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報捷與請罪

事情處出乎意料地順利,薛延陀大軍就這樣輕而易舉地葬送在若真水的山谷裡。

多少讓人有些始料未及!

無論是被襲擊,至死都不能瞑目的薛延陀人,還是站在山頂遙望勝利的大將軍李績,都是這樣的感覺。

若真水這會名副其實成了一條“河”,一條血流橫流的河。即便是夜晚,清冷的月光下也能看到血水從密集的屍體下流過,看來有些滲人。

山谷裡薛延陀人的哀嚎的聲尚未斷絕,那叫一個悽慘啊,先前他們還意氣風發,但此刻幾乎是陷入絕望之中。

唐軍的進攻着實太過強大,強大到讓他們無力還手,或者說根本沒有反抗的機會。除了極少數運氣的好逃出去之外,薛延陀幾乎全軍覆沒。

連夜趕路,也沒吃上飯,幾乎可以說是人困馬乏,這種情況下被出其不意地襲擊,更沒有組織起來有效的抵抗,結果只能如此。

此番夷男和突利失是抱着滅亡大唐的心思出擊的,所以幾乎帶走了薛延陀九成的精銳,現在全部埋葬在了若真水的山谷裡。

雖然草原上還有一些人,但主力敗亡之後,已經柔弱不堪一擊了。弱肉強食一直是草原上的生存法則,那些周圍的部族不會放過這等機會的,要不了多久,薛延陀的女人和孩子就會被別的部族搶走並同化。

到時候,會和歷史上記載的情況一樣,薛延陀這個部族將會徹底消失,最終消亡在歷史長河之中。

這一切只是因今日若真水這一戰!

李績一夜沒睡,如此巨大勝利的喜悅下,哪裡會有睡意呢?幾乎全軍的將士都興奮不已。毫無睏倦。

他們都知道,打了一場大勝仗後,朝廷的賞賜和犒勞不會少。立下的軍功也會轉化會實際利益,比如在家鄉能夠多上幾十畝永業田。

對李績而言。此戰更是意義非凡,不只是守住了邊疆,讓關中和長安免除了一場兵禍危機。而非還成功滅掉了薛延陀的主力,其實可以引申爲滅國之功,這是可以封侯拜相的功勞啊!

如今他李績已經是英國公,再往上加官進爵……

封王肯定是不會的,任何一個朝代都不可能輕易封異姓王,這是原則性問題。李績也斷然不敢接受。

估計這次又會有哪個兒子得了老爹的好處,封個不低的爵位,推恩於子是朝廷的一貫做法。當然了,此戰之後李績徹底成爲大唐的柱國之臣是必然之事,地位將會更加尊崇,將來大有可能出將入相。

不過呢……

這也是危機啊,所謂功高震主,坐在山丘上李績不由想起了這個問題,消息傳到長安,皇帝高興的同時會不會忌諱自己呢?

想想自己如今的經歷和當年的韓信有多少區別?皇帝能放心自己嗎?想到這些。李績這背後便是一陣陣森森寒意。

畢竟現在幷州的六萬大軍還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且門生故吏遍佈軍中,越是如此……

更要緊的一個問題。此番自己出擊若真水是私自做主,並未請示長安,等皇帝批准。

雖然有不得已和來不及等諸多問題,但毫無疑問這是個犯忌諱的原則問題,完全可以以此來興師問罪。

所以雖然勝了,李績卻沒有太多的興奮和輕鬆可言,以至於枯坐了整整一個晚上。

天亮的時候,唐軍開始打掃戰場,清查山谷裡的屍體和戰利品。

得到的杰倫是不可一世的薛延陀二王子突利失當場陣亡。被流矢射中,死的時候臉上的表情還寫滿了驚愕和不可以死。當然了。還有太多的不甘心,可是他註定只能死不瞑目。而且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是因他的急功近利,大意自滿導致薛延陀大軍提前進入若真水,沒有得到及時的探查,以至於輕易被伏擊。死也是應該的,算是對十萬薛延陀勇士謝罪了。

