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在北 下

河北道,蔚州,藥兒嶺,

一名鬚髮灰白而滿面風霜的將領,帶着形影孤立而難掩疲色與倦怠的隨行一騎,出現在了霧氣籠罩的山道之間,

他就是曾經官拜蔚州刺史、雲州守捉使兼太原行營招討、沙陀三部部落軍使李國昌,又名朱邪赤心的將領,如今正帶着僅以身免的兒子,別號“飛虎子”的李克用,沒命的奔逃在流亡之路上。

雖然當年以一介城傍藩將的身份,在平定龐勳之亂中率沙陀族健兒立下了首功,而唐懿宗鹹通十年(869年),被唐廷加官進爵賜以國姓李,漢名國昌,字德興,賜京城親仁裡官邸一所;拜單于大都護、振武軍節度使、徐州觀察使,成爲河東系藩鎮中新晉的勢力之一。

但僅僅過了三年,就因沙陀素強而所鄰皆隙,而李國昌恃功益橫恣,被朝廷下旨徙爲雲州刺史、大同軍防禦使,李國昌稱疾拒命,而開始在代北事實上的自據一方。只是因爲隨後唐懿宗駕崩而國事紛亂,而唐廷暫時無暇顧之。

然後在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其子李克用殺雲州防禦使段文楚,自請爲大同防禦使留後;這次卻終於觸怒到了已經沒落的大唐最後一點威嚴和底氣。

結果在次年的乾符四年(877年)十月,來自朝廷蓄勢已久的征討驟然而發,以恃功日益橫恣不服王化的緣故和理由;任命太僕卿盧簡方爲振武節度使,會同幽、並兩州之兵討伐沙陀。盧簡方到達嵐州,當地軍隊就一句潰散,因此沙陀乘機佔據代州以北的數州地區,稱爲唐朝的邊患。

乾符五年(公元878年),沙陀先擊破遮虜軍,後又擊破苛嵐軍,唐軍數次敗北,沙陀勢力因此愈加強盛,北面佔據蔚、朔兩州,南面侵入忻、代、嵐、石等地,直達太谷。

直到乾符六年,在朝廷調動的昭義節度李鈞、盧龍節度李可舉、吐谷渾都督赫連鐸三路合擊之下,李國昌的弟弟李友金攜蔚、朔兩州向李琢投降,而主動率本部迎戰的李克用大敗虧輸;

自此,他所憑據的部衆和基業幾乎是一朝成空,除了跟着自己殺出來的長子之外,他的其他妻妾兒女、族人部下幾乎都淪陷在了三路兵馬的合圍當中了。

這件事也讓包括李國昌在內的許多人再度認識到一件事情,大唐雖然已經江河日下而難掩頹勢,但是順手收拾一下這區區一隅的番落首領,顯然還是不在話下的事情。

因此在窮途末路之下,他唯有在流亡途中越過雁門以北羣山,前去投奔有所姻親關係的陰山以西韃靼九姓之一,以求暫時的廕庇和存身之所了。

當然了,他也命運際會的就此留在了塞外的風霜雨雪當中,到死也再沒有機會踏入中原半步了。

而作爲他最得意的長子李克用,在未來經過了數年的生聚和蟄伏,也將帶着塞外重新徵募的健兒和借來的兵馬,重新回到了當初得以倖免於難的地方,而以另一番面貌就此踏上歷史舞臺,而重新開始一段新的征程和歷史了。

。。。。。。。

江東道潤州(今江蘇鎮江市),重新修繕過的荊山閣之中,名貴的薰香嫋嫋而醮唱聲巡巡。

作爲晚唐屈指可數的朝廷宿將與當世名帥之一,多年前平定峰州蠻而嶄露頭角啊,以收復了被南詔軍佔據的安南交州(今越南河內)之地,也因爲坐鎮西川而大敗南詔於大渡河迫其請和退兵,而名震天下的大唐肱骨、壁柱之臣,

蠶眉細眼銀髮霜須而頗有些道骨仙風,已經五十八歲高齡卻依舊如鬆勁節,格外筆挺碩毅的鎮海節度使高駢,也在某種心悅誠服的表情當中,聽取面前的方士用抑揚頓挫的優雅聲線和腔調,所闡述的道門練氣與養生之道,以及時不時的請教和討論一些,被稱爲修仙門徑的內外丹成之法。

