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戎車森已行(中

然而,沈雲翔這句話說出來之後,卻是聽到了一陣似有若無噗嗤噗嗤的笑聲。然後,就聽周淮安在內重新開聲道:

“此間干係茲事體大,還請學士捎待。。”

於是,沈雲翔不得不被當場重新“請”了出去之後;帷帳之中才有陪同覲見的左右忍不住開口紛紛議論道:

“難道長安那邊已然是無人可用了麼,居然派了這麼一個心直口快(毫無城府)之輩前來?”

“這興許是刻意示之以弱的手段,而有所圖謀呢?”

“別人可能是示弱,但是以北邊那位的秉性卻又怎麼可能?那可是恨不得事事講求體面和規矩的所在啊!”

“裂土並尊南北啊,看起來那邊真的是走投無路了啊。!若非如此,怎麼捨得割讓名器呢?”

“那咱們倒底救是不救?又能夠做些什麼,做到什麼地步,還請王上示下。。。”

於是,所有的問題和決定權重新被引回到了周淮安的身上,而讓帷幕內外都徹底變得安靜了下來,只剩下輕輕溫泉流淌和盪漾的水聲嘩嘩。在權衡利弊的轉念數想一陣子之後,周淮安一字一句的開聲道:

“脣亡齒寒,必須有所作爲,不然之前的一切努力和佈置都要白費了。。”

“但是接下來的一切,都必須按照太平軍爲主導的步調來進行。。”

“讓參謀團的對策小組,按照最壞的情況進行推演和評估。。。”

“就算無法全力以赴進行干預,也要儘量確保事態不至於崩壞太快、太早。。”

“最不濟,也要保全一部分京畿道內的接入點,以及接受相應有生力量投靠的窗口期。。”

“讓山南境內整訓和待機的部隊,開始接收冬季作戰的裝備和補給吧。。”

而在被帶出來之後的沈雲翔,亦是長長嘆了一口氣苦笑起來。至少那位楚王沒有當場推拒,以及足以讓他回頭可以勉強交代過去了。雖然甫見面就將聖上的底線與要求,開門見山的和盤托出未免有失妥當和尊嚴,但這也是他眼下所能夠思量到最好的辦法了。

沈雲翔既然姓沈,自然同樣也是出自吳中四姓之一吳興沈氏的家門,只是兩代以前就已經移居京城而成爲分家別支;而他的兄長沈亞更是在鹹通年間官至光祿少卿。所以門蔭得他入國子監,又轉而入秘書監爲東閣校書、太常博士。

直到乾符天子西奔而黃巢入京之後,他也隨着張承範爲首的文武百官皆降伏與賊。後來黃巢登基爲大齊新朝之主,沈雲翔也因爲寫得一手上好的駢體詔文,被留任輟拔爲門下省承製的翰林學士,自此成爲新朝諸多降官當中比較得用的典範和門面之一。

就算是得到大齊新朝的重用,他也沒有多少欣喜和得意可言;嚴格意義上說,更多時候他只是無力抗拒世代變幻的大潮,而只能隨波逐流的諸多人等中的一員而已。只是從賊之後就再也難以有所回頭路了。而之前看起來尚有作爲的大唐君臣,在長驅直入賊勢面前的各種作態不堪,也讓人灰心失望不已。

他本來是想要避居終南山,或是太白山、樓觀山上。但是這時間紛亂,又哪來真正的清淨之地呢。他也放不下自己在長安城內的親族;所以,當賊軍開始徵辟他們這些進士出身的舊朝侍御官屬時,有的人自殺,有的人裝病,還有的人逃亡;

而他則與高知升,裴渥等碩果僅存的十數人,爲大齊新朝的翰林學士、侍御、承製等要任。當然了,從某種意義上說,那位出身鹽梟世家卻以士人身份屢試不第,最終走上推翻李唐天下造反之路的黃巢,對於他們這些舊日進士出身的侍御、學士官,還是相當的不錯。

不但賜宅賜物賞給子女財帛不斷,還難得庇護周全。哪怕新朝建立之後,那些新朝元勳們對於李唐宗室、宰相、重臣等高門之家,如何的登堂入室或是如入無人之境的肆意橫行;但是在黃巢的嚴厲約束之下,卻是從未染指或是侵犯過這些學士們的宅第一分一毫。

因此,當年崔安潛自河東反攻關內之際,張直方乘機聯接城中諸多高門甲地以爲內應,開門獻城的過程當中,也未嘗考慮和理會他們這些投賊的學士們;任其逃亡城南躲避。因此,在黃巢歸來的事後清算當中,他們這些舊朝進士背景的學士官,也在萬千人頭落地的血流成河中,得以獨善其身一時。

但是但沒有想到,終有一天他自己會成爲求援使者被派遣南下,而讓沈雲翔成爲使者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在那個據有南方的太平軍之主身邊,有着一位出自吳興沈氏本家的女子而已。也就是八杆子打不着的那麼一點裙帶關係。

