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藥到待病除

洛陽宮原名紫薇宮,始建於隋朝。

隋朝大業年間,名義上的都城是長安,但隋煬帝楊廣大部分時候都在東都洛陽,或外出巡幸。

楊廣是個愛面子的人,東都紫薇宮奢華程度更甚於長安太極宮,可惜他最終丟了江山。

後來洛陽一度被王世充據有,紫薇宮裡指點江山,笙歌樂舞的主人也換成了這位鄭國皇帝。可惜好景不長,很快就被當時的唐朝秦王李世民擊敗。

謝逸進了洛陽宮,沒走多遠便看到一片廢墟,此景象出現在富麗堂皇的皇宮中,違和感很強烈。

這片廢墟位於宮苑中心區域,前隋時此處矗立着乾陽殿,是紫薇宮主殿。類似於後世紫禁城的太和殿,但規模卻比太和殿更大。

擊敗王世充之後,秦王李世民進宮,不知出於何種心態,稱乾乾陽殿過於奢侈,然後一把火怒而焚之。

登基稱帝后,李世民很後悔當初的衝動行爲,貞觀四年,曾下詔發兵修洛陽宮乾陽殿,以備巡奉。當然了,火焚宮室的罪責也推到了王世充身上。

朝臣對此議論紛紛,給事中張玄素聞訊上書勸諫稱:“大唐承隋末百王之末,屈凋弊之餘,必欲節之以禮制,陛下宜以身爲先……阿房成,秦人散;章華就,楚衆離;及乾陽畢功,隋人解體。

若此殿卒興,所謂同歸於亂……今若遵舊制,即是隋役復興,五六年間,趨舍頓異,何以昭示子孫,光敷四海。”

意思是國朝初年,百廢待興,陛下你應當遵循禮制,帶頭節儉。還舉出秦、隋兩朝大興土木而亡故的例子,陛下你不能步後塵,應當給子孫們做個好榜樣。

張玄素還列舉了隋朝修建乾陽殿時,從豫章郡伐巨木之艱難,運輸耗費巨大,不惜民力等種種過錯。

李世民當時很不愉快,質問張玄素:你說我不如隋煬帝,那和桀、紂相比如何?

張玄素也是有骨氣的諫臣,怡然不懼,直言不諱。李世民無可奈何,一心想要做個明君,怎能降罪直諫的臣子呢?

沒辦法,在其他大臣的勸諫下找個臺階下,放棄重建乾陽殿,還裝模作樣地賞了張玄素彩帛兩百匹,並任命其爲東宮少詹事兼右庶子。

在謝逸看來,這事李世民就是活該,誰讓他當初裝逼裝過頭的。好好一座宮殿招你惹你了?也不知他如今看到這片廢墟時,是何心情?

反正終李世民一生,乾陽殿始終未能重建,直到唐高宗李治登基,纔在此基礎上重建了一座乾元殿。

而今的李世民心有不甘,只好把乾陽殿後的大業殿改名爲貞觀殿,聊以自/慰。當然了,在這個過程中,他收穫儉樸納諫的賢君名聲,也許李二陛下更在乎這個吧!

後邊的貞觀殿有點類似於後世紫禁城的坤寧宮,本該是皇后的居所。不過長孫皇后去世,李世民帶其兩子女入住似也說得過去,興許還有紀念亡妻的意味吧!

謝逸跟在李孝恭和侯君集身後,兩條腿微微有些打顫,偏生皇宮開闊,走了許久纔到貞觀殿,好不辛苦。

“快去奏報陛下,陳國公請的少年…神醫到了。”河間郡王李孝恭目光矍鑠,有些狐疑地打量着謝逸。年輕的面孔很難引起他的重視,若非侯君集信誓旦旦,他絕不相信此人醫術高明。

“陛下宣召,諸位請進。”片刻後,內侍出來傳旨。李孝恭和侯君集身上的兵器都被留在了殿外,侍衛毫不客氣地攔住了謝逸,指着粉紅揹包要求檢查。

侍衛的表情有些不自然,這個包裹好生奇怪,他們甚至不知道怎麼打開。

這種把人當賊或刺客的看法,謝逸很不爽,沒好氣道:“我自己來……慢點,裡面裝的可就是給晉王殿下醫治的藥物,天下僅有幾支,萬一打碎了……”

果然,侍衛立即溫柔了許多。謝逸打開拉鍊,亮明其中並無利器,至於那些醫療器材和藥品,侍衛想要檢查,但被謝逸拒絕了。

謝逸注意到,侍衛和一旁的李孝恭有個眼神交流,顯然是得到了河間郡王的首肯,謝逸這才獲准進殿。

正殿的御座上坐着箇中年男人,看起來有些疲憊,見衆人進來,立即坐正了身姿。

他便是唐太宗李世民?

