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大長公主

九月九日重陽,本是登高望遠,敬老愛老的日子,很湊巧也正好是同安大長公主的壽辰。

作爲李唐皇室和太原王家輩分最高的老祖宗,她的壽辰自然格外隆重,尤其是六十六歲這樣一個吉祥的特殊年份。

這一日,王家在晉陽城裡的主要宅大開宴席,爲同安大長公主慶祝壽辰,王家的親朋好友,河東上下的官員,世家豪強,名人雅士全都應邀前來,可謂是熱鬧非凡。

今年尤爲特殊的是,晉王殿下代表皇帝親自來爲大長公主賀壽,無疑成爲王家最爲尊貴的賓客。

李治和謝逸擺着親王儀帳,帶着厚禮前來賀壽之時,王家上下紛紛出門迎接,恭敬十足,彬彬有禮。

其中正是以羅山令王仁祐爲首,他是王家子侄輩中最出色的人物,最得看中,也是下一任家主的不二人選。

至於那位蒲津關遇到的王仁禮,也在迎接之列,但謝逸注意到,他的排位很靠後,現在在王家屬於不怎麼受重視,沒什麼地位的人物。

“晉王殿下駕臨,寒舍蓬蓽生輝,我王家上下蓬蓽生輝,快請快請。”王仁祐相當恭敬,客客氣氣地迎接李治進門。

“嗯!”李治雖然只有十三歲,但畢竟生在皇家,自小見慣了大場面,沒有絲毫怯場的感覺,表現的相當鎮定,很有皇室風範。

王仁祐繼續笑道:“謝長史,請!”

“羅山令客氣了!”謝逸笑着應答,說起來王仁祐不算陌生,當年在洛陽的中秋詩會上曾有過一面之緣。

進了王家之門,謝逸才感慨什麼叫做千年華族,府邸佔地規模很大,房子雕樑畫棟,用料和裝飾很精緻。院落設計也可謂是匠心獨運,很多的物事都很特別,都是歷史和歲月的見證。也都大有來歷,可以見證太原王家的厚重與悠久。

想當年陳郡謝氏可能更爲輝煌吧,可惜自己無緣得見,至於當年與謝氏並列的東晉王家。似乎是出自於琅琊王氏。

天下王氏最主要的郡望就這兩個地方,如今琅琊王氏早已衰微,而太原王氏卻趁勢而起,成爲天下五姓七宗之一,乃是數一數二世家豪門。

所謂時移世易。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大抵就是這樣吧!

謝逸感慨的同時,跟着王仁祐進了王家,而後直入一所院落,一路上遇到的所有人都躬身行禮,相當恭敬。

最終,一行人進入一所院落,謝逸擡頭看到丹桂園三個大字。想來園中肯定遍植桂花,此刻尚未靠近,但桂花的清幽香味已經撲鼻而來。

“秋日裡也就桂花和菊花可賞。嬸母住在此處也能有些意趣。”王仁祐笑着介紹,彰顯出太原王氏上下對同安大長公主的尊敬。

才進院子,便聽到裡面有女子的聲音嘰嘰喳喳道:“來了來了……”

此情此景,大有林黛玉初入賈府時的情形啊,難道王家上下很期盼晉王殿下的到來嗎?

不過李治步入園內,謝逸和王仁祐一左一右跟隨在側時,小女子們全都畏畏縮縮地避開了,世家大族,最起碼的禮儀和規矩是要懂得。

王仁祐前面引路,只見正堂臺階前正圍着一圈人。中間坐着一位頭髮半白,身着錦衣華服的婦人。

“嬸母,晉王殿下到了。”王仁祐喊了一聲,臺階前的一羣人連忙肅然。躬身給晉王殿下見禮。

“免禮。”李治擺了擺手,壓根不用人介紹,很有眼力界地上前,躬身道:“孫兒李治拜見姑祖母,祝您老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這是來之前謝逸教他的吉祥話。此時到來,甚是合適。果不其然,王家上下都覺得晉王殿下的說辭很新奇,但略微誦讀,方覺甚爲貼切,滿滿的福壽祝福。

“好好,雉奴是吧?快些到姑祖母身邊來。”同安大長公主倒也沒有因爲李治的皇子身份而客氣拘束,畢竟他不是皇帝,不是儲君。

作爲皇族祖輩,她這般寵溺侄孫不算失禮,而是親暱的表現。

“姑祖母!”

