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中

漕河之畔的大片楊柳和榕樹叢中,作爲團練使董昌最爲看重的子侄,形容英挺而膘壯別號“董彪兒”的臨安兵馬都知董真,也在持棒挺矛揮舞如風的奮力向前衝殺着。

作爲別出蹊徑的一路奇兵和偏師,他的主要任務就是利用熟悉地理和能夠得以地方呼應的優勢,前出賊軍的後方去尋找戰機,乃至化整爲零的牽制和騷擾賊軍的後路。

但是令人略爲失望的是,他並沒有能夠如期得到鄉里的呼應和附從;因爲在太平賊的肆虐之下,那些地方上的豪姓大族不是破家滅門,便就是舉族逃亡不知所蹤了。

他也曾嘗試派人北上已經淪陷的湖州與杭州交界處,攻打和偷襲那些賊軍的據點和關卡;但沒想到這些賊軍在糧道上,卻是謹慎小心到讓人有些無可奈何的極致;

所有的據點都是佈設在河流並道路的要衝處,按照腳程和行船的時間每三四十里就有一處戍壘和附屬營地;不但對外盤查極嚴還響應很快,依靠烽火和高塔幾乎半天到數個時辰之內就有後援。

因此,這一次他得到賊軍有大批輜重隨船南下的確切消息之後,就果斷放棄了繼續潛隱手段而一路突進過來,已經攻破至少三處大路和沿河上的戍壘,殺敗和擊退了至少五、六部,疑似太平賊的外圍人馬了。

其中最初擊敗的敵手,大多數人就只有一身布衣,竹槍和柳牌短刀,弓箭都沒有多少;被謹慎之後就很容易一呼而散。然後再戰的對手,就有了皮套子和鑲皮甲,更加標準的木矛和畫牌、大刀,更多的弓箭和少量的強弩。。

一路接站過來之後,這些賊軍部伍也在隨着他的突進之勢,而逐漸的變得堅韌和強勁起來,乃至讓他不得不花更多的時間糾纏再分兵牽制和暫時擺脫掉。

尚稱精壯的三千人馬也由此銳減到兩千稍多。但是隻要能夠成功殺到漕河邊上,突襲和燒燬掉太平賊後繼的糧草漕船,便就能對杭州城下的局面造成根本性的動搖和影響。

只要叔父董昌率領的大軍能抓住這個戰機,再加上與城內蔣環軍馬的裡應外合,實在有不小勝率和可能性,將軍心動搖的太平賊本陣給重新擊敗,逐出杭州地界去。也是對一貫信重他的叔父董昌,最好的報答和效忠手段。

他從小就是父兄出海早亡,靠着叔父的幫襯才得以成年;又被當做地方大豪董氏宗族中的種子,給送到天目山去學藝,回來之後就委以親軍、近從的專任。

接着又受以良馬、寶弓以爲激勵,就此親身參與了杭州八都建立之前,爲了爭奪主導權和盟主之位的血雨腥風;也曾爲了臨安出身的董氏在錢塘站穩腳跟,而暗中截殺過別州派來的使者和官吏,滅,滅門過不肯合作的士紳。

也參與過討伐浙西狼山鎮將王郢的叛亂;平定過朱直等“杭州山賊”的匪患。更伏擊過攻入杭州境內的草賊前鋒;乃至又引兵反襲其大部陣營,燒掠繳獲無算,董真居中踏營斬將無可匹敵號稱驍勇一時。這纔有“董彪兒”的別號。

乃至在勢力進一步膨脹後,參與了驅逐朝廷任命的杭州刺史路審中,而伏擊鎮海節度使周寶派來護送的三百名官軍;最終又親自前往疏通,令鎮海節衙追認了杭州團練使兼刺史的既成事實。

而董昌本人,更是多次招他飲酒薰然同塌而臥之後,又捫肩嘆之曰“吾家千里駒”“可謂光大家門之幸”“吾兒日後皆要仰仗了。。“。

因此,在各路義營軍奉命北上討賊,而先勝後敗的丹徒會戰中,董昌損失了杭州八都的大部人馬之後;依靠留在臨安看守門戶和基業的董真,依舊可以擊敗諸多的覬覦者和潛在對頭,而讓董昌有了捲土重來的契機。

