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內情出乎意料

長安城裡,李承乾和李泰都收到了消息。╦,

李治和謝逸過晉州而不入,這算什麼?人家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那是負責,你們這般又是爲何?算什麼?

晉州刺史現在被李績軟禁着,不曾押送長安,本來是要等候朝廷的欽差前去審理的,結果等候許久,朝廷派出的代表卻不曾前往。

估計現在英國公李績多少有點鬱悶,晉州上下也是惶惶不安,李承乾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畢竟晉州刺史是他舉薦的,出了這麼大一檔子是,要說和自己全無關係那不可能。

舉薦不當,失職這些是肯定的,但自從事發到今天,父皇一句話都沒有說,這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旁人根本無法揣測。

也正是因爲如此,才讓李承乾很是不安。

如果所料不錯,父皇應該是在等待,等待李治和謝逸在河東的詳細調查,他會根據晉州事態的具體內情,以及嚴重程度來判斷,做出最後的決策。

李承乾現在有些吃不準,晉州那邊的事情到底有多嚴重?自己推薦的晉州此事到底參與多深?

拿不準這個,就不知道會有多大的麻煩,做不出最合適的應對。他更擔心的是,牽連的太深,最終連累到自己。

比如晉州刺史藉着自己的名義招搖撞騙,做出什麼過於不當的行爲,最終全都算在自己頭上。

自古以來,主子被僕從所累着不在少數,天知道這樣的事情會不會發生在自己頭上。

當前形勢下,李承乾恨擔心出現此等幺蛾子,如今還不能準確把握內情,更讓人不安。

他很想派人前去晉州調查瞭解,但紇幹承基阻止了他,聲稱此舉很有可能給人口實。本來沒有什麼,也會被人說成東宮與晉州勾結,私下往來。傳遞消息,甚至對口供。

想想也對,如果因此被人拿住了把柄,着實不值當。

李承乾原本想着李治和謝逸能夠早些查明事情真相。如此不管是死是活,自己都能早些安心。

如今這般懸心不安的感覺,着實實在是太難受。遲遲不能安心,也不能拿出恰當的對策,一直生活在惶惶不安中。

謝逸真是會折磨人啊!

他與自己是有樑子的。在這件事上肯定不會幫自己,至於公報私仇,倒是有可能的。某種程度上,李承乾希望如此。

如果謝逸真的這麼做了,對自己反倒是好事,想要撇清楚就容易多了,甚至可以趁機給謝逸找點麻煩。

其實讓謝逸前去查案本身,對自己就是有一定好處的,至少避免有人詬病“欽差”與東宮勾結的可能。

謝逸的調查結果當得起公正二字,如果稍微有偏頗。對李治而言有苛待兄長的嫌疑,而他謝逸就更會被人詬病。僅此一點,謝逸就就得掂量着點,這尺度少不得就得放鬆一些。

李承乾這般想着,但事實到底會如何,他一點把握都沒有,只是個美好的期盼罷了。

……

李泰的心情好不到哪裡去,同樣被李治和謝逸過而不入的行爲弄出了神經質。

同樣在惴惴不安中熬日子,他與河東世家有些聯繫,僅此而已。

但在此次事件中。這等牽連會被放大到何種程度,誰能說準呢。只要有把柄落下,難免會有受制於人,隨時被牽連的可能。

尤其查案的人是謝逸。這就更不好說了。

要是真的論起來,李泰的肚量甚至不如李承乾,所以難免忐忑,難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尤其是謝逸這次過晉州而不入之後,便認定了謝逸是有所企圖,不安好心。

……

太極宮。承慶殿裡李世民也聽到的消息。

聽到老宦官稟報的那一刻,李世民微微一愣,顯然有些意外,片刻之後才笑問道:“沒去晉州?”

“是的,晉王殿下和謝長史現在已經到晉陽了,刺史張士貴發來奏報,已經安排殿下入住晉陽宮,謝長史在值守殿暫居。”老宦官站在角落,似乎眼睛都沒有全睜開,但似乎什麼都瞞不過他。

“這小子,也不知葫蘆裡賣的什麼藥。”李世民輕輕一笑,似乎覺得很有意思,特別想要拭目以待一樣。

“謝長史每多奇思妙想,老奴也鬧不懂他要怎麼辦,不過老奴相信,他肯定會給陛下一份滿意的交代。”老宦官輕聲回答,嘴角也微微泛着笑意。

“要是這點事他都辦不好,也就白白浪費了朕的一片期望。”李世民悠悠道:“對了,你那邊的查證怎麼樣了?”

