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宋平4

一片肅殺而市面蕭條、行人絕跡的交州大羅城中,街頭巷尾已經是不可抑制的傳言紛紛了。

“這是官軍打回來麼。。”

“這是來自廣府的草賊旗號啊。。”

“這怎麼可能,草賊的陣容會比官軍還要雄壯?。。”

“迎戰的兵馬根本衝不動陣腳就敗下來了。。”

“那個當初襲破城外大軍的安大膽,腦袋都被人砍下了掛了杆子啊。。”

“隨他出陣的那數百世家子弟,更是一個都沒有回來了。。”

“難道這大唐的天數要變了,隨便來一路草賊都這麼難纏。。”

“那我等又該怎辦啊,難道繼續從賊麼。。”

新任的靜海軍節度使兼安南留後的曾袞,也端在門樓裡面無表情的聽取着前方探馬傳回來的敵情。噩耗,噩耗,除了噩耗還是噩耗,就連他派出城去試探敵勢的幾隻騷擾部隊,都被人給損兵折將的打了回來。

而且那些草賊備弩極多而箭發如雨,且行伍陣列深得章法而次地分明;所覆之處死傷累累而幾無譙類。倖存者皆稱,怕不下東南之地大名鼎鼎的江淮弩手、宣潤弩手、浙西弩手,或又是嶺南白弩兵、西川弩士之流;如果不是還有河上水運的優勢,只怕是連退回來報信的人都不落下了。

但是這種河面上往來的水運優勢,也不見得能夠持續多久了,因爲隨着那些草賊滿載輜重的河船抵達,居然也像模像樣的用附從的當地土團,給組建起一隻臨時的水軍來。雖然成軍倉促,還沒有什麼主動攻擊的能力,但是用作攔截和警戒河面的存在卻是綽綽有餘了。

站在城頭上甚至可以看到他們他們甚至收集河船,搭建了數道橫跨朱鸞江的浮橋,來調動人馬和徵集物,還用變相的阻斷了可能來自上游方向的船運和支援。這就讓奪權後始終將重心放在整合交州城內勢力的曾袞,不免有些一籌莫展而坐困城中了;

原本以爲擊敗了城下那些土團聯軍之後,短時之內安南地方大亂之下,再沒有可以與之抗衡的存在了;正好方便他逐一的梳理內部而整合軍伍;在慢慢收復和平定安南全境,向朝廷報捷和討取追認的名銜,就像是當年高令公所做過的平南方略一般。

шωш▲ ttk an▲ ¢O

但未曾想到奪權過程固然容易,但是要想收攏和歸附這些交州城內外的豪強勢力,將它們變作可以支使和運作的力量,卻費了比他預期更多的時間和功夫。其中既要有辣手處置異己的果決,也要善用武力威脅和震懾的手段,更要進行利益交換的妥協;更別說他那些盟友也不是完全一條心思,而需要進行權衡和安撫,乃至滿足他們各自的利益訴求。

只是也未曾想到那些被他殺雞儆猴式剷除的大姓豪族餘孽們並不甘心就此認輸,竟然會在走投無路之下向盤踞在廣州的那些草賊求師借兵;更未曾想到居然還讓他們真的借到了外援;在他原本預期當中,那些草賊已經大部北上而沒剩下多少餘力了;

因此,他還做過收復安南全境之後,沿着“天威遙”繼續向北攻略,以光復扈管、桂管之地,乃至全取廣州都督府境內,以獲得更多兵員和財賦來源的遠期規劃呢。於是,這突然介入的意外因素,就讓十拿九穩的局勢就一下子子急轉直下了。

他雖然號稱名臣兼平盧節度使曾元裕的侄孫,但是其實在這位大名鼎鼎“平盜使相”的族人當中,只能算是名不見經傳而泯然於衆的一員;早年曾經隨高駢從徵安南而爲一帳前小校,專門負責傳信往來給朝廷遞送捷報的奔走職責,也算是與交州當地早早就結下了淵源。

只是因爲他捨得在戰陣上拼命,累累身受十數創這才逐漸得以出頭;在平定安南之後被高駢舉薦到左威衛大將軍、穎州刺使兼東面招討副使張自勉麾下,以右鋒將之身謀得了一席之地;

