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1章 彎弓射賢王(續二

隨後,周淮安又在田頭休息的間隙裡又處理了好幾件事務;

其中最主要的關鍵事項,就是簽署了新近沿着峽江水道,陸續抵達渝州境內的五個山兵營、六個駐隊營和配屬水軍戰鬥隊,以王重霸爲統將就此組成第四路偏師,對於比鄰的瀘州境內再度發起春季攻勢的命令。

這倒不是周淮安的一意孤行或是急功近利的結果。一方面是再度攻打西川條件初步成熟,作爲西川鎮主要對手的高仁厚及其本陣主力,如今都被調集北上之後,又大量牽制在了興元府境內無暇他顧;

而另一方面,當初曾經依照熟悉地利的偷襲破壞,而給太平軍造成很大麻煩的瀘水羣蠻,也已陷入分裂內亂當中而暫時不足爲患;同時也是現如今的形勢發展之下,對於劍南三川的攻略進度,也涉及到了太平未來工業發展的佈局所在。

因爲,最近太平軍生產體內的硝石供應再度出現了嚴重不足,這倒不僅僅是因爲火藥爲主軍工生產的需要,更多是因爲各方面農業增產和新土地開拓,所需原始化肥工業的巨大消耗。這也成爲大都督各部門之間爭奪資源分配的一大焦點所在。

畢竟,以氮磷鉀爲主的化肥,搭集中牲畜配精耕細作的集體勞作,對於這個世代的農業生產簡直就是改天換地一般的大殺器所在。而化肥合成的重要催化成分氨化物,就需要大量用到硝石。至少在人工合成氨技術沒有點出來之前,都必須依靠天然生成的礦產。

因此,眼下品質最好也是海外輸入來源最大,就是來自南天竺地區的鉀硝石又稱印度硝石、火硝。產於炎熱蒸發量較大幹燥地區的土壤、岩石表面或洞穴中。稍微加工就可以用作農業上的鉀肥和氮肥。故而,這也是往來南天竺之間的海貿船團,作爲指定壓艙物才能上岸交易的重要配額。

相比之下本土國內主要的產出就是芒硝類化合物了。而且大多主要集中在後世砂漬、鹽湖遍佈的新疆、青海、內蒙、山西一代,部分位於南方的產地就相對比較分散了。

其中劍南三川無疑是南方鈣芒硝礦產資源最豐富的區域,後世已探明礦區24個。主要分佈於成都以西的新津、眉山、名山、彭山、洪雅以及丹棱、雅安等地。還有後世雲南探明鈣芒硝礦6處,但如今都屬於南詔國境內。

而位於太平軍境內的就更少了。其中位於湖南境內的古代芒硝礦爲鹽湖苦鹵的共生礦。已探明礦區6處,主要分佈於衡陽和澧縣,屬於古代雲夢大澤陸續蒸發和退縮之後,留下來的滷水鹽漬;資源產量還算是較爲豐富,但是採集比較麻煩。

然後在荊南和山南之間的(湖北)地域,共探明與鹽礦伴生的鈣芒硝產地19處,主要分佈於棗陽、應城、雲夢、漢川、鬆滋—公安、天門等地,主要都是與岩鹽伴生或共生礦。開採起來較爲容易,但是提煉工藝難度和成本都高於前者。

除上述區域之外,新佔領的淮南境內(現代的安徽永遠縣東興;.江蘇淮陰謝碾等地);兩嶺(廣州市龍歸、)等地也有鈣芒硝資源,但儲量較少。然後再通過發令強制再指定地點收集排泄物的硝田法,也只能是略有補充而已。

因此,來自廣州的對外商貿部門一度拿出來了一個所謂南天竺的開拓計劃。就是在東天竺到南天竺沿海的多個常駐據點/貿易棧的基礎上,針對性的進行擴張和打通、建立起深入內陸的勢力範圍來,確保一個穩定的天竺硝石產地。

只是當初周淮安看了之後就覺得實在有些一相情願,這是真把人家當成了隨意炮製的魚腩麼?雖然南亞次大陸一貫都是來自北方民族大遷徙中的失敗者和餘孽,得以耀武揚威的墊腳石;

但其本身的地理環境和人口規模,還有地方勢力複雜情況,都足以讓跨海而來的征服者頭痛不已。更別說是期間還要忍受季風和潮汛的影響,以佔婆、真臘、婆利、佛逝等多個沿海國家/勢力爲跳板和中轉,維持一條海上的持續補給線,簡直就是要親命了。

但是後來有一位自海上逃難至安南境內的天竺王子,改變了這種局面;也讓外貿部門再度產生了新的想法和計劃。因爲這是一位出身昔日東天竺哱羅國(波羅王朝,今孟加拉國和印度比哈爾邦大部)的王室成員,隨之而來的還有大批逃難的僧侶。