“回陛下,從目前得到的消息來看,晉州之事與太子和魏王的牽連並不很大,倒是……”老宦官輕輕吐出一個名字。

李世民聞言,神色微微一變,也不知是覺得出乎意料,但是過於震驚,片刻後輕聲質問道:“確定嗎?”

“只是有跡象如此,最終的結果,還得與謝長史的調查相印證,老奴以爲,做事不能武斷,尤其是關乎要緊人的時候,還請陛下明鑑。”老宦官言辭懇切,堪稱推心置腹。

李世民悠悠道:“嗯,你辦事朕自然放心,不過要讓他心服口服纔是,還是等着雉奴和謝逸吧!”

“謝陛下信任。”

“雉奴都還好嗎?”

“好着呢,晉王殿下頭一回單獨出門,頗有興致,一路也漲了不少見聞。”老宦官道:“殿下現在晉陽,不日將會前往太原王氏參加同安大長公主的壽辰。”

“嗯!”李世民輕輕點頭道:“也好,姑母曾與朕提過,她有個孫女才貌雙全,溫婉賢淑,與雉奴年紀相當。這回他們應該能見面,若能成就一段良緣,甚好。”

“原來陛下安排晉王殿下前去,還有這層意思。”

李世民哈哈笑道:“順道之舉罷了,雉奴也不小了,青雀像他這個年紀。早就成婚了。”

“是是,提前恭喜陛下,皇家又覓得佳婦。”老宦官哈哈一笑,似乎就像是皇帝的老朋友一般。無拘無束。

“嗯,朕老兒,自然希望兒孫滿堂。”李世民淡淡一笑,輕嘆道:“可惜啊,觀音婢看不到如今兒孫滿堂之景。不能同享天倫之樂。”

“陛下莫要傷心,文德皇后在天之靈會看到,會和陛下一樣開心的。”老宦官趕忙出聲安慰。

“是啊!”李世民嘆息一聲,不得不接受這個淒涼的事實。

恰在此時,有內侍匆匆入殿,慌忙道:“陛下,劍南道急奏,十萬火急。”

“哦?”李世民眉頭微微皺起,通常來說,地方官吏上奏疏是不會這般着急的。尤其是十萬火急這個級別。若非有重大變故,是不會輕易使用的,這個變故指的是突發災害,比如地震洪災等,或者叛亂,兵禍等。

那麼劍南道發生了什麼呢?

李世民心情忐忑地接過奏疏,打開一看,眉頭頓時緊緊皺起。

“速傳房玄齡、長孫無忌、岑文本,魏徵、蕭瑀,牛進達、程知節等人入宮議事。”放下奏疏的一瞬間。李世民快速傳達了一條緊急口諭。

“是!”

內侍匆匆忙忙出門去傳旨了,老宦官有些不安地問道:“陛下,發生何事?”

李世民沉聲道:“吐蕃,吐蕃五萬大軍進犯我鬆州……”

……

遠在晉陽的李治和謝逸尚不知曉鬆州之事。如今他們正住在晉陽宮,安靜地享受着秋日的陽光。

晉陽宮是行宮,相關配置都有,只不過較之長安太極宮和洛陽宮有所不及,畢竟皇帝不常來。

晉王李治算得上許久以來,晉陽宮裡少有的主人。所以上下侍候的相當小心,或者說殷勤。

爲的是事後的獎賞,或者因此而改變命運呢?至少有些小宮女是這般想的,如果在太極宮裡,宮女們想要出頭並不難。

但在晉陽宮,十年難得有一次機會,如今晉王殿下來,而且小住一段時間,如果能趁此機會得蒙晉王殿下臨幸,甚至懷上一男半女,那可就飛上枝頭了。

小宮女們的想法很美好,但現實卻不怎麼理想,晉王李治壓完全不將她們放在眼裡。

大約是因爲晉陽宮的宮女們等的太久,都已經不小了,哪裡有王家小娘子可人呢?現如今晉王殿下滿腦子都此女沾滿,哪裡還顧得不上旁人?

當然了,最爲要緊的還是,歷史上很多皇子女都是宮人所生。比如原本歷史上李治的長子李忠便是宮人劉氏所生,事情多半因爲某日李治春/心蕩漾,敲遇到了劉氏,或者被其所吸引,一夕之恩有了龍子。

只是現在,李治到底還小,又是個沒佔過葷腥的純情少年,所以宮女們自然沒什麼機會。

在年少的晉王這裡沒進展,所有有宮女們悄悄改變了目標,開始對謝長史獻殷勤。

雖說是血氣方剛,偶爾孤枕難眠,但謝逸可不敢,宮中包括行宮中的女子,名義上都是皇帝的女人,自己焉敢染之?

