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誅心之刀

杜惜君的身世曝光,謝逸下獄。》,

事發之後,李世民着實有些心煩,不僅要看大理寺調查進展,還有承受來自各方要求嚴懲的壓力。

一邊還是考慮朝堂平衡,深恐牽一髮而動全身,心中的猜忌卻又不能完全擱下。

回到寢宮,還得面臨李治和兕子的哭訴,這兩個孩子得知消息後,別提有多着急了。

最敬佩的謝長史,逍遙哥哥,最敬重的杜姐姐都成了嫌犯,甚至還被關進了大理寺的監牢。

他們還聽宮人說起,有可能永遠出不來,甚至殺頭……

李治和兕子壓根不信他們有罪,更是心疼和害怕,謝長史和杜姐姐要是……只是略微想想,兩個小傢伙便被嚇哭了。

營救是自然而然的想法,只是他們到底年幼,營救手段只有懇求父皇。

“父皇……”兕子到底還小,不會講道理,只是撲在李世民懷中哭,哭得天可汗陛下心疼不淡定。

十歲的李治則侃侃道:“父皇,若謝長史和杜氏有心謀害,我和兕子恐怕早就遭毒手了。幾次危急,都是他們相救,如果真是爲了報仇,只要不出手,便已經成功了……”

童言無忌,卻也最爲質樸,道理確實如此。

謝逸和杜惜君要是有心謀害,機會真的很多,但他們沒有動手……居心叵測?如果非要這樣說,他們究竟有怎樣叵測的居心,又能有多大的謀劃?

至少在目前看來。難有合理答案。

這件事的處置,真是有點……

看着兩個滿臉淚痕的孩子,李世民長嘆一聲。

……

次日一早。長孫無忌奉詔入宮。

以往遇到棘手的難事,李二陛下多是和長孫皇后談起,夫妻親密,可以直言不諱。

但如今孤家寡人,唯獨能不那麼虛僞說上幾句話的便是長孫無忌了。在大舅哥面前,至少可以少些顧忌,少些冠冕堂皇。卻也少不得有些許保留。

“陛下!”

“輔機啊,長安城裡的傳言,你都聽說了吧?”

“聽說了。”君臣私下交談。開門見山,長孫無忌也不彎彎繞繞。

“那你怎麼看?”

“市井無稽之談!”長孫無忌立即給出了自己的論斷。

李世民轉身問道:“那你以爲是何人散播?”

民間是會起流言,但要迅速傳播,成爲輿論導向。必定是有人蓄意而爲。

長孫無忌搖頭道:“是什麼人不確定。但臣以爲,應該不是謝逸和鄭娘子。”

“何以見得?”

“此等手段太過兒戲,但有脅迫君王之嫌,謝逸和鄭娘子都是聰明人,不會如此愚蠢。”長孫無忌道:“而今臣進宮之前,又聽到了一種傳言,是有關天花的。”

李世民眉頭一皺,問道:“什麼傳言?”

“有傳言稱天花肆虐。是陛下有失,枉殺英傑。冤屈忠良義士,是上天示警。”饒是關係親密,但口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長孫無忌還是有些緊張。

“哼,枉殺的英傑杜伏威?冤屈的忠良是謝逸?”李世民冷了道:“是什麼人如此大膽,散播叵測之言。”

“陛下,這便是臣認爲謠言並非出自於謝鄭二人之口的緣故,傳出這樣的流言,只會激怒陛下,有何益處?”

長孫無忌道:“以謝逸的聰明才智,豈能不明白?這傳言之人,倒不像是救人,而是補刀,補誅心之刀。”

李世民沉吟片刻,悠悠道:“雉奴和兕子昨晚向朕求情了,哭得很厲害。”

長孫無忌輕聲道:“哦,晉王和公主曾蒙謝、杜二人相救照顧,必有感情……”

“輔機啊,你以爲此事當如何處置?說實話!”

“陛下,臣以爲闞棱與謝逸或許不宜一概而論,需當要弄清楚事實,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其次,再權衡利弊,畢竟牽一髮而動全身。”

李世民道:“謝逸在大理寺推的一乾二淨,你相信嗎?”

