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何人膽大包天?

喊殺聲繼續了很久,里正一直躲在房間的角落下瑟瑟發抖。

直到天光大亮,外面的喊殺聲徹底停止以後,他才壯着膽子起身,顫顫巍巍地出門前往自家小院,卻查看情況。

小村裡最爲“豪華”的小院已經殘破不堪,過火之後顯得一片焦黑,不少地方已經是坍塌的殘垣斷壁。

一身紫袍的劉德威坐在那裡,有氣無力,整個人憔悴不已,早沒了昨日的氣度,有點狼狽,更多的則是無奈。

在華陰,距離長安不遠的王畿關中,竟然遭遇了不明身份的黑衣人行刺,目標正是自己押送的兩個重要犯人。

這件事他糟糕了,李佑無論是作爲犯人還是皇子,如果有個三長兩短,自己都無法向皇帝交差。

原以爲只要熬到返回長安,自己就徹底輕鬆了,誰曾想會在這最後階段出這樣的事情,實在是……

幸運的是李佑和陰弘智只是不同程度受傷,在兵丁拼死相救,付出巨大的傷亡之後,總算是保住了他們的性命。

這算是不幸中的萬幸,如果人死了,自己玩死難辭其咎。好在如今人沒死,多少還有些許迴轉的餘地。

隨行的醫者已經在爲李佑和陰弘智進行簡單的包紮,自己也派人前去華陰縣城搬救兵,同時飛馬急報長安。

沒有足夠的護衛,不確定安全的情況下,劉德威是無論如何不敢再輕易上路的。如果昨晚那樣的襲殺再出現一次,天知道會是什麼情況。

也不知道是什麼人,莫名其妙地對一個謀反的皇子動手,真是奇怪,縱然……

念及此處,劉德威心頭莫名一震,這一路上儘管李佑被朝廷定義爲叛逆,但劉德威依舊將其視爲皇子,至少心裡是這般對待的。

所以昨晚出事的時候。他第一反應是這對一個皇子的襲殺,但此刻回過神來似乎不是那麼回事。

李佑是叛逆啊,何況謀殺除了針對李佑,還針對陰弘智。這似乎已經足夠能說明問題。

那麼爲什麼要刺殺兩個逆賊呢?等他們回到長安,等待他們的必然是死路一條,爲什麼有些人按耐不住,現在就要動手呢?

答案似乎十分明顯,顯然是有人不想讓他們活着回到長安。爲什麼呢?

身爲刑部尚書,劉德威馬上就反應過來,殺人滅口這種事情多了,尤其是涉及到身家性命的大案。

他也立即意識到爲什麼皇帝會容許李佑在洛陽養病,而不是立即前往長安,這件事註定了牽連甚廣。也許到最後不簡簡單單是李佑謀反這麼單純,也許還牽涉到更多事,更多人。

正是這些人不希望李佑活着回到長安,他們……

究竟是什麼人劉德威不知道,耶不敢隨便揣測。他只知道自己已經牽連進一件彌天大事之中來,想要脫身已經沒有可能。

仔細想想也沒必要脫身,自己自始至終只是個局外人,只是負責押送,呈交一些證據,鏈調查的事情都不曾負責,整個事件和自己沒有半文錢的關係,更與李佑和局外人沒有任何牽連,又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只是真的是這樣嗎?

華陰縣令接到通報幾乎嚇得直接跳起來,在自個的地界上。當朝刑部尚書,獲罪的皇子和一干至關重要的朝廷欽犯遭到了不明身份者的襲擊。

這這這……

朝廷要是追究下來,自己這個地方官治理無方,導致境內的盜匪橫行的罪名是逃不掉的。而且昨天這些人進入境內。自己竟然一點都不曾察覺,也沒有派人前去迎接保護,以至於出現現在這樣的情況。

該當如何是好呢?

劉尚書要求的醫者和護衛自然要是提供的,縣令第一時間便派人前去小村莊,與此同時也向朝廷呈報了奏疏,同時請罪。

唉!到底是些什麼人。竟然在華陰橫行,對皇子動手,實在是……

……

究竟是什麼人?

