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亂投2

隨着敲響的擂鼓聲聲當中,作爲祭旗的對象因爲服用了減輕痛苦的特殊藥物,面色僵硬而形容潦倒的曾袞,在此起彼伏的呼聲雷動當中血花噴濺人頭落地的那一刻,也是陣容鼎盛的近萬義軍再度誓師出陣之時。

理由是剛剛接到西北面戍壘的消息急報,有西原蠻的殘黨引來了南詔兵越境寇掠。而正巧最新一批來自潮汕方面的新卒,約兩營輪換的人馬,也如期抵達了比景港而溯水而至交州。

因此在三下五除二的短時間內,就完成了整頓備戰的工作而拔營出征了;這種反應效率和速度,就連交州城中那些真真假假想要做出繼續慰留和勸阻姿態的人,都有些一時反應不過來或是措手不及。

隨着在身後遠去的大羅城,周淮安不禁再次吁了一口氣,只怕這座十餘萬口的大城望邑,是要再度淹沒在血色當中了;只是這一次就沒有必要髒了義軍士卒的手了;這也是交給曲承裕爲首的地方附從武裝們,最後一次表明立場和態度的投名狀。

當然了,作爲這一切引子的所謂南詔入侵,根本就是一個故弄玄虛而瞞天過海的假消息。

如今的南詔蠻經過與唐斷斷續續的連綿戰爭,已經是國力難支而陷入“屢覆衆,國耗虛”的衰微當中;尤其是十多年前在交趾和五年前在西川相繼遭到慘敗之後,甚至到了徵十五歲以下的男子爲兵、而讓婦女代替男子耕種的地步。

因此在五年前的大渡河之戰以後,剛繼位的南詔王隆舜就在來自高駢的兵鋒威脅之下,主動交出了王子赴長安謝罪,而充作爲兩國罷兵議和的質子。

而在正常的歷史上,只要再過十幾年後的乾寧四年(897年),漢姓權臣鄭買嗣指使大軍將楊登殺死南詔王隆舜,而挾幼主舜化貞以大清平官身份把持朝政。

等到唐昭宗天覆二年(902年),自覺羽翼豐滿的權臣鄭買嗣,乾脆起兵殺死國主舜化貞及南詔王族八百餘人,滅亡南詔而代之,建立大長和國。

而在五代後唐天成三年(928),又國內大族出身的清平官楊幹貞,殺大長和國皇帝鄭隆亶,滅大長和國,擁清平官趙善政爲主,建立大天興國。後唐天成四年(929),楊幹貞廢趙善政自立,改國號大義寧,建元興聖。

然後纔有後來後晉天福二年(937),通海節度使段思平,聯合滇東三十七部進軍羊苴咩城擊敗楊氏,而建立後世更加熟悉的段氏大理政權。在此期間隨着南詔這個區域小霸的倒下,這些與之相關西南蠻亦是亂戰成一片,而長時間內無力他顧漢地了。

這就是歷史久遠流長的中原大一統王朝,與九邊四夷那些旋起旋滅或是曇花一現的,蠻夷勢力和地方政權的最大區別和差距所在;無論是初唐的東、西突厥,高句麗,還是中後期的南詔、吐蕃之流,亦是逃過不過這種大同小異的命運和結局。

以自身足夠巨大人力、物力和資源產出的體量,哪怕承受再多的失利而損失慘重卻總能回血過來;但是對手卻承受不了幾次失敗,就難以爲繼要陷入饑荒和內亂當中了。因此,最終通過國力上對比上懸殊,把任何試圖挑戰的對象給活活磨死了。

在南詔多年前就因爲內患而息兵之後,安南境內的主要敵患,就是位於廣、容之南,邕、桂之西的西原蠻,有黃氏與韋氏、周氏、儂氏等大部首領各據一方;之前擊敗的這個羅氏部,也只是其中應時而起的一個新興大豪酋而已。

