄之若敝的丟在路邊。

然而是那些沿途收屍的民夫,發現被毆打和蹂躪又凍了一整夜,而變成渾身青紫的她居然還有一口氣沒落下去,就送到了另一處安置;結果有人給她清理身體而灌了幾口糖粥,原本越發冰冷和僵硬的身子,就這麼慢慢的回緩回來了。

接下來就有同樣身爲女性的太平士卒,前來過問和盤查她的出身來歷;對她的遭遇也頗有些同情和寬慰之意。只是聽說了三娘早年是出自吳興沈氏的別支門第,因爲家門被抄才落入風塵之中的經歷,卻是有些溢於言表的驚訝亦然。

然後,這些軍營中人就給她提高了待遇,不但提供了明顯優先一等的藥物救治和飲食供給,還從那些臨時留置和觀察的大間當中,換到了這處相對僻靜的雜物房中獨處靜養;甚至最後還應了她的試探性所請,而把滯留在城坊中的芙蓉兒也找出來專事照料她。

“難道是吳興沈氏,尚有令人崇敬的當世資望之士,或是在太平。。軍中身居其要的干係?”

聽到這裡,崔致遠不由百感交集又真心嘆息道:

“若非如此,可真是眼下不幸中之大幸了。”

“卻是爲郎君所言中了。。雖不有類,但也相去不遠了。。”

芙蓉兒卻是有些破涕爲笑道:

“這又是怎樣的情形和干係呢?”

崔致遠不由驚訝道:

“我聽那些送東西的人私下言語裡提及過的,那位太平軍之主的後宅之中,就有一位沈氏本家落魄的女兒。。”

芙蓉說到這裡,不由左右顧盼的放低聲線道:

“這可真是,”

滿心匪夷所思的崔致遠啞然而心念數閃:難道在自己面前知情解趣的這個女子,最後還會扯上某種類似外戚一般的干係麼?難道自己能夠過來找到芙蓉兒,反倒是沾了這三孃的光了?

“芙蓉兒。。慎。。言,這事。。還沒。。個。。準。。”

病榻上的三娘卻是努力出聲制止道:

她自從年少新嫁他人之婦而被株連夫家抄拿墮入風塵,成爲了許多人一親芳澤的噱頭;再到求死不得的折磨和挫敗當中走出來,成爲了豔幟高漲的一時翹楚。已在這些年見識和品嚐過了這世間套多的悲歡離合,而不願意再抱有更多不切實際的奢望了。

已經沒落和崩解離析的吳興沈氏也好,昔日同樣衰微的夫家會稽顧氏也好,都已經成爲很遙遠的事情了。她也是在不願意接受毫無來由的好處和善意,因爲這也意味着日後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和報償的結果;正所謂是期望的越高之際,便就失落和挫敗的越大。

然而下一刻,還沒有等崔致遠繼續出聲寬慰她,就聽見外間再度有人叫喊道:

“那個新羅人崔致遠就在這兒麼?”

“在下便是了。。”

崔致遠聞聲不由一驚,起身迎了出去。就見那名負責監守他的軍吏王彥復,已然恭恭敬敬的退讓在一旁,而由一名粗發短髯面闊的將弁居中背手而立,又饒有趣味的打量着他道:

“崔致遠?奉大都督府的均令,就地徵調別有他用!”

“這,又是?。。。”

聽到這句話,崔致遠有些意外和茫然的拱手應道:

然而下一刻他就自暴自棄的全身鬆弛下來。既然已經爲呂用之、諸葛殷之流寫過歌功頌德之詞,現在他又何必在乎再爲所謂的太平軍之主,重新寫上一封弔民伐罪的頌表呢?所謂的士人氣節和名聲,在這亂世輾轉而至的刀兵凌厲之下,也不過是朝露晨霧、夢幻泡影一般的事物。