太極宮裡,李世民也發出了同樣的疑問,不同的是他的聲音很大,是帝王的咆哮,讓整個長安,整個大唐爲之震動。

當此之時,李二陛下正在承慶殿裡和大臣們商討新一年的糧食種植計劃。土豆和玉米經過多年的培育之後,種子已經越來越多,按照戶部和司農寺的意思,今年已經可以在全國範圍內選一些地區進行推廣種植。

目的除了進一步增加種子數量外,就得是讓百姓接受,讓百姓們見識一下這些新作物,看看是怎樣的高產,怎樣的便於管理,最主要的是告訴大家這是可以食用的新糧食。

與其費盡心思進去說教告訴他們,不如用這樣最爲直接的方式,畢竟耳聽爲虛眼見爲實。讓百姓們親眼見識之後,比什麼都管用,將來在全國範圍內推廣的時候就方便多了。

長安的權貴們對此十分樂意,很願意貢獻自家的莊子田產來推廣,但司農寺更希望讓平民多一些接觸。對此君臣們在承慶殿裡商討了許久的處理方式,已經頗有眉目,都在展望着未來幾年大唐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最終做到天下無餓殍。

沒想到在這個時候,內侍火急火燎地送來了一份來自華陰的急報——劉德威押送和李佑、陰弘智等齊州謀反案的主犯們在華陰縣遭遇襲殺,李佑和陰弘智受傷,但無性命之憂。

承慶殿裡坐着的都是大唐的人精,幾乎在第一時間便回過神來,想明白這件事意味着什麼。一個謀逆的案犯在被押送到都城,接受審問和處置之前遭遇襲擊,合理的解釋只有一個——有人不想讓他們到長安。