至於薛延陀可汗夷男卻不見了,從抓到的俘虜那裡得知,夷男雖然受傷,但是在親衛的保護下已經逃走了。

這倒也不奇怪,堂堂薛延陀可汗,保護得力,突圍出去倒也在情理之中。但是他受傷了,按照目前的情形來看,應該是跑不遠。

幷州軍的將士們都有點着急,怎麼偏偏讓夷男跑了呢?現在的立即去追,必須要將他抓回來。

一方面是擔心夷男是薛延陀可汗,他逃回去是可以在阻止力量,東山再起的,必須要防患於未然。

另外一方面,也是幷州軍的將士們最爲看重的一點,抓到薛延陀可汗那可是不得了的功勞。

想想當年張寶相抓住了頡利可汗,朝堂給予了多大的賞賜,讓人羨慕的快掉口水,如今這種機會擺在眼前,自然也讓人垂涎三尺。

“國公,末將這就派人前去追,必將那薛延陀可汗抓回來。”一名部將上前來給李績稟報,信誓旦旦地主動請纓。

抓到薛延陀可汗首功自然是主帥的,但具體執行的將領也是有功的,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所以如此好事,自然是爭着搶着要去。

但是很遺憾,李績卻沉默了。

“國公,不能再遲疑了,萬一那夷男趁機跑遠了……”將領們看到李績沉吟的表情,難免有些着急。夷男未必會跑遠,真正焦躁的是他們的內心罷了。

李績搖頭道:“你可以去追,但記住,永遠不能追上,給我把夷男趕去靈州方向,我會派人通知江夏郡王,由靈州軍抓獲。”

“爲什麼?”將領以爲自己聽錯了,抓到薛延陀可汗可是天大的功勞,爲什麼自己不拿着,卻要拱手送給靈州方面呢?

李績皺眉道:“不要問爲什麼,遵命行事就是了,你給我記住,照辦了本帥自然不會虧待你;如果自己敢私自做主。把人給本帥抓回來,哼哼……”

將領也算是李績的親信,爲人並不傻。第一次有些不明白,會反問。但聽到李績如此回答之後。心裡頓時咯噔一下,焉能再多嘴多舌?

大將軍的命令必須要遵守,違抗命令的後果會怎樣他很清楚,大將軍說不虧待自己的承諾比皇家的賞賜有用多了。相反如果自己爲了成名和賞賜自作主張抓了夷男,朝廷的賞賜大概不會少,但面對一個實權大將的報復,想想都不寒而慄。

他承受不住,所以只好乖乖聽話。至於究竟是爲什麼,他不敢問,也不想再問。

見到部將欣然領命而去,李績也長長鬆了口氣,夷男跑了是個壞消息,但對自己而言確實件好事。

最需要的藉口出現了。

他現在需要做的不是向長安請功,而是向皇帝請罪!

沒錯,是請罪!

滅國之功太大了,皇帝必須要賞賜,但很爲難。如果非要以擅自調動幷州兵馬爲由治罪,不好向天下人交代。這些只能作爲猜忌的理由,不能作爲罪名。畢竟調兵是爲了阻擊外敵,保家衛國。

所以皇帝很需要一個關於自己的罪名,可以用來抵消功勞,略微打壓的理由。

本來還有些爲難,現在這個絕好的理由出現了,雖然滅了薛延陀大軍,但是卻跑了其可汗。

這可是重大疏忽啊,放在平時沒什麼,但在現在這種特殊環境下。是可以無限放大的。

至少可以作爲自己請罪的理由,給皇帝一個理由。向李二陛下表明忠心,從而給自己一個臺階。一條後路。

所以夷男絕對不能由自己抓住,當然也不能讓他跑了,所以派個人在後面追,將他趕入靈州地界。

送給江夏郡王李道宗一個人情,也算是演一齣戲給皇帝看,當然了大家都看得明白,只不過是心照不宣罷了!

部將未必明白這份苦心,李績也是有苦難言,只能這樣做了。

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向長安奏報戰果,並送上請罪的奏疏。當然了,還有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傳消息給李治和謝逸。

晉王殿下在定襄處境如何尚不知曉,阿史那思摩會怎麼做媒人能夠預料,萬一要是有個閃失……

李績不敢想,如果的晉王李治在定襄出了事,自己這邊再大的功勞都會變成罪過,真正的罪過。

但願到此刻爲止沒事,只要薛延陀戰敗的消息傳到定襄,無論阿史那思摩是在猶豫,還是心懷不軌,他都會變乖的。

沒有薛延陀人的支持後,定襄草原的幾萬突厥軍隊就顯得勢單力薄,隨時可以成爲待宰的羔羊。

給他的膽子,他也不敢輕舉妄動。

……

李績將消息送了出去,最先接到的是在定襄外圍側影的闞棱等人。

闞棱看到文書之後,長出一口氣,隨後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他很清楚,薛延陀戰敗,定襄的突厥人就乖了,李治和謝逸的危險程度大大降低。

