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大唐的厚禮

真珠可汗夷男的壽辰將近,各部使團也陸陸續續到來。

爲了活躍氣氛,賓主盡歡,也爲給各國使臣找點事情做,薛延陀人舉辦了很多活動。

篝火晚宴是經常的,還有比如馬球比賽之類的,據說壽辰之後還要舉行大規模的狩獵。

大唐作爲最尊貴的使團,當然得參加了,好像早有預料一般,孫武開統率的兵卒中有不少馬球高手。

在賽場上自然是如魚得水,甚至還小勝了幾場,反正至少是沒給大唐丟臉,不曾有損國威,這就足夠了。

等到九月二十七的時候,終於到了夷男壽辰的正經日子,大約是受到漢家風俗的影響,薛延陀也辦起了盛大的慶典。

汗帳之前搭起了高大的臺子,夷男坐在臺上接受各方使臣的拜會祝賀。

夷男大概是想要享受一下四夷拜服的虛榮吧,最先安排賀壽的主要是周邊的草原部族。這些小部族都仰薛延陀鼻息生存,自然得乖乖聽話,甚至多有巴結。

至於賀禮,大都是什麼珍貴的鳥獸,或者金銀寶石器皿,還別說有些草原部族的手工技藝,尤其是金屬冶煉雕琢方面有其優勢,甚至是大唐的漢人都不能比的。

西突厥送上的珍貴禮物是一把雕刻有金色狼頭的寶刀,狼是突厥人的圖騰,金色狼頭是突厥王族專有的標誌。

這把刀美其名曰正是突厥可汗昔日所用的寶刀,以其相贈薛延陀真珠可汗倒也算得上珍貴,同時大概也是想要通過寶刀結下情誼吧

高昌則送上了一些從西域蒐羅來的奇珍異寶,使臣捧在手裡,滿面春風地送上臺來,在衆人面前好一番顯擺。

但是當大唐的禮品擺出來的時候,高昌人的些許所謂珍奇異寶立即黯然失色。

精雕細琢的金銀玉器就不說了,兩尺高的南海珊瑚草原上的土包子們根本沒有見過,一個個全都直勾勾地盯着。

人就是個奇怪的動物,總是對光彩奪目的貴金屬和奇珍異寶。這些不能吃不能用的東西感興趣,並且眼熱異常。

這一點,與後世大部分女子對鑽石,名牌包包沒什麼免疫力是相通的。

這些金銀玉器壓根沒有什麼實際用處。在大唐的街市上還能換成銅錢,購買田產物品,在草原上能幹什麼?

貴族和部落首領用來裝飾,彰顯尊貴,但對於普通牧民而言。用兩尺高的珊瑚換他一頭羊都未必答允。

不過既然人家喜歡,那是最好不過,其實謝逸是支持這種做法的。些許奢侈品富足的大唐而言是九牛一毛,大唐宮廷的庫藏裡有的是。畢竟如今的大唐已經不是當初那個一貧如洗,連皇后都穿不起拖地長裙的年月了。

把這些東西搬到草原,如果草原貴族,甚至富裕的牧民都喜歡上,大肆購買收藏那是最好不過。

大唐當然不會介意牧人用牛羊駿馬,皮革毛氈換取這些金銀玉器。當然了,價錢和行市方面。精明的大唐商人們一定會造就一個對自己最爲有利的方案。

一天兩天或許起不了作用,但時間長了他們會慢慢接受,那麼多的草原民族最終被漢化不都是潛移默化中的結果嘛

如果人爲推動,進程興許能更快吧

草原人接受能力還是很不錯的,比如瓊花釀是他們自己販運到草原,自己覺得好。

不管往後大唐和薛延陀,自己和夷男的關係好不好,他們都會容許瓊花釀進入草原的,這可是好事,求之不得。

瓊花釀已經打開了薛延陀的大門。以此爲契機,逐步添加“酌料”,給草原牧人們漸漸改善口味並非不可能。

言歸正傳,大唐的賀禮送上之後。頓時引得衆人側目,理所當然便有人不服氣。

西突厥人沉着臉,大概是不好意思直接開口,也不需要他們直接開口,有西突厥忠實的擁護者高昌在嘛

高昌使臣不負所望,當即道:“唐國的禮物雖然光彩奪目。卻不夠實用,相比之下,西突厥可汗送上的寶刀更好,真珠可汗正好以此爲武器,征討四方。”

“哼,貴使最好慎言。”狄知遜冷哼一聲。

“怎麼?”高昌使臣一臉不忿,一時卻又不知是否真有那句話說錯了。

狄知遜朗聲道:“請使臣注意下自己的身份,高昌國主鞠文泰上表臣服,大唐在高昌之地設有西州,作爲臣屬不該提及宗主,難道不該尊稱大唐嗎?