最終也得以參加了大破王仙芝於申州東,而追斬於黃梅的那場決定性戰役;雖然未曾獲得陣斬王賊的首功,但也親手襲破擒獲一名賊酋劉彥全,而迫降殘部三千餘;是以積功得表爲武衛中郎將兼忠武軍左廂兵馬使。

但是好景不長,正值壯年的恩主兼上官張自勉,很快就因爲功高而爲朝中黨爭所攀誣,以侵吞逆賊所獲爲由入罪,雖然有宰相鄭畋當庭力保之,但是還是不免黯然求去自此歸隱信州(江西省上饒市)故里;

作爲麾下的得力大將曾袞,原本也是沒能倖免而很快被追及去職;但是後來重新拜求在這位遠房族叔曾元裕的門下,才得以保住了武衛中郎將頭銜,但是自此無緣領兵而只能在牙帳內充作門面。這一次求請遠出淪陷賊域的安南而力圖光復的行舉,也是他這一生最大的冒險和那身價前程孤注一擲的投機了。

而作爲他族叔的曾元裕,也只是給了他一疊空白告身和一千匹絹充爲行資,而允諾在事成之後自會在朝廷方面運作追認爲交州刺史兼安南討擊使;相比之下反而是另一位使相崔安潛私下給予的幫助更多,不但私下贈與資糧、甲兵和壯士,還默許他在蜀地以自己的餘澤繼續籌募所需。

但他不免得隴望蜀而想要的更多,比如將這個靜海軍節度留後,變成更加名正言順的靜海節度使,乃至身兼安南都護。

靜海節度使雖然只是新設未久的小軍鎮,但好歹也是個生殺專奪開府建衙的節度使,比起內陸的荊南、江西等地在權柄上多少有所折扣的觀察和經略們,可是不擇不扣的藩鎮之屬;理論上只要地方財力允許的話,可以多多益善的自募軍伍和自任官屬的。

再加上安南都護名下徵撫四夷的例行權柄,可謂是比國中的大多數藩鎮更像是藩鎮了。或又是藉此行攝嶺西、嶺東之地。

但是安友權所部的覆滅,讓他這番的指望徹底落了空;要知道這支好不容易拼湊出來的兵馬,可是他用來掃蕩交州周邊和威懾羣蠻的憑據,而自己正好坐鎮交州城中收拾後續局面和整合資源,卻不想一朝就覆滅在那些草賊手中了。

雖然如今城中號稱還有上萬人馬可用,但其中有大半都是他所兼併而人心尚未完全歸附的土兵;剩下的又有近三千從各地收攏回來的戍卒和團練,又有城中大戶、富商家強行收編而來的雜色武裝;實際真正屬於他直接掌握的核心人馬只有不到一千多人,其中只有小部分是他一路帶過來的蜀兵,還有大半數都是就地投獻的部舊;

原本城中,還有三千乃是靜海節度使名下殘存的行營兵,兩千在地方收攏起來的戍卒;卻因爲隨他親信大將安友權出陣失利之後,就基本損失殆盡了;因此在以輕馭重而之下,他寧願將那些有所不穩跡象的土團,分批派出去試探賊勢爲名變相的消耗掉,卻是萬萬不能再讓這點用來彈壓局面的核心力量,有絲毫的折損和閃失了。

雖然他還可以以守土爲名從城中再強制徵發起數倍於此的青壯來,但是在刀槍的監督下驅使他們協助守城尚可,但是指望他們出城與賊溺戰不亂,就實在是想的多了。

如今尤其是如今攻守易勢之後,他並沒有足夠把握和信心,城中那些已經被壓下去的異己之聲和反對者,就不會藉此反彈和乘機起來作亂。畢竟,相比那些興師動衆而來準備相對充足的草賊,他真正所能憑據的實不過是那數百親從而已;

而對城中坐觀前後事態的大多數人家而言,一旦失卻了足夠實力爲憑據之下,他所秉持的朝廷大義名分也就是那麼回事了。但是被他快刀斬亂麻式剷除掉的那些都護府上層,卻是在地方有着各種盤根錯節的淵源。