看着並不十分高大威猛,略胖些,或許應該稱之爲“壯”;長相中規中矩,沒什麼特別之處,只是氣度確實非同尋常。

舉手投足,表情和眼神的微妙變化,流露出來的那種氣度很不一樣。這就是所謂的天子威嚴,王霸之氣?

“參見陛下!”李孝恭和侯君集躬身一禮。

自己該怎麼做?謝逸並不懂宮廷禮儀,只記得唐宋時好像不行跪拜,所以依樣畫葫蘆,躬身道:“草民謝逸參見皇帝陛下。”

至於禮節正確與否,是否失儀,管不了那麼多。自己可是他李世民請來給兒子治病的高人,自然該有高人的風範,比如布衣傲王侯的自尊,波瀾不驚的沉穩。

謝逸微微低頭,並不知李世民是何反應,片刻之後,只聽到一個洪亮的聲音道:“平身!”

“陳國公稱你醫術高明,可退高熱?”謝逸擡頭,見李世民正直勾勾地盯着自己,眼神有些迫人。

謝逸道:“回陛下,談不上高明,只是略通些醫術罷了。草民的背囊中有些靈藥,或可助晉王殿下退燒。”

李世民朗聲道:“好,東偏殿,你立即去爲稚奴診治,治好了,朕重重有賞。”

謝逸心頭一震,這個潛臺詞,治好了有賞,治不好呢?算了,和皇帝沒辦法講道理。

在內侍的引導下,謝逸的進了東偏殿,身後還有一位侍衛形影不離,目的顯然是監視。如果自己有什麼不軌舉動,大抵會立即拔劍相向。

唉,在皇宮裡看診,連生命安全都不能保障,真是無力吐槽。

李世民隨後也跟了進來,李孝恭和侯君集則站在外間等候,他們的心情都有些緊張。

……

一張華麗的牀榻上,躺着個八九歲的男孩,身上蓋着一層薄錦被,臉上紅撲撲的,應該還在發燒。也不知是睡着了,還是昏迷之中,男孩的表情顯然很不舒服。

他便是重病的晉王李治?小鮮肉一枚啊,長相可比李世民好看多了,多半是長孫皇后漂亮的緣故。

謝逸問道:“晉王殿下高熱多久了,是何病因?”

侍候在側的一衆御醫面面相覷,這便是陳國公說的神醫?也忒年輕了吧,他能妙手回春?這也未免……太打擊人了。雖說長江後浪推前浪,可一下子被拍在沙灘上,感覺實在不怎麼好受。

儘管心裡很鬱悶,但陛下相信他,有什麼辦法?御醫只得如實道:“殿下高熱已有兩日多,之前曾一度退燒,後又反覆……是涼風撲熱汗引起的風寒所致。”

“好!”謝逸點點頭,轉身道:“陛下,臣要爲晉王殿下看診。”

“嗯!”李世民點頭同意。

謝逸本想要水洗手,瞧見殿中擺着數十瓶瓊花釀之後,改爲酒水浣手消毒。同時還會心一笑,陸通運到洛陽來的青瓷酒水本就不多,恐怕大半都進了皇宮,李二真乃豪客也!

衆目睽睽之下,謝逸先摸了一下李治的額頭,並未切脈,而是從背囊裡拿出一個明晃晃,閃着銀光,白玉簪般的東西放在了晉王腋下。

這是做什麼?

謝逸沒有理會,大唐僅有的一支體溫計,上次在陳州刺史府,都沒捨得用。又看了看瞳孔,摸了心跳,然後掰開嘴巴查看咽喉,可惜沒有聽診器檢查聽肺部。

半刻鐘後,謝逸從李治腋下取出體溫計——39度!