雖然這一天,崔致遠只覺的過得格外的荒誕不經而恍如在夢中一般的。然而對於困守子城內的楊行慜等人而言,這卻是格外艱難而煎熬的一天。

雖然佔據了外郭城的賊軍已經停止了攻勢,而暫時形成南北隔着子城內牆對峙的局面,但是在楊行慜麾下所要面對的問題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因此大大增加和蔓延開來了。

首先,雖然他身邊追隨多年的老兄弟和視爲左膀右臂的田頵、朱延壽等人,大都多少帶着所屬人馬撤進了子城當中;但是他一貫所親近和信重的那些新銳部屬,諸如劉存、王壇、李友、瞿章、張灝等人卻是陷在外郭城中生死不明,這就讓他對於局面掌控力度變相下降了。

因此,他麾下原本號稱五萬人馬的大軍,如今也在城內亂戰當中迅速縮水到,只剩下包括了他的衙前兵和親從都在內的萬餘人出頭而已。此外,作爲他文僚班底的行軍長史嚴可求、司馬戴友規、判官周隱等文職官屬,但是大多數眷屬依舊還在外郭城裡,這又是一個潛在隱患。

再者,雖然因爲之前的有備無患,讓他在子城之內儲集了不少的糧械物用以備長久之需;然而城下守軍緊接而至的一個報告,卻讓他大爲緊張起來。因爲有人發現子城之內各條溝渠的水位,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慢慢降低下去。

等到他親自到場勘察時,一些溝渠較低部分已然出現乾涸而只剩下裡頭淺淺的稀泥和殘冰了,這樣可就大爲不妙了。子城是位於揚州城北以蜀岡爲中心的地勢較高所在部分,因爲集中了各種官衙所屬而被稱爲城衙,後來又在大都督府基礎上構築了的牙城雙重守備之利。

但是這種便利防守的地勢之利,一旦被斷絕了水源之後的劣勢也就很明顯了。人畜總不能不飲水的,雖然蜀岡上尚有幾口水井,但那是昔日專爲節帥們附庸風雅的考據《茶經》,而專門羅掘出來的泉水,用來供給眼下這些人馬就未免有些杯水車薪了。

更何況,就算是他想要與城協亡的忍飢耐渴堅拒下去,然而他麾下那些人馬當中,又有多少人願意繼續患難與共呢?在如今的局面之下,只怕隨着日後水源斷絕的消息傳開,不可避免的動搖和慌亂起來了。

這一刻,他忽然有些感同身受當初那個夜裡,同樣被自己困在子城當中畢師鐸等人的心態了。

“來人,替我向城中派出使者。。”

楊行慜還是有些艱難的做出了那個決定。

——我是分割線——

而在千里之外關西漫天風雪中,宰相鄭畋也在望着,隨着無數攀附仰攻其上的士卒而籠罩在煙火中的蕭關;以及隨着城頭上所閃爍迸發的煙氣和火光當中,如同落葉一般跌墜下來的藩漢士卒。

卻是忍不禁思緒神遊的回味着過往種種;