而且這還是一件天大的功勞,謝逸此番回到長安,必定會大受賞賜提拔,從此之後前程璀璨。這樣一來,對杜惜君而言也是大有好處的。

雖然懸着的心暫時放下了,但闞棱也不敢耽擱,李績動身前往定襄,這個時候已經可以光明正大地出現在謝逸身邊。

在跟前,親自保護着他,這樣也能放心一些。

……

此時的定襄草原上,李治、謝逸正在阿史那思摩和諸多突厥貴族的陪同下烤羊肉,看着勇士們摔跤比騎射。

自打見識過震天雷的威力之後,突厥人老實多了,阿史那思摩內心裡已經徹底打消了南侵關中的打算。至於突厥貴族們,也暫時安分下來,不管心裡是怎麼想的,現在必須老實,看看薛延陀人到了以後,情形能不能有所變動再做打算。

閒來無事,喝酒吃肉,摔跤射箭,這便是草原上爲數不多的娛樂項目。雖然突厥人有意送上女子,但鑑於李治年紀小,且身份特殊,自然不敢亂來。至於謝逸,壓根就不接受,不爲別的,那股子羊羶味真真的受不了,所以還是老老實實做個守身如玉的好男人。

至於這會的娛樂活動,阿史那思摩也提出了邀請,請大唐的勇士們一道參與。至於有沒有在體力方面找找優越感的意思,那就不得而知了。

謝逸倒也沒有推辭,當即派出了一個人,薛仁貴是也。

未來三箭定天山的大將軍倒也沒讓人失望,健壯的身體,靈巧的身手立即將幾個突厥好手摔倒在理。至於騎射就更不用說了,可謂是箭無虛發,就連突厥軍中可以彎弓射鵰的好手都自愧不如。

一個個連聲稱讚薛仁貴,本來還存了些許的囂張與傲氣,現在全都到九霄雲外去了。

謝逸則是笑着連連點頭,果真沒看錯人,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薛仁貴這種人什麼時候都能出頭。如此看來,反倒是自己撿了個大便宜,回到長安以後定要想辦法好好爲此人謀劃一番纔是。

就在衆人吃着羊肉喝着酒,有說有笑的時候,急促的馬蹄聲打破了定襄草原的寧靜。

有兩隊人馬從遠方而來,一隊是突厥服飾,一隊則是唐軍的裝束,他們都從北方而來。

唐軍怎麼會從北方而來?阿史那思摩正在猶豫,快馬已經到了跟前,突厥騎兵帶給他一個驚天動地的消息——唐軍在若真水全殲薛延陀主力。

什麼?

頃刻間,一衆突厥人的腦袋便炸了,軒然大波啊,比震天雷那天還要厲害。

趕過來的薛延陀人全軍覆沒了,還是唐軍的動手?他們什麼時候去的,怎麼一點消息都沒有,戰事就結束了呢?

就在他們愣神的瞬間,有大唐兵卒翻身下馬,來到李治和謝逸面前跪伏朗聲道:“稟晉王殿下,昨夜英國公率軍於若真水阻擊薛延陀大軍,大獲全勝,幾乎全殲其阻力,其王子突利失當場被擊斃。

可汗夷男受傷在逃,我大唐將士已經前去追擊,英國公已經率部返程,命小人前來向殿下報捷。”

