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爲君敢與天下敵

謝逸是危言聳聽,卻也字字誅心。

李泰是聰明人,他心裡很清楚,父皇那些決不輕饒,格殺勿論的話絕不會用到自家兒子身上。

先不說稚子無知,父皇又豈能對自己的親孫子下手?

新作物雖然珍貴,卻也只是損壞了幾株而已,並未鑄成不可挽回的大錯,估計也就是責罵幾句就完事了,不會有大問題。

如果只是這樣,李泰不會放在心上,但謝逸後面的幾句話,卻讓他不寒而慄。

子不教,父之過。

父子一體,只要兒子犯錯,最終都會牽涉到自己身上,要自己來承擔一切後果。

李欣年幼,犯錯說得過去,但做父親的總該明白事理吧?若再不管教,不教導,甚至偏袒縱容,那他李泰就是一錯再錯。

尤其是謝逸幾句話將其上升到對蒼生黎民不仁,對君父不孝的高度。如果他繼續維護包庇兒子,就得硬扛起這頂可能壓死人的大帽子。

堂堂魏王,天潢貴胄,不會將一個縣男的威脅放在眼裡。但他必須考慮旁人,考慮輿論,如果此事傳揚出去,會演繹成什麼版本?會產生怎樣的後果?

魏王教子無方,縱子行兇都是輕的,在民以食爲天的年代,毀壞莊稼纔是人神共憤的大罪。

吳王李恪只是行獵時踩踏農田,便惹得朝中御史彈劾,最終被削掉數百封戶才了事。

自家兒子毀掉的是父皇夙興夜寐,於皇宮御苑“躬耕”種植,能夠讓大唐百姓溫飽的新作物,每一株都金貴異常。

這罪過可比吳王縱馬踩踏農田嚴重多了,天下還有多少人吃不飽飯?百姓聽聞焉能沒有怨言?御史言官風聞之後會是何反應?誠如謝逸所言,稍有不慎,就會落得不仁不孝的罪名。

作爲一個有夢想,有抱負的親王,名聲有多重要李泰最清楚不過,愛惜羽毛是必然,必須的。

所以謝逸的話便不是危言聳聽,現在也不能與謝逸衝突,哪怕自己是尊貴的魏王,更有權勢,也必須息事寧人。

否則天知道會有怎樣的傳言,怎樣不堪設想的後果?李泰有些擔心,那些爭相直諫的大臣定然讓人頭疼,何況說不定還有隱藏在後的黑手。

李泰清楚地記得,半月前離開長安時,嫡親的太子哥哥前來相送。表面上兄友弟恭,諄諄叮囑自己一路小心,到洛陽後盡心侍奉父皇云云。但是背地裡,恐怕是咬牙切齒,大有提防憤恨,甚至除之而後快之意。

這樣要緊的時候,如果留下此等罪責與話柄,東宮焉能視而不見?

何況,杜楚客曾經說過,謝逸在陳州曾與東宮千牛賀蘭楚石過從甚密,指不定與東宮有什麼不爲人知的關聯。

再考慮得嚴重點,今日局勢說不定就是個佈局,正等着自己入彀……

李泰清楚自己的想法過於謹慎,過於悲觀,但身爲心懷抱負的皇家嫡次子,他必須小心翼翼。任何一個細小的錯誤,都有可能讓自己悔之晚矣。

試想一下,一個貼上不仁不孝標籤的皇子,還能有什麼前程?

賭一時之氣,可能有萬劫不復的風險;退一步雖然丟點面子,卻也算海闊天空。爲了前程,爲了來日,必須得忍。

事情不能鬧大,不能鬧到朝堂上去,也不要鬧到父皇面前,否則難堪的終究是自己。見識過李治和兕子的態度後,李泰很清楚,君前辯解自己佔不到絲毫便宜。

罷了!

李泰極不情願地舒了口氣,沉聲道:“小兒頑劣無知,無禮之處還請謝縣男海涵……欣兒,向謝縣男的家眷致歉。”

翻臉比翻書還快,這是縱橫朝堂必須的自我修養,李泰深諳此道。加之適才他自己沒有多說話,故而改口也很容易,不至於明顯的兩面三刀。

李欣自然是極不情願,但看到父親嚴厲的眼神,只好乖乖聽話,撅嘴拱手以示歉意。

魏王父子親自致歉,無論是主動還是被迫,有這個意思即可。謝逸很滿意,不管怎麼說,沒讓自家嫂子和妹妹平白受委屈。

給個臺階就要下,謝逸當即笑道:“魏王殿下言重了,所謂不知者不怪,世子年幼,情有可原。”

李泰皮笑肉不笑道:“幼子頑劣,本王自會嚴加管教,至於踢倒的莊稼,煩請謝縣男看看有無補救之法。稍後本王會親攜幼子,向父皇請罪。”

說完之後,李泰不願多留,當即帶着李欣離開。出了御苑苗圃的大門,李泰臉上僅存的一絲敷衍笑容也消失不見,他萬萬沒想到,來洛陽的第一天竟如此不快。

自詡聰明,在年輕一輩中手段高明的魏王竟然受挫了,被年紀相當的淮陽縣男謝逸逼的吃癟了。

適才道歉是迫不得已,驕傲的李泰心裡哪能嚥下這口氣?只聽他憤然道:“着杜楚客儘快調查謝逸此人。”

“是!”

