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重臣外放有名堂

從膾炙人口的評書到影視劇輪番播出,《隋唐演義》的故事後世人耳熟能詳。

其中最具特色的人物大概就是程咬金了,混世魔王的三板斧讓人印象深刻。

不過演義多少有戲說成分,歷史上真實的程咬金或許豪爽不羈,但絕不是個憨子。

隋大業六年,盜賊風起,他組織百多人的武裝,護衛鄉里,小有名氣。後歸附瓦崗李密,得到重用。

李密落敗後,程咬金被王世充俘獲,因看中他的才能勇武,待之甚厚。不過程咬金認爲王世充猜忌心重,聽信讒言,並非明主,故而策馬降唐,投奔率部圍攻洛陽的唐秦王李世民。

此後跟隨李世民鞍前馬後,平定宋金剛、竇建德等,屢立戰功。武德年間,在李世民和李建成的明爭暗鬥中,程咬金忠心耿耿,乃是秦王府親信戰將。

武德九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程咬金亦有參與,成爲從龍之臣。在此過程中,程咬金改名爲“知節”。節字有很多種解釋,比如氣節、禮度、操守、節制等等。

顯而易見,這名字改的大有深意,也很有水平。由此可知程咬金看似個粗人,實際上卻是粗中有細,聰明之至。

自貞觀起,程知節深得重用,爵封盧國公,官居右武侯大將軍。貞觀七年,其次子程處亮迎娶清河公主,成爲駙馬。只是當時的清河公主年僅十歲,如此早婚,多少讓人有點想要吐槽的衝動。

程家聖寵優渥是不爭的事實,程知節本人也深得皇帝信任,此番天子東巡,他與河間郡王李孝恭左右護駕。

當然了,皇帝不可能完全信任某臣,更不會將生死交到某一人手中,此舉算是李世民玩得平衡術。

李孝恭是宗室,程知節出身瓦崗,互不統屬,不會相互勾結,卻能相互制約。守衛長安的柴紹和尉遲敬德也與此相似,以制衡保證穩定。

只是護衛皇帝安全的時候,大肆飲酒真的好嗎?而且還這麼沒整形地在皇宮殿前向自己要酒。

謝逸少不得滿頭黑線,不得不說,程知節多少還是有點奇葩。

不過縱橫朝堂多年的他敢這麼做,自然有他的道理,何必杞人憂天呢?送上幾瓶酒,和一位國公武將交好,這筆賬很是划算。

更爲重要的是,程知節沒有侯君集那種黑歷史,好像到高宗永徽年間,他還是深得厚待,經久不衰。

至於這位溫文爾雅的文臣,竟是“房謀杜斷”的房玄齡,當朝宰相,李世民最爲倚重智囊。此番東巡,更是唯一侍候天子身邊的文臣,其地位和能耐可見一斑。

在這兩人面前,“有眼無珠”的謝逸不敢託大,忙見禮道:“小子謝逸見過房相,程大將軍。”

“少年郎不必多禮。”房玄齡客氣迴應,臉上掛着一絲和煦的微笑,顯得平易近人;程知節則是笑着點點頭,估計心裡還惦記着那幾瓶瓊花釀。

……

簡單打個照面,謝逸跟着內侍離開,皇宮殿前,寒暄幾句可以,其他話多說無益。

目送謝逸離去,幾位重臣,尤其是房玄齡的臉色輕鬆不少。今日他們是來探病的,謝逸雖然什麼都沒說,但從神情,尤其是內侍全程含笑的輕鬆表情來看,他們已經心知肚明。

晉王殿下定然已經沒什麼大礙了,那麼之前擔心的糟糕後果便不會出現,如此便不必枕戈待旦了,甚好!

這個淮陽少年出現的很及時,有恩於皇家,亦算有功於國,侯君集薦人亦算有功。

片刻之後,李世民出現在正殿接見諸臣,如釋重負的寫意笑容驗證了先前的猜想。

李世民笑道:“諸卿前來探視晉王,有心了,稚奴已無大礙,不日就會痊癒。”

“恭喜陛下,此乃天佑晉王,天佑大唐。”哪怕已經身着紫袍,還是免不了拍馬屁的習慣。

“上蒼庇佑,想必皇后在天之靈亦在保佑稚奴。”李世民輕嘆一聲,說道:“還得感謝君集薦來的神醫靈藥,稚奴才得以安然脫險。”

侯君集忙道:“此非臣之功,多虧了陛下派臣出知陳州,否則也見不到謝逸,可見此乃天意,乃天佑。”

李世民欣然接受了這個說辭,又與諸臣商討了近幾日略荒廢的政務,並詢問了太子在長安監國的情形。

諸臣一一對答,一切安如往常,李世民這才放心。旋即又安排了幾件事情,幾位紫袍大員告退,侯君集被單獨留了下來。

“君集啊,此番之事,朕要謝你。”