果然是高燒,這還是物理降溫和服用湯藥後的結果,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李治可能已經夭折了。

從目前的情形看,主要是呼吸道感染,或許有些許肺炎徵兆,好在前期措施和護理好,並不很嚴重。

李世民問道:“怎樣?”

“呼吸道感染,伴輕度肺炎。”

呃……

大唐皇帝陛下瞪大了眼睛,什麼病症,怎麼完全沒聽懂?一衆御醫也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覷。

謝逸忙解釋道:“晉王殿下是咽喉氣道並肺部有疾……此疾我稱之爲炎症,其症狀爲紅腫,或輕或重的疼痛,發紅發熱……和外傷化膿是一個道理,其實人得很多疾病都與之相關。”

“哦!”一衆御醫臉上多了幾分恍然,好像明白了,但還需時間消化。

李世民直截了當問道:“可有醫治之法?”

“有!”謝逸當即從背囊中取出注射器和抗生素,侍衛看到明晃晃的針尖,頓時緊張地護在李世民身前,劍刃已然出鞘。

謝逸無奈道:“不必緊張,此物乃用藥器皿,是救人的,不是殺人的。”

大抵是聽到殿中異變,李孝恭和侯君集都衝了進來。前者很緊張,後者慌忙道:“陛下,那日給小兒醫治便是用的此器物。”

謝逸沒有理會異樣的目光,從容準備兌藥,注射之前少不得又費了一番脣舌,將那套改編自《扁鵲見蔡桓公》的理論道來。

衆御醫將信將疑道:“此法聞所未聞,晉王殿下千金貴體,不可亂來,當需謹慎。”

這些傻逼,壓根沒搞清楚狀況,這會死要面子有何用?李治要是掛了,首先陪葬的應該是你們吧,我要救你們還不領情?

謝逸氣不打一處來,直接反問道:“那你有什麼好辦法?”

衆御醫頓時爲之無語,謝逸將目光轉向李世民,悠悠道:“陛下,陳國公府的少郎君亦用過此法,而今如何,您可以問他。”

“犬子身體痊癒,如今身體康健,生龍活虎。”侯君集的證言顯然很有說服力。他還補充道:“陛下,用此藥前,會在患者前臂肌膚試藥,謝逸稱之爲派‘皮試’,以確定是否適合殿下的體質,很是慎重。”