他出身的乃是山東名門“渤海高氏”,祖上可以上溯到東漢末到北齊高氏王朝,亦爲唐憲宗時期名將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孫,家族世代爲禁中軍將;

因此在成年後以門蔭,歷右神策軍都虞候、秦州刺史、安南都護等。又轉任天平、西川、荊南、鎮海、諸鎮節度使,也可以說是從資歷和還是功績,都是國朝屈指可數的中流人物。

此外,他雖身爲武人而好文學,被時人稱爲“落雕侍御”,以“詩情挺拔,善爲壯語”名著於世,被並列爲當代的詩壇大家之一;

而他一生除收復安南,定西川,驅逐南詔的武功之外,還有不乏地方上的文治之績;其中最爲著名一個功績,就是建立第一條也是唯一一條連通海上大運河——潭蓬運河。從安南交州(今越南河內)到邕州、廣州,海路有很多暗礁,使船觸礁沉沒,由時任靜海節度使高駢召募工匠鑿開暗礁,使海上輸運不受阻擋。

但是相比他的治理和用兵手段,同樣出名的則是在軍中所好的鬼神道法。

據說他早年興兵之前,都要穿法衣開壇做法而望雲辯氣,並點燃紙人紙馬撒豆爲靈兵,口唸祝辭數篇之後方可拔營出師。因此,又被部屬和治下百姓口口相傳爲“高老仙”“高仙翁”云云。

只是隨着年事漸高,原本在軍中故弄玄虛的鬼神之道,已經被看起來更見高上的延壽求福的仙家修煉之法所取代;

只是因爲高駢已經年近花甲而愈發覺得精神不濟,往日遺留的積創和舊疾也開始困擾他的身體,哪怕藥石鍼灸也只能治標不治本,而更強調平心靜養的調理之道。

而修仙問道也就此逐漸成爲了日益蒼老心態之下的重要寄託,爲此他不惜重金遍搜古籍以充賞鑑,又廣納當代奇人方士隨諮於門下。

由此,他既是籍此向朝廷表明某種避嫌的心意,也是變相的不滿和間接地抗議,也有以此暫且逃避俗世煩擾與朝局紛爭的意願。畢竟,作爲守護着朝廷的東南財賦重地而碩果僅存能征善戰的將帥,他的一舉一動同樣牽動着朝堂的關注,以及衆多追隨者和利益羣體的風向。

而他最不滿的,無疑就是在剛剛大敗黃逆爲首的草賊而受降無數之後,就突然被來自朝廷的旨意以確保東南重地爲由,嚴令約束他的麾下不準繼續再越過大庾嶺而南下追擊了。

這一次,毫無意外的得到廣州陷沒的消息,他也不過是微微翻了翻細長而不怒自威的眉眼,整齊如雪練的鬍鬚略微吹翹了幾下;在某種隱隱活該如此卻又怒其不爭的複雜情緒下,徘徊和糾結了片刻之後就將其丟到一邊去,嘆息着“吾又爲外物所擾了”,隨即繼續沉浸和投入到了所謂的修煉超脫之道當中去了。

當然了,他的內心並不是像表面上那麼平靜無波,事實上對於黃賊南下廣州之事,他還是又有些如鯁在懷的複雜心緒的;既有兔死狐悲式的惋惜和憾然,亦是有幸災樂禍的一點快意釋然。

惋惜和遺憾的是嶺東節度使李昭的身死與賊,要說他這一生戎馬生涯,能夠比較想得的友人和同僚,就算他其中爲數不多的一個,還是在平定安南都護府任上熟識起來,也是他所推行剿撫並進的草賊絞殺戰略的重要協同和配合者。

雖然之前他的主張是請求朝廷招降草賊之首的黃逆,但實際上不過是爲了保全嶺南之地,爲朝廷調遣兵馬,而所進行拖延式的緩兵之計而已,同時也是當初分化王(仙芝)黃(巢)二賊的故智使然;但最後卻因爲朝廷的黨爭和某些人的私心作祟,而爲國殉難在了這頗多瘴疫的嶺外之地了。

但是對於廣州失陷這個結果,卻又隱隱有些樂見其成的心態和意味;