“陛下。”長孫無忌略微遲疑,續道:“臣以爲此事似乎頗爲巧合。”

“怎麼講?”

“年前韋悅在東市調/戲謝杜氏被吳王所阻,不久後便欲求親,順便查問其出身;臣已然查過,在淮陽調查之人名叫鄭斌,滎陽鄭氏偏方子弟,與謝逸早有過節。”

長孫無忌道:“李崇晦出城行獵,恰巧在杜伏威墳前抓到闞棱,怎麼看都不是巧合;事情一出,韋悅便拿着調查結果舉報,這一樁樁一件件……”

李世民也皺起了眉頭,許久才道:“你的意思是,有人蓄意針對謝逸?”

“有這個跡象。”

“什麼人?”

“並無真憑實據,臣不敢妄言,但是想想謝逸的身份,以及陛下寄予的厚望……”

李世民心頭一震,手中的拳頭已然緊緊握起,沉聲問道:“輔機,你覺得孝恭……”

“陛下,臣不敢妄言,只是涉及杜伏威,李崇晦又身在其中,河間郡王避不開這一局。”

“而今謝逸推得一乾二淨,還反過來爲杜伏威鳴冤……輔機啊,你以爲謝逸是否和逆賊有所勾結?”

長孫無忌道:“陛下,臣有兩點考慮;其一,謝逸若與闞棱有聯繫,必會阻止其前去祭奠杜伏威;

其二;謝逸爲杜伏威鳴冤,反倒說明他心向大唐,心向陛下,唯有如此,他才能正大光明立足於朝堂。”

李世民悠悠道:“你所言不無道理,他要是叛賊,這一年的所作所爲便不合情理。或許只是被杜氏的身份所累而已,親親相隱倒也並非不能理解,要是全無情意,朕反倒不放心。只是要爲杜伏威平反,必然得……”

長孫無忌小心翼翼道:“陛下,其實杜伏威昔年……貞觀元年時,您便動過心思,只是當時少不得倚重宗室軍力;且高祖皇帝仍在,多有顧忌。

但今時不同往日,京畿安,然江淮不寧……杜伏威雖故多年,但江淮百姓言辭心間仍多有追念。復一人之名,可得萬民之心,此舉……”

“輔機所言甚是,但如此一來,豈非要……”李世民不禁有些遲疑,好半天后才沉聲道:“不着急,先讓謝逸在大理寺多呆幾天,再看看他的心性和態度;

至於杜伏威一案,查一查也好,朕也想看看某些人的態度;只是單憑謝逸一面之詞就重審,多少有些……除非是有……”

長孫無忌輕聲道:“陛下,契機總會有的,中書那邊一直關注着呢!”