那些人雖然暫且無力與他正面對抗,但是在暗中各種陽奉陰違的手段,推諉拖沓的暗中壞事;各種鈍刀子割肉的滋味,可是讓人有苦說不出來的;除非他可以狠下決心再來一次剪除異己的大清算。不然他毫不懷疑只要一有機會,此輩就會便毫不猶豫的自己出賣給那些草賊了。

“你真的要向西原蠻借兵麼。。”

一個聲若洪鐘一般的嗓門在旁響起,卻是前桂管經略,如今的安南副都護兼營田度支使李瓚。

“這可是飲鴆止渴的下下之選啊。。”

西原是唐代對後世廣西左右江地方的統稱。自朝廷在嶺南設置羈摩州、縣、峒以來,以當地酋長世襲官職,稱作土官。

其中左江一帶的寧明、龍州、崇左、扶綏等地爲黃峒地,右江的天等、靖西等地爲儂峒地(一度把我大宋廣南路搞得雞犬不寧,而成就了狄青功名的儂智高之亂就出自於此),此外還有金氏與韋氏、周氏等大部各據一方;這幾支土族大姓與其他許多大小部落,一起被統稱爲西原蠻。

而這西原蠻可不是什麼善於之輩,因爲夾雜在南詔與大唐之間的干係,常年相互侵攻之餘也時不時的四出寇掠;也是長期以來安南都護府勢力範圍內,時叛時附時戰時和的最大一股不安定因素;當初南詔蠻能夠攻入安南而陷沒交州,也是這些西原蠻部落乘勢作亂爲發端的。

雖然現在的西原蠻,已經在十數年前被收復交州的高駢順手清算過一次,好幾個大部都因此一闋不振才得以消停至今;但是依舊架不住整個交州乃至宋平城中,比比皆是被引南詔兵屠戮、殘害過的苦大仇深人家。

一旦引西原蠻爲助力的消息走漏,他這個用朝廷名分大義扯虎皮做大旗的節度留後,很容易就成了千夫所指而令立足未久的根基重新動搖。就連那些麾下的本地士卒,也有很大程度上會背棄而去。

但就算是飲鳩止渴,他也不得不把這杯苦酒給強吞下去;如果不借力這一把的話,內外交困之下的他基本也就沒有將來可言了;究竟是埋骨在這暑熱溼瘴的南荒之地,還是功成名就的聞達於朝廷,就看最後這一搏了。

只能相信廣府那邊的草賊也是竭盡了全力,才得以派出這麼一支善戰之師,如果他們都覆滅在這裡的話,不但地方再無餘力反抗;也許日後光復嶺東、嶺西就可達到事半功倍之效了;因此,哪怕眼下付出一些迫不得已的驅虎吞狼代價,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送走了有些不歡而散意味的李瓚之後,他如此鼓舞和堅定着自己,在一份書信上蓋下了自己入手尚未捂熱的都護銀印。然後又對着召集而來的左右吩咐道:

“多派人手盯住城中那些豪門。。警惕其異動。。”

“可鼓勵城中市井舉告之,以抄沒家資十之二三爲酬之。。”

“並使人在街市上廣爲宣揚,草賊所過之處皆剽抄酷烈。。”

“大戶豪門亦抄家沒族,而黎庶百姓毫無倖免。。男女皆擄于軍中奴役,村邑盡成焦土。。”

