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續)

“這是?。。。畢師鐸要逃了?”

剛剛抱着一肚子心思,勉強與城中一干頭面人物和首望之家飲宴至深夜,又抱着兩個新塞過來的官宦女才折騰完躺下沒多久,就連夜被警醒起來的楊行慜,光腳赤膊披了件搭子跑到樓閣之上,就見北面子城方向的火光沖天,照亮了四周一大片的城坊建築。

“跑得好。。跑的太妙了啊!與我點起兵甲,我要連夜出擊攻敵。。”

然而他下一刻就手指夜空而大笑起來喊道:

“督率!!”

左右卻是一片大驚失色和駭然之態。

而在不久之前的城北,佔據了大半個蜀岡主體部分的子城當中。一條條一處處逐漸蔓延開來又沖霄直上的火光,赫然照亮了穿行在街道上的連片甲光赫赫。而在與羅城相鄰的內南門樓上,也有一羣頂盔貫甲的軍將在目睹這一切。

“太平賊真是欺人太甚了!!我好意派人出城以爲聯絡,卻是如此羞辱我輩!”

雖然一身披掛也難掩臉上頹喪和陰霾的畢師鐸,卻是厲聲對着秦彥、張神劍、鄭漢璋等人喊道

“既然城外賊軍一點兒活路都不想給,城中又有那楊憨子咄咄逼人,那我輩又何方自己殺出一條生路來?”

作爲同謀的秦彥等人不由面面相覦的猶豫了下,才紛紛抱手行禮表態到:

“惟願追隨留後。。”

“但請附驥其後。。”

“還請留後明示一二。。”

然而,最後說話的鄭漢璋卻還是有所保留和猶疑道:

“既然如此,那你麾下的人馬便算了吧。。”

情理中本該勃然做色的畢師鐸,卻在其他人異樣目光中高舉輕放的沉聲道:

“無論留後如何行事,某家願率部留下,且爲留後爭取一二時機。。”

鄭漢璋這才噓了一口氣;然後轉而招呼扈從將欲離去,突然身後風聲急響讓他條件反射的抽刀反撩,嗆啷一聲迎面擋住一柄揮斬而來的橫刀,卻是勃然作色對着面無表情的秦彥怒吼道:

“秦(彥)長腳,安敢害吾!。。”

然而接下來的他的話語就戛然而止了。因爲另一位號稱“淮揚第一劍”的張(雄)神劍已然出手,而快若急電洞穿了他猝不及防的腋下,直透心肺隔膜又帶着一股血箭抽拔出來,將其像是破袋一般的甩倒在地上。

“好快的劍法,不愧是淮南第一流用劍的人物”

畢師鐸這纔開口讚歎,然後又對着地上已然在血泊中失聲奄然的鄭漢璋嘆聲道:

“既然明白不是和咱們一條心的行事,又怎敢將後背交託與你呢?就不怕轉頭開門迎敵而腹背受敵了麼?就連這個道理都不明白,你又怎敢私下與羅城裡的那些人暗爲交通呢?”

隨後地上屍體被脫走的血跡還未清理,一副顫顫巍巍老態龍鍾的淮南節度使、渤海郡王、太尉高駢,也被衣裳不整的拖到了畢師鐸的面前,只見他眼神渙散而嘴角依稀還有不斷滴落的口涎。這個模樣頓令畢師鐸有些大失所望,又毫不猶豫喊道:

“帶上這個老貨就夠了,其他全部砍了吧,總歸是不能落在那楊憨子手中,有一絲一毫便宜了他。。”

不久之後,就在羅城當中反應過來的大片奔走往來動靜當中,子城所在的北正門三個門道,東西兩個北角門的雙門道,幾乎是同時轟然打開開;而殺出了一大羣明火持杖的突圍多無賴,然後又迅速變成了佈散在一片黑暗籠罩郊野當中,搖曳晃盪的大片火光和叫囂、嘶喊聲。

而後又過了一盞茶功夫,子城西面正對着漕渠邊上的單道角門,也在滿城嘶喊和喧譁聲中被緩緩打開了,而重新馬蹄踏踏的奔走出了數百騎來,提舉着搖曳的燈火沿着河岸沒入大片黑暗之中;而又過了一陣子,騎馬易裝的畢師鐸也在在左右簇擁之下踏踏而出,又再度反覆確認道:

“老秦和張神劍的人都已然從北門殺出去了?”

“漕河沿岸沒有發現多餘的埋伏和佈置麼?”

