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中

雖然歷史上的龍尾坡之戰的大敗覆滅沒出現,但是在鄜州境內意外爆發了另一場延川口之戰;結果就是京北行營都統兼左樞密使費傳古,旗下數萬大軍的潰滅。

一直低調收縮在太原幾乎無所作爲的,檢校太尉、中書令,京城四面都統崔安潛,率領河東諸鎮節度使並代北行營的藩漢兵馬,號稱十萬大軍就此突破北面羣山疊嶂南下直取關中了。

而作爲先鋒兵馬的,則是沙陀爲首並有的山外韃靼各部騎兵,由當年被朝廷攻滅了部族和地盤,而逃到陰山外的沙陀朱邪部首領李國昌/朱邪赤心之子,朱邪翼聖所統領。

好吧,另一個時空的歷史線,在推延和走偏了數年時光之後,還是拐了一個彎回來,以似曾相識的方式給再度重現了;而周淮安也只能感嘆所謂時代氣運之子,難免崛起的歷史慣性。

當然了,既然這位五代雙壁中與朱老三相愛相殺的另一端,都已經出現在了歷史舞臺當中,那周淮安也沒有理由置身事外,而繼續坐視其乘時而起了。

與哪位出身卑微河南人,還暫屬同盟的“活曹操”不同;他就是個典型的外族出身;哪怕在歷史上前期如何忠唐報國的“自幹唐”,後期又是如何自命皇室宗親,加以後唐之名立國。

用三國人物模板來形容,就活脫脫是個董卓的強橫殘暴,加上呂布的勇武兇悍,還成功竊國之後的混合體;最後還他妹的成就了劉皇叔一般的基業。

只是在這個過程當中不知道爲此征戰連綿,直接或是間接的死了多少人,也不知道用了多少家的屍骨和血淚來鋪就而成的所謂五代霸業;

既然身爲矢志要改天換地的穿越者,又擁有相應干預時局的勢力和基本盤之後;不做點什麼來避免這個充滿血淚的結果,或是減少不必要的惡性死傷循環;也太對不起自己跨時代的先見之明和遠見卓識了。

畢竟,周淮安自認又不是《民國文豪》那種,除了歷史主線按步就幫來投機取巧爲自己牟利的極端利己主義,就沒法寫其他故事發展變化的穿越者之恥。

而在冷靜下來由數據組通盤分析之後,周淮安又發現其實形勢很有可能沒有那麼的糟糕;根據館內零星的反饋,那支“李鴉兒”現在還只是一個番軍首領兼做先鋒大將而已。

相比之下,關內義軍的情勢也比歷史上好過了許多;一方面是地盤和實力更加的壯大,以及有實打實佔領關東地區作爲大後方,裝備、訓練和組織度也變相增強了許多。

反倒是朝廷陣營的官軍,卻被變相份額成爲了劍南三川,京西、西北各鎮和河東、代北,三個不同歸屬和指揮風格的地域集羣;

其中以成都小朝廷爲首的劍南三川尚且自古無暇。而宰相鄭畋爲首的京西各鎮也剛剛被皇朝御駕親征的大軍給掃蕩過一遍,姑且沒有餘力節外生枝。

剩下的最主要的敵手和威脅;也就是北面殺出的另一位使相崔安潛麾下,來自河東這一路番漢聯合的重兵集團而已。

而大齊方面,雖然損失了位於京北鄜坊節度使境內的數萬兵馬,但是在鳳翔、玢寧、以及親征大散關的黃巢身邊,卻還有合計近十萬的兵馬可用。

相比之下,來自河東官軍初戰表現的戰鬥力固然驚人,但在數量和規模卻是顯然大有水分的;而且長時間作戰的持久能力未嘗不是一個大問題。

據之前的消息,如今朝廷陣營的河東道及雲中、代北之地,乃是由檢校太尉、中書令,京城四面都統崔安潛主軍;河東節度使兼代北行營都統鄭從讜主政,的文武二元體制。

但是以號稱表裡山河的一隅河東地,想要在這種體制下供養和維持並且出動十萬以上的大軍,就實在有些不現實和勉強了。就算是有代北行營附從的藩軍以爲湊數,但是驅使他們同樣需要錢糧。

而且退渾、党項、沙陀等藩部番軍的戰鬥力也是良莠不齊的;而且基本上是青壯拼殺在前,老弱婦孺輸送放牧其後的舉族出動的作戰體制。

所以,用朝廷慣常軍額要折半的實力基礎來判斷,至少黃巢回下的大軍就算被切斷了後路,也不是沒有與之對戰和相持,乃至權力扭轉局面的機會。

當然了,實現和達成這一切的前提是,黃巢本人需要有足夠的信息和眼光,能夠做出足夠正確的判斷,並且壓制住手下的躁動和亂走才行的。

所以,按照最壞的情況進行打算的話,周淮安安排在武關——商州——藍田一線的保險措施和對應手段,也該就此派上用場以備萬一了。

“我們還有多少應急待機的人馬,可以抽調出來作爲北上的預備隊?。。”