“嗯,果然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很有高祖皇帝和陛下的風範。”同安大長公主輕撫李治額頭,滿口稱讚。

不過這句話,如果讓太子和魏王停下,似乎不太好吧。某子類父這種話在皇家可不敢隨便亂說,但同安長公主卻滿不在乎,一個不在長安的老太太的言辭,想來不會引起什麼誤會。

“姑祖母謬讚了。”李治很乖巧地表現出謙虛。

同安大長公主滿意地點點頭,笑道:“你父皇好嗎?”

李治笑道:“好着呢,父皇命我代表他向姑祖母問安,祝賀壽辰。”

“多謝陛下,多謝雉奴。”同安大長公主哈哈笑道:“你的兄弟姐妹們呢?”

“也都好着呢,諸位兄長和姐妹都讓我相姑祖母拜壽,祝您老長命百歲。”李治的嘴很甜,讓同安大長公主樂的不行。

“陛下教子有方,雉奴是個好孩子。”同安大長公主笑道:“我李家子孫都要是如此,我大唐必然長治久安,興旺年年。”

“那是自然!”王仁祐在一旁笑着附和。

同安大長公主這才擡頭起來,看向四周,瞧見謝逸的時候,笑問道:“這位是?”

王仁祐趕忙介紹道:“回嬸母,這位是晉王殿下府上的謝長史,此番侍候殿下前來河東。”

“謝逸見過大長公主殿下,祝您老福壽安康。”

“好好,年輕有爲,一表人才,雉奴能這般乖巧懂事,肯定也有你的功勞。”同安大長公主笑道。

王仁祐趁機道:“嬸母,謝長史是名滿天下的才子,當年曾救過晉王殿下性命,更多次有功於國,甚得陛下器重。”

同安大長公主笑道:“是嗎?很優秀的年輕人,朝廷就需要你這樣的人才。”

“多謝大長公主讚譽。”謝逸倒是不客氣,光榮地接受了讚美。

“仁祐啊,你是地主,記得招待好客人,莫要怠慢了我的貴客。懂嗎?”

同安大長公主一聲吩咐,王仁祐不敢怠慢,忙不迭地答應下來。

……

謝逸看在眼裡,覺得蠻有意思。

沒想到隨後更有意思的事情再次出現。同安大長公主反笑道:“雉奴啊,來讓你見見姑祖母家的人。”

“是!”

同安大長公主一擺手,頓時有一片的少男少女出現在院子裡,謝逸明顯注意到,其中男少女多。

幾個男的都是太原王氏嫡出的優秀子弟。讓他們和皇子接觸一下很有必要的。隨後便是一片女孩子,而且年齡和李治都差不多,同安大長公主日此安排,也不知道是存了什麼心思。

有些意思,哈哈!

同安大長公主揮手道:“婕兒,過來!”

最前面的一個女兒聞聲快步上前,似乎很是開朗,只是神情裡難免有些許倨傲。

“雉奴啊,這是我的侄孫女王婕,王仁祐的女兒。”同安大長公主笑道:“婕兒。來見過晉王殿下。”

“民女王婕見過晉王殿下。”王婕立即上前微笑着見禮。

“嗯,免禮!”李治輕輕擺手,禮節性迴應。

站在一旁的謝逸心中卻大爲震動,剛纔同安大長公主介紹了,眼前之人是王仁祐的女兒,她便是歷史上那位王皇后?

想來應該錯不了,王家顯然是有意撮合這個女孩與李治。同安大長公主嫁入王家多年,肯定要爲王家子孫考慮。歷史上這樣做的女人太多,比如漢朝的薄太后要將自己的侄孫女嫁給漢景帝爲皇后,都是想要藉助皇家的力量。爲夫家或孃家謀求權力和利益。

不過大多數時候,這樣的結果都不怎麼好,漢景帝的薄皇后最廢了,後來漢武帝的皇后陳阿嬌也清苦也類似。如果歷史不出什麼意外,這位王皇后的下場也好不到這裡,其母族人更是便貶,賜姓爲蟒。

不過眼前這局勢,會怎麼樣可說不好,同安大長公主顯然不能意識到將來的事情。所以有意撮合也算是一片好意。只是能不能成事,尤其是成好事,那就要看天意了。

不過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結果似乎不怎麼好,謝逸注意到,李治的目光壓根沒有在這個叫王婕的好女孩身上。而是不斷向後面眺望,似乎在尋找什麼人,當看到一張熟悉的面孔後,眼神裡頓時有些驚喜。

謝逸順着目光看過去,那日在蒲津關一起渡河的姑娘,王仁禮的女兒王妍正好站在那裡。

她也是太原王氏的女兒,只可惜地位不怎麼高,只能遙遙站在最後面,不過對她而言,能出現在這裡,能被李治再次看到,其實已經算是一種幸運。

我們還能再見面嗎?