第一百一十二章 輕伏(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當歸2第951章 開營紫塞傍(續第662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第五百零二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下)第722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下)第699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續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定5第709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續二)第四百零十二章 猶記登壇日(續)第四百四十一章 悠悠卷旆旌第四百二十二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中第816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中第646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續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下)第四百四十一章 悠悠卷旆旌第868章 駑馬徘徊鳴(續)第955章 孟冬沙風緊(下第四百三十四章 遠道不可思(中第一百七十章 饋禮第897章 羽書速驚電(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遙寄雁南書(中第921章 按劍心飛揚(續)第707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下)第四百四十八章 他鄉各異縣第930章 推轂出猛將(續第796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中)第一百一十一章 仇寇二第六百零二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中第三百章 兵戰尤翻飛(續第七十八章 到達第九十一章 場面第828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續)第1032章 天子按劍怒第二百五十章 端倪第763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續第二百五十四章 發端4第665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續第三百五十七章 因思利弊難第五百三十六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續三第五百三十七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第三百九十一章 伏幟草中低(續第764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續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忐忑第五百三十一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第五百零十一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第916章 明主不安席(下第四十三章 心思(中第二百三十九章 亂投第853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續)第五百六十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二第844章 梟騎戰鬥死(續二)第981章 彎弓射賢王(續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潮動5第三百二十五章 遙寄雁南書(中第766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中第二百四十八章 意恐4第五百九十九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續第五百五十三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八第二百五十六章 崢嶸第837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下)第853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續)第654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下第881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中)第三百五十一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中第635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續第五百三十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五第968章 征衣卷天霜(中第三百零七章 前路各用心(續第五百六十八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十第二百三十七章 再定4第986章 單于一平蕩(續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雲翻第四百四十二章 悠悠卷旆旌(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遭遇上第五十七章 城下 (續二)第709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續二)第689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城池未覺喧(下第899章 羽書速驚電(續二第五十六章 城下(續)第二百八十五章 綠楊悄悄香塵滅(中第二十三章 升職?(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雨覆2第二百九十五章 城池未覺喧(下第709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續二)第七十五章 夜間第五十八章 城下 (續三)第641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續二第987章 種落自奔亡第三百九十五章 鐵騎擁塵紅第二百二十五章 驚雷2第四百八十四章 而功施社稷(中第四百十三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第826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中)第999章 烽火入洛陽(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交會第四百零十章 猶記登壇日(中)第五百七十三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二)第951章 開營紫塞傍(續
第一百一十二章 輕伏(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當歸2第951章 開營紫塞傍(續第662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第五百零二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下)第722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下)第699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續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定5第709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續二)第四百零十二章 猶記登壇日(續)第四百四十一章 悠悠卷旆旌第四百二十二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中第816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中第646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續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下)第四百四十一章 悠悠卷旆旌第868章 駑馬徘徊鳴(續)第955章 孟冬沙風緊(下第四百三十四章 遠道不可思(中第一百七十章 饋禮第897章 羽書速驚電(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遙寄雁南書(中第921章 按劍心飛揚(續)第707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下)第四百四十八章 他鄉各異縣第930章 推轂出猛將(續第796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中)第一百一十一章 仇寇二第六百零二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中第三百章 兵戰尤翻飛(續第七十八章 到達第九十一章 場面第828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續)第1032章 天子按劍怒第二百五十章 端倪第763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續第二百五十四章 發端4第665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續第三百五十七章 因思利弊難第五百三十六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續三第五百三十七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第三百九十一章 伏幟草中低(續第764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續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忐忑第五百三十一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第五百零十一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第916章 明主不安席(下第四十三章 心思(中第二百三十九章 亂投第853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續)第五百六十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二第844章 梟騎戰鬥死(續二)第981章 彎弓射賢王(續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潮動5第三百二十五章 遙寄雁南書(中第766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中第二百四十八章 意恐4第五百九十九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續第五百五十三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八第二百五十六章 崢嶸第837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下)第853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續)第654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下第881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中)第三百五十一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中第635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續第五百三十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五第968章 征衣卷天霜(中第三百零七章 前路各用心(續第五百六十八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十第二百三十七章 再定4第986章 單于一平蕩(續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雲翻第四百四十二章 悠悠卷旆旌(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遭遇上第五十七章 城下 (續二)第709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續二)第689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城池未覺喧(下第899章 羽書速驚電(續二第五十六章 城下(續)第二百八十五章 綠楊悄悄香塵滅(中第二十三章 升職?(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雨覆2第二百九十五章 城池未覺喧(下第709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續二)第七十五章 夜間第五十八章 城下 (續三)第641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續二第987章 種落自奔亡第三百九十五章 鐵騎擁塵紅第二百二十五章 驚雷2第四百八十四章 而功施社稷(中第四百十三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第826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中)第999章 烽火入洛陽(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交會第四百零十章 猶記登壇日(中)第五百七十三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二)第951章 開營紫塞傍(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