襲殺就是想要他們閉嘴,那麼合理的推斷便是李佑和陰弘智等人掌握了什麼不爲人知的秘密。

問題嚴重了,承慶殿裡的大臣們都清楚地意識到看似要塵埃落定的齊州謀反案件,恐怕還沒完,而且可能掀起更爲嚴重的腥風血雨。

因爲皇帝陛下已經怒了,在關中王畿之地,公然行刺刑部尚書親自押送的逆賊,其中一個還是他的親生兒子。

李世民怎麼能不怒呢?究竟是什麼人吃的熊心豹子膽,敢這樣的大逆不道,公然挑釁。

第291章 報捷與請罪第90章 年年歲歲,惜君如故第152章 最佳媒人第17章 故鄉自有貴人助第252章 湊熱鬧的皇子第7章 何人筆下出佳作第40章 淮陽縣男第377章 佳節醞風雨第277章 阿史那思摩的客人第75章 刺王殺駕(下)第265章 管家的武娘子第13章 不想做詩人的醫生第305章 三試婚使第142章 東宮的碎瓷片第372章 久別重聚第120章 上元佳節第64章 虞公最後一諫第354章 非常家宴第165章 或有昭儀第420章 新人舊人第232章 皇子意動第186章 夜半馬蹄急第351章 舊事重提第181章 暫別長安第235章 東宮策第391章 留下聲音的神物第326章 秘旨連夜來第248章 不想孤單的太子第75章 刺王殺駕(下)第365章 嫵媚的傾聽者第392章 矯詔救駕第289章 狂奔的薛延陀人第123章 御苑私語第258章 謝逸難封第358章 用心良苦,居心叵測第20章 令人惆悵的勝局第8章 邊角料的利用第127章 忌辰不知埋骨處第176章 越描越黑第236章 文臣武將第387章 委以重任第219章 今貌復舊顏第145章 君子報恩第360章 還有一個戰場第229章 李世民的遠慮第419章 被冷落的長史第204章 朋友與盟友第173章 歷史書寫者第347章 齊州亂第51章 風疾復發第328章 復仇者聯盟第130章 危機來時天花起第100章 長安夜不寧第277章 阿史那思摩的客人第287章 長安望北人第392章 矯詔救駕第374章 偷香尋玉第168章 恍然知誤會第225章 同行歸長安第204章 朋友與盟友第270章 少年璧人第296章 河間王薨第25章 芳心已許兩月後第214章 長安驚第59章 儲君之憂第248章 不想孤單的太子第15章 神秘色彩第77章 佳人無恙,事有蹊蹺第373章 白雲觀裡,妙齡道姑第342章 皇妃收割機第章細嗅薔薇第220章 家書抵萬金第127章 忌辰不知埋骨處第31章 約定之期第251章 少陵塬上早春行第41章 磨損的馬蹄第34章 城門宮闕次第開第339章 紅了眼眶第418章 太子歸屬第49章 問罪納諫第136章 莫使杜若花謝去第294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34章 城門宮闕次第開第249章 太常寺的樂師第325章 齊州風起第280章 大膽的設想第205章 篝火晚宴第56章 魏王發願第182章 狄家小宰相第7章 何人筆下出佳作第349章 帝怒妃怨第336章 強人所念第218章 豎子莽夫第131章 欺君之罪第170章 紅袖第86章 暗箭雛形第150章 灞橋叮囑第158章 閨閣晨語第204章 朋友與盟友第287章 長安望北人
第291章 報捷與請罪第90章 年年歲歲,惜君如故第152章 最佳媒人第17章 故鄉自有貴人助第252章 湊熱鬧的皇子第7章 何人筆下出佳作第40章 淮陽縣男第377章 佳節醞風雨第277章 阿史那思摩的客人第75章 刺王殺駕(下)第265章 管家的武娘子第13章 不想做詩人的醫生第305章 三試婚使第142章 東宮的碎瓷片第372章 久別重聚第120章 上元佳節第64章 虞公最後一諫第354章 非常家宴第165章 或有昭儀第420章 新人舊人第232章 皇子意動第186章 夜半馬蹄急第351章 舊事重提第181章 暫別長安第235章 東宮策第391章 留下聲音的神物第326章 秘旨連夜來第248章 不想孤單的太子第75章 刺王殺駕(下)第365章 嫵媚的傾聽者第392章 矯詔救駕第289章 狂奔的薛延陀人第123章 御苑私語第258章 謝逸難封第358章 用心良苦,居心叵測第20章 令人惆悵的勝局第8章 邊角料的利用第127章 忌辰不知埋骨處第176章 越描越黑第236章 文臣武將第387章 委以重任第219章 今貌復舊顏第145章 君子報恩第360章 還有一個戰場第229章 李世民的遠慮第419章 被冷落的長史第204章 朋友與盟友第173章 歷史書寫者第347章 齊州亂第51章 風疾復發第328章 復仇者聯盟第130章 危機來時天花起第100章 長安夜不寧第277章 阿史那思摩的客人第287章 長安望北人第392章 矯詔救駕第374章 偷香尋玉第168章 恍然知誤會第225章 同行歸長安第204章 朋友與盟友第270章 少年璧人第296章 河間王薨第25章 芳心已許兩月後第214章 長安驚第59章 儲君之憂第248章 不想孤單的太子第15章 神秘色彩第77章 佳人無恙,事有蹊蹺第373章 白雲觀裡,妙齡道姑第342章 皇妃收割機第章細嗅薔薇第220章 家書抵萬金第127章 忌辰不知埋骨處第31章 約定之期第251章 少陵塬上早春行第41章 磨損的馬蹄第34章 城門宮闕次第開第339章 紅了眼眶第418章 太子歸屬第49章 問罪納諫第136章 莫使杜若花謝去第294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34章 城門宮闕次第開第249章 太常寺的樂師第325章 齊州風起第280章 大膽的設想第205章 篝火晚宴第56章 魏王發願第182章 狄家小宰相第7章 何人筆下出佳作第349章 帝怒妃怨第336章 強人所念第218章 豎子莽夫第131章 欺君之罪第170章 紅袖第86章 暗箭雛形第150章 灞橋叮囑第158章 閨閣晨語第204章 朋友與盟友第287章 長安望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