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佳節醞風雨

正月十五上元節,一年中長安最爲熱鬧的時候。

上元燈會,幾乎所有的長安百姓都會出門觀燈,參與一年一度的狂歡盛會,謝家上下自然也對此充滿了興致。

徐慧是第一次到長安,對上元燈會充滿希冀,而鄭麗婉也謝逸正是在上元夜定情,因此這是一個很特別的日子。

去歲因爲杜惜君和鄭麗婉臨產的緣故,謝家人並未出門,今年難得全家團圓,於是乎上元日集體出動。

正月十四李治夫婦和晉陽公主返回長安的時候,謝家上下也一同返回長安。可能在未來一段時間,他們都需要居住在長安城裡。

李世民給謝逸的假期只到上元節後,接下來的日子他就要正常辦差了,食君之祿,擔君之憂,做臣子的自然不能過分的愜意逍遙。無論是出入弘文館,還是在晉王府效力,但就是不能再待在家裡無所事事。

城中的府邸也早已打掃一新,門口的匾額也已經換成了淮陽郡公府,檔次一下子高了很多。

城中的宅院雖然沒有輞川別墅那麼大,卻也別有特色,諸位夫人們都十分喜歡。尤其是確定謝逸會留在城裡的時候,諸位夫人們誰也沒有再回輞川別墅的心思了,誰也不願意離開夫君。

頭一天回府,安置整理多少有些麻煩,等到第二天上元節的時候,謝家上下便傾巢而出,外出觀燈。

四位如花似玉的夫人,一位亭亭玉立的小娘子,兩個可愛孩子,當謝逸帶着一家人走在街上,頓時引來無數人豔羨的目光,成爲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實在是人比人氣死人啊,看看人家這生活。年紀輕輕的高官顯爵,嬌妻美眷,人生至此,夫復何求啊!

謝逸對自己這種優越感倒不是很在意,但對家人的安全格外重視,一家人沿着朱雀大街觀燈遊玩之時。夜北則帶着護衛在暗中組成強大的包圍圈,有意無意間將遊人過濾,但凡不安全因素全都被阻擋在外,保證謝家人不受到騷擾。

……

對謝家人而言這是一個開心的夜晚,但晉陽公主李明達卻有幾分黯然。

她昨天便知道謝家要在城中觀燈的消息。她非常想參與其中,但可惜公主的身份決定了她不能隨便離開皇宮,更不能跟着一個大臣和家眷一起外出,這會只能站在承天門的城牆上瞧着燈火通明,宛如火龍一般的朱雀大街默默發呆。

“兕子,怎麼在這發呆,想什麼呢?”不知何時,韋貴妃和楊妃等人也走上了城樓。因爲晉陽公主大小是李世民最寵愛的女兒,皇帝親自鞠養。所以妃嬪們不管是虛情還是假意,都得寵着。在城牆上見到李明達,少不得關切詢問。

“哦,沒什麼……朱雀大街上的燈好漂亮。我在這看看……”李明達迴應一聲,聲音很輕,但掩藏不住嚮往之情。

嬪妃們自然知道皇家規矩,自然不好多說什麼。更無言勸說李明達,只得話鋒一轉玩笑道:“哦,還以爲我們兕子惦記未來的駙馬呢!”

“是啊。兕子年紀不小了,陛下該操心着爲兕子選駙馬了……”

幾位嬪妃雖然只是玩笑,但李明達聽在心裡卻是別有感觸,尤其是送出那塊玉佩的情況下,不免有些難爲情,霎時間便有些臉紅了。

“瞧,我們兕子臉紅了,果然是大姑娘了……放心好了,娘娘定會提醒你父皇,給你挑個好夫婿。”小楊妃在一旁附和玩笑一句。

那邊韋貴妃道:“用得着你我操心嗎?兕子是陛下摯愛,文德皇后嫡女,夫婿人選自然是極好的……”