謝逸想起了李治的這個問題,這才過了幾天,願望便實現了,想必晉王殿下現在肯定很開心。

只是有人卻不開心了,王仁祐的女兒王婕雖然倨傲,但對李治也算是一片熱情。但此刻,發現自己的熱情根本沒有得到迴應和重視,尤其是確定李治在盯着別的女孩子時,王婕的表情頓時變了。

不開心,那種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富家千金突然收到挫折時的那種不服氣表情。

王仁祐和同安大長公主都發現了這個問題,他們順着李治的目光看到了王妍,他們自然是不清楚緣由。王仁禮是個聰明人,素來比較低調,回到家之後也從未對什麼人吹噓過自己曾與晉王殿下同船,女兒甚德晉王殿下青睞這種話更加不會說了。

所以同安大長公主和王仁祐都有些許疑惑,雖說王家的女兒都在這裡,但最爲出衆的便是王婕無疑。長相漂亮,最有氣度,奈何晉王殿下對她不假辭色呢?

反而一眼看向人羣中十分低調的王妍,那個女孩有什麼特別的?雖然有幾分姿色,但是比自家女兒似乎有所不如,更談不上什麼氣度了?王仁祐甚至不認識王妍是哪一方誰家的女兒,只是心裡地下意識如此認定。

但同安大長公主卻不同了,六十六的年紀在旁人看來有些老眼昏花,但她比任何人都看的更爲透徹。

當她第一眼看到王妍的時候,她便有種感覺,這個女孩身上有種熟悉的感覺,似乎像是什麼人。

像誰呢?

同安大長公主驀然想起二十多年前,也曾有這麼一個年歲相當的姑娘和自己的侄子在一起,那是高士廉的外甥女,長孫家的小女兒,小名叫作觀音婢,後來成爲母儀天下的皇后,可惜早早去世了。

難怪李治第一眼看到她,原來是個母后有相似之處,謝逸當初不明白這個緣故,只道是一見鍾情,但同安大長公主卻瞭然於心。

這孩子是哪一房的女兒,自己怎麼從來沒注意呢?同安大長公主不禁有些自責,揮了揮示意讓王妍過來。

“民女王妍見過晉王殿下。”

“免禮,這些天你還好嗎?”李治明顯很是熱情,而且一句話還暴露了和王妍之間熟悉的關係。

“你們見過?”同安大長公主笑着詢問。

謝逸在一旁回答道:“當時渡黃河時,殿下湊巧和小娘子同船。”

原來是這麼回事,也不知道爲什麼,所有人腦海中都下意識浮現出一句話——百年修得同船渡,這緣分啊,真是湊巧。

同安大長公主輕輕點頭,若有所思。

那邊王仁祐的臉色卻微微一沉,顯然沒想到這麼一出,女兒竟然被人截胡了。不過轉念一想也沒覺得有什麼,只不過見過一面而已,有什麼了不得的?畢竟自家女兒的才貌和氣度更爲出衆。

只是他萬萬沒想到,女兒隨後的表現實在有些不堪,備受冷落的王婕難免心有怨氣,嘴巴早已經撅起,滿心的不樂意。看向王妍的眼神更是相當的不友善,甚至對李治也沒有什麼好臉色。

