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碰撞

“既而已然在在此處,我想要什麼其實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黃王想要什麼。。”

周淮安心念數閃之後才斟酌着開口道。

“哦,怎麼說道。。”

黃巢不由的驚訝了下,卻是沒有怎麼生氣或是作色,而是做出一副願聞其詳的樣子來。

“若黃王只想要一個俯首帖耳的部將,還請速速讓我歸去。。”

“若黃王只要割據一地而苟且偷安一時,我自然也有對策奉上。。”

“若黃王想要讓自己尊號實至名歸的話,那光靠這些就遠遠不夠了。。”

“真是好大的口氣啊。。”

黃巢雖然依舊不爲所動,卻是不免在心中微微失望和嘆氣道,看來也是個好做聳人聽聞之輩,就和之前那些試圖引起自己關注而誇誇其談的那些人一樣。但之前的傳聞和旁述推崇之下,他還是保留了那麼一絲絲的興趣和僥倖,支持着繼續聽對方能否自圓其說下去。。

“不知黃王可否相信,這世上有無言無故的愛恨,也有平白無故的好處和衷心麼。。”

然而,這麼一點細微的情緒和態度上的變化,卻是讓周淮安隱隱感覺到了,突然放棄這個開門見山的話題而轉而言他道

“當年黃王以親族聚勢起兵,反抗官府煎迫不公之時,也未曾想過會有如今的局面和態勢吧。。”

“爲什麼會一步步因緣際會的走出現今的格局來。。”

“無非就是志同道合之下,爲了共同的理念而願意追隨左右而已。。”

“也因爲,黃王能夠爲這天下的窮苦人,趟出一條活路來,自然就有着無數活不下去的人,爭相恐後投奔麾下了。”

“而於我所求者,不過是能踐諾所學和清平世道的手段而已,順便匡扶一位能夠結束這吃人的世道,救亡圖存的當世英雄人物呢。。”

周淮安說道這裡,卻是故作無謂的道。

“正所謂,我所學之中自有屠龍術,。就看黃王敢不敢用得了。。”

“敢用當如何,不用又當如何”

黃巢不由的微微一笑,雖然對方既有欲蓋彌彰的激將之意,但還是成功令自己起了某種求知之心;起碼敢在自己面前如此坦然激撩的人物,也是獨此一家了。

“我便那麼沒有容人之量,聽得不得你的逆耳之言麼。。”

“那就恕我直言了,如今義軍也有五害三利之說。。”

周淮安亦是毫不客氣的打蛇隨棍上。

“一害着,義軍長久毫無立足的根基之地,而只會流徙轉戰,士不得安身,民亦不得安定,是爲流寇之害。也是官軍和地方大戶長久以來,詆譭和污衊義軍的主要由頭之一。。”

聽到這句黃巢的臉色微微一動,卻是將嘴角一絲輕笑收斂了起來。

“二害者,義軍無恆定之田土歲入,也無可以開源節流的長遠財計經營手段,只會四出寇掠以充軍用,卻無法事以生產而自足自給。。一地食盡便轉一地,然而一方地力財貨終有盡頭,而義軍所需卻是永無止境;當地方再也無法支應,最終就不免將盤剝殘民手段視若等閒而遍失人心了。。”

“三害者,義軍大部組織混亂而發動百姓不力,毫無長遠計劃和周全之法,而只有眼前一時短利所逐;常因糧而聚又因糧而散;只有一時之勢而沒有長久耐戰之恆心協力。。是以常爲形勢所迫而盲衝直撞,又官軍以利所誘置於險地,而屢屢遭遇覆亡之禍。。”

“四害着,義軍行事的目標模糊而主張混亂,以致義軍之中人心多有不齊或是不知所謂,而在行事中途各種聚散離合、分歧爭議出走者比比皆是,更有侵扎內訌之事屢見不鮮。。”

“五害着在於黃王自身,雖然已經稱制年號而開府建帳,但是依舊未能建章立制而官職混亂,也無升遷流轉的常例和行事的賞罰制度,更無相互監督和制約的手段;大小事務往往委於個人一言而決,既少公允,也讓人無所指望或又無所適從。。又怎能夠指望有志之士躋身投靠呢。。”