……

第425章 帝王遲暮第289章 狂奔的薛延陀人第327章 輕鬆寫意否?第66章 莫名黑鍋附第270章 少年璧人第53章 任性熊孩子第347章 齊州亂第363章 最後一絲安慰第219章 今貌復舊顏第133章 反客欲爲主第381章 成王敗寇第231章 貼心的孔穎達第201章 夷男的小心思第264章 不仗義的李二第330章 舉手之勞第349章 事已至此第367章 是始非終第40章 淮陽縣男第75章 刺王殺駕(下)第240章 程駙馬的邀請第3章 同炕而眠第章細嗅薔薇第163章 大唐最佳女主角第118章 甜棗與臺階第123章 御苑私語第285章 草原校軍第276章 河東風雲起第348章 湖畔火起第88章 敗家子屬性第419章 被冷落的長史第387章 委以重任第113章 朝堂驚雷響第35章 藥到待病除第8章 邊角料的利用第349章 帝怒妃怨第330章 舉手之勞第360章 還有一個戰場第9章 縱馬小紈絝第175章 熟悉的陌生笑臉第34章 城門宮闕次第開第303章 碰壁的祿東贊第233章 順勢而爲第374章 偷香尋玉第286章 吐蕃人的執着第42章 無心插柳也栽花第153章 魏徵的歉意第291章 報捷與請罪第280章 大膽的設想第108章 執子之手第143章 龍孫名象第227章 謝郎歸第410章 故人重逢第94章 鄭女難嫁第138章 來日之路何以擇第286章 吐蕃人的執着第263章 黜陟使第165章 或有昭儀第382章 石破天驚第四一七章第107章 狂徒尋釁,嬌叱怒摔第247章 伯府四美第133章 反客欲爲主第179章 立功機會第99章 白衣刺客突襲來第254章 迫人的選擇第69章 百鬼洛陽行第184章 憤怒的結社率第207章 紫衣徐娘第424章 唐朝駙馬爺第249章 太常寺的樂師第344章 王家餘孽出洛陽第255章 平局成爲一種時尚第80章 黑夜裡的心境第2章 百寶袋裡的圖畫第138章 來日之路何以擇第212章 隱遁第323章 蒙圈的侯君集第38章 重臣外放有名堂第262章 河東行第414章 朝野態度第386章 事到臨頭第420章 新人舊人第376章 良緣早註定第305章 三試婚使第136章 莫使杜若花謝去第61章 意外的邀請第414章 朝野態度第211章 疑陣第9章 縱馬小紈絝第50章 諸子盼得君父前第119章 猜測構陷一步遙第240章 程駙馬的邀請第30章 晉王病重第356章 還個人情第352章 愛子心切第101章 有何隱情第311章 雲騎尉第404章 朝堂上的好戲第3章 同炕而眠
第425章 帝王遲暮第289章 狂奔的薛延陀人第327章 輕鬆寫意否?第66章 莫名黑鍋附第270章 少年璧人第53章 任性熊孩子第347章 齊州亂第363章 最後一絲安慰第219章 今貌復舊顏第133章 反客欲爲主第381章 成王敗寇第231章 貼心的孔穎達第201章 夷男的小心思第264章 不仗義的李二第330章 舉手之勞第349章 事已至此第367章 是始非終第40章 淮陽縣男第75章 刺王殺駕(下)第240章 程駙馬的邀請第3章 同炕而眠第章細嗅薔薇第163章 大唐最佳女主角第118章 甜棗與臺階第123章 御苑私語第285章 草原校軍第276章 河東風雲起第348章 湖畔火起第88章 敗家子屬性第419章 被冷落的長史第387章 委以重任第113章 朝堂驚雷響第35章 藥到待病除第8章 邊角料的利用第349章 帝怒妃怨第330章 舉手之勞第360章 還有一個戰場第9章 縱馬小紈絝第175章 熟悉的陌生笑臉第34章 城門宮闕次第開第303章 碰壁的祿東贊第233章 順勢而爲第374章 偷香尋玉第286章 吐蕃人的執着第42章 無心插柳也栽花第153章 魏徵的歉意第291章 報捷與請罪第280章 大膽的設想第108章 執子之手第143章 龍孫名象第227章 謝郎歸第410章 故人重逢第94章 鄭女難嫁第138章 來日之路何以擇第286章 吐蕃人的執着第263章 黜陟使第165章 或有昭儀第382章 石破天驚第四一七章第107章 狂徒尋釁,嬌叱怒摔第247章 伯府四美第133章 反客欲爲主第179章 立功機會第99章 白衣刺客突襲來第254章 迫人的選擇第69章 百鬼洛陽行第184章 憤怒的結社率第207章 紫衣徐娘第424章 唐朝駙馬爺第249章 太常寺的樂師第344章 王家餘孽出洛陽第255章 平局成爲一種時尚第80章 黑夜裡的心境第2章 百寶袋裡的圖畫第138章 來日之路何以擇第212章 隱遁第323章 蒙圈的侯君集第38章 重臣外放有名堂第262章 河東行第414章 朝野態度第386章 事到臨頭第420章 新人舊人第376章 良緣早註定第305章 三試婚使第136章 莫使杜若花謝去第61章 意外的邀請第414章 朝野態度第211章 疑陣第9章 縱馬小紈絝第50章 諸子盼得君父前第119章 猜測構陷一步遙第240章 程駙馬的邀請第30章 晉王病重第356章 還個人情第352章 愛子心切第101章 有何隱情第311章 雲騎尉第404章 朝堂上的好戲第3章 同炕而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