自尊心很強的千金大小姐覺得好似受到羞辱一般,偏偏又沒什麼城府,什麼都寫在了臉上。

如此情形,實在是……

謝逸心中暗笑,難怪王皇后在宮中鬥不過蕭淑妃,引狼入室請回了武媚娘,最終落得慘敗出局,實在跟她的性格與聰明程度有關。

不過現在看來,也許她從一開始就會失去成爲王皇后的機會……(。

第36章 淚汪汪的小蘿莉第362章 亂始平,民未安第183章 薛延陀第416章 母以子貴第260章 雙喜臨門第329章 大明湖畔的徐慧第26章 暗布荊棘的橄欖枝第357章 爲人作嫁第337章 癩蛤蟆包藏禍心第227章 謝郎歸第314章 夏夜晚風拂第410章 故人重逢第370章 公主的禮物第153章 魏徵的歉意第163章 大唐最佳女主角第70章 謝公砸缸驚天下第238章 三國東吳舊事第13章 不想做詩人的醫生第171章 突厥王孫第221章 王欲興師第144章 事在人爲第1章 尷尬的敗家子第148章 不負佳人第260章 雙喜臨門第351章 舊事重提第126章 帝心深沉第379章 何人膽大包天?第211章 疑陣第110章 吳王李恪最英武第116章 長史謝逸第171章 突厥王孫第243章 儲位之爭始今日第30章 晉王病重第406章 爲與佳人長相守第348章 湖畔火起第201章 夷男的小心思第156章 才女的疑問第103章 並非福將第22章 制勝有道第376章 良緣早註定第246章 貴客盈門終章幸有你們第308章 輕紗難掩俏臉紅第421章 皇恩如故第65章 君之謀,帝之忌第180章 臨行準備第247章 伯府四美第338章 爲時未晚,爲時已晚第7章 何人筆下出佳作第419章 被冷落的長史第406章 爲與佳人長相守第256章 頻發幺蛾子第79章 喜憂參半第122章 報復式提親第22章 制勝有道第40章 淮陽縣男第42章 無心插柳也栽花第143章 龍孫名象第422章 晉陽公主的婚事第299章 除夕第63章 薔薇叢外河燈曳第420章 新人舊人第308章 輕紗難掩俏臉紅第389章 人去天變第16章 無巧不成書第163章 大唐最佳女主角第258章 謝逸難封第276章 河東風雲起第192章 請旨長安第93章 曲江池畔麗人來第158章 閨閣晨語第413章 愚不可救第361章 守株待兔第86章 暗箭雛形第82章 萬衆矚目第187章 古怪兄妹第351章 舊事重提第235章 東宮策第136章 莫使杜若花謝去第263章 黜陟使第377章 佳節醞風雨第207章 紫衣徐娘第125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第205章 篝火晚宴第118章 甜棗與臺階第23章 瓊花釀第257章 並非不堪一擊第12章 繞不開的侯君集第411章 再還個人情第210章 危機中的機會第103章 並非福將第327章 輕鬆寫意否?第41章 磨損的馬蹄第65章 君之謀,帝之忌終章幸有你們第1章 尷尬的敗家子第210章 危機中的機會第四一七章第377章 佳節醞風雨第418章 太子歸屬
第36章 淚汪汪的小蘿莉第362章 亂始平,民未安第183章 薛延陀第416章 母以子貴第260章 雙喜臨門第329章 大明湖畔的徐慧第26章 暗布荊棘的橄欖枝第357章 爲人作嫁第337章 癩蛤蟆包藏禍心第227章 謝郎歸第314章 夏夜晚風拂第410章 故人重逢第370章 公主的禮物第153章 魏徵的歉意第163章 大唐最佳女主角第70章 謝公砸缸驚天下第238章 三國東吳舊事第13章 不想做詩人的醫生第171章 突厥王孫第221章 王欲興師第144章 事在人爲第1章 尷尬的敗家子第148章 不負佳人第260章 雙喜臨門第351章 舊事重提第126章 帝心深沉第379章 何人膽大包天?第211章 疑陣第110章 吳王李恪最英武第116章 長史謝逸第171章 突厥王孫第243章 儲位之爭始今日第30章 晉王病重第406章 爲與佳人長相守第348章 湖畔火起第201章 夷男的小心思第156章 才女的疑問第103章 並非福將第22章 制勝有道第376章 良緣早註定第246章 貴客盈門終章幸有你們第308章 輕紗難掩俏臉紅第421章 皇恩如故第65章 君之謀,帝之忌第180章 臨行準備第247章 伯府四美第338章 爲時未晚,爲時已晚第7章 何人筆下出佳作第419章 被冷落的長史第406章 爲與佳人長相守第256章 頻發幺蛾子第79章 喜憂參半第122章 報復式提親第22章 制勝有道第40章 淮陽縣男第42章 無心插柳也栽花第143章 龍孫名象第422章 晉陽公主的婚事第299章 除夕第63章 薔薇叢外河燈曳第420章 新人舊人第308章 輕紗難掩俏臉紅第389章 人去天變第16章 無巧不成書第163章 大唐最佳女主角第258章 謝逸難封第276章 河東風雲起第192章 請旨長安第93章 曲江池畔麗人來第158章 閨閣晨語第413章 愚不可救第361章 守株待兔第86章 暗箭雛形第82章 萬衆矚目第187章 古怪兄妹第351章 舊事重提第235章 東宮策第136章 莫使杜若花謝去第263章 黜陟使第377章 佳節醞風雨第207章 紫衣徐娘第125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第205章 篝火晚宴第118章 甜棗與臺階第23章 瓊花釀第257章 並非不堪一擊第12章 繞不開的侯君集第411章 再還個人情第210章 危機中的機會第103章 並非福將第327章 輕鬆寫意否?第41章 磨損的馬蹄第65章 君之謀,帝之忌終章幸有你們第1章 尷尬的敗家子第210章 危機中的機會第四一七章第377章 佳節醞風雨第418章 太子歸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