然而接下來沈雲翔也沒有能夠回到自己的臨時住地去。因爲,他在半路上遇到了一箇舊識,曾經與鄭谷、李昌符等人一起,被稱爲芳林十哲之一的老友,池州(今安徽池州市)人張喬。(因都是鹹通(860—874)年間中應進士試於長安,由此以詩文面見和交結宦官,可由芳林門入內侍省而得此名)。

只是他早年因爲逃避逼近的戰火,早早棄官南下回鄉去了;號稱要隱居在九華山以爲避世修行。卻不想,如今能夠在這裡重新相遇;真是讓他百感交集而唏噓不已了。因此對於張喬私下小聚的邀請,他只是略加思索就應承了下來。

隨後沿着被清理出來的道路,來到一處小院當中。而站在門口相迎的赫然是另一位舊識,也是他的本家同宗,出自吳興沈氏京兆支系的沈斌;只是他依稀記得對方在屢試不第之後,就轉投了山南劉巨容的幕下爲錄事參軍,卻不想如今也是投了太平軍了。

待到登堂入室,居中圍着熱氣騰騰的火盆和明亮的花枝燈盞,環列擺開的坐席上首,赫然又是一位他的往昔舊識;鹹通八年(867年)的進士試榜末及第,與他一起曾任太常博士,後來出爲蘇州刺史從事、毗陵副使;卻是據說沒於過境賊亂中的皮日休。

然而現如今,他卻儼然是這些老友舊識當中混的最好的一位,官拜太平大都督府的文史局主編、督學正;哪怕是沈雲翔身在長安,也能夠偶然在黃王口中聽到他的名字,或又是在長安市井中四下流傳的那些小抄、文卷當中,看到他作爲編撰者的署名之一。

而陪坐在皮日休身邊同樣還是一位舊識,當年在京外藩子弟當中赫赫有名的崔致遠,也在對着他頷首笑迎着。見到這一幕,沈雲翔不由在嘴角掛上一絲苦笑道:

“卻何至於此呢?諸位想知道什麼,我自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

——我是分割線——

而在淮水以北,徐州境內的符離城外。白雪皚皚的一片素潔,卻被一支迅速逼近的人馬所踐踏成了點點烏黑斑駁起來。飄揚在這支軍隊上空的旗幟上,赫然是“武寧”“時”等幾個斗大朱繡字體。

而後,符離城的大門也在號角聲中轟然打開了,奔涌出大羣打着“蔡州”“秦”字旗色的馬隊來;徑直舉刀挺槍迎向這支外來的軍馬,而又在城牆下向着左右兩翼迅速鋪展開來。隨後,亦步亦趨在血色大纛之下的淮上第一賊帥秦宗權,也前呼後擁而出。

而在對面的“時”字帥旗下,長眉細目而長相陰鷲的武寧軍(徐泗)節度使時溥,也在冷冷打量着對面的陣容,而突然對着左右開聲道:

“秦賊所部的頹勢已現,如今卻是愈發虛張聲勢起來了。。”

然而在他身邊的一名大將,卻是面有不忿的沉聲到

“時帥,難不成現如今,還真要與那蔡賊陣前罷兵議和麼?那麼多死難的士民將吏,就這麼白白算了麼。。”

“不然又能如何,淮上之地已然數年征戰不息,徐州等地百姓流離不止而到處田土荒蕪。。本鎮還要竭力支應和輸供兗海、青緇,以抗河北。。”

時溥卻是毫不猶豫到:

“如今蔡州基業爲朱氏所奪,本陣大部孤懸在外,豈不正是我輩一雪前恥之際麼。。”

這名大將猶自不甘心道:

“那也要謹防蔡賊困獸猶鬥而兩敗俱傷!。我又何嘗不想一舉畢功剷除蔡賊,可是如今淮南的局面已然徹底崩滑不可收拾了啊!”

時溥卻是重重嘆道:

“。無論是壽濠的楊氏、楚州的孫儒,還是淮西劉賊,乃至廣陵呂、畢之輩,都已然相繼敗亡了。。眼見的就是那太平賊全有淮南之境,而與我徐泗隔水鄰接了啊。。若是再與蔡賊征戰不止,那開春之後豈不讓人做收了漁翁之利?”