第970章 征衣卷天霜(續第二百三十五章 再定2第四章,還是活着第920章 按劍心飛揚(下)第十七章 還是活着(中第五百四十六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第三十七章,迴歸第739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續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逞勇赴江漢(續二,抱歉,昨天太累了第六百零一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第十八章 還是活着(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續二第五百零二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下)第八十七章 兩般第三百章 兵戰尤翻飛(續第631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續二)第995章 羽檄起邊亭(續)第978章 彎弓射賢王(中第四百六十章 鳴鼓興士卒(續)第七章 在北 下第九十章第758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續第781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中第三百四十八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續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輾轉不相見第一百一十章 潮南第642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第1051章 魚貫度飛樑(續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動3第一百五十七章 路上(下第895章 羽書速驚電第1035章 天子按劍怒(續第776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中第四百八十九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下第六十五章 城下(下)第883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續)第四百八十七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第925章 推轂出猛將(下第791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中)第630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續)第七十六章 迴歸第四百九十六章 嘯旅乘明發第二十四章 變化第1040章 使者遙相望(續第六百一十二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中)第二章 活着(中)第1011章 行歌歸咸陽(續二第四百十五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南北路人絕(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驚雷第824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續二)5000字了啊第三百四十三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續第四百四十四章 悠悠卷旆旌(續第二百五十五章 發端5第四百六十章 鳴鼓興士卒(續)第753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續第810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第十二章 繼續活下去第二百九十八章 兵戰尤翻飛(中第948章 開營紫塞傍第六十四章 城下(中)第791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中)第五百六十九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第一百三十二章第三百三十六章 或聞通鬼魅(下第四百四十二章 悠悠卷旆旌(中第675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下第629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下)第一百六十章 興起第一百八十三章 潮動第747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下)第805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第四百二十一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第六十三章 城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長恨人心不如水(中第854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續二)第九十章第五百三十五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續二第966章 畫角悲海月(續二第七十八章 到達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平3第四十七章 後續第一百二十九章 異心第767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下第四百零十一章 猶記登壇日(下)第五十八章 城下 (續三)第三百一十六章 糾糾兇難當第892章 胡星曜精芒(下第三百九十九章 人心不盡足(中第665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續第900章 烽火晝連光第九十一章 場面第四百四十三章 悠悠卷旆旌(下第900章 烽火晝連光第四百零二章 候烽河外暗(中第四百五十五章 誰肯相爲言(下第五百三十九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潮動第五十九章 兩地第四百零二章 候烽河外暗(中
第970章 征衣卷天霜(續第二百三十五章 再定2第四章,還是活着第920章 按劍心飛揚(下)第十七章 還是活着(中第五百四十六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第三十七章,迴歸第739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續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逞勇赴江漢(續二,抱歉,昨天太累了第六百零一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第十八章 還是活着(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續二第五百零二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下)第八十七章 兩般第三百章 兵戰尤翻飛(續第631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續二)第995章 羽檄起邊亭(續)第978章 彎弓射賢王(中第四百六十章 鳴鼓興士卒(續)第七章 在北 下第九十章第758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續第781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中第三百四十八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續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輾轉不相見第一百一十章 潮南第642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第1051章 魚貫度飛樑(續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動3第一百五十七章 路上(下第895章 羽書速驚電第1035章 天子按劍怒(續第776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中第四百八十九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下第六十五章 城下(下)第883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續)第四百八十七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第925章 推轂出猛將(下第791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中)第630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續)第七十六章 迴歸第四百九十六章 嘯旅乘明發第二十四章 變化第1040章 使者遙相望(續第六百一十二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中)第二章 活着(中)第1011章 行歌歸咸陽(續二第四百十五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南北路人絕(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驚雷第824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續二)5000字了啊第三百四十三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續第四百四十四章 悠悠卷旆旌(續第二百五十五章 發端5第四百六十章 鳴鼓興士卒(續)第753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續第810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第十二章 繼續活下去第二百九十八章 兵戰尤翻飛(中第948章 開營紫塞傍第六十四章 城下(中)第791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中)第五百六十九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第一百三十二章第三百三十六章 或聞通鬼魅(下第四百四十二章 悠悠卷旆旌(中第675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下第629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下)第一百六十章 興起第一百八十三章 潮動第747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下)第805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第四百二十一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第六十三章 城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長恨人心不如水(中第854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續二)第九十章第五百三十五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續二第966章 畫角悲海月(續二第七十八章 到達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平3第四十七章 後續第一百二十九章 異心第767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下第四百零十一章 猶記登壇日(下)第五十八章 城下 (續三)第三百一十六章 糾糾兇難當第892章 胡星曜精芒(下第三百九十九章 人心不盡足(中第665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續第900章 烽火晝連光第九十一章 場面第四百四十三章 悠悠卷旆旌(下第900章 烽火晝連光第四百零二章 候烽河外暗(中第四百五十五章 誰肯相爲言(下第五百三十九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潮動第五十九章 兩地第四百零二章 候烽河外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