另外,西突厥送上的寶刀雖好,用來捕獵猛獸很不錯,但閣下所謂的“征討四方”到底是征討何方呢?

南邊是大唐,西邊是西突厥和高昌啊,縱然東邊的靺鞨,北邊的回紇也都是薛延陀的友鄰,和睦相處,何來兵戈?難道閣下是故意想要挑起草原戰火?”

一番話有些“強詞奪理”,卻都有理有據,高昌和薛延陀等國都曾朝賀大唐是不爭的事實,扣他一個不敬大唐的罪名倒也說得過去。

順勢再抓住“征討四方”這個詞做點文章,指望擠兌薛延陀不敢進犯大唐很難,但可以趁勢提醒或者挑撥薛延陀與周圍部族的關係。

讓回紇人靺鞨甚至鐵勒諸部感受到薛延陀對他們的威脅,如果激起反抗那是最好不過。

謝逸聽在耳中,連連點頭,原來的狄侍郎的口才這麼好,難怪會選他爲使臣。除了穩重之外,原來還有這個原因。

狄知遜話音落地,高昌使臣的臉色很不好,想要反駁一時間卻不知該從何處說起。前一個問題是理虧,後一個問題會越描越黑,他能說什麼呢?所以只好啞口無言,尷尬避退。

突厥胡祿小可汗的臉色自然也不大好,卻沒有爲高昌強出頭的意思,本來嘛都是前來送賀禮的,禮物珍貴程度相差不大,非要比個高低有必要嗎?

夷男依舊面帶笑意,但笑容之中卻多了幾分謹慎,從狄知遜的話中他聽出了幾分警示。同時也警惕地看向各部使臣方向。到底是該責怪高昌使臣多嘴,還是狄知遜搬弄是非,一時間也說不清楚。

氣氛略微尷尬的瞬間,謝逸上前道:“真珠可汗。這些禮物都是大唐皇帝,天可汗陛下親自挑選,交由我等轉交可汗,表達祝賀與皇帝陛下對您的關懷。”

“夷男謝天可汗陛下”哪怕心有不敬,也得裝裝樣子謝主隆恩。

謝逸笑道:“可汗莫要着急謝恩。皇帝陛下還有厚賜與可汗。”

“是嗎?”衆人都伸長了脖子,好奇地張望,這應該纔算是大唐壓箱底的厚禮吧?

“當然了”謝逸揮了揮手,有侍從遞上來一個錦盒,謝逸從中取出一份聖旨,朗聲道:“此乃大唐皇帝御筆所書的聖旨,請真珠可汗與兩位王子接旨。”

大度設和突利失都有些驚訝,顯然都有些疑惑,大唐到底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夷男也頗爲不解,難道與自己兩個兒子也有關?

謝逸淡淡一笑。隨即朗聲誦讀四六駢文,薛延陀人不由聽的一愣一愣,通俗的漢話他們聽得懂。但此等文言文,卻晦澀難懂。

見到此情此景,狄知遜很榮幸地上前解釋,大意是薛延陀真珠可汗守衛北疆,於國有功,理當褒獎。

然可汗已經身居高位,封無可封,只是給你加個尊稱“真珠毗伽可汗”。另外賞賜金玉之物分量不足。所以按照慣常做法,推恩於子。所以加封爲您的兩位王子爲可汗,並賜予封號。

話說的很委婉,理由似乎也很充分。好像是大唐皇帝給予了莫大的賞賜一樣。

薛延陀人和諸多旁觀者不禁有些恍惚,一時間沒反應過來,突利失最懂大唐文化,也頗爲聰明,反應最爲迅速。

他迅速想明白大唐此舉的意圖,絕對說得上不安好心。

說是推恩。但實際上除了一個徒有虛名的封號之外,恩惠在哪裡?結果只會導致……

突利失想的明白,但對於自己而言是好事啊

自己是次子,在薛延陀境內的勢力和支持者並不多,自己母親的身份比不上大度設母親的地位,在競爭上處於不利地位。

但現在不同了,有了大唐皇帝的封賞,尤其是這個看似一錢不值的可汗名號對自己而言卻意義非凡。

甚至可以說是想瞌睡送枕頭,或者說雪中送炭一般,恰到好處,很及時啊

所以只此一點,他便沒有反對的道理只有當自己能夠尚未,執掌權柄,獨斷專行之時,薛延陀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纔會對等。