這一次顯然也不會例外的。依照叔父董昌事先的暗中期許和表態;彼輩年事漸高而身體不豫,幾個兒子也都才具不足以繼承家業。因此,只要這次能夠擊敗外來的賊軍,就會表他爲杭州刺史,而作爲身後的繼任之選。

然而,很快一個意外狀況將董真的思緒給拉回到現實中來。因爲正在突進的前隊突然就停了下來。

在眼見得遠處樹影掩印背後的大片波光粼粼,而水聲依稀之間,董真不由怒吼着分撥開那些拿着弓箭,卻又似乎呆滯在河岸上的部衆道,“爲什麼不繼續動手,快放箭啊。。”

然後他就見到了河面上魚儷而行的龐然大物,那是一種帶着巨大輪轂在河面上翻滾出翻白浪花的奇異船隻。

而從岸邊密密麻麻射過去的火箭,落在足足有三層高的青黑色船幫上,也就像是全力叮咬在牛皮上的蚊吶一般,大多無足輕重的相繼折斷而落,或又少許釘落其上也在水澆而下的青煙嫋嫋中迅速熄滅了。

這一刻董真才反應過來,這根本不是什麼輜重糧船,而是賊軍的水師戰船纔是。自己顯然被那些套過來的太湖水賊們給騙了,他正想尋找這些帶路的,卻發現早不見了蹤影。

然而這時候董真想要反悔掉頭也就是晚亦,很快四下裡就傳來更多更密集的廝殺和叫喊聲,還有一種形如炒豆一般的噼裡啪啦聲,正在隨着爭相退逃過來的身影,而向着他所在位置迅速逼近過來。

這時候,河面上的賊軍戰船也終於做出了自己的反響,只聽得一片仿若是暴雨前後的滾雷聲,在船幫上競相噴濺出一股股的大團灰煙來;而後的須臾之間,就像是又憑空而至的無形力量,紛紛搗打在這些聚攏在河邊的人羣中。

轉眼間,他們披甲的身軀就像是紙糊草做的,競相血肉橫飛的綻裂開來,或又肝腦塗地的噴濺和散落在周圍之人的頭臉之上,或又是潑灑在茵茵叢叢的河堤障道樹叢之間。

雖然只有河岸上最外層首當其衝的人遭受如此打擊,但是接下來慘烈的一幕卻是讓剩下的其他人,都當場士氣崩潰和軍心垮塌了;

他們有的歇斯底里的反衝向包抄和圍攻過來的太平軍,然後毫無章法的胡亂揮舞着兵器,被迅速淹沒在其中。有的兩股戰戰甚至大小失禁的跌坐在地上,不管不顧的嚎啕大哭起來。

還有的像是無頭蒼蠅一般的四散亂竄起來,試圖給自己找個能夠躲藏和提供安全感的掩身之所,然而在一望無垠的水鄉平原上,除了成行障道的堤柳和楊樹、榕樹之外,他們又哪裡找得到其他的遮掩處呢。

於是更多向外逃奔的人,又不得不在四面逐漸合圍起來的太平軍,刀槍弓弩的逼迫和驅趕下,又倒捲了回來相互擁擠着踐踏成了一片。

至於作爲他們曾經的主心骨,臨安兵馬都知董真,卻是在這一片驚呼亂叫的混亂場面中,發現自己已經指揮不住大多數人了。反而是因爲競相逃離河岸和堤畔的緣故,反而把他身邊最後聚集的百餘名親卒給凸顯了出來。