這時候,遠處與子城相連的羅城東正門上,也開始變得燈火通明起來,隱隱還有門戶開啓和人馬奔走的的響動聲。畢師鐸這才停下口中的盤問聲而斷然道:

“渡過漕河就向北走,我們且去楚州山陽。。”

而在城東的太平軍東線討擊軍本陣當中,身負實際領軍的討擊副將錢具美,也在背手皺眉的站在土壘望樓之上,眺望着遠處城東北方向傳來火光和動靜。

而在他身邊高高樹立在空中的一組桅杆似得的物件,則是在通過各種繩纜、滑輪組和槓桿支架所牽引的上下襬動各色燈火,在這伸手不見五指的濛濛夜色當中,發揮出類似小型壁板信號塔的傳訊功能,以便中軍發號施令和傳達敵警。

因此,與之呼應往來的,還有分佈在各處營壘當中的類似高杆風燈。隨後又通過相應當值方向的虞侯,解譯編成一條條代表相應反饋的燈光旗語,確保中軍大帳逐一掌握這夜間聯營的全盤大局和基本情形。

從目前的效果看來,這對於城中守軍的夜戰和偷襲,幾乎是無解的全面剋制而無往不利。然而似乎有人對於這種結果和局面依舊不怎麼滿意,而在錢具美身邊低聲抱怨道:

“副討擊!難不成本陣就只能作此壁上觀了麼?”

卻是出身杭州八都的石鏡都舊部,諢號“顧和尚”的親校顧全武。

錢具美沒說話搖了搖頭。這還是作爲東線討擊軍核心戰力有限的弊端;依靠相對充裕的火器和土木作業,那守壘堅拒那是遊刃有餘,但是主動出擊和野戰、浪戰的餘地就明顯不足了。然而,顧全武又忍不住開口道:

“恕小人多嘴一聲,其實之前那畢鷂子之事,尚且可虛以委蛇一二;姑以爲裡應外合破了楊憨子之後,再做處置和發落也不遲啊。。”

“呱噪,須知曉,如今太平軍中他人尚可以受降納叛,但是唯獨某家不可擅專啊。。”

錢具美忍不住瞪眼呵斥他,卻又有些無奈道:

“都讓你去通讀《太平要義》和《太平軍例》的冊子,你卻不好好用心,如今卻在這裡說什麼混賬話。似畢鷂子這般以深仇大恨自絕於義軍,又反覆無常克亂於官軍的豺狼之性,是可以再陣前擅斷輕饒的麼,這豈不是不明事理而要授人以柄麼?”

“再說了,這城中之敵已有輕重緩急的主次之別,楊憨子當爲首要,畢鷂子方爲次之;若是明明能夠多費些功夫堂堂正正取得的功績和成果,爲何又要急功近利的另行投機取巧和行險萬一呢?此殊爲不智呼。。”

當然了,他這番話語固然是說給聚附在身邊的這些將弁軍校們聽的,同樣也是說給自己耳提面醒的時常警省之語。

畢竟,以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降人之身,格外被那位大都督看重並給提攜上進和效力陣前的機緣,對他來說既是一種莫大的恩遇和殊榮,也是一種無形的鞭策和壓力。所以,別人犯下同樣的錯誤和是非在他這裡會被格外放大,而更加需要戰戰兢兢的謹小慎微了。

這時候;站在望臺邊上一角的虞侯突然高聲喊道:

“城南防陣遇敵示警。。”

“西南面的戍字壘接敵預警。。”

“東南面丁字壘遭遇敵襲。。”

“東北面遊騎發現大批敵襲。。”