自從兵敗而折損了絕大多數力量而當代部領酋首失蹤之後,早就崩解離析于山中四鄰爭搶地盤的交攻和困頓、內亂當中,正當是各方殺得血流成河;也根本沒有餘力引來南詔兵入寇。

倒是後世北宋時,有個被交趾政權給趕出來的儂智高,把廣南兩路搞得糜爛不堪還圍攻了廣州,最後靠名將狄青才得以重新平定下去。

儂智高叛亂被平定之後不久,宋朝和交趾李朝又爆發了宋越熙寧戰爭。戰後的宋神宗趙頊以“荒遠”、“瘴癘”爲由,以廣源州(今廣西大新縣至越南諒山七溪)偏遠難守,竟將廣源州賜予交趾。

這種號稱皇宋而盛世割土的功績,簡直不讓對法國打出鎮南關大捷,而割地賠款的我大清專美於後啊。

根據山中陸陸續續傳出的消息,這些佔據鬱江(左右江)流域大片地盤和礦產的老牌土蠻大族,暫時沒有南出平原地區與風頭正建的義軍交鋒的打算;反而對羅氏這個新興勢力留下的地盤和基業,一副志在必得的態度。

他們甚至還沿江放船而下派出私下的信使,來到義軍在江口和山邊新築的寨壘當中。一方面希望用山中的物產與據有廣州到扈州一帶,新崛起而的義軍勢力通貿有無,另一方面,也提供了不少羅氏蠻與南詔方面勾結的證據,言詞之間恨不得羅氏大部能夠死的更透一些。

因此,要製造一個南詔蠻入寇的假象,簡直不要太簡單的事情。。。。

接下來的時光飛逝,一晃又是月半過去了。

在安南十三州最南端的唐林州(今越南中部承天順化省)境內,一處沿海平原地帶的小土丘上;許多赤膊坦背的土人正圍着一處大坑在辛苦挖掘着什麼。成筐成筐新翻的泥土和石塊流水一般的運出來,又堆疊成一道道矮牆。

“這就是馬伏波的鎮南銅柱麼。。。轉眼已經是千載了。。”

周淮安看着眼前被從亂石和泥土當中已經顯露出來大半截,幾乎與大地鏽蝕成一體而深綠斑駁的物件嘆息道。

然後,就是對銅柱進行翻新式的修繕和保護,好在之前擊敗西原蠻羅氏部的時候,繳獲了大量銅器還有不少剩餘;再例行在邊上対石立碑以爲留念;

畢竟尋訪這種證明華夏自古以來主權的遺蹟,並在邊上留下自己的印記,也是如今他在安南境內行兵時,爲數不多的閒餘樂趣之一了。

事實上回想起當初來,曲承裕做的看起來比周淮安預想還要好一些,因此,他就連一些事先準備好的補救和山後的錯失,都沒有機會派上用場,事情就有已經結束了,除了死掉的人看起來有點多。

就在義軍出征的三天之內,交州城內不出意外的發生了變故。有人在內城的坊曲當中舉兵反亂,打出要爲曾袞報仇的旗號,而將附近的富人聚居之所都給裹挾卷帶了進去,又開始進攻府衙和放火焚燒街市。

雖然這場鬧劇式的叛亂,很快就被城中優勢數量的土團兵鎮壓下去,但這也只是一個剛剛開始的序幕而已。因爲在這些叛亂者發端的據點當中,發現了許多重要的證據;包括指向城中許多首望人家的兵器和物資來源,還有前僞都護曾袞親手所寫的往來文書,與來犯西原蠻私下勾結的信件。

然後,在殺的人頭滾滾的一片濃重血色籠罩當中;以城內衛氏、饒氏爲首歷經了南詔入侵和土蠻作亂,數次政權更迭都依舊屹立不倒,而以相應代價始終站在幕後笑看風雲的老牌氏族、大姓,連同更多附庸他們的親眷、族人、部曲和家丁一起,都紛紛倒在了曲氏爲首的新興地方豪強所舉起的屠刀之下。