正在說話之間,遠處再度傳來的鼓號聲,卻是另一支軍隊也出現在了天邊,而在高舉的海藍旗幟上,則是“泰寧”“兗海”“朱”等幾個銀線大字。時溥見狀不由皺起眉頭道:

“這個齊克讓怎麼自個兒不來,就派了那個新女婿前來監盟。。。。”

第六百一十九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續第640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續第二百七十三章 扶搖二第1059章 旌甲被胡霜(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薰弦閟餘響第六百一十五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續二)第782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下第890章 胡星曜精芒。第一百零四章 城欲催(續第五百一十八章 荊蜀相接氣原通(續第960章 旌旗颯凋傷(續第三百章 兵戰尤翻飛(續第873章 野死諒不葬(續)第979章 彎弓射賢王(下第四百五十九章 鳴鼓興士卒(下)第932章 連旗登戰場(續二第六百一十六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第719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續二第806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中)第640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續第852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下)第四百七十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二)第七章 在北 下第五百八十七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三第三百五十六章 紅旗捲日鏖水戰(下第六百一十一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第850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第1017章 分兵救朔方第二百九十一章 南北路人絕(中第783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續第四百八十七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第696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第九章 依舊活着(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輕伏(上第六章 在北第660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續第五百九十二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第二百一十一章 間變(我又恢復了第835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第三百二十章 表裡兩相知(中第842章 梟騎戰鬥死(下)第四百四十六章 書中竟何如(中)這章算昨天的第五百三十一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第二百九十六章 城池未覺喧(續第1035章 天子按劍怒(續第四百五十六章 誰肯相爲言(續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氣第四百三十一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續第一百二十三章 各般心思三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續第826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中)第1060章 旌甲被胡霜(續)第665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續第781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中第1053章 簫鼓流漢思(中)第915章 明主不安席(中第780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第十二章 繼續活下去第十八章 還是活着(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因思利弊難(中)第二百四十八章 意恐4第三十一章 突現(中)第885章 虜陣橫北荒第五百一十六章 荊蜀相接氣原通(中第974章 揮刃斬樓蘭(下第976章 揮刃斬樓蘭(續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禪林(爆一次大章第844章 梟騎戰鬥死(續二)第914章 明主不安席第四百八十七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第三百八十章 政亂人思變第四百零五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第875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第674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中第三百章 兵戰尤翻飛(續第713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續)第十五章 繼續活下去(下第770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第983章 單于一平蕩(中第1057章 旌甲被胡霜第三百四十二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下第835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第四百三十六章 遠道不可思(續第三百二十章 表裡兩相知(中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操厲冰雪第1045章 雁行緣石徑(續第六百零六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第912章 戎車森已行(下第一百二十章 貢船(下第690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續第1015章 徵師屯廣武(續第四百六十四章 迥戍危烽火(下)祝大家新年快樂第746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中)第一百三十七章 禪林(爆一次大章第944章 列卒赤山下(中)第759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續二第801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中第632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第五百九十三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當歸
第六百一十九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續第640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續第二百七十三章 扶搖二第1059章 旌甲被胡霜(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薰弦閟餘響第六百一十五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續二)第782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下第890章 胡星曜精芒。第一百零四章 城欲催(續第五百一十八章 荊蜀相接氣原通(續第960章 旌旗颯凋傷(續第三百章 兵戰尤翻飛(續第873章 野死諒不葬(續)第979章 彎弓射賢王(下第四百五十九章 鳴鼓興士卒(下)第932章 連旗登戰場(續二第六百一十六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第719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續二第806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中)第640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續第852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下)第四百七十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二)第七章 在北 下第五百八十七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三第三百五十六章 紅旗捲日鏖水戰(下第六百一十一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第850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第1017章 分兵救朔方第二百九十一章 南北路人絕(中第783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續第四百八十七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第696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第九章 依舊活着(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輕伏(上第六章 在北第660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續第五百九十二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第二百一十一章 間變(我又恢復了第835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第三百二十章 表裡兩相知(中第842章 梟騎戰鬥死(下)第四百四十六章 書中竟何如(中)這章算昨天的第五百三十一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第二百九十六章 城池未覺喧(續第1035章 天子按劍怒(續第四百五十六章 誰肯相爲言(續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氣第四百三十一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續第一百二十三章 各般心思三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續第826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中)第1060章 旌甲被胡霜(續)第665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續第781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中第1053章 簫鼓流漢思(中)第915章 明主不安席(中第780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第十二章 繼續活下去第十八章 還是活着(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因思利弊難(中)第二百四十八章 意恐4第三十一章 突現(中)第885章 虜陣橫北荒第五百一十六章 荊蜀相接氣原通(中第974章 揮刃斬樓蘭(下第976章 揮刃斬樓蘭(續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禪林(爆一次大章第844章 梟騎戰鬥死(續二)第914章 明主不安席第四百八十七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第三百八十章 政亂人思變第四百零五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第875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第674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中第三百章 兵戰尤翻飛(續第713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續)第十五章 繼續活下去(下第770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第983章 單于一平蕩(中第1057章 旌甲被胡霜第三百四十二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下第835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第四百三十六章 遠道不可思(續第三百二十章 表裡兩相知(中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操厲冰雪第1045章 雁行緣石徑(續第六百零六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第912章 戎車森已行(下第一百二十章 貢船(下第690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續第1015章 徵師屯廣武(續第四百六十四章 迥戍危烽火(下)祝大家新年快樂第746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中)第一百三十七章 禪林(爆一次大章第944章 列卒赤山下(中)第759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續二第801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中第632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第五百九十三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當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