“幾位娘娘莫要拿我開玩笑了,等衡山姐姐嫁了再說……”李明達趕忙拿衡山公主做個擋箭牌,敷衍一句匆匆跑開了。

留下一羣妃嬪笑聲不斷,也難怪,長孫皇后去世,她們都以長輩的身份來對待晉陽公主。且身爲女性,自然對婚姻之事比較上心。

現如今皇女大都已經出嫁,只剩下長孫皇后嫡出的衡山公主和晉陽公主尚未定親出嫁,自然成爲宮中最爲關心的頭號大事。

而且嬪妃們很希望早點有喜訊,因爲齊王李佑和太子李承乾的事情,皇家的氣氛太過壓抑低沉。這個時候,如果有一場熱鬧點的喜事改善一下氣氛,那自然是最好不過的。

只是一場喜事真的能改變皇家氛圍嗎?想到這個問題,楊妃輕輕搖搖頭。

……

貞觀十六年,大概是二十多年來李承乾度過了最糟糕的一個年節。

年底的那場風波徹底動搖了東宮的根基,動搖了他這個太子的名聲與印象,最後好不容易保住了太子之位,堪稱是驚險之至。

但李承乾清楚地知道,這只是暫時的,自己的儲君之位仍舊搖搖欲墜,完全看父皇的心情。

杜楚客能看清楚的形式,李承乾也懂,而且他自問比其他皇子更爲了解父皇。他更清楚地感受到父皇之所以會選擇維護自己,完全是出自於政治和形式上的需要,而非是一個父親對兒子的疼愛。

這纔是最可怕的事情,李承乾甚至已經確定,父皇已然徹底放棄了自己,正式的廢立只是時間問題。

雖然魏徵入了東宮輔佐,雖然前幾日的宮宴上,父皇信誓旦旦稱按照宗法制度,太子有子,如果太子英年早逝,那麼皇位也應該是皇孫李象來繼承。

這些佈置和言辭好像確實是父皇對自己的維護,甚至堪稱是對羣臣的一種心態和信諾。但李承乾卻一點都樂觀不起來,如果父皇什麼都不說還倒罷了,但如今這樣的情形反倒讓人擔憂。

魏徵那個老匹夫和孔穎達他們差別不大,大概是剛出的事情的緣故,所以如今對自己還算客氣,但將來呢?

而且李承乾很確定,魏徵只會對父皇一個人效用,不會對自己有任何的忠誠可言。按照父皇的說辭,如果自己身體有個三長兩短。兒子李象能夠登上皇位?

開什麼玩笑,先說父皇肯不肯答應,即便真的可以,將來有一羣虎狼一樣的皇叔環伺。不要說坐穩皇位了,兒子有沒有命在都不好說。

自個的親兄弟們如狼似虎,沒有一個安好心的,現在一心想着弄死自己,又豈會放過一個孩子?

父皇這番話說的信誓旦旦,義正言辭,但是有多少實際意義呢?又有多少真心實意?李承乾嘴角露出一絲苦笑。以父皇的睿智,他豈能不清楚這些道理?看得透卻不當回事,故意忽略,這纔是最怕的地方。

對此,李承乾表情凝重冷峻,已經對自己的父皇全然失去了信心,也不在抱有希望。

如果自己再犯一丁點錯誤,或者朝野再有什麼風吹草動,哪怕是一丁點不利於自己的消息。自己的太子之位都將岌岌可危。

李承乾覺得自己做不到不犯錯誤,那些如狼似虎的兄弟,尤其是魏王李泰肯定會不斷給自己找麻煩的。

如果自己出一丁點錯誤,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失去了太子之位,恐怕旦夕間也會有性命之憂。

這個時間點可能會很近很近,因爲李承乾聽到了一個隊自己非常不利的消息,在洛陽養病許久的逆賊李佑正在被押送長安。

東宮和齊王府是有聯繫的。雖然很有限,但如果被人抓住不放,甚至是加以渲染。都將有嘴說不清。

到那個時候,父皇還會對自己手下留情嗎?

……

上元節燈會,魏王李泰對此沒有絲毫的興趣。

自打成年以後,除了那年爲了顯示一下文采,前去看過燈會做過幾首詩之後,他再也沒有出現在上元節的長安街頭。

對於一個有理由有抱負,滿心權謀的皇子而言,李泰可不想將有限的生命浪費在這些無用的地方。

此刻他最爲在意的便是洛陽傳來的消息,李佑的疾病終於好了,刑部尚書劉德威正押送着他再次踏上前往長安。

這可是他等待許久的好消息,去年李佑謀反之事驚天動地,那麼處置結果肯定也會是驚天動地。肯定是這樣的,李泰對此很篤定,負責父皇也不會讓李佑在洛陽延遲那麼久。

是的,李泰篤定地認爲李佑在洛陽生病一事有貓膩。李佑生病可能是真的,但絕對沒有那麼嚴重,一個叛逆有必要在洛陽宮安排治病修養月餘時間?