他隨後對着留守襄州的第二軍(馬軍)左郎將劉六茅道:

“回都督,若是第二軍中的馬隊話;大可以以荊襄之間就地抽出五個基本的突騎(輕裝)營頭,和一個驃騎(具甲)營頭來。”

劉六茅亦是一絲不苟的回答道。

“此外,還有在湖南的第三軍,新組建和補充完成的三個騎步營頭;山南境內第四軍待機的兩個混成(騾馬化)營頭;江西境內第六軍以備萬一的駐隊六營;。”

“此外,就是襄陽本地拱衛序列的四個新練(部分火器化)營頭,洞庭湖中第五(水)軍已經完成再度整編,準備後續馳援峽江道的舟師八營(編制略小)。共計水陸二十八個基本營頭,約三萬將士。。”

“在馳援峽江道之後,地方預備役序列還可以發動和抽調出多少來。。”

然後,周淮安又對着從鄂州調回來,接管後方訓做和預備役事務的霍存問道:

“回都督話,地方兵役不比在編的戰兵和駐隊序列;但只消加以一旬到半月的功夫,亦可在荊湖左近的江西、山南、湖南等地,調集起來五萬左右自備刀弓的丁壯。。”

長相沉厚的霍存亦是凜然恭聲道。

“若是大都督尚且還有所需,就得請督府簽發更進一步的三級徵調令;自嶺外、江東分頭,抽掉更多的預備役丁員,但就需更多的時間來裝備和整訓,再加上道路遠近的輸送調劑,最少也要一個月功夫才能盡數到位。。”

“那糧臺方面又準備得如何,還有多少馬上可以調集起來的餘裕。。”

周淮安頓然轉向桂州戍防官,兼任荊湖糧院大使呂方道:

“還請大都督勿慮,其他的物用尚且不說,但是軍糧儲集目前堪稱充沛;自江東初初平定以後,當地轉運而歸的繳獲和物產,已經在民間置換和收集了一大批餘糧,以爲戰備屯儲。。”

臉色蒼白而鬍鬚稀疏的呂方,亦是連忙點頭道:

“此外,十數日內又即將迎來山南和荊湖的冬麥,江西和湖南初稻,分別相繼收割入倉之際;因此,就算不用額外調撥各地常平倉(市場調劑)、正倉(行政運行支出)、轉運倉(運輸損耗)、太倉(備荒救災)所屬:光靠嶺外軍備倉中的糧秣,就足以維持十萬人馬,從徵整年有餘的耗用。。”

“甚好!!你們怎麼說。。”

周淮安不由讚許道,最後轉向分別負責軍備整頓的楊能和後勤供應生產的王啓年。

“除了少許重型器械之外,上述所有軍額的甲械配備不是問題,都可以馬上自各地武庫和兵備總庫中調撥出來,只是其中難免摻雜四成左右,各地繳獲而來的留用式樣了。。”

身爲軍造監事的楊能,當先大聲開口道。

“全新的衣被帳毯鞋襪裝具,各地庫存和供銷總倉內,尚有現成的八萬人份左右;但是要留下三萬份額來保證峽江道的後續需求,此外,就是北地過冬所需的保暖寒衣方面,還需要時間來重新制備。”

眉眼細長而聲音輕柔的籌備局主事王啓年,亦是不緊不慢的開聲道。

“各色的皮子、毛氈,棉布和絲絨,都都有不少現成的,就是製成合用的軍衣袍服,分派任務下去之後需要大概一月稍多的回收和調集、配發之期。。”

“這樣也就暫且夠了。先發兵馬三萬北上以應萬全;”

周淮安再度點點肯定到。

“然後由參謀各組制定五萬人的作戰計劃和臨敵對策、方略;參軍組編列相應沿途地方保障和維持的人力、物資徵調預案。覈計科和籌劃科開始評估、推演,後續連帶民生和經濟活動的影響。”

“接下來,就該派人傳令前方武關和商洛縣的王行空,將各條內線和重新佈置的手段,都給竭力發動起來向北推進了。”

“首要目標在得到消息的即刻起,三日之內突破藍田峪的控制範圍,將駐防線抵近道藍田縣城之下,並將偵察線延伸到長安城東通化門外的五鬆驛。”

“次要目標,伺機控制商洛道西向分叉要衝的大昌關。。允許採取強硬措施和新型的技術兵器,以避免多餘的傷亡。。”