“好好好!”李治連說了三個好字,小臉上洋溢着前所未有的興奮,笑道:“你們辛苦了,不過暫時不要休息,帶上本王的奏疏,一併前去長安向父皇報捷。”(。

第308章 輕紗難掩俏臉紅第71章 廣而告之第155章 一拍即合的可能第154章 談婚論嫁第381章 成王敗寇第336章 強人所念第359章 暗棋第262章 河東行第242章 李二問策第56章 魏王發願第337章 癩蛤蟆包藏禍心第258章 謝逸難封第5章 行卷難第147章 蔡國夫人第16章 無巧不成書第312章 偷得浮生數月閒第76章 無理取鬧第383章 軌跡重合第171章 突厥王孫第144章 事在人爲第155章 一拍即合的可能第333章 風起浪難平第278章 利誘第290章 若真水第250章 李泰的算計第242章 李二問策第314章 夏夜晚風拂第286章 吐蕃人的執着第332章 教子之方第229章 李世民的遠慮第200章 真珠可汗第363章 最後一絲安慰第146章 馬周的難處第164章 武才人的歸宿第14章 神醫聖藥第266章 睡個安靜的好覺第383章 軌跡重合第89章 樂遊原上訪神醫第165章 或有昭儀第209章 糾結的可汗第402章 帝王之難第161章 二丫要報官第148章 不負佳人第389章 人去天變第187章 古怪兄妹第239章 燈下錯辨美人顏第160章 買香水的少女第273章 內情出乎意料第252章 湊熱鬧的皇子第210章 危機中的機會第138章 來日之路何以擇第300章 文成公主第192章 請旨長安第221章 王欲興師第212章 隱遁第163章 大唐最佳女主角終章幸有你們第45章 暫別人更遠第358章 用心良苦,居心叵測第277章 阿史那思摩的客人第181章 暫別長安第52章 公主有賞第章細嗅薔薇第16章 無巧不成書第63章 薔薇叢外河燈曳第236章 文臣武將第297章 蕭月仙第131章 欺君之罪第248章 不想孤單的太子第182章 狄家小宰相第384章 從龍野望第244章 皇帝的暗示第158章 閨閣晨語第283章 期望的怨恨第46章 御筆題招牌第176章 越描越黑第72章 名滿天下意何爲第193章 君明臣賢第306章 淮陽侯的答案第197章 汗帳在望第406章 爲與佳人長相守第86章 暗箭雛形第280章 大膽的設想第335章 情已生,恨未消第119章 猜測構陷一步遙第97章 燙手的獎品第370章 公主的禮物第73章 西向長安行第68章 流言擾君心第43章 靜候佳音第321章 徐慧第82章 萬衆矚目第271章 求娶方式第345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5章 行卷難第139章 大唐的福音第315章 不簡單的表象第53章 任性熊孩子第127章 忌辰不知埋骨處第308章 輕紗難掩俏臉紅
第308章 輕紗難掩俏臉紅第71章 廣而告之第155章 一拍即合的可能第154章 談婚論嫁第381章 成王敗寇第336章 強人所念第359章 暗棋第262章 河東行第242章 李二問策第56章 魏王發願第337章 癩蛤蟆包藏禍心第258章 謝逸難封第5章 行卷難第147章 蔡國夫人第16章 無巧不成書第312章 偷得浮生數月閒第76章 無理取鬧第383章 軌跡重合第171章 突厥王孫第144章 事在人爲第155章 一拍即合的可能第333章 風起浪難平第278章 利誘第290章 若真水第250章 李泰的算計第242章 李二問策第314章 夏夜晚風拂第286章 吐蕃人的執着第332章 教子之方第229章 李世民的遠慮第200章 真珠可汗第363章 最後一絲安慰第146章 馬周的難處第164章 武才人的歸宿第14章 神醫聖藥第266章 睡個安靜的好覺第383章 軌跡重合第89章 樂遊原上訪神醫第165章 或有昭儀第209章 糾結的可汗第402章 帝王之難第161章 二丫要報官第148章 不負佳人第389章 人去天變第187章 古怪兄妹第239章 燈下錯辨美人顏第160章 買香水的少女第273章 內情出乎意料第252章 湊熱鬧的皇子第210章 危機中的機會第138章 來日之路何以擇第300章 文成公主第192章 請旨長安第221章 王欲興師第212章 隱遁第163章 大唐最佳女主角終章幸有你們第45章 暫別人更遠第358章 用心良苦,居心叵測第277章 阿史那思摩的客人第181章 暫別長安第52章 公主有賞第章細嗅薔薇第16章 無巧不成書第63章 薔薇叢外河燈曳第236章 文臣武將第297章 蕭月仙第131章 欺君之罪第248章 不想孤單的太子第182章 狄家小宰相第384章 從龍野望第244章 皇帝的暗示第158章 閨閣晨語第283章 期望的怨恨第46章 御筆題招牌第176章 越描越黑第72章 名滿天下意何爲第193章 君明臣賢第306章 淮陽侯的答案第197章 汗帳在望第406章 爲與佳人長相守第86章 暗箭雛形第280章 大膽的設想第335章 情已生,恨未消第119章 猜測構陷一步遙第97章 燙手的獎品第370章 公主的禮物第73章 西向長安行第68章 流言擾君心第43章 靜候佳音第321章 徐慧第82章 萬衆矚目第271章 求娶方式第345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5章 行卷難第139章 大唐的福音第315章 不簡單的表象第53章 任性熊孩子第127章 忌辰不知埋骨處第308章 輕紗難掩俏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