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

當週淮安抱着某種暢快心思,回到江陵城中的住所時,卻被內門齊刷刷一片鶯鶯燕燕、嬌噥軟語的恭迎聲給驚醒過來。

“大都督安好。。”

卻是有段時間沒有回來了,後宅里居然又多了好些新面孔了;放眼望過去這些身着翠裳粉裙的女子,層次分明的盈盈拜倒成一片,怕沒有數十人之多。

隨着她們齊齊禮拜的動作翻飛而起的裙襬、水袖,無數的粉臂香肩形似花團錦簇一般的,就連空氣中都仿若是,彌散着某種無所不在的脂粉、香汗和荷爾蒙的氣息,

而居中衆星捧月一般,身着石榴暈黃色羅裙、水色批帛的曹紅藥,亦是人比花嬌一般的趨步上前鄭重禮道:

“恭喜周郎大業得一臂助。。羅江東的詩才大名,妾身亦是早有聞名了。。”

看到這張笑顏巧兮的小臉,周淮安莫名之間的各種思慮和煩擾,都會慢慢的平復下來,而只剩下某種溫情默默的安心和踏實。

“應當是同喜同賀纔對。。畢竟是你我一體的。。”

周淮安卻是一把攬抱在懷中親暱的蹭蹭額頭道。

“當然了,你若是欣賞他的文采和著作,日後有大把時間可以請教一二。。此外,我還打算安排組成以他爲首的教師組,來教導家裡幾個小的以增加見識和文韻呢。。”

“周郎真是思慮周全,”

臉色羞紅的紅藥兒不由頷首道。

“對了,家中怎麼多了好些人了。。”

周淮安才攔着她繼續向裡而去不經意的問道。

“便就是上回與郎君說過的,妾身從阿母送過來的人中,挑選出來一些來充作家中行走。。周郎可覺得有什麼不妥呼。”

懷裡的曹紅藥有些小心看着周淮安的臉色道。

“沒有啦,你若覺得好用就行。當然了,在私房內室之中還是有所注意的。。”

周淮安卻是不以爲然撫着她如緞如瀑的秀髮笑笑道。

“只是,阿母那邊又問了,問。。問妾身,可曾懷上。。。了。。還還,讓人送來些東西了。。”

紅藥兒的小臉再度暈紅到了耳根,而用一種細若蚊吶的嬌柔聲線道。

“其實藥兒啊,爲了你的身體和子嗣着想,還是得等到合適的年紀,纔可以行那共效于飛之事,敦倫與周公之禮啊。”

看着她略帶幽怨和婉然、期盼的眼神,周淮安溫柔而又歉然道。

“我可不想你過早冒上生育艱難的偌大風險;哪怕是就此落下抱憾餘生、綿綿難斷的病根也是不行啊。。。”

“既然妾身一時無法好好侍奉周郎,還請周郎於宅中多多收納良秀之媛,以廣子嗣之選。。”

曹紅藥聞言既有歡喜也有悵懷又切聲道。

“你這是怎麼了,藥兒。。”

周淮安不有驚訝在廊道里停步下來看着她道。

“沒。。沒什麼啊,這都是阿母送過來的書上所言。。身爲歷朝歷代的女子典範,難道不該如此麼。。。”

她慌張的低下臻首去,卻是在懷裡滑掉下幾本薄薄的書冊來。

“其實啊,我喜歡和欣賞的那個藥兒。。可不是這樣”

撿起這幾本《女誡》《女則》《女訓書》之後,周淮安對着低頭用手指絞動垂髻的紅藥兒認真到:

“她既不是賢德無雙的長孫無垢、也不是才德絕代的班婕妤,更不是坎坷悲凋的蔡文姬。就是那個不假心思真性情的紅藥兒啊。。沒有必要爲了這啥勞子的先人榜樣,而有所屈就和改變自己啊。。”

“如今我做的真是改天換地的偉業大勢,走的是前所未有的披荊斬棘之路,你也完全沒有必要死搬硬套這些古人的實力來強求自己。。一切只要順應時勢和本心出發就好了。。”

“周郎真是對妾身太好,太寬縱了,奴都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曹紅藥卻是眼中盈盈有水色,反身緊貼住周淮安胸口道。

——我是分割線——

霜雪紛飛的鄆城之中,籠火熊熊而映照着四壁通明的節衙公廨廳內。

天平軍留後曹翔努力的處理着眼前紛繁堆疊的公文,已經是魏博軍撤圍的一個多月了。然而敵軍退去之後,他所要面對的局面和困境,卻沒有因此好轉起來甚至有所惡化下去。

雖然物資和用度上沒有什麼短缺,但是之前因爲外部威脅而被強行掩蓋下去的矛盾和問題,卻是一下都爆發出來似的。就在這一個月當中他已經處理了七次軍中的騷變,親自處決了數十名各種犯忌和違規的將士、軍吏。

然而在此期間。甚至還有人上門來懇請和勸說他,對於守城有功的故舊軍吏和將士們,沒有必要那麼的苛刻和強求什麼;些許的城中小民百姓死了也就死了,只有這些衙下的將士,纔是抵禦外辱和長久立身的根本所在。