幾乎是伴隨着這些的警號和接戰聲。一時間從揚州城中多個城門奔涌而出,明火持杖的隊伍幾乎是以目不暇接之勢,而從各個方向向着前聚美所在的本陣撲殺而來。

——我是自省的分割線——

第901章 烽火晝連光(中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續第四百五十六章 誰肯相爲言(續第九十九章 信生(沒興趣者跳過好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禪林第三百八十二章 政亂人思變(下第五百二十七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二第二十二章 升職?(中)第一百二十一章 各般心思第754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續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鳴鼓興士卒(下)第836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中)第1037章 使者遙相望第659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下第674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中第二百五十四章 發端4第974章 揮刃斬樓蘭(下第759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續二第一章 活着第642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第980章 彎弓射賢王(續第三百四十七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續第四百八十章 惟德被生民(中)第六百二十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續二第二百八十章 過嶺(下)第五百五十八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下第870章 野死諒不葬第665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續第二十九章 哨糧(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仇寇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逞勇赴江漢(上)第901章 烽火晝連光(中第四百七十二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中第823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續第978章 彎弓射賢王(中第三百零七章 前路各用心(續第三百四十九章 貪殘逞一時第951章 開營紫塞傍(續第一百一十章 潮南第903章 烽火晝連光(續第1049章 魚貫度飛樑(下第893章 胡星曜精芒(續第951章 開營紫塞傍(續第783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續第767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下第722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下)第696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第四百五十九章 鳴鼓興士卒(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亂投第1047章 魚貫度飛樑第四十八章 後續3第三百九十一章 伏幟草中低(續第三百五十五章 紅旗捲日鏖水戰(中第1004章 收功報天子(下第776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中第871章 野死諒不葬(中)第二百四十六章 意恐2第691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續二第787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下第六百二十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續二第659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逞勇赴江漢(續)第744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續二第五百六十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意恐2第989章 種落自奔亡(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各方4第二百零一章 南天第636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續二第923章 推轂出猛將第六百九十七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中第757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下第五百零三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續)第一百八十章 土蠻下第四百八十章 惟德被生民(中)第六百零二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中第988章 種落自奔亡(中)第二百二十七章 驚雷4第五百九十二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第808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續)第二十四章 變化第五百零十章 四海崩亂似永嘉(下)第五百九十七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中第1014章 徵師屯廣武(下第四百五十七章 鳴鼓興士卒第三百一十八章 糾糾兇難當(下第五百九十二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下第887章 虜陣橫北荒(下)第四百七十三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下第五十章 餘響第790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第828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續)第四百四十章 輾轉不相見(續第695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續二第988章 種落自奔亡(中)第二十一章 升職記第五百八十一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十)第一百一十一章 柘林第668章 馬嘶深竹閒宜貴(中)
第901章 烽火晝連光(中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續第四百五十六章 誰肯相爲言(續第九十九章 信生(沒興趣者跳過好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禪林第三百八十二章 政亂人思變(下第五百二十七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二第二十二章 升職?(中)第一百二十一章 各般心思第754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續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鳴鼓興士卒(下)第836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中)第1037章 使者遙相望第659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下第674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中第二百五十四章 發端4第974章 揮刃斬樓蘭(下第759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續二第一章 活着第642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第980章 彎弓射賢王(續第三百四十七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續第四百八十章 惟德被生民(中)第六百二十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續二第二百八十章 過嶺(下)第五百五十八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下第870章 野死諒不葬第665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續第二十九章 哨糧(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仇寇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逞勇赴江漢(上)第901章 烽火晝連光(中第四百七十二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中第823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續第978章 彎弓射賢王(中第三百零七章 前路各用心(續第三百四十九章 貪殘逞一時第951章 開營紫塞傍(續第一百一十章 潮南第903章 烽火晝連光(續第1049章 魚貫度飛樑(下第893章 胡星曜精芒(續第951章 開營紫塞傍(續第783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續第767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下第722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下)第696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第四百五十九章 鳴鼓興士卒(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亂投第1047章 魚貫度飛樑第四十八章 後續3第三百九十一章 伏幟草中低(續第三百五十五章 紅旗捲日鏖水戰(中第1004章 收功報天子(下第776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中第871章 野死諒不葬(中)第二百四十六章 意恐2第691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續二第787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下第六百二十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續二第659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逞勇赴江漢(續)第744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續二第五百六十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意恐2第989章 種落自奔亡(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各方4第二百零一章 南天第636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續二第923章 推轂出猛將第六百九十七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中第757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下第五百零三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續)第一百八十章 土蠻下第四百八十章 惟德被生民(中)第六百零二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中第988章 種落自奔亡(中)第二百二十七章 驚雷4第五百九十二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第808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續)第二十四章 變化第五百零十章 四海崩亂似永嘉(下)第五百九十七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中第1014章 徵師屯廣武(下第四百五十七章 鳴鼓興士卒第三百一十八章 糾糾兇難當(下第五百九十二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下第887章 虜陣橫北荒(下)第四百七十三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下第五十章 餘響第790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第828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續)第四百四十章 輾轉不相見(續第695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續二第988章 種落自奔亡(中)第二十一章 升職記第五百八十一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十)第一百一十一章 柘林第668章 馬嘶深竹閒宜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