說到這裡周淮安頓了頓,看着依舊不可置否而隱然陷入沉思的黃巢,以及身邊那兩位臉色沉了下來,而明顯有些不夠淡定的“護衛”,決定加把猛火好了。

“這些種種,若是不能有所改變的話,就算黃王一路轉戰打下的州縣再多,擊敗的官軍再衆,裹挾的部衆再盛;那也不過是朝夕聚散的烏合之衆;或又是日後他人改換天下時,爲王前驅的炮灰而已。。”

“也許,在後世史志上至多會留下一句:時有大賊黃氏禍亂天下,而某某應天承命起於草莽,撥亂反正而掃平天下,代唐而立爲開朝之祖云云。。”

“那所言三利者又當如何。。”

這一次卻是黃巢示意按捺住身邊兩個蠢蠢欲動的護衛,而露出一種深慮的表情主動開口詢問道。

“而今義軍亦有三利者,”

周淮安亦作解釋道。

“一曰爲民求活、天補平均的大義之名已經震傳天下了,而天下窮苦不的活者何其之多也,是爲人和;二曰天下各路藩鎮,首鼠兩端而養賊自重這比比皆是,而給義軍騰挪縱橫之餘,時爲天時。。三利者,如今義軍於這嶺南之地,既斯有土亦有財,更兼休養生聚的喘息之機,亦稱地利。。”

“話盡至此再多說也無益了,還請黃王恕我多有僭越。。”

周淮安卻是毫不留戀和可惜的拱手道,

“告辭了。。。。”

“且慢。。”

然後他轉身就走出十幾步,卻在來的門邊被冒出來的衛士給攔下了,身後也傳來了一個聲音。

“請留步。。”

“黃王這又是何必,若視我所言爲妄語而大可斥責出去,就當時沒都沒有發生過,繼續保持現狀好了。。”

周淮安不由的轉過身來,破罐破摔的不忿道。

“但且讓我回去繼續嘗試所學治平一地,且觀一時後效好了。。”

“若是想要以言論罪的話,那就只能怪我有眼無珠了。。”

“看來,卻是我有眼無珠了。。方纔思慮太多,卻是慢待了大才之士。。”

黃巢卻是再也站不住了,鄭重其事趨步上前行禮道。

“既然先生對義軍如此瞭然,又負此大才。。還請先生繼續以城府方略教我。。”

而背上隱然冷汗津津的周淮安卻是鬆了一口氣,又在心中發出某種隱隱歡呼雀躍的聲音來,這纔是正常節奏和套路啊;自己費盡周折努力了這麼多時間和功夫,爲的不就是站在他面前侃侃而談的一幕麼。撬動和偏轉歷史車輪的機會,終於就這麼經意又不經意的來到了自己的面前了。

“黃王可知這嶺南素來有三利三弊之說。。”

思前想後一番下來,周淮安還是決定從眼前最貼切也最直觀的地方入手。

“三利者,稻米、魚鹽、海貿之利,可爲義軍生聚、壯大之資”

“三弊者,土蠻、瘴疫、洪患。。若有處置不當則遺禍無窮而疲於奔命。。”

嶺南道雖然大多數山地和河流,頗多蠻荒之地,但是在南部沿海傳統的珠江三角洲一帶,還是經營的相當不錯的,這裡既有附近佛山的鐵礦資源,亦有韶關的地下煤產出,再加上珠江出海口的衝擊平原,所帶來的農業上的加成;既有沿海的魚鹽之利,又有作爲通商口岸和轉運樞紐的財匯聚貨,另有五嶺之險爲屏障和閉塞,可以說是一個不錯的割據和埋頭種田之地;

只是這裡用苟安和割據一方固然是沒有問題,起碼也是後世五代南漢的格局,但想要進一步的積聚實力進行擴張的話,在具體的發展空間上就相當的有限了。尤其是對於習慣了轉戰各地而流動性很大的農民軍而言。

而在另一方面,黃巢的義軍雖然打下了廣州在內的一大片珠江三角洲地方,但是除了最初明面上的一大筆錢糧物資的收穫之後,就再也無法利用和動員起更多東西來了;至於當地所潛藏和積累的各種資源、人力什麼的間接財富,可以說是大多數在一天天流逝當中給白白浪費掉了。