而且他時候還發現,這顯然並不是某個人或是某些人的認識,而是普遍存在於這些天平軍殘餘的將士和官吏之中,某種意義上法不責衆的普遍看法。於是在一些事情的後續和深入處理上,就連他也不免變得束手束腳起來。

其中在處理一個盜賣軍淄的庫管官時,這種積累起來的不滿情緒和反彈,讓他也不得不有所妥協;而放棄了殺一儆百的手段,只是抄沒了其身家以爲補償。然後任由其在獄中暴斃就此一了百了。

由此,他也體會到了某種名爲如履薄冰的戰戰兢兢,或者說是在懸崖邊緣行走的臨危寒戰。因爲在某種共同的立場面前,他所依仗的曹氏部舊、後宅老牙兵和投獻得用的新進們,都用某種不作爲的行動來表明態度。

當時的曹翔也一度深爲憂慮和暗自懷疑,如果不是外部尚有魏博軍的威脅,讓鄆州城中還需要他這麼一個有所號召力的領頭人來維持局面,也許就是藩鎮之中所常見的兵諫易帥的場景了。

他也終於所有明白過來,自己所帶回來的一肚子鼎新革斃,改善民生的打算和策劃,所要面對的最大敵人,無疑就是那些舊有天平軍體制下,那些把持傳統規則和利害關係的將吏們。也是他眼下所要依仗和藉助的最大羣體。

或者說他可以一意孤行的剷除掉,任何跳出來的妨礙和阻撓,但是卻無法根絕或是動的了這些跳樑小醜背後,那些將門軍戶世家和豪姓大族,用世代姻親和利害關係所組成的聯盟。

因此,曹翔也只能按捺下心中的不忿與涌動的怒火,而在事後和顏悅色的召集飲宴來安撫那些,本該受到懲罰和付出代價的對象,甚至還要從府庫中拿出寶貴的財帛來,以賞賜爲名拉攏和分化之。

至少在以自己帶回來的班底爲基礎新的牙兵組建完成之前,他甚至睡覺都不敢過於深眠;更不敢親近女色。而在被褥下放着寶劍和鎧甲來提醒着自己,居安思危的基本道理。

如此種種,卻是讓他想起身在南方臨別的時候,最後一次拜訪和請教過那位正在大講習所中,撰寫書文的前桂管經略使李攢的一番經歷。畢竟,這位也是投賊之中級別最高的一位前朝廷大員了。

“玄安啊你不覺得,太平軍自崛起就輕於犒賞財貨,而重視實物福利,一貫就深有蘊意與內涵嗎?”

看起來心態已然是相當豁達與寬和的李攢,搖動着蒲扇嘆息道:

“自乾元以後天下逐漸敗壞,而藩鎮自立更替不止的緣故又是爲何?。。老夫戎馬畢生早年亦履任過數鎮麾下,現今有機會靜坐下來回想和反思一二,也算有些看得明白了。。”

“無非是國家制度逐漸敗壞,而上位者爲眼前一時權柄和苟安,往復的濫觴於下;朝廷亦是如此,藩帥亦是如此。。是以武夫之輩世代把持戎機,而愈發慾壑難填;於國朝、於制度的敬畏之心卻是愈發散失。”

“是以每有蕃帥就任,必先以財貨厚賞於下,或以軍變屠戮節牙異己,方的安穩一時。而鎮內士卒益發驕橫跋扈塵上,升賞數目稍有不滿,則就裹挾、凌逼、驅逐蕃帥,乃至爲野心輩驅馳更替自立之。。”

“如此積弊日重而所需財帛竭取於治下,然朝廷、蕃帥放縱將士逞欲者無窮盡也,而治下百姓的民力物力終有力竭呼,如此因循往復最終必然是,人漸亡去而日益衰竭呼?”

“是以國朝百年以降,雖然有能人志士輩出一力挽之,而始終不得其法;但是如今我卻在太平軍中見到了結束這些治亂王循的根由和轉機了。。”

“相比那些動則就被輕易散發、揮霍掉的財貨之屬,這些分田、配給之流大可持續澤及己身及家人的實物福利,豈不才是長久維繫和施恩下去的根本麼。。”

“一旦習慣承受和仰仗這些軍中細水長流的好處之後,又有多少將士還會爲了一時的財貨動心,而輕易放棄這些可以持續受用下去的好處和期許。。”

“天長日久之後,就怕是其中少數別有異心的將校,也未必能夠拿得出足夠的利益和財貨來,或是靠着個人手段拉走多少人馬了吧。。”

“故而老夫以爲,這位大都督不但會領兵治政,也是深喑人心所欲的一代人物啊;怕不是當年太宗定鼎的府兵故事再現,而又推陳出新麼。。”

曹翔正在思量這過往見聞的種種,突然厚厚的布障被掀了開來,而驟然涌進一股凜冽刺骨的寒意來。

“南邊有所消息了。。”

一名滿身風雪而臉色青白的部舊,被引了進來而低聲稟報道。

“你說他們暫時無法直接支持,卻給我就近指引了一個潛在的外援。。”