“好你個謝逸,哼!”李泰冷哼一聲,帶着兒子李欣揚長而去。

……

御苑苗圃,謝逸扶起杜氏,抱着小蠻回到房間。

“小蠻,告訴三哥,摔的還疼嗎?”

“那會疼,這會不疼了。”

夏季衣衫薄,謝逸仔細瞧了瞧,確認妹妹身上沒有傷痕後,才放心笑道:“那好,你們玩去吧!”

小蠻當即咯咯一笑,與晉陽公主一同到廊下玩耍。至於晉王李治,又要可憐地去讀書。

謝逸這才柔聲道:“嫂子,你背上可有傷到?需要的話,讓我看看!”

“沒……沒事!”杜氏果斷拒絕了。

李欣到底只是個小孩,力量始終有限,故而謝逸並不很擔心。

但杜氏卻憂心忡忡道:“三郎,你不該……不該爲了我們得罪魏王的。”

“怎麼,嫂子是擔心我?”謝逸嘿嘿笑道:“已經好久沒聽到嫂子的關心了,今日…值了!”

杜氏沉着臉,惶急道:“三郎,莫要胡鬧,此事非同兒戲,他是親王,是天潢貴胄……我和小蠻終究沒有受傷,你何必迫他道歉?”

按照最初的想法,謝逸也想息事寧人的,可李泰強勢拒絕,直接激怒了謝逸。沒有深思熟慮,那番誅心之言便脫口而出。

也許得罪魏王李泰並非明智之舉,但事不湊巧,或許可以歸咎爲天意。

謝逸是個血氣方剛的少年,從後世而來的他骨子裡沒有那種卑躬屈膝,自然受不得,尤其是不願家人受到委屈。

情急之下,說話做事哪能處處周全?與李泰的衝突終究沒能避免。

罷了,事已至此,樑子已經結下,得罪便得罪了。後悔不得,也沒必要後悔。

李泰體胖,卻不知是否心寬,有沒有容人之量?

他是皇子沒錯,但他現在不是儲君,將來也不會是皇帝,有什麼好怕的?

哪怕李泰有心報復自己,也不敢明目張膽。畢竟眼下李世民用得着自己,李治和晉陽公主也多有維護,更重要的是李泰作繭自縛,行事必然顧慮重重。

既然踏足朝堂官場,躋身權貴行列,得罪結怨便不可避免。今日避過了魏王,來日還有旁人,躲過了初一,躲不過十五,始終會得罪人的。

何須杞人憂天,擔驚受怕呢?不過,以後多長個心眼是很必要的。

不過嫂子杜氏顯然不是這麼想的,她的眼眶微微溼潤,有些擔心,似也有些自責,好似覺得是自己連累了謝逸。

“嫂子莫要擔心,沒事的。”

杜氏似乎想到了什麼,低聲叮囑道:“三郎,以後莫要因爲我……”

謝逸上前,柔聲道:“嫂子,爲了你們,縱然與天下爲敵,我也怡然無懼。”

觸及心中敏感與柔軟之處,杜氏不由嬌軀急顫,兩行清淚不由自主滑落臉龐……

*

PS:今天更的早,晚上還有,求推薦票!