他自然是知道這些農民起義軍本身侷限性,目光短淺和盲動性所帶來的危害和後果,所以想要努力在自己羽翼豐滿之前,創造和留下一套還算合理的制度和其他事物,把他們擴散性的破壞力和摧毀效果,給引導到合適的方向上去。或者說讓他們在失敗之前能夠堅持的更久一些,保全下來更多的有生力量,好位置的事業遮風擋雨更長的時間。

因此,他很快就與黃巢暢談起了口號、組織和綱領,紀律與制度的重要性。

“正所謂是名不正言不順,空有其名號,卻毫無行事的章程和步驟,更無分階段性的眼前、近期、中期和長遠的奮鬥目標所在”

“正可謂是:人心散了隊伍就不好帶了;既然連義軍諸頭領都不知道該如何去做,那也勿怪底下不知何爲而人心難聚、屢屢私下相授了。。”

“難道黃王以爲,一羣在平日裡都約束不了的部伍。。。”

“到了兵戰兇危的陣前,就能乖乖的聽令,而不是自行其是或是恣意妄爲麼。。”

“不成規矩何成方圓。。”

“黃王若是想要成就大事,就少不得最基本的令行禁止和上命下承。”

“從古至今未聞有,能夠靠一羣形同散沙的烏合之衆,能夠成就大業和形成一時氣候的”

“況且,一羣爲利所驅使或是隻顧趨利避害,或是隻顧自身好處,而絲毫不顧大局的苟且一時之輩,”

“誰人又敢把身家性命前程的重任,或又是身後的方寸之地交給他們的”

“自當是恩自上出而賞由黃王。。”

“而懲罰自下,而怨歸個人,唯以律令論事而已。。”

。。。。。

“真是正和我之心意。。”

黃巢卻是越聽越喜,越聽越覺得有所道理而當即拍案道

“先生當爲我之子房,可受軍師之位。。”

這時幾乎有三個聲音同時響起。

“不可。。”

“萬萬不可。。”

“實難從命。。”

當然了,前兩個那是那兩名衛士發出的,他們顯然不是簡單的衛士身份;而最後一個聲音是周淮安的。

“有何不可。。。”

黃巢不由瞪了左右兩眼道。

“以虛生之才略,難道還當不得我身邊的謀主麼。。”

“在下不過初來未久。。于軍府未見寸功也毫無資望。。”

周淮安卻是一本正經的道。

“驟然得當此大任,不但是人心難服,徒生非議。。”

“也是對那些一貫追隨出生入死的諸多老兄弟不負責任,更有損黃王的名望。。”

“那豈不是屈才了虛生了。。”

聽到這裡黃巢才稍微冷靜下來,卻又居然有些觸動和感懷;在如今粗粗安定下來,各軍頭領就忙着爭權奪利的情形和局面下,似這種有所才具又能夠認清自身立場和位置的,實在是人才難得啊。

“也違背了我舉賢進賢的用心了”

“那就讓我權作黃王個人的顧問好了。。無需任何職介。”

周淮安想了想繼續道。

“縱覽大局而運籌帷幄那是黃王的職分,而日常庶務上拾遺補缺,我姑且可以勝任一二。”

“只要黃王身邊但有所詢,我亦可爲解答一二的。。但其他的還是一切照舊好了。。”

當然了,真正的原因是周淮安並不想在義軍上層露臉的同時,對那隻幾好容易才經營和掌握下來的個人武裝力量就此放手掉。所以最好的結果就是在裝完逼之後就隨便掛個名方便日後行事好了。

“也罷,虛生但有所需,儘管吩咐下去。。”

最後在周淮安的一力堅持之下,黃巢最終還是心情複雜而深有感觸的有所鬆口道。

“從今日開始,先生比中郎將銜給一應給支,不得絲毫輕怠。。至於虛生相應的職銜,我自會好好合計一番,定然不叫人平白虧待了。。”