畢竟,當初王逆起於中原河南長恆一地時,臨近各路藩鎮幾乎是坐觀自保而互不援應,除非草賊犯境上門而主動討擊者寥寥,以至於原本起於一地的草賊得以勢大難制了幾近東都,而令京畿震動傳旨各地會剿之。

結果,後來又有好大喜功的平盧節度使宋威,都諸道兵馬進剿卻輕勝驕狂而貪冒功勞,以數勝之後自稱已經擊殺草賊逆首王氏,而遣散朝廷好不容易嚴令匯聚起來的諸道兵馬,致使草賊餘部就此逃出生天而流竄肆虐江淮河漢各地之間乘勢復起。

直到宰相王鐸獻招安策而分化王、黃二逆,又以宰相曾元裕爲都兵馬行營副都統,才得以協調統轄各地兵馬,將逐漸走投無路的王逆會殲荊南黃梅之地。然後黃賊並其殘部又起,度過大江而肆虐於江東、兩浙各道,各地皆不能制。

在這些日子裡,也唯有他這個依舊忠於國朝而臨危受命的宿將,不顧年事已高依舊隨朝廷的號令輾轉奔走於南北,而一路極力撲殺王、黃二逆所留下的一路烽火與變亂,屢屢破之而收降甚衆。

如此忠於王事的國之幹臣,卻在功成將畢之前因爲朝中的意志,被強令約束在賊勢當面而止步不前,只能坐看嶺外淪陷與賊,這不由讓他這個奮戰多年而初心不改的老帥,也暗自有些齒冷和離心了。

“吾的聞道之心還是不夠金堅。”

因此,在半響之後高駢就站了起來感懷道

“竟然已經爲賊詢所亂了”

“令公始終心懷國事,乃是天下黎庶之福”

正在說法的溫雅道者,卻是勸慰道。

“求道仙班之法,亦是許以大功德大氣數爲輔的。。”

“卻是不妨耽擱高公這一時的。。”

在高駢無奈的嘆了口氣暫時離開這處肅穆靜雅場所之後,就來不及寬衣在樓下私下臨時召見了,他如今最爲親信的心腹大將討擊使張磷。

要說他早年征戰無數而麾下得力的將帥不少,但是最看重的就是眼前的這位,尤其是在他年事漸高而逐漸不便於軍伍奔馳勞碌之後,這位愛將張磷就逐漸充當了他,在軍前奔走代行意志的化身和重要角色。月前數度大敗黃巢所部的大庾嶺之戰,也是在他的實際統領下完成的。

“草賊既以下廣州。。”

高駢如此輕描淡寫的吩咐道,就像是交代一件尋常的家中瑣事般。

“爾亦須得緊盯潤州、金山、嘉平,那些新降之師的動靜。。”

“彼爲嫋爲獍,維虺維蛇,久流螫蠹,偶令招諭旋自歸投,既可用之,然不可不防之。。”

“故許以衙前諸軍的便宜之權,只要稍有傳言和舉動。”

“該抓該殺,毋庸某贅言了罷。。”

“無論是莫邪都還是輕擊都,可都不是用作擺設的。”

“但請令公放心。。”

彪悍駿凜而舉手投足如虎視狼顧的張磷,頓然舉禮回聲道。

“當不負所托。。。”