第322章 當頭一棒第324章 東宮烙印第224章 姻緣事第63章 薔薇叢外河燈曳第131章 欺君之罪第208章 大唐的厚禮第329章 大明湖畔的徐慧第421章 皇恩如故第189章 金城郡主第389章 人去天變第199章 小小僵局第190章 使至塞上第377章 佳節醞風雨第94章 鄭女難嫁第297章 蕭月仙第225章 同行歸長安第20章 令人惆悵的勝局第177章 恩威並施第120章 上元佳節第235章 東宮策第10章 打結的衣帶第191章 推恩令第9章 縱馬小紈絝第127章 忌辰不知埋骨處第401章 主次不分第123章 御苑私語第33章 一日飛馳洛陽城第27章 天子洛陽行第273章 內情出乎意料第149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240章 程駙馬的邀請第142章 東宮的碎瓷片第327章 輕鬆寫意否?第373章 白雲觀裡,妙齡道姑第410章 故人重逢第116章 長史謝逸第154章 談婚論嫁第225章 同行歸長安第257章 並非不堪一擊第132章 滿城皆驚第277章 阿史那思摩的客人第36章 淚汪汪的小蘿莉第348章 湖畔火起第389章 人去天變第75章 刺王殺駕(下)第143章 龍孫名象第222章 問罪羔羊第413章 愚不可救第341章 相對浴紅衣第246章 貴客盈門第251章 少陵塬上早春行第299章 除夕第220章 家書抵萬金第369章 亭亭公主第399章 李治的疑問第299章 除夕第19章 再賭一把第399章 李治的疑問第183章 薛延陀第54章 李泰的憤怒第314章 夏夜晚風拂第86章 暗箭雛形第43章 靜候佳音第34章 城門宮闕次第開第176章 越描越黑第51章 風疾復發第70章 謝公砸缸驚天下第67章 秋水溢東都第122章 報復式提親第119章 猜測構陷一步遙第73章 西向長安行第284章 定襄微寒時第371章 鴛鴦譜第27章 天子洛陽行第150章 灞橋叮囑第123章 御苑私語第326章 秘旨連夜來第274章 大長公主第398章 大局已定第244章 皇帝的暗示第55章 爲君敢與天下敵第348章 湖畔火起第62章 伊闕水岸遊人多第346章 狠心的舅舅第149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323章 蒙圈的侯君集第302章 敲山震虎第140章 軒然大波第368章 新氣象第377章 佳節醞風雨第140章 軒然大波第406章 爲與佳人長相守第381章 成王敗寇第2章 百寶袋裡的圖畫第198章 虛虛實實的熱情第408章 殺子求儲第360章 還有一個戰場第311章 雲騎尉第221章 王欲興師第102章 兩姝爲郎憂
第322章 當頭一棒第324章 東宮烙印第224章 姻緣事第63章 薔薇叢外河燈曳第131章 欺君之罪第208章 大唐的厚禮第329章 大明湖畔的徐慧第421章 皇恩如故第189章 金城郡主第389章 人去天變第199章 小小僵局第190章 使至塞上第377章 佳節醞風雨第94章 鄭女難嫁第297章 蕭月仙第225章 同行歸長安第20章 令人惆悵的勝局第177章 恩威並施第120章 上元佳節第235章 東宮策第10章 打結的衣帶第191章 推恩令第9章 縱馬小紈絝第127章 忌辰不知埋骨處第401章 主次不分第123章 御苑私語第33章 一日飛馳洛陽城第27章 天子洛陽行第273章 內情出乎意料第149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240章 程駙馬的邀請第142章 東宮的碎瓷片第327章 輕鬆寫意否?第373章 白雲觀裡,妙齡道姑第410章 故人重逢第116章 長史謝逸第154章 談婚論嫁第225章 同行歸長安第257章 並非不堪一擊第132章 滿城皆驚第277章 阿史那思摩的客人第36章 淚汪汪的小蘿莉第348章 湖畔火起第389章 人去天變第75章 刺王殺駕(下)第143章 龍孫名象第222章 問罪羔羊第413章 愚不可救第341章 相對浴紅衣第246章 貴客盈門第251章 少陵塬上早春行第299章 除夕第220章 家書抵萬金第369章 亭亭公主第399章 李治的疑問第299章 除夕第19章 再賭一把第399章 李治的疑問第183章 薛延陀第54章 李泰的憤怒第314章 夏夜晚風拂第86章 暗箭雛形第43章 靜候佳音第34章 城門宮闕次第開第176章 越描越黑第51章 風疾復發第70章 謝公砸缸驚天下第67章 秋水溢東都第122章 報復式提親第119章 猜測構陷一步遙第73章 西向長安行第284章 定襄微寒時第371章 鴛鴦譜第27章 天子洛陽行第150章 灞橋叮囑第123章 御苑私語第326章 秘旨連夜來第274章 大長公主第398章 大局已定第244章 皇帝的暗示第55章 爲君敢與天下敵第348章 湖畔火起第62章 伊闕水岸遊人多第346章 狠心的舅舅第149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323章 蒙圈的侯君集第302章 敲山震虎第140章 軒然大波第368章 新氣象第377章 佳節醞風雨第140章 軒然大波第406章 爲與佳人長相守第381章 成王敗寇第2章 百寶袋裡的圖畫第198章 虛虛實實的熱情第408章 殺子求儲第360章 還有一個戰場第311章 雲騎尉第221章 王欲興師第102章 兩姝爲郎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