第917章 明主不安席(續二第七十九章 破後第五百九十九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續第650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續第1033章 天子按劍怒(中第835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第四百二十九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中第四百六十七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中)第936章 兵威衝絕幕(續第五百八十四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下第四百九十六章 嘯旅乘明發第738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續第733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續第885章 虜陣橫北荒第980章 彎弓射賢王(續第三百一十一章 逞勇赴江漢(上)第六百一十七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中第二百四十章 亂投2第四百章 人心不盡足(下第861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中)第四百三十二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續二第826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中)第二百章 雨覆5第二百七十二章 扶搖第四百五十二章 他鄉各異縣(續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五第790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第760章 壯士揮戈回白日第一百九十四章 雲翻4第812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紅旗捲日鏖水戰(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扶搖第一百六十章 興起第三百一十六章 糾糾兇難當第二百一十章 交州5第947章 列卒赤山下(續二)第746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中)第五百六十七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九第一百零六章 內城第二百零四章 南天4第651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續二第1058章 旌甲被胡霜(中)第630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續)第839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續二)第915章 明主不安席(中第770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第三百九十三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中第713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續)第四百四十一章 悠悠卷旆旌第一百三十四章 操行第781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中第一百六十八章 開源第695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續第663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中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動3第642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第814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續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昔因徵遠向金微第629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下)第899章 羽書速驚電(續二第二十九章 哨糧(下)第960章 旌旗颯凋傷(續第646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續二)第1030章 虜陣精且強(續第六百一十五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續二)第五百一十六章 荊蜀相接氣原通(中第二百八十二章 輾轉(中第二百二十三章 亂變3第四百章 人心不盡足(下第868章 駑馬徘徊鳴(續)第713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續)第五百九十四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三第五百三十七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第一百八十三章 潮動第764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續二第九十二章 清鄉第三十三章 驟亂(中)第一百九十五章 雲翻5第719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續二第八十一章 城內第五百六十九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第五百五十一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六)前章序號錯了,這裡倒回來第804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續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潮動2第二百七十八章 過嶺(上)第776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中第五百零五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中)第六百二十三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下第九章 依舊活着(中第三十八章 優待第二百七十三章 扶搖二第五百二十三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第974章 揮刃斬樓蘭(下第906章 虎竹救邊急(中第四百七十三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下第二十七章 哨糧第739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續二第二百一十章 交州5第五百三十九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下第三百章 兵戰尤翻飛(續
第917章 明主不安席(續二第七十九章 破後第五百九十九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續第650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續第1033章 天子按劍怒(中第835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第四百二十九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中第四百六十七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中)第936章 兵威衝絕幕(續第五百八十四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下第四百九十六章 嘯旅乘明發第738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續第733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續第885章 虜陣橫北荒第980章 彎弓射賢王(續第三百一十一章 逞勇赴江漢(上)第六百一十七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中第二百四十章 亂投2第四百章 人心不盡足(下第861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中)第四百三十二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續二第826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中)第二百章 雨覆5第二百七十二章 扶搖第四百五十二章 他鄉各異縣(續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五第790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第760章 壯士揮戈回白日第一百九十四章 雲翻4第812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紅旗捲日鏖水戰(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扶搖第一百六十章 興起第三百一十六章 糾糾兇難當第二百一十章 交州5第947章 列卒赤山下(續二)第746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中)第五百六十七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九第一百零六章 內城第二百零四章 南天4第651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續二第1058章 旌甲被胡霜(中)第630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續)第839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續二)第915章 明主不安席(中第770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第三百九十三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中第713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續)第四百四十一章 悠悠卷旆旌第一百三十四章 操行第781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中第一百六十八章 開源第695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續第663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中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動3第642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第814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續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昔因徵遠向金微第629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下)第899章 羽書速驚電(續二第二十九章 哨糧(下)第960章 旌旗颯凋傷(續第646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續二)第1030章 虜陣精且強(續第六百一十五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續二)第五百一十六章 荊蜀相接氣原通(中第二百八十二章 輾轉(中第二百二十三章 亂變3第四百章 人心不盡足(下第868章 駑馬徘徊鳴(續)第713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續)第五百九十四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三第五百三十七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第一百八十三章 潮動第764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續二第九十二章 清鄉第三十三章 驟亂(中)第一百九十五章 雲翻5第719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續二第八十一章 城內第五百六十九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第五百五十一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六)前章序號錯了,這裡倒回來第804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續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潮動2第二百七十八章 過嶺(上)第776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中第五百零五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中)第六百二十三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下第九章 依舊活着(中第三十八章 優待第二百七十三章 扶搖二第五百二十三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第974章 揮刃斬樓蘭(下第906章 虎竹救邊急(中第四百七十三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下第二十七章 哨糧第739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續二第二百一十章 交州5第五百三十九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下第三百章 兵戰尤翻飛(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