最後除了爲數衆多的奴婢另有用處之外,只有女人和尚不曉事的孩童得以倖免下來,但是等待他們的命運,則是作爲罪眷身份而上船遠赴廣州去,就此在異地他鄉完成餘生了。

雖然最後或許有一些男性的死剩種;比如身在外地的族人,或是居住遠鄉的旁支遠宗,而得以逃過一劫;但都對於後續的局面和形勢難有作爲了影響了;而且就算他們之中日後有人想要行險來報仇和反攻倒算,那也得先活的過義軍附從武裝裡,那些得以上位的新興豪族的清算和追索才行呢。

而這件事情的後遺症,則是隱隱造成了交州境內新、老士紳豪族之間的對立和割裂,只能由義軍居中調和與制衡了;而作爲這一切明面上的始作俑者和主導人,吸引了許多仇恨的曲承裕,也被隱隱斷絕了在安南當地未來的某種可能性了。

但是作爲眼前的正面效果和反應,同樣是十分強烈而立竿見影的;比如義軍所推行的修路開渠,徵丁收糧、廢關拆卡,贖放奴婢,救濟貧民,清查戶口,丈量田畝,等等一系列改善民生和經濟環境的措施,在交州內外明裡暗裡遇到的阻力都大大減少了許多。

或者說在這個時代,地方士民百姓的反抗程度和心理闕值,其實是維繫在這些地方大族士紳所主導(被代表)的,所謂“鄉愿”“輿情”手中的。只要能夠剪除、剷除的乾淨一些,光靠恐怖手段造成的心理威懾,也是能夠將統治繼續維繫下去的。

所以在當地,義軍重新發賣了一批俘獲的土蠻青壯爲傭奴;又以此爲代價贖放了許多城中奴婢爲民籍之後,交州城中的在冊丁口,居然一下子增加了兩三萬之多。

當然了,義軍提供的贖放也不是無償的;一方面是太過容易得到的東西不見得會被珍惜,或者說免費的東西並不會使人感恩多久;另一方面則是半強迫性給他們一個適應過程,以及重新學習謀生手段的機會;

這樣,纔不至於令其因爲生計無所着落,而變成新的社會問題和隱患。這也是在潮循各州和廣府期間,所得出來的經驗教訓和成熟模式。

這些釋爲民籍的奴婢,先要在義軍所屬的工場或是作坊,沿海的田莊和港口裡幹活上數年不等,才能算是清場了代付的贖身之資;然後在這個過程當中,原本缺少生計手段的他們,也自然而然和義軍產生了羈絆和牽連了,而在日後具有相當高繼續留下來或是成爲義軍擁護羣體的概率。