李世民語重心長之語頓時讓侯軍虎軀一震,頓首道:“陛下言重了,爲君分憂,乃是臣的本分。”

“嗯,你對謝逸此人瞭解多少?”李世民點點頭,話鋒隨即一轉。

侯君集道:“謝逸此人年歲不大,但頗爲神奇,臣在淮陽聽說他先前是個不學無術的敗家子,嗜賭成性,敗光了祖上產業,還因此投湖自盡。

但也許是大難不死,幡然醒悟,而今則是個優秀的少年郎。更爲神奇的是,數月以來顯露出許多才能,寫出了極好的詩文,瓊花釀也是他一手釀製,還有醫術……”

隨後侯君集將《春曉》、《從軍行》和《陋室銘》誦出,李世民聽聞後連聲稱讚,驚訝道:“沒想到此子才華橫溢至斯。”

侯君集道:“他對外人稱《春曉》和《從軍行》是其亡兄遺作,《陋室銘》卻是偶然契機下出口成章,可見多半是他謙虛。”

李世民目光銳利,沉聲問道:“如此人才,你可曾注意?”

“遵照陛下旨意,臣至陳州後曾公開納行卷,爲陛下招攬兩淮、甚至江南才俊。”侯君集如實道:“據聞謝逸當日懷揣佳作,卻並未行卷,反倒將詩文賣於商賈之子……

臣得聞後頗爲不解,曾派人垂青招攬,但他不爲所動,以年少輕狂,心性逍遙,過往品行不佳爲由婉拒了。”

“他不願意爲朝廷效力?”一心要天下英雄入我彀中的李世民不免有些敏感。

侯君集搖頭道:“謝逸出身陳郡謝氏,乃晉時謝靈運之後,性情行事多有魏晉逸士之風,不羈甚至怪誕,故而臣無法斷定。”

李世民嘆道:“此子確實怪誕,敢在朕的殿中泰然酣睡;太醫署想要留下他手上的靈藥,也被拒絕了,與常人行事作風確有不同。

算了,先不提他。朕問你,在陳州數月,朕交代的事情辦得如何?”

侯君集欠身道:“陛下,臣一直小心留意,江淮士族,高門大戶相對都安分守己,並無異動。草莽之間隱有宵小,但一直不曾抓到尾巴,未能有進展。”

“一羣魑魅魍魎,宵小之輩藏在深處,抓不到尾巴也不奇怪,只要江南士族能安分守己,便是大唐和南方百姓的福氣。”

李世民一聲嘆息,頗爲無奈。東晉十六國和南北朝對峙的惡果,到今時今日尚不能消弭,依然影響大唐的統一和安定。

說到底,李唐王朝真正完全掌控的地方似乎只有關隴,以五姓七望爲首的山東士族貌合神離,南北隔閡仍然存在。

隋煬帝之所以花大力氣修運河,並不只是爲了遊玩,除了錢糧運輸之外,更是爲了溝通南北。可惜時日終究尚短,且隋末割據南方的反王不少,如杜伏威、李子通、蕭銑等人都名噪一時。