因此突利失什麼都沒說,只是低着頭暗暗竊喜,同時觀察父親和大度設的反應。

大度設也不知道是否想明白其中意味,但可汗的身份還是讓他很欣喜的,然而擡眼看過去,老爹夷男卻有些愁眉苦臉的感覺。

夷男當然不高興了,本來自己是薛延陀獨一無二的可汗。薛延陀與西突厥努失畢和咄陸部聯合的形勢略有不同,當真可謂一人獨尊。

現在好了,薛延陀突然有三個可汗了,雖說那是自己的兒子,但是……在權位面前,親情有時候顯得有些單薄。

漢人歷史上爲了權位可以父子相殘,草原部族同樣如此,夷男自然明白,少不得有所擔憂。

更要命的是,兩個兒子本來都有一些權柄,現在多了這層名分之後,便可正大光明地另立門戶,發展壯大。

到時候,兩個兒子手足相殘不說,指不定父子之間也會……

實在是不安好心,夷男也很快看透大唐這道所謂恩旨,所謂封賞的真實用意。當真是殺人不見血的狠招啊

想要用此等方式分化我薛延陀,從此以後不對大唐造成威脅,哼哼夷男當然明白這個道理。

但他更爲擔心的是,一旦薛延陀分裂會被大唐滅掉,或者被其他的草原勢力所取代,這纔是最可怕的後果。

所以這道聖旨……

接還是不接?一時間,夷男很矛盾,心情很複雜。

想要反對連理由都找不到,因爲大唐這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很充分,推恩於子在大唐很常見,英國公李績的兩個兒子小小年紀都得了郡公的封號便是如此。

但草原上與大唐境內不同,對於大唐臣子而言,哪怕是徒有虛名的爵位都是身份的象徵,意義非凡。

草原上,給個虛名不給封地,大唐皇帝做好人,卻要旁人受罪,想得真美

打心眼裡,夷男當然是不想接下這道聖旨。

可是不接行嗎?

首先他得考慮兩個兒子的態度,從他們的反應來看是很贊成的,做父親的不答應,兒子們必然不高興。尤其是現在有利益牽涉了,父子結怨並非好事。

更重要的是,如果自己不接,那麼按照漢人的說法便是抗旨不尊,是欺君之罪,那會是什麼後果?

豈非等於立即和大唐撕破臉皮,與唐軍宣戰嗎?

他不是沒想過,但尚未權衡出結果,此時驟然讓他決斷,夷男反而更爲遲疑,而且他還想到更多……

李世民敢這麼做,自然早就料到自己可能的反應,包括立即起兵反唐,所以唐軍肯定做了相應的準備。

聯想到前些日子,阿史那思摩北上,以及近日接到消息,駐防靈州的大唐江夏郡王李道宗暗中調動兵馬的消息。

夷男越發不安,難道大唐已經做好準備,設下圈套等自己鑽進去?或許沒有這麼可怕。但至少唐軍邊防已經整頓周全,自己起兵反唐,除了能殺掉這支使團泄憤祭旗外,根本得不到任何好處。