李佑需要養病也就罷了,那陰弘智、燕弘信等人總身體康健吧,卻也被關在了洛陽不曾及時押送長安。表面上看是爲了併案一同處置更爲妥當,但換個角度來看,似乎也有故意拖延的意思。

李泰覺得這是父皇的默許,李世民在這件事上有私心,也許還有未了的父子之情,既然無法原諒這個兒子,無法讓李佑逃過國法的懲罰,那麼通過這種方式讓他多活一段時間,多渡過一個新年,算是盡一個父親最後一絲心意吧!

或者只是父皇自己想要安穩地過了年,不想在新年之時處理李佑的事情,不想在萬象更新的喜慶時刻父子相殘。所以故意讓他在洛陽宮延遲一段時間再入長安,將這個時間推後,也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當然了,也許父皇此舉也是考慮到朝政的安穩需要,將這個時間延後,來爭取更多的時間穩固局勢,並做出相關的準備。

也許,還有什麼的什麼考量吧!

不僅僅是爲了李佑,興許還有別的人有什麼關係,東宮的可能性就很大。雖然杜楚客認定父皇對李承乾只是形式上的維護,內裡已經相當的不滿,但是……

畢竟李承乾是嫡長子,自小就得到了很多優待,前幾日父皇還公開說過如果太子有什麼三長兩短,應該傳位給皇孫李象云云。

這讓李泰有些緊張,也許父皇對李承乾還有些許憐惜之情,畢竟父子天性,興許還會看已故母后的面子。

所以李泰心中多了幾分懷疑,也就多了幾分緊張,如果父皇沒有對李承乾完全失望,那麼這儲君之位何時才能動搖呢?

李承乾不出來,自己又何時才能進去呢?李泰現在已經顧不上那些潛在的競爭對手,怎麼騰空東宮纔是他當前的第一要務。

既然按部就班不能使得父皇動廢立之心,那麼就讓我來想點辦法吧!李佑要進長安了,這可是個絕好的機會,李泰覺得自己應當好好利用一下。

更讓他驚喜的是,就在他處心積慮佈置的時候,有客人登門給他送上了一份大禮。

……

上元節的夜晚,謝逸帶着全家人在長安街頭逛了好幾個時辰。

等到看透了風景,整個長安都已經意興闌珊的時候才返回家中,最初還滿臉興奮好奇的謝逸和謝昕早已疲乏不已,在乳母的懷中睡的香甜。

幾位夫人多少都有腳痠腿疼,如果只有一個人還倒罷了,謝逸不介意揹着他們回家,但四位夫人都在的情況下就不好辦的。

鄭麗琬想起當年自己崴了腳,謝逸揹着自己回家的情形,回頭和謝逸對望一眼,心中滿是甜蜜。

等回到家的時候,衆人早就累的疲憊不堪,吩咐侍女準備熱湯沐浴,好早些就寢,與往常相比簡直是一反常態。

沒有一個關心謝學士的起居,更沒有人主動表露出侍寢的意思,大有讓謝學士獨守空房的意思。

謝逸也不在意,既然她們都累了,也就不折騰她們了。而且今晚他還有一些要緊的事情要處理。

昨天的時候他便已經接到消息,李佑、陰弘智等齊州謀反案的核心人員已經從洛陽再次啓程前來長安。

這意味着轟動一時,影響半邊天的齊州謀反案要進入“秋後算賬”階段,這個過程必定也會是驚天動地了。自古以來,謀反往往如此,註定了會被嚴懲,註定了牽連甚廣。

尤其是這件事有意無意被拖延了月餘之後,顯得更爲特別,今夜看似風平浪靜,喜氣洋洋的長安說不動又會風起雲涌。

作爲齊州平叛的主將以及見證者,謝逸很清楚,這件事自己是註定要被牽連其中的。也許……

他更爲在意的是,這件事會不會和原本的歷史軌跡一樣,牽連出太子李承乾。(。)