隨着帶着這些命令的訊兵飛馳而出,又變成空中飛舞而過的信鴿,或是壁板信號塔上鑲嵌各色反射鏡片的搖臂,相繼揮舞搖動起來的動作;風一般的傳遍了太平軍治下的嶺內各道。

第692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第三百二十三章 表裡兩相知(續二第六百零一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思荃兮路阻長(中第一百九十一章 雲翻第975章 揮刃斬樓蘭(續第777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下第734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續二第982章 單于一平蕩第780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第一百六十一章 興起二第一百零三章 城欲催(下第五章 還是活着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雨覆第693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中第三百八十九章 伏幟草中低(中第五百七十六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五)第一百三十七章 禪林(爆一次大章第1051章 魚貫度飛樑(續二第五百一十七章 荊蜀相接氣原通(下第989章 種落自奔亡(下)第六百零一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第五十五章 驟然第一百二十七章 回想第803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續第832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下)第1034章 天子按劍怒(下第845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第五百七十一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下)第828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續)第970章 征衣卷天霜(續第二百六十六章 再造第四百七十七章 千里卷戎旌(下第三百四十五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中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活3第六章 在北第三百九十五章 鐵騎擁塵紅第三百一十六章 糾糾兇難當第二百六十一章 新平第773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續第831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中)第695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續二第五百零六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下)第732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下第五百八十三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中第四十四章 心思(下)第四十三章 心思(中第695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續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氣第758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續第四百四十二章 悠悠卷旆旌(中第二百一十八章 各方3第二百五十一章 發端第693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中第三百四十三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續第五十九章 兩地第二百五十九章 崢嶸4第661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續二第六百一十二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中)第四百零二章 候烽河外暗(中第783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續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動4第四百九十七章 嘯旅乘明發(中第四百九十七章 嘯旅乘明發(中第四百四十六章 書中竟何如(中)這章算昨天的第四百二十二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興起三第993章 羽檄起邊亭(中)第796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中)第四百五十章 他鄉各異縣(下第687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第960章 旌旗颯凋傷(續第三百九十一章 伏幟草中低(續第二百二十七章 驚雷4第二百七十一章 招遠第四百四十四章 悠悠卷旆旌(續第866章 駑馬徘徊鳴(中)第五百五十五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十第三十八章 優待第二百八十一章 輾轉第三十章 突現第1022章 嚴秋筋竿勁第703章 漢虜相逢不相見(續第五百二十四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中第一百四十八章 漸變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開源第十三章 繼續活下去(中第五十二章 上路、旗語與紙甲,第四百六十六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第五十二章 上路、旗語與紙甲,第915章 明主不安席(中第1051章 魚貫度飛樑(續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他鄉各異縣第二百五十七章 崢嶸2第780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第二百八十章 過嶺(下)第886章 虜陣橫北荒(中)第二百六十六章 再造第五百四十一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續二第四百零十二章 猶記登壇日(續)
第692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第三百二十三章 表裡兩相知(續二第六百零一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思荃兮路阻長(中第一百九十一章 雲翻第975章 揮刃斬樓蘭(續第777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下第734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續二第982章 單于一平蕩第780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第一百六十一章 興起二第一百零三章 城欲催(下第五章 還是活着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雨覆第693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中第三百八十九章 伏幟草中低(中第五百七十六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五)第一百三十七章 禪林(爆一次大章第1051章 魚貫度飛樑(續二第五百一十七章 荊蜀相接氣原通(下第989章 種落自奔亡(下)第六百零一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第五十五章 驟然第一百二十七章 回想第803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續第832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下)第1034章 天子按劍怒(下第845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第五百七十一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下)第828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續)第970章 征衣卷天霜(續第二百六十六章 再造第四百七十七章 千里卷戎旌(下第三百四十五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中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活3第六章 在北第三百九十五章 鐵騎擁塵紅第三百一十六章 糾糾兇難當第二百六十一章 新平第773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續第831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中)第695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續二第五百零六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下)第732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下第五百八十三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中第四十四章 心思(下)第四十三章 心思(中第695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續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氣第758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續第四百四十二章 悠悠卷旆旌(中第二百一十八章 各方3第二百五十一章 發端第693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中第三百四十三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續第五十九章 兩地第二百五十九章 崢嶸4第661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續二第六百一十二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中)第四百零二章 候烽河外暗(中第783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續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動4第四百九十七章 嘯旅乘明發(中第四百九十七章 嘯旅乘明發(中第四百四十六章 書中竟何如(中)這章算昨天的第四百二十二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興起三第993章 羽檄起邊亭(中)第796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中)第四百五十章 他鄉各異縣(下第687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第960章 旌旗颯凋傷(續第三百九十一章 伏幟草中低(續第二百二十七章 驚雷4第二百七十一章 招遠第四百四十四章 悠悠卷旆旌(續第866章 駑馬徘徊鳴(中)第五百五十五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十第三十八章 優待第二百八十一章 輾轉第三十章 突現第1022章 嚴秋筋竿勁第703章 漢虜相逢不相見(續第五百二十四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中第一百四十八章 漸變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開源第十三章 繼續活下去(中第五十二章 上路、旗語與紙甲,第四百六十六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第五十二章 上路、旗語與紙甲,第915章 明主不安席(中第1051章 魚貫度飛樑(續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他鄉各異縣第二百五十七章 崢嶸2第780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第二百八十章 過嶺(下)第886章 虜陣橫北荒(中)第二百六十六章 再造第五百四十一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續二第四百零十二章 猶記登壇日(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