於是,來自河中座船上的新一輪速射集火,剎那間就將他們給淹沒在了迸濺如泉的碎石砂土煙塵,還有枝葉亂飛摧折倒下的樹叢之間。

當彌散煙塵再度隨着河風散盡之後,灰頭土臉的董真奮力從傾倒的枝杈間掙脫開來,卻發現周旁再有能夠站立的身形了,只剩下氣若游絲的呻吟和掙扎蠕動的動靜。

至於拼死用身體想要遮護住他的老家將兼親卒隊長,也四分五裂形容扭曲猙獰的只剩下上截身,半條僵直無比的手臂還死死抓搭在他的肩頭。

而另一名從小就鞍前馬後侍奉的親隨,也七竅流血的倚倒在半截樹樁上,身上幾個大大的裂口,讓五臟六腑都顯露出來來。

只是當董真瞠目欲裂的想要爬起來拼死一決,卻又發現下半身已經失去了知覺,兩條血糊糊的腿被壓在傾倒的枝杈中,根本就是動憚不得。。

這時候四下裡的廝殺聲也相繼寂落下來,越來越多的臨安兵被砍翻戳殺射死,或是跪倒在地上束手求饒;董真也萬念俱灰絕望依然的摸到了半截旗尖,對着自己的脖子就是用力捅去。

然而突然頭側重重的一痛、眼前一黑,他就一塊飛來的樹杈,給打的昏死過去了。

——我是分割線——

而在百里之外的天目山下,

好容易整齊身邊最後數千人馬飛奔得歸的董昌,難以置信的看着在臨安城頭上所林立起來的太平青旗,突然就身體晃了幾晃就在一片驚呼聲中從馬背上跌落下來了。

而在城頭上,出身太平山兵營的校尉張白波,也在焦灼而忐忑的望着遠方大道上的動靜。因爲,這次也是他麼這些閩地出身的老山兵士卒,除了零敲碎打的剿匪之外爲數不多獨擋一面的機會。

他們在山民嚮導的帶領下,翻過了天目山又潛襲到臨安城附近,作爲武裝偵察和待機呼應。卻沒有想到在偶然俘虜一名下鄉羅索的軍吏之後,才發現臨安城中是如此的空虛。

於是,就有了一次順理成章的潛入偵查,然後又在守門士卒疲憊孱弱的狀況下,變成了強奪城門的嘗試;待到一舉奪取成功之後,又發現居然城中沒有多少力量來奪還。

然後就乘勢向城內攻擊了幾次,不但搶回來大批物資和器械,還把其他幾門的守軍嚇得開門四散而走,於是,他們就此佔據了府衙在此堅守起來了。

因爲用來虛張聲勢的旗幟實在是數量不夠,因此他們乾脆把城中但凡是類似青色的物件,都被徵用和蒐羅過來了冒充一時。

因此,除了城門附近一些插在最外頭的旗幟是真貨外,其他走近了看就有會發現,包括店家的酒旗,民家的門簾鋪蓋,甚至是寺院的幡子在內的各色奇葩物件,都被豎起來了。

“玄元皇帝、日光菩薩、皇父阿羅柯、大光明聖尊、”