兒子的病情已經不能再耽誤,這是不爭的事實,哪怕鋌而走險也要一試。理智的李世民沉吟片刻,輕輕點頭,但龍袍大袖之下,拳頭卻緊緊握起,做這個決定似乎用了很大的勇氣。

謝逸當即做皮試,天幸李治對抗生素並不過敏。然後在衆目睽睽之下,晉王李治的屁股上捱了一針,隨即又用烈酒給李治擦身降溫。

藥已用到,接下來只需靜待病除……

第383章 軌跡重合第105章 危機潛藏第387章 委以重任第422章 晉陽公主的婚事第174章 九成宮變第213章 謝逸去哪了第288章 五卒對百馬第45章 暫別人更遠第5章 行卷難第224章 姻緣事第253章 大唐的盤口第236章 文臣武將第48章 兩小無猜第391章 留下聲音的神物第119章 猜測構陷一步遙第138章 來日之路何以擇第156章 才女的疑問第228章 有女亭亭初長成第234章 稱心如意第241章 高昌亂第153章 魏徵的歉意第203章 回紇人第55章 爲君敢與天下敵第304章 公主擇婿第275章 國公李績第334章 皇家婚禮第241章 高昌亂第165章 或有昭儀第309章 龍擡頭第334章 皇家婚禮第77章 佳人無恙,事有蹊蹺第61章 意外的邀請第255章 平局成爲一種時尚第36章 淚汪汪的小蘿莉第198章 虛虛實實的熱情第373章 白雲觀裡,妙齡道姑第316章 故地重遊第388章 朕失一鏡第158章 閨閣晨語第226章 嫁得長安如意郎第423章 做我妹夫可好?第55章 爲君敢與天下敵第103章 並非福將第201章 夷男的小心思第74章 刺王殺駕(上)第章細嗅薔薇第103章 並非福將第272章 河東張士貴第134章 麗琬探監有所謀第281章 山崩地裂第144章 事在人爲第115章 晉王開府第264章 不仗義的李二第29章 天倫與權謀第419章 被冷落的長史第309章 龍擡頭第230章 皇帝的棋盤第197章 汗帳在望第355章 戰地玫瑰第189章 金城郡主第7章 何人筆下出佳作第339章 紅了眼眶第260章 雙喜臨門第361章 守株待兔第261章 兩不相干第392章 矯詔救駕第27章 天子洛陽行第264章 不仗義的李二第252章 湊熱鬧的皇子第378章 小村夜襲第215章 窺探者第175章 熟悉的陌生笑臉第274章 大長公主第181章 暫別長安第106章 幾處風波將要起第128章 風雲突變第12章 繞不開的侯君集第19章 再賭一把第29章 天倫與權謀第125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第349章 帝怒妃怨第46章 御筆題招牌第359章 暗棋第394章 渾水摸魚第389章 人去天變第283章 期望的怨恨第102章 兩姝爲郎憂第73章 西向長安行第276章 河東風雲起第205章 篝火晚宴第211章 疑陣第253章 大唐的盤口第60章 李二的壞習慣第208章 大唐的厚禮第108章 執子之手第258章 謝逸難封第239章 燈下錯辨美人顏第231章 貼心的孔穎達第134章 麗琬探監有所謀第65章 君之謀,帝之忌
第383章 軌跡重合第105章 危機潛藏第387章 委以重任第422章 晉陽公主的婚事第174章 九成宮變第213章 謝逸去哪了第288章 五卒對百馬第45章 暫別人更遠第5章 行卷難第224章 姻緣事第253章 大唐的盤口第236章 文臣武將第48章 兩小無猜第391章 留下聲音的神物第119章 猜測構陷一步遙第138章 來日之路何以擇第156章 才女的疑問第228章 有女亭亭初長成第234章 稱心如意第241章 高昌亂第153章 魏徵的歉意第203章 回紇人第55章 爲君敢與天下敵第304章 公主擇婿第275章 國公李績第334章 皇家婚禮第241章 高昌亂第165章 或有昭儀第309章 龍擡頭第334章 皇家婚禮第77章 佳人無恙,事有蹊蹺第61章 意外的邀請第255章 平局成爲一種時尚第36章 淚汪汪的小蘿莉第198章 虛虛實實的熱情第373章 白雲觀裡,妙齡道姑第316章 故地重遊第388章 朕失一鏡第158章 閨閣晨語第226章 嫁得長安如意郎第423章 做我妹夫可好?第55章 爲君敢與天下敵第103章 並非福將第201章 夷男的小心思第74章 刺王殺駕(上)第章細嗅薔薇第103章 並非福將第272章 河東張士貴第134章 麗琬探監有所謀第281章 山崩地裂第144章 事在人爲第115章 晉王開府第264章 不仗義的李二第29章 天倫與權謀第419章 被冷落的長史第309章 龍擡頭第230章 皇帝的棋盤第197章 汗帳在望第355章 戰地玫瑰第189章 金城郡主第7章 何人筆下出佳作第339章 紅了眼眶第260章 雙喜臨門第361章 守株待兔第261章 兩不相干第392章 矯詔救駕第27章 天子洛陽行第264章 不仗義的李二第252章 湊熱鬧的皇子第378章 小村夜襲第215章 窺探者第175章 熟悉的陌生笑臉第274章 大長公主第181章 暫別長安第106章 幾處風波將要起第128章 風雲突變第12章 繞不開的侯君集第19章 再賭一把第29章 天倫與權謀第125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第349章 帝怒妃怨第46章 御筆題招牌第359章 暗棋第394章 渾水摸魚第389章 人去天變第283章 期望的怨恨第102章 兩姝爲郎憂第73章 西向長安行第276章 河東風雲起第205章 篝火晚宴第211章 疑陣第253章 大唐的盤口第60章 李二的壞習慣第208章 大唐的厚禮第108章 執子之手第258章 謝逸難封第239章 燈下錯辨美人顏第231章 貼心的孔穎達第134章 麗琬探監有所謀第65章 君之謀,帝之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