雖說鄭麗琬,甚至武二娘子這些本該屬於李世民的女人,如今都在自家,但畢竟她們不曾事實上屬於皇帝,李世民也沒什麼好說的。

但宮女可就不同了,李治動了幾個還好說,自己是萬萬不敢的,因此被扣上什麼帽子,可就大大的不划算了。

前車之鑑不遠啊,當年李淵不就是因爲睡了隋煬帝留守晉陽宮的兩個妃嬪,被迫的不易走上反叛之路的嘛。

自己要是重蹈覆轍,那可就……

如果有心人認爲自己想要學習高祖皇帝起兵爭奪天下,會是什麼結果?想想就不寒而慄,所以啊,趁早收起這些心思來。

任宮門們送了多少筐秋天的菠菜,謝逸就是毫不動心,完全一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的做派。

謝長史是正人君子!

數日之後,連晉陽宮監都暗暗豎起大拇指,給出謝逸很高的評價。

實際上,只有謝長史自己知道,柳下惠不是好當的。不過想起家中兩位有孕的嬌妻,謝逸的心智也就堅定多了。

入住晉陽宮的第三日,李治和謝逸便收到了一封請柬,來自於太原王氏的請柬,三日後同安大長公主壽辰,邀請晉王殿下和謝長史一道前去赴壽宴。

有沒有這封請柬,這一趟他們都是會走的,如此只能說是王家人客氣。

收到請柬的當晚,夜北迴來了。

沒有幾個人注意到,謝長史身邊這個低調如鬼魅般的隨從自出了長安城後便不見了。

更沒有人知道,在晉王殿下和謝長史在黃河邊泡溫泉的時候,夜北已經繞道過了黃河,到了河東,到了晉州。

輾轉多日,他按照約定前來晉陽面見主人。

“阿郎!”

“辛苦了。”見到夜北一身風塵與疲態,謝逸先問候一句,這才問道:“此行情況如何?”

“不虛此行。”夜北當即鄭重道:“和先前的預料有些差別。”

“哦?”謝逸眉頭一動,微微驚訝。

夜北道:“屬下也覺得驚訝,但查證之後卻發現與那兩位的關係並不十分緊密。”

那兩位是誰不需要明說,大家都心知肚明。

這個結果卻是略微出乎意料,謝逸沉吟道:“你確定?”

“是!”夜北道:“要不是屬下查到了那位與晉州民變主使者聯絡之人,也不會相信。”

“究竟是誰?”謝逸皺起了眉頭,神色凝重。

夜北沒有開口,伸手指在茶杯裡蘸了水,在桌上寫下幾個字,待謝逸看清楚之後,迅速抹去。

“果真?”

“是,晉州之事本來沒多大,只不過有人推波助瀾罷了!具體情由,英國公早已調查清楚,過兩日他會來晉陽給大長公主祝壽,到時候大約會與阿郎說明,到時候相互印證便是。”

夜北道:“至於那位……屬下現在還沒有抓住確切的把柄,如果向長安奏報,恐怕有所缺失。”

謝逸問道:“那你的意思呢?”

“阿郎,屬下在找證據的過程中,發現了更有意思的事情,那位的人如今似乎去了朔州,定襄一代。”