因爲其國王姓以其對佛教的支持和庇護而聞名;也是如今陷入佛法末世之期的五方天竺之地,最後一個還信奉佛教的王室。歷代波羅國王都是虔誠的佛教徒,長期出資建設北印著名的佛們綜合學府那爛陀寺和超戒寺。

其中以究密宗爲主的超戒寺/巨巖寺,據說規模比佛法大盛笈多王朝時修建的那爛陀寺還大。因也是如今婆羅門教再興之後,收容和庇護了來自五方天竺大量僧侶、信衆的最後庇護之地。

但是這個獨樹一幟的哱羅國,在近十數年內相繼爲新興的注輦(朱羅王國)所擊破,而一度攻陷王城而已恆河北岸的王城。當代國王毗羯羅訶波羅一世不知所蹤,倖存王室成員四散奔逃;因此如今正當是外有強敵攻城略地,內有地方豪姓割據的國家破敗局面。

故而,這位逃到安南來的哱羅王子在安定下來之後,就毫不猶豫的通過正在當地宣揚教化的佛門僧侶干係,輾轉到了廣府來,對着同爲“佛門大興”背景的太平軍勢力提出來了尋求幫助的態度。這就不免正中那下苦無介入天竺地方突破口的外貿部門下懷了。

雖然面對這位哱羅王子借師復國的請求,太平大都督府依舊沒法直接大規模的渡海出兵;但是從其他方面的裝備器械和人力物力上,提供一些針對性扶持和援助,並且暨此在東天竺獲得一個新立足點的預期下,還是頗有餘力的。

畢竟哱羅國也好歹算是一個天竺地方的大勢力,在唐初時還和北天竺的戒日王等大勢力,爭奪過中天竺的霸權所在,在大唐時節王玄策借兵擒獲了新一代北天竺霸主阿羅那順之後,也一度入主過代表中天竺霸權的的曲女城。

就算是如今有所衰弱了,也依舊在後世的東西孟加拉之地擁有大片領土;作爲協助這位王子復國的代價和酬勞之一,除了諸多權益的割讓授受之外,名正言順的在其中占上一片沿海的地域,可比直接發兵攻打更要省時省心的多了。

而且就算是最後視野未盡全功或是復國失敗了,同樣也可以以其名義,繼續佔領一塊沿海的地方以爲長久的經營根基,也是相對本小利大的事情。更何況,太平都督府還以競投方式,引入了民家資本來分攤風險。

因此,打着“扶助臣藩,再興佛法”的旗號,居然最終給他組成了一支上萬人規模的大型船團;不但有許多海商大族踊躍的出船出人、出錢出貨參與其間以爲投機分潤;順帶還把安南、兩嶺境內剩下的一大批潛在不安定分子,給就此打發了出去。

現今也有數度消息傳了回來,說是已經在當地恆河口灣一處名爲耽摩慄底(今孟加拉的塔姆魯克)的古老港城,兵不血刃的成功登岸而站穩了腳跟;並且以哱羅王子的旗號重新平定和收復了附近好幾家中小藩臣割據的城邑;

只是雖然戰利品和貨物倒是送回來了好幾批了,但是舉例獲得一條穩定的礦產地還是遙遙無期。因此眼下與太平軍的勢力範圍距離最近,也相對容易獲得大量硝石產地,也就剩下劍南三川的西川境內了。

當然了,如果能夠因此擊破和消滅,相對實力空虛的蜀中小朝廷,那也不過是摟草打兔子一般順勢而爲的一番意外戰果了。卻已經不是讓周淮安特別在意的首要事項了。

畢竟,只要太平軍治下的主要工業體系得到足夠的養料發展起來;那就算讓李唐王室這點殘餘的正統名分和勢力,能再多苟上一段時間,也終結難逃被工業發展所推動起來的歷史車輪碾壓粉碎之厄。

相比之下,多浪費一些造船的產能和增加峽江水道的維持成本,對於太平軍如今所掌握的人力物力的資源體量,根本就算不得什麼了。

甚至就連關內正在進行的戰事,在失去了繼續作爲被援助和扶持的對象——大齊新朝之後,也失去了在政治層面上繼續維繫下去的意義了。

事實上,在太平軍治下的大多數人都多少已然有所李唐王朝就此落幕的心理準備,只是有所差別的是,爲了這個結果還要繼續付出多少代價,用上多少週期和時間來實現這個取而代之的過程。

而在田壟另一邊的休息茶棚之中,已經脫去了當初橫眉峻拔的孤傲自持,卻依舊氣度儒雅又顯滄桑沉厚的督學總監皮日休,也在對着一衆召集而來的部屬嚴詞厲色訓話道:

第1025章 嚴秋筋竿勁(續第八十六章 告令第三百九十二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第二百七十四章 扶搖三第1016章 徵師屯廣武(續二第六十五章 城下(下)第二百零六章 交州第936章 兵威衝絕幕(續第六百一十九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續第650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續第777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下第四百八十六章 而功施社稷(續第832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興起二第962章 畫角悲海月第四百七十九章 惟德被生民第757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下第928章 連旗登戰場第694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續第811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中第747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下)第二百零二章 南天2第二百七十一章 招遠第二百八十二章 輾轉(中第四百六十二章 迥戍危烽火第740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第五百七十八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七)第1052章 簫鼓流漢思第918章 按劍心飛揚第一百四十五章 局勢上第714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續二)第643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中)第三百三十八章 清操厲冰雪(中第738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續第739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續二第六百一十四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續)第四百八十章 惟德被生民(中)第756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中第914章 明主不安席第887章 虜陣橫北荒(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長恨人心不如水(中第四百二十一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第三百五十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第一百六十四章 興起5第五十七章 驟然(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路上第四百四十四章 悠悠卷旆旌(續第六百零八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下第751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中第四百二十二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下第724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二)第五百零三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續)第二百三十五章 再定2第925章 推轂出猛將(下第十六章 還是活着第891章 胡星曜精芒(中第742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下第953章 孟冬沙風緊第897章 羽書速驚電(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輾轉第四百零六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中第三十七章,迴歸第九十四章 清鄉下第844章 梟騎戰鬥死(續二)第788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續第二百三十九章 亂投第四百零六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中第642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第五百二十四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中第二百五十章 端倪第五十九章 陰雲第698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續第913章 戎車森已行(續第六百二十七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中)第936章 兵威衝絕幕(續第748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續)第649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南頃2第五百零十二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中第五百零十三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下第六十一章 陰雲3第三百七十四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中)第五百六十二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四第四百一十九章 昔因徵遠向金微(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餘響第916章 明主不安席(續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平3第一百八十章 土蠻下第947章 列卒赤山下(續二)第五百七十二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第850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第五百五十二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七第二百五十五章 發端5第934章 兵威衝絕幕(中第649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下第653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中第二百零二章 南天2第二百九十九章 兵戰尤翻飛(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城池未覺喧(續
第1025章 嚴秋筋竿勁(續第八十六章 告令第三百九十二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第二百七十四章 扶搖三第1016章 徵師屯廣武(續二第六十五章 城下(下)第二百零六章 交州第936章 兵威衝絕幕(續第六百一十九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續第650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續第777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下第四百八十六章 而功施社稷(續第832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興起二第962章 畫角悲海月第四百七十九章 惟德被生民第757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下第928章 連旗登戰場第694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續第811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中第747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下)第二百零二章 南天2第二百七十一章 招遠第二百八十二章 輾轉(中第四百六十二章 迥戍危烽火第740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第五百七十八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七)第1052章 簫鼓流漢思第918章 按劍心飛揚第一百四十五章 局勢上第714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續二)第643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中)第三百三十八章 清操厲冰雪(中第738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續第739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續二第六百一十四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續)第四百八十章 惟德被生民(中)第756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中第914章 明主不安席第887章 虜陣橫北荒(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長恨人心不如水(中第四百二十一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第三百五十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第一百六十四章 興起5第五十七章 驟然(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路上第四百四十四章 悠悠卷旆旌(續第六百零八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下第751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中第四百二十二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下第724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二)第五百零三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續)第二百三十五章 再定2第925章 推轂出猛將(下第十六章 還是活着第891章 胡星曜精芒(中第742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下第953章 孟冬沙風緊第897章 羽書速驚電(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輾轉第四百零六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中第三十七章,迴歸第九十四章 清鄉下第844章 梟騎戰鬥死(續二)第788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續第二百三十九章 亂投第四百零六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中第642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第五百二十四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中第二百五十章 端倪第五十九章 陰雲第698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續第913章 戎車森已行(續第六百二十七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中)第936章 兵威衝絕幕(續第748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續)第649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南頃2第五百零十二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中第五百零十三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下第六十一章 陰雲3第三百七十四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中)第五百六十二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四第四百一十九章 昔因徵遠向金微(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餘響第916章 明主不安席(續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平3第一百八十章 土蠻下第947章 列卒赤山下(續二)第五百七十二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第850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第五百五十二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七第二百五十五章 發端5第934章 兵威衝絕幕(中第649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下第653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中第二百零二章 南天2第二百九十九章 兵戰尤翻飛(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城池未覺喧(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