第177章 恩威並施第255章 平局成爲一種時尚第202章 農夫與蛇第32章 燭照馬蹄急第397章 危急時刻第305章 三試婚使第405章 塵埃落定第189章 金城郡主第168章 恍然知誤會第169章 輞川別墅第168章 恍然知誤會第21章 春/宵一刻值千貫第216章 盼救兵第47章 逍遙農夫第190章 使至塞上第154章 談婚論嫁第47章 逍遙農夫第238章 三國東吳舊事第215章 窺探者第58章 花露清香蚊蟲遠第230章 皇帝的棋盤第344章 王家餘孽出洛陽第113章 朝堂驚雷響第195章 長孫無忌的遠慮第102章 兩姝爲郎憂第98章 風雪同車行第379章 何人膽大包天?第55章 爲君敢與天下敵第218章 豎子莽夫第71章 廣而告之第149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117章 天上掉餡餅第250章 李泰的算計第322章 當頭一棒第207章 紫衣徐娘第93章 曲江池畔麗人來第233章 順勢而爲第157章 嫁娶吉日第416章 母以子貴第88章 敗家子屬性第98章 風雪同車行第210章 危機中的機會第345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7章 何人筆下出佳作第123章 御苑私語第188章 深秋寒冬將要至終章幸有你們第148章 不負佳人第414章 朝野態度第184章 憤怒的結社率第300章 文成公主第55章 爲君敢與天下敵第202章 農夫與蛇第343章 命中註定的剋星第156章 才女的疑問第409章 蛛絲馬跡宋州城第179章 立功機會第253章 大唐的盤口第50章 諸子盼得君父前第193章 君明臣賢第328章 復仇者聯盟第261章 兩不相干第13章 不想做詩人的醫生第324章 東宮烙印第296章 河間王薨第341章 相對浴紅衣第288章 五卒對百馬第201章 夷男的小心思第195章 長孫無忌的遠慮第148章 不負佳人第240章 程駙馬的邀請第240章 程駙馬的邀請第239章 燈下錯辨美人顏第377章 佳節醞風雨第196章 家書遠方來第197章 汗帳在望第85章 唱出大戲第294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250章 李泰的算計第155章 一拍即合的可能第37章 紫袍文武第297章 蕭月仙第413章 愚不可救第180章 臨行準備第108章 執子之手第314章 夏夜晚風拂第100章 長安夜不寧第138章 來日之路何以擇第332章 教子之方第296章 河間王薨第208章 大唐的厚禮第81章 永爲君倚第167章 葬禮與皇恩第406章 爲與佳人長相守第283章 期望的怨恨第183章 薛延陀第422章 晉陽公主的婚事第118章 甜棗與臺階第15章 神秘色彩
第177章 恩威並施第255章 平局成爲一種時尚第202章 農夫與蛇第32章 燭照馬蹄急第397章 危急時刻第305章 三試婚使第405章 塵埃落定第189章 金城郡主第168章 恍然知誤會第169章 輞川別墅第168章 恍然知誤會第21章 春/宵一刻值千貫第216章 盼救兵第47章 逍遙農夫第190章 使至塞上第154章 談婚論嫁第47章 逍遙農夫第238章 三國東吳舊事第215章 窺探者第58章 花露清香蚊蟲遠第230章 皇帝的棋盤第344章 王家餘孽出洛陽第113章 朝堂驚雷響第195章 長孫無忌的遠慮第102章 兩姝爲郎憂第98章 風雪同車行第379章 何人膽大包天?第55章 爲君敢與天下敵第218章 豎子莽夫第71章 廣而告之第149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117章 天上掉餡餅第250章 李泰的算計第322章 當頭一棒第207章 紫衣徐娘第93章 曲江池畔麗人來第233章 順勢而爲第157章 嫁娶吉日第416章 母以子貴第88章 敗家子屬性第98章 風雪同車行第210章 危機中的機會第345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7章 何人筆下出佳作第123章 御苑私語第188章 深秋寒冬將要至終章幸有你們第148章 不負佳人第414章 朝野態度第184章 憤怒的結社率第300章 文成公主第55章 爲君敢與天下敵第202章 農夫與蛇第343章 命中註定的剋星第156章 才女的疑問第409章 蛛絲馬跡宋州城第179章 立功機會第253章 大唐的盤口第50章 諸子盼得君父前第193章 君明臣賢第328章 復仇者聯盟第261章 兩不相干第13章 不想做詩人的醫生第324章 東宮烙印第296章 河間王薨第341章 相對浴紅衣第288章 五卒對百馬第201章 夷男的小心思第195章 長孫無忌的遠慮第148章 不負佳人第240章 程駙馬的邀請第240章 程駙馬的邀請第239章 燈下錯辨美人顏第377章 佳節醞風雨第196章 家書遠方來第197章 汗帳在望第85章 唱出大戲第294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250章 李泰的算計第155章 一拍即合的可能第37章 紫袍文武第297章 蕭月仙第413章 愚不可救第180章 臨行準備第108章 執子之手第314章 夏夜晚風拂第100章 長安夜不寧第138章 來日之路何以擇第332章 教子之方第296章 河間王薨第208章 大唐的厚禮第81章 永爲君倚第167章 葬禮與皇恩第406章 爲與佳人長相守第283章 期望的怨恨第183章 薛延陀第422章 晉陽公主的婚事第118章 甜棗與臺階第15章 神秘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