隨後曹翔有些表情陰晴不定的反問道。

第九十三章 清鄉(中第一百一十外章 仇寇第一百一十一章 仇寇二第四百六十七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中)第二百三十九章 亂投第991章 種落自奔亡(續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遙寄雁南書(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糾糾兇難當第833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續)第三百零六章 前路各用心(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定5第五百五十二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七第1006章 收功報天子(續二第三百一十六章 糾糾兇難當第687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第八十九章 猶疑第二百章 雨覆5第三百四十一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中第766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中第三百四十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第836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中)第845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第871章 野死諒不葬(中)第二百七十二章 扶搖第685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續第四百六十八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潮動3第892章 胡星曜精芒(下第833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續)第二百九十六章 城池未覺喧(續第680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或聞通鬼魅(下第三百二章 後事尚維艱(中第八十九章 猶疑第676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續第652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第804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續二第800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第761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中第987章 種落自奔亡第一百一十三章 船貢第五百九十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第三百一十章 內外兩相望(下)直接來個大章第六十三章 城下第四百九十九章 嘯旅乘明發(續第四百十四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中第五百二十三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第一百四十八章 漸變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波譎3第六十三章 城下第841章 梟騎戰鬥死(中)第927章 推轂出猛將(續二第二十章,活着不容易啊(下第929章 推轂出猛將(續第692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第五百四十九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四第一百九十章 潮動八第800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第830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第四十八章 後續3第六百二十四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續第971章 征衣卷天霜(續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續第一百四十九章 漸變四第879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續二第759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續二第668章 馬嘶深竹閒宜貴(中)第四百九十一章 建牙新睹靖巖疆第898章 羽書速驚電(續第一百零七章 暮雨第四百一十九章 昔因徵遠向金微(中)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續第一百四十六章 漸變第809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續二)第738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續第三百一十五章 逞勇赴江漢(續二,抱歉,昨天太累了第三百六十三章 知君用心如日月(下第四十七章 後續第二百三十七章 再定4第952章 開營紫塞傍(續二第四百三十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下第二百三十章 亂動2第二百八十三章 輾轉(下第四百十三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第四百二十四章 各般第二百二十四章 驚雷第872章 野死諒不葬(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城池未覺喧(續第三百八十一章 政亂人思變(中第二十五章 變化(中)第五百四十七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二第一百二十章 貢船(下第778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續第三百二十八章 長恨人心不如水(中第887章 虜陣橫北荒(下)第二百八十五章 綠楊悄悄香塵滅(中第691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續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扶搖二第一百七十章 饋禮第690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續
第九十三章 清鄉(中第一百一十外章 仇寇第一百一十一章 仇寇二第四百六十七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中)第二百三十九章 亂投第991章 種落自奔亡(續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遙寄雁南書(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糾糾兇難當第833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續)第三百零六章 前路各用心(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定5第五百五十二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七第1006章 收功報天子(續二第三百一十六章 糾糾兇難當第687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第八十九章 猶疑第二百章 雨覆5第三百四十一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中第766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中第三百四十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第836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中)第845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第871章 野死諒不葬(中)第二百七十二章 扶搖第685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續第四百六十八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潮動3第892章 胡星曜精芒(下第833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續)第二百九十六章 城池未覺喧(續第680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或聞通鬼魅(下第三百二章 後事尚維艱(中第八十九章 猶疑第676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續第652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第804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續二第800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第761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中第987章 種落自奔亡第一百一十三章 船貢第五百九十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第三百一十章 內外兩相望(下)直接來個大章第六十三章 城下第四百九十九章 嘯旅乘明發(續第四百十四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中第五百二十三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第一百四十八章 漸變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波譎3第六十三章 城下第841章 梟騎戰鬥死(中)第927章 推轂出猛將(續二第二十章,活着不容易啊(下第929章 推轂出猛將(續第692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第五百四十九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四第一百九十章 潮動八第800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第830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第四十八章 後續3第六百二十四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續第971章 征衣卷天霜(續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續第一百四十九章 漸變四第879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續二第759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續二第668章 馬嘶深竹閒宜貴(中)第四百九十一章 建牙新睹靖巖疆第898章 羽書速驚電(續第一百零七章 暮雨第四百一十九章 昔因徵遠向金微(中)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續第一百四十六章 漸變第809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續二)第738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續第三百一十五章 逞勇赴江漢(續二,抱歉,昨天太累了第三百六十三章 知君用心如日月(下第四十七章 後續第二百三十七章 再定4第952章 開營紫塞傍(續二第四百三十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下第二百三十章 亂動2第二百八十三章 輾轉(下第四百十三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第四百二十四章 各般第二百二十四章 驚雷第872章 野死諒不葬(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城池未覺喧(續第三百八十一章 政亂人思變(中第二十五章 變化(中)第五百四十七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二第一百二十章 貢船(下第778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續第三百二十八章 長恨人心不如水(中第887章 虜陣橫北荒(下)第二百八十五章 綠楊悄悄香塵滅(中第691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續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扶搖二第一百七十章 饋禮第690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