夜北道:“也不知道是與此事有關,還是有更大的圖謀,要是能一道鬧明白,陛下那裡也好有個交代。”(

第256章 頻發幺蛾子第273章 內情出乎意料第272章 河東張士貴第211章 疑陣第148章 不負佳人第377章 佳節醞風雨第195章 長孫無忌的遠慮第261章 兩不相干第363章 最後一絲安慰第219章 今貌復舊顏第19章 再賭一把第413章 愚不可救第188章 深秋寒冬將要至第249章 太常寺的樂師第256章 頻發幺蛾子第201章 夷男的小心思第10章 打結的衣帶第43章 靜候佳音第412章 李泰的剖白第184章 憤怒的結社率第169章 輞川別墅第254章 迫人的選擇第191章 推恩令第97章 燙手的獎品第254章 迫人的選擇第308章 輕紗難掩俏臉紅第152章 最佳媒人第208章 大唐的厚禮第229章 李世民的遠慮第51章 風疾復發第171章 突厥王孫第207章 紫衣徐娘第219章 今貌復舊顏第70章 謝公砸缸驚天下第128章 風雲突變第156章 才女的疑問第185章 李道宗第130章 危機來時天花起第142章 東宮的碎瓷片第196章 家書遠方來第161章 二丫要報官第292章 太極殿上響驚雷第140章 軒然大波第135章 誅心之刀第125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第89章 樂遊原上訪神醫第142章 東宮的碎瓷片第58章 花露清香蚊蟲遠第125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第252章 湊熱鬧的皇子第11章 討厭的不速之客第28章 莫負春/光燦第341章 相對浴紅衣第412章 李泰的剖白第321章 徐慧第63章 薔薇叢外河燈曳第390章 送上門的絕好理由第347章 齊州亂第422章 晉陽公主的婚事第85章 唱出大戲第176章 越描越黑第344章 王家餘孽出洛陽第366章 東宮醜聞第136章 莫使杜若花謝去第333章 風起浪難平第336章 強人所念第101章 有何隱情第268章 蒲津關第136章 莫使杜若花謝去第197章 汗帳在望第357章 爲人作嫁第56章 魏王發願第26章 暗布荊棘的橄欖枝第71章 廣而告之第370章 公主的禮物第104章 尋蛛絲而追馬跡第399章 李治的疑問第241章 高昌亂第412章 李泰的剖白第170章 紅袖第108章 執子之手第316章 故地重遊第230章 皇帝的棋盤第38章 重臣外放有名堂第398章 大局已定第164章 武才人的歸宿第18章 何陋之有第265章 管家的武娘子第233章 順勢而爲第143章 龍孫名象第66章 莫名黑鍋附第2章 百寶袋裡的圖畫第204章 朋友與盟友第13章 不想做詩人的醫生第305章 三試婚使第74章 刺王殺駕(上)第345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14章 神醫聖藥第381章 成王敗寇第229章 李世民的遠慮
第256章 頻發幺蛾子第273章 內情出乎意料第272章 河東張士貴第211章 疑陣第148章 不負佳人第377章 佳節醞風雨第195章 長孫無忌的遠慮第261章 兩不相干第363章 最後一絲安慰第219章 今貌復舊顏第19章 再賭一把第413章 愚不可救第188章 深秋寒冬將要至第249章 太常寺的樂師第256章 頻發幺蛾子第201章 夷男的小心思第10章 打結的衣帶第43章 靜候佳音第412章 李泰的剖白第184章 憤怒的結社率第169章 輞川別墅第254章 迫人的選擇第191章 推恩令第97章 燙手的獎品第254章 迫人的選擇第308章 輕紗難掩俏臉紅第152章 最佳媒人第208章 大唐的厚禮第229章 李世民的遠慮第51章 風疾復發第171章 突厥王孫第207章 紫衣徐娘第219章 今貌復舊顏第70章 謝公砸缸驚天下第128章 風雲突變第156章 才女的疑問第185章 李道宗第130章 危機來時天花起第142章 東宮的碎瓷片第196章 家書遠方來第161章 二丫要報官第292章 太極殿上響驚雷第140章 軒然大波第135章 誅心之刀第125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第89章 樂遊原上訪神醫第142章 東宮的碎瓷片第58章 花露清香蚊蟲遠第125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第252章 湊熱鬧的皇子第11章 討厭的不速之客第28章 莫負春/光燦第341章 相對浴紅衣第412章 李泰的剖白第321章 徐慧第63章 薔薇叢外河燈曳第390章 送上門的絕好理由第347章 齊州亂第422章 晉陽公主的婚事第85章 唱出大戲第176章 越描越黑第344章 王家餘孽出洛陽第366章 東宮醜聞第136章 莫使杜若花謝去第333章 風起浪難平第336章 強人所念第101章 有何隱情第268章 蒲津關第136章 莫使杜若花謝去第197章 汗帳在望第357章 爲人作嫁第56章 魏王發願第26章 暗布荊棘的橄欖枝第71章 廣而告之第370章 公主的禮物第104章 尋蛛絲而追馬跡第399章 李治的疑問第241章 高昌亂第412章 李泰的剖白第170章 紅袖第108章 執子之手第316章 故地重遊第230章 皇帝的棋盤第38章 重臣外放有名堂第398章 大局已定第164章 武才人的歸宿第18章 何陋之有第265章 管家的武娘子第233章 順勢而爲第143章 龍孫名象第66章 莫名黑鍋附第2章 百寶袋裡的圖畫第204章 朋友與盟友第13章 不想做詩人的醫生第305章 三試婚使第74章 刺王殺駕(上)第345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14章 神醫聖藥第381章 成王敗寇第229章 李世民的遠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