就算是期滿被重新放回到地方上去,往往也會因爲社會現實和環境變化的反差,而不乏重新跑回來投奔的例子。這同樣也是一種堂而皇之讓人挑不出毛病來的陽謀。

安南的部分差不多也該結束而轉到北邊去了

第701章 漢虜相逢不相見(中第五百七十四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三)第三章 活着(下)第四百三十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下第737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下第995章 羽檄起邊亭(續)第882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下)第989章 種落自奔亡(下)第五百八十七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三第四百六十六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第886章 虜陣橫北荒(中)第五百七十五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四)第一百五十七章 路上(下第五百零六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下)第十章 依舊活着(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無題第975章 揮刃斬樓蘭(續第六百二十二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中第五百八十三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中第五百七十七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六)第五百四十六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第三百九十七章 鐵騎擁塵紅(下)第三十九章 優待(中)第六百二十七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中)第四百五十一章 他鄉各異縣(續第三百四十一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中第一百六十四章 興起5第四百五十二章 他鄉各異縣(續二第955章 孟冬沙風緊(下第一百零二章 城欲催(中第992章 羽檄起邊亭第三百零九章 內外兩相望(中第756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中第797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遙寄雁南書(中第三百二十五章 遙寄雁南書(中第三百零一章 後事尚維艱(上第十九章,活着不容易啊第五百五十七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中第九十六章 潮陽第二百九十七章 兵戰尤翻飛(上第四百三十九章 輾轉不相見(下第二百一十二章 宋平第718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續第四百五十四章 誰肯相爲言(中第一百一十外章 仇寇第880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第三百一十一章 逞勇赴江漢(上)第1028章 虜陣精且強(中第718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續第1007章 行歌歸咸陽第六十章 陰雲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輾轉第六百一十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續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無題(這章算昨天的)第五百八十八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四第九十三章 清鄉(中第五百二十四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中第七十一章 再啓第二十八章 哨糧(中)第二百零五章 南天5第一百三十二章第三十三章 驟亂第四百零四章 候烽河外暗(續第二百零七章 交州2第一百七十四章 交會第五百三十二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中第六百九十七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中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還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土蠻上第697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下第859章 戰城南,死郭北(續二)第七十二章 破入第一百二十一章 各般心思第922章 按劍心飛揚(續二)第八十章 心想第二百五十八章 崢嶸3第二十五章 變化(中)第840章 梟騎戰鬥死第五百七十三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二)第1022章 嚴秋筋竿勁第三百五十二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下第986章 單于一平蕩(續二第774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續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綠楊悄悄香塵滅(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六)前章序號錯了,這裡倒回來第四百七十九章 惟德被生民第四百五十八章 鳴鼓興士卒(中)第663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中第三十二章 突現(下)第1021章 分兵救朔方(續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第八十三章 各般第四百六十一章 鳴鼓興士卒(續二第715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第一百四十二章 遭遇上第1053章 簫鼓流漢思(中)第四百二十五章 各般(中第八十四章 心事第704章 漢虜相逢不相見(續二
第701章 漢虜相逢不相見(中第五百七十四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三)第三章 活着(下)第四百三十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下第737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下第995章 羽檄起邊亭(續)第882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下)第989章 種落自奔亡(下)第五百八十七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三第四百六十六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第886章 虜陣橫北荒(中)第五百七十五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四)第一百五十七章 路上(下第五百零六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下)第十章 依舊活着(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無題第975章 揮刃斬樓蘭(續第六百二十二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中第五百八十三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中第五百七十七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六)第五百四十六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第三百九十七章 鐵騎擁塵紅(下)第三十九章 優待(中)第六百二十七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中)第四百五十一章 他鄉各異縣(續第三百四十一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中第一百六十四章 興起5第四百五十二章 他鄉各異縣(續二第955章 孟冬沙風緊(下第一百零二章 城欲催(中第992章 羽檄起邊亭第三百零九章 內外兩相望(中第756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中第797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遙寄雁南書(中第三百二十五章 遙寄雁南書(中第三百零一章 後事尚維艱(上第十九章,活着不容易啊第五百五十七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中第九十六章 潮陽第二百九十七章 兵戰尤翻飛(上第四百三十九章 輾轉不相見(下第二百一十二章 宋平第718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續第四百五十四章 誰肯相爲言(中第一百一十外章 仇寇第880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第三百一十一章 逞勇赴江漢(上)第1028章 虜陣精且強(中第718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續第1007章 行歌歸咸陽第六十章 陰雲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輾轉第六百一十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續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無題(這章算昨天的)第五百八十八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四第九十三章 清鄉(中第五百二十四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中第七十一章 再啓第二十八章 哨糧(中)第二百零五章 南天5第一百三十二章第三十三章 驟亂第四百零四章 候烽河外暗(續第二百零七章 交州2第一百七十四章 交會第五百三十二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中第六百九十七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中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還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土蠻上第697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下第859章 戰城南,死郭北(續二)第七十二章 破入第一百二十一章 各般心思第922章 按劍心飛揚(續二)第八十章 心想第二百五十八章 崢嶸3第二十五章 變化(中)第840章 梟騎戰鬥死第五百七十三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二)第1022章 嚴秋筋竿勁第三百五十二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下第986章 單于一平蕩(續二第774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續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綠楊悄悄香塵滅(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六)前章序號錯了,這裡倒回來第四百七十九章 惟德被生民第四百五十八章 鳴鼓興士卒(中)第663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中第三十二章 突現(下)第1021章 分兵救朔方(續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第八十三章 各般第四百六十一章 鳴鼓興士卒(續二第715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第一百四十二章 遭遇上第1053章 簫鼓流漢思(中)第四百二十五章 各般(中第八十四章 心事第704章 漢虜相逢不相見(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