與此同時鎮江城中,一名名爲呂用之的落魄中年方士,也在同鄉的介紹下入住進了鎮海節度使所資助的道場崇華觀,開始了自己流離一生之後的重要人生轉折。

第四百章 人心不盡足(下第1028章 虜陣精且強(中第九章 依舊活着(中第一百六十四章 興起5第二百八十六章 綠楊悄悄香塵滅(下第776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中第737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下第六百零五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續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過嶺(上)第五百八十一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十)第986章 單于一平蕩(續二第762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下第1057章 旌甲被胡霜第657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第二百三十章 亂動2第903章 烽火晝連光(續第五百六十六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八第五百零十四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續第四百六十九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第730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第三百八十二章 政亂人思變(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雲翻第二百八十六章 綠楊悄悄香塵滅(下第887章 虜陣橫北荒(下)第二十九章 哨糧(下)第648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中第三十八章 優待第890章 胡星曜精芒。第四百五十二章 他鄉各異縣(續二第七十二章 破入第八十一章 城內第一百三十五章 立言第三百七十三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第881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中)第二百三十九章 亂投第四十六章 心思(五)第二十八章 哨糧(中)第822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下第三百九十六章 鐵騎擁塵紅(中第894章 胡星曜精芒(續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紅旗捲日鏖水戰第二百二十二章 亂變2第一百零六章 內城第656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續二第一百二十章 貢船(下第930章 推轂出猛將(續第762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下第738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續第929章 推轂出猛將(續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氣第919章 按劍心飛揚(中)第三百七十一章 人心苦未平(下第四百一十七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續二第951章 開營紫塞傍(續第四百三十一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續第694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亂投3第999章 烽火入洛陽(下)第六章 在北第一百六十五章 宴夜第二百零三章 南天3第二百三十四章 再定第1041章 使者遙相望(續二第802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柘林第一百一十五章 港市第四百四十七章 書中竟何如(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局勢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雨覆第642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第六百零四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續第825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第五百四十五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下第635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續第四百五十章 他鄉各異縣(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各般心思第二百四十五章 意恐第五百七十四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三)第710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第一百一十一章 仇寇二第三百零六章 前路各用心(下第五百六十八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十第四百二十七章 各般(續)第四百九十四章 建牙新睹靖巖疆(下)前兩章順序漏了一章,這裡調回來第851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中)第831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中)第三百七十二章 人心苦未平(續第668章 馬嘶深竹閒宜貴(中)第1032章 天子按劍怒第五百零四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第五百九十一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中第1021章 分兵救朔方(續二第721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中)第一百零九章 別任第699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續二第五百一十七章 荊蜀相接氣原通(下第914章 明主不安席第三百章 兵戰尤翻飛(續第789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續二第865章 駑馬徘徊鳴(4000字,真不容易)
第四百章 人心不盡足(下第1028章 虜陣精且強(中第九章 依舊活着(中第一百六十四章 興起5第二百八十六章 綠楊悄悄香塵滅(下第776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中第737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下第六百零五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續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過嶺(上)第五百八十一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十)第986章 單于一平蕩(續二第762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下第1057章 旌甲被胡霜第657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第二百三十章 亂動2第903章 烽火晝連光(續第五百六十六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八第五百零十四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續第四百六十九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第730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第三百八十二章 政亂人思變(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雲翻第二百八十六章 綠楊悄悄香塵滅(下第887章 虜陣橫北荒(下)第二十九章 哨糧(下)第648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中第三十八章 優待第890章 胡星曜精芒。第四百五十二章 他鄉各異縣(續二第七十二章 破入第八十一章 城內第一百三十五章 立言第三百七十三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第881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中)第二百三十九章 亂投第四十六章 心思(五)第二十八章 哨糧(中)第822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下第三百九十六章 鐵騎擁塵紅(中第894章 胡星曜精芒(續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紅旗捲日鏖水戰第二百二十二章 亂變2第一百零六章 內城第656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續二第一百二十章 貢船(下第930章 推轂出猛將(續第762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下第738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續第929章 推轂出猛將(續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氣第919章 按劍心飛揚(中)第三百七十一章 人心苦未平(下第四百一十七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續二第951章 開營紫塞傍(續第四百三十一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續第694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亂投3第999章 烽火入洛陽(下)第六章 在北第一百六十五章 宴夜第二百零三章 南天3第二百三十四章 再定第1041章 使者遙相望(續二第802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柘林第一百一十五章 港市第四百四十七章 書中竟何如(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局勢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雨覆第642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第六百零四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續第825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第五百四十五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下第635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續第四百五十章 他鄉各異縣(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各般心思第二百四十五章 意恐第五百七十四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三)第710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第一百一十一章 仇寇二第三百零六章 前路各用心(下第五百六十八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十第四百二十七章 各般(續)第四百九十四章 建牙新睹靖巖疆(下)前兩章順序漏了一章,這裡調回來第851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中)第831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中)第三百七十二章 人心苦未平(續第668章 馬嘶深竹閒宜貴(中)第1032章 天子按劍怒第五百零四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第五百九十一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中第1021章 分兵救朔方(續二第721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中)第一百零九章 別任第699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續二第五百一十七章 荊蜀相接氣原通(下第914章 明主不安席第三百章 兵戰尤翻飛(續第789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續二第865章 駑馬徘徊鳴(4000字,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