正當他在心中念念叨叨想這一切所能想到的暗自祈禱之際,突然遠處緩緩逼近的軍陣就停了下來,然後肉眼可見的發生了騷亂並且擴散開來。

最終,隨着居中一面最大的“董”字大旗的緩緩倒下,這些軍馬也在短暫的對峙和急促衝突、爭鬥之後,邊四分五裂各自逃散開來。

其中大多數都徑直繞過了天目山下的臨安城,而向着遠方的原野潰奔而去。於是,一時之間守城危機,就這麼迎刃而解了。

第七十一章 再啓第六百二十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續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輾轉第二百一十八章 各方3第848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續)第四百六十八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下)第850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第815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第三百七十五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下)第779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續二第二百八十七章 行路雨紛紛第954章 孟冬沙風緊(中第675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城池未覺喧(中第823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續第1050章 魚貫度飛樑(續第1033章 天子按劍怒(中第五百零三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續)第659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下第三十三章 驟亂第二百六十四章 新平4第832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下)第四百七十一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第781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中第932章 連旗登戰場(續二第四百八十七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第864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續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綠楊悄悄香塵滅第四十九章 後續4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思荃兮路阻長(中第六百一十四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續)第894章 胡星曜精芒(續二第三百八十章 政亂人思變第四百四十三章 悠悠卷旆旌(下第四百四十一章 悠悠卷旆旌第730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第八十八章 新生第一百五十五章新氣5第五百九十一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中第1027章 虜陣精且強第四百三十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下第五百三十五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續二第六百零五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續二第二十二章 升職?(中)第四百六十一章 鳴鼓興士卒(續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第771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中第1047章 魚貫度飛樑第1041章 使者遙相望(續二第696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第三百二十六章 遙寄雁南書(下第七十七章 行路第五百五十四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九第一百九十五章 雲翻5第五百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第842章 梟騎戰鬥死(下)第810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第一章 活着第五百四十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續第五百九十二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第953章 孟冬沙風緊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造2第964章 畫角悲海月(下 又是4000字第932章 連旗登戰場(續二第五百九十九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續第三百一十章 內外兩相望(下)直接來個大章第786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中第二百八十九章 行路雨紛紛(下第778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續第710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第五百二十八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三第七章 在北 下第638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中第三百五十八章 因思利弊難(中)第904章 烽火晝連光(續二第685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續第1053章 簫鼓流漢思(中)第721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中)第957章 孟冬沙風緊(續二第837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下)第876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中)第四百五十三章 誰肯相爲言第750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第979章 彎弓射賢王(下第三百四十五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中第972章 揮刃斬樓蘭第752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下第五百六十八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十第686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續二第四百零十一章 猶記登壇日(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柘林第二百五十一章 發端第854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續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人心苦未平(續第837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下)第三十二章 突現(下)第五百七十七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六)第二百一十六章 各方第八十九章 猶疑
第七十一章 再啓第六百二十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續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輾轉第二百一十八章 各方3第848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續)第四百六十八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下)第850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第815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第三百七十五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下)第779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續二第二百八十七章 行路雨紛紛第954章 孟冬沙風緊(中第675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城池未覺喧(中第823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續第1050章 魚貫度飛樑(續第1033章 天子按劍怒(中第五百零三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續)第659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下第三十三章 驟亂第二百六十四章 新平4第832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下)第四百七十一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第781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中第932章 連旗登戰場(續二第四百八十七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第864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續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綠楊悄悄香塵滅第四十九章 後續4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思荃兮路阻長(中第六百一十四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續)第894章 胡星曜精芒(續二第三百八十章 政亂人思變第四百四十三章 悠悠卷旆旌(下第四百四十一章 悠悠卷旆旌第730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第八十八章 新生第一百五十五章新氣5第五百九十一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中第1027章 虜陣精且強第四百三十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下第五百三十五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續二第六百零五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續二第二十二章 升職?(中)第四百六十一章 鳴鼓興士卒(續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第771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中第1047章 魚貫度飛樑第1041章 使者遙相望(續二第696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第三百二十六章 遙寄雁南書(下第七十七章 行路第五百五十四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九第一百九十五章 雲翻5第五百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第842章 梟騎戰鬥死(下)第810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第一章 活着第五百四十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續第五百九十二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第953章 孟冬沙風緊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造2第964章 畫角悲海月(下 又是4000字第932章 連旗登戰場(續二第五百九十九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續第三百一十章 內外兩相望(下)直接來個大章第786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中第二百八十九章 行路雨紛紛(下第778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續第710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第五百二十八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三第七章 在北 下第638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中第三百五十八章 因思利弊難(中)第904章 烽火晝連光(續二第685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續第1053章 簫鼓流漢思(中)第721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中)第957章 孟冬沙風緊(續二第837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下)第876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中)第四百五十三章 誰肯相爲言第750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第979章 彎弓射賢王(下第三百四十五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中第972章 揮刃斬樓蘭第752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下第五百六十八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十第686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續二第四百零十一章 猶記登壇日(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柘林第二百五十一章 發端第854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續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人心苦未平(續第837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下)第三十二章 突現(下)第五百七十七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六)第二百一十六章 各方第八十九章 猶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