後來雖都平定,但江南與北方仍有隔閡,而且還有宵小暗中蠢蠢欲動。這讓李世民很是不安,如今江南儼然已經是大唐的糧倉和財稅重地,斷然不能有失。

爲此,一方面他安撫南方,重用如蕭禹、虞世南、岑文本等南方臣子,意在拉攏江南士族。

同時還暗中做了些許佈置,比如讓英武的吳王李恪出任安州大都督,攜大敗吐谷渾餘威而歸的猛將侯君集出任陳州刺史。

安(陸)州在荊襄,陳州屬兩淮,其意都在於震懾南方,至少是朝廷的一種姿態和發出的訊號。

尋常人看來很普通的外放,實際卻很微妙,大有名堂,明眼人自會明白。從目前來看,效果還不錯,南方士族心領神會,相安無事。

對於這個結果,李世民勉強還算滿意,但從長遠來看,似乎還遠遠不夠……

*

PS:看在七夕還在碼字更新的份上,收藏,推薦票不能少啊,如果有打賞更好。

第306章 淮陽侯的答案第114章 氏族志第136章 莫使杜若花謝去第391章 留下聲音的神物第291章 報捷與請罪第296章 河間王薨第136章 莫使杜若花謝去第359章 暗棋第30章 晉王病重第179章 立功機會第96章 失約赴宴皆有因第366章 東宮醜聞第175章 熟悉的陌生笑臉第324章 東宮烙印第106章 幾處風波將要起第77章 佳人無恙,事有蹊蹺第290章 若真水第262章 河東行第140章 軒然大波第18章 何陋之有第396章 他還真敢啊第269章 慕少艾第395章 一觸即發第169章 輞川別墅第344章 王家餘孽出洛陽第240章 程駙馬的邀請第115章 晉王開府第165章 或有昭儀第320章 撲朔迷離第400章 棘手的尺度第109章 情之所起完本兼新書宋揚天下第303章 碰壁的祿東贊第35章 藥到待病除第413章 愚不可救第362章 亂始平,民未安第245章 敗家玩意第17章 故鄉自有貴人助第376章 良緣早註定第313章 魏王邀寵第415章 喜事連連第290章 若真水第84章 舊愛新寵第198章 虛虛實實的熱情第325章 齊州風起第126章 帝心深沉第49章 問罪納諫第242章 李二問策第31章 約定之期第111章 楊妃教子第287章 長安望北人第201章 夷男的小心思第360章 還有一個戰場第356章 還個人情第228章 有女亭亭初長成第229章 李世民的遠慮第249章 太常寺的樂師第418章 太子歸屬第210章 危機中的機會第269章 慕少艾第19章 再賭一把第146章 馬周的難處第169章 輞川別墅第44章 洛水紅霞映佳人第114章 氏族志第312章 偷得浮生數月閒第239章 燈下錯辨美人顏第246章 貴客盈門第317章 隱太子妃第177章 出使的倒黴蛋第196章 家書遠方來第387章 委以重任第章細嗅薔薇第192章 請旨長安第23章 瓊花釀第337章 癩蛤蟆包藏禍心第249章 太常寺的樂師第313章 魏王邀寵第201章 夷男的小心思第315章 不簡單的表象第373章 白雲觀裡,妙齡道姑第53章 任性熊孩子第266章 睡個安靜的好覺第117章 天上掉餡餅第163章 大唐最佳女主角第27章 天子洛陽行第275章 國公李績第249章 太常寺的樂師第344章 王家餘孽出洛陽第118章 甜棗與臺階第163章 大唐最佳女主角第141章 君父心思第50章 諸子盼得君父前第106章 幾處風波將要起第51章 風疾復發第305章 三試婚使第296章 河間王薨第394章 渾水摸魚
第306章 淮陽侯的答案第114章 氏族志第136章 莫使杜若花謝去第391章 留下聲音的神物第291章 報捷與請罪第296章 河間王薨第136章 莫使杜若花謝去第359章 暗棋第30章 晉王病重第179章 立功機會第96章 失約赴宴皆有因第366章 東宮醜聞第175章 熟悉的陌生笑臉第324章 東宮烙印第106章 幾處風波將要起第77章 佳人無恙,事有蹊蹺第290章 若真水第262章 河東行第140章 軒然大波第18章 何陋之有第396章 他還真敢啊第269章 慕少艾第395章 一觸即發第169章 輞川別墅第344章 王家餘孽出洛陽第240章 程駙馬的邀請第115章 晉王開府第165章 或有昭儀第320章 撲朔迷離第400章 棘手的尺度第109章 情之所起完本兼新書宋揚天下第303章 碰壁的祿東贊第35章 藥到待病除第413章 愚不可救第362章 亂始平,民未安第245章 敗家玩意第17章 故鄉自有貴人助第376章 良緣早註定第313章 魏王邀寵第415章 喜事連連第290章 若真水第84章 舊愛新寵第198章 虛虛實實的熱情第325章 齊州風起第126章 帝心深沉第49章 問罪納諫第242章 李二問策第31章 約定之期第111章 楊妃教子第287章 長安望北人第201章 夷男的小心思第360章 還有一個戰場第356章 還個人情第228章 有女亭亭初長成第229章 李世民的遠慮第249章 太常寺的樂師第418章 太子歸屬第210章 危機中的機會第269章 慕少艾第19章 再賭一把第146章 馬周的難處第169章 輞川別墅第44章 洛水紅霞映佳人第114章 氏族志第312章 偷得浮生數月閒第239章 燈下錯辨美人顏第246章 貴客盈門第317章 隱太子妃第177章 出使的倒黴蛋第196章 家書遠方來第387章 委以重任第章細嗅薔薇第192章 請旨長安第23章 瓊花釀第337章 癩蛤蟆包藏禍心第249章 太常寺的樂師第313章 魏王邀寵第201章 夷男的小心思第315章 不簡單的表象第373章 白雲觀裡,妙齡道姑第53章 任性熊孩子第266章 睡個安靜的好覺第117章 天上掉餡餅第163章 大唐最佳女主角第27章 天子洛陽行第275章 國公李績第249章 太常寺的樂師第344章 王家餘孽出洛陽第118章 甜棗與臺階第163章 大唐最佳女主角第141章 君父心思第50章 諸子盼得君父前第106章 幾處風波將要起第51章 風疾復發第305章 三試婚使第296章 河間王薨第394章 渾水摸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