而且徹底惹怒了大唐,會是什麼後果委實難料

一時,夷男心中浮過太多念頭,越是這種越是舉棋不定,更加難以輕易做出任何決斷。

“許久”的掙扎之後,夷男還是無奈地嘆息一聲,恭敬欠身接下了大唐的聖旨,還不得不違心地謝主隆恩。

從謝逸手中接過聖旨的那一刻,夷男額上有汗珠不斷滾落,顯然壓力山大。

謝逸淡淡一笑,大唐的這份禮物果然很厚重,厚重的讓人難以承受,讓人“心潮澎湃”……。

。。。

第198章 虛虛實實的熱情第325章 齊州風起第114章 氏族志第30章 晉王病重第189章 金城郡主第217章 峰迴路轉第104章 尋蛛絲而追馬跡第260章 雙喜臨門第269章 慕少艾第202章 農夫與蛇第71章 廣而告之第98章 風雪同車行第321章 徐慧第282章 薛仁貴第294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326章 秘旨連夜來第177章 恩威並施第117章 天上掉餡餅第152章 最佳媒人第100章 長安夜不寧第177章 出使的倒黴蛋第231章 貼心的孔穎達第57章 機巧的仁孝第265章 管家的武娘子第193章 君明臣賢第138章 來日之路何以擇第396章 他還真敢啊第384章 從龍野望第48章 兩小無猜第18章 何陋之有第170章 紅袖第337章 癩蛤蟆包藏禍心第296章 河間王薨第182章 狄家小宰相第386章 事到臨頭第127章 忌辰不知埋骨處第233章 順勢而爲第139章 大唐的福音第422章 晉陽公主的婚事第36章 淚汪汪的小蘿莉第303章 碰壁的祿東贊第334章 皇家婚禮第167章 葬禮與皇恩第302章 敲山震虎第310章 謝氏長子第69章 百鬼洛陽行第390章 送上門的絕好理由第25章 芳心已許兩月後第410章 故人重逢第389章 人去天變第370章 公主的禮物第275章 國公李績第241章 高昌亂第233章 順勢而爲第374章 偷香尋玉第247章 伯府四美第140章 軒然大波第125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第41章 磨損的馬蹄第354章 非常家宴第55章 爲君敢與天下敵第392章 矯詔救駕第422章 晉陽公主的婚事第23章 瓊花釀第317章 隱太子妃第270章 少年璧人第357章 爲人作嫁第63章 薔薇叢外河燈曳第312章 偷得浮生數月閒第376章 良緣早註定第407章 魏王府的臭氣將第272章 河東張士貴第370章 公主的禮物第375章 女兒嬌羞第382章 石破天驚第188章 深秋寒冬將要至第244章 皇帝的暗示第425章 帝王遲暮第342章 皇妃收割機第367章 是始非終第299章 除夕第287章 長安望北人第377章 佳節醞風雨第163章 大唐最佳女主角第212章 隱遁第10章 打結的衣帶第386章 事到臨頭第78章 龍顏怒時多猜疑第335章 情已生,恨未消第94章 鄭女難嫁第231章 貼心的孔穎達第275章 國公李績第59章 儲君之憂第111章 楊妃教子第327章 輕鬆寫意否?第87章 “狼窩虎口”第31章 約定之期第320章 撲朔迷離
第198章 虛虛實實的熱情第325章 齊州風起第114章 氏族志第30章 晉王病重第189章 金城郡主第217章 峰迴路轉第104章 尋蛛絲而追馬跡第260章 雙喜臨門第269章 慕少艾第202章 農夫與蛇第71章 廣而告之第98章 風雪同車行第321章 徐慧第282章 薛仁貴第294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326章 秘旨連夜來第177章 恩威並施第117章 天上掉餡餅第152章 最佳媒人第100章 長安夜不寧第177章 出使的倒黴蛋第231章 貼心的孔穎達第57章 機巧的仁孝第265章 管家的武娘子第193章 君明臣賢第138章 來日之路何以擇第396章 他還真敢啊第384章 從龍野望第48章 兩小無猜第18章 何陋之有第170章 紅袖第337章 癩蛤蟆包藏禍心第296章 河間王薨第182章 狄家小宰相第386章 事到臨頭第127章 忌辰不知埋骨處第233章 順勢而爲第139章 大唐的福音第422章 晉陽公主的婚事第36章 淚汪汪的小蘿莉第303章 碰壁的祿東贊第334章 皇家婚禮第167章 葬禮與皇恩第302章 敲山震虎第310章 謝氏長子第69章 百鬼洛陽行第390章 送上門的絕好理由第25章 芳心已許兩月後第410章 故人重逢第389章 人去天變第370章 公主的禮物第275章 國公李績第241章 高昌亂第233章 順勢而爲第374章 偷香尋玉第247章 伯府四美第140章 軒然大波第125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第41章 磨損的馬蹄第354章 非常家宴第55章 爲君敢與天下敵第392章 矯詔救駕第422章 晉陽公主的婚事第23章 瓊花釀第317章 隱太子妃第270章 少年璧人第357章 爲人作嫁第63章 薔薇叢外河燈曳第312章 偷得浮生數月閒第376章 良緣早註定第407章 魏王府的臭氣將第272章 河東張士貴第370章 公主的禮物第375章 女兒嬌羞第382章 石破天驚第188章 深秋寒冬將要至第244章 皇帝的暗示第425章 帝王遲暮第342章 皇妃收割機第367章 是始非終第299章 除夕第287章 長安望北人第377章 佳節醞風雨第163章 大唐最佳女主角第212章 隱遁第10章 打結的衣帶第386章 事到臨頭第78章 龍顏怒時多猜疑第335章 情已生,恨未消第94章 鄭女難嫁第231章 貼心的孔穎達第275章 國公李績第59章 儲君之憂第111章 楊妃教子第327章 輕鬆寫意否?第87章 “狼窩虎口”第31章 約定之期第320章 撲朔迷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