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宮變始

正如謝逸猜想的那樣,接到大理寺的奏報之後,李世民也認爲嫡長子是冤枉的,自己有些苛待他了,心裡自然而然就會有那麼一絲歉疚,心裡甚至打算怎麼補償長子。

這個時候東宮前來邀請,兒子要在設祭悼念魏徵,邀請自己參加。李世民對此非常欣慰,這說明兒子確實在改過自新,而且開始變得有情義,開始懂得知恩圖報。哪怕只是作秀,也是不錯且切實有效的手段,有利於重塑東宮形,算得上是好事。

這是李世民很想看到,也非常欣喜的局面,他覺得應該予以鼓勵,而且是祭奠魏徵的活動,自己出息似乎理所應當。因此偉大的李二陛下很放鬆,更沒有多想自小乖巧懂事,寄予厚望的嫡長子會有謀逆之心,只帶了不多侍從進了東宮。

祭壇已經設好,雖說在東宮這等地方設祭悼念大臣有些不那麼符合禮制,但鑑於魏徵的身份和東宮的關係,倒也說得過去,沒有人會不合時宜地出聲反對或者說三道四。

李世民來的時候,祭壇已經設置好,些許從太史局請來的法師已經在進行祝禱儀式。見到這一幕,李世民輕輕點點頭,李承乾此舉可比之前模仿草原首領,搞那些胡人的小把戲強得多。

“兒臣參見父皇!”李承乾一瘸一拐匆匆而出,前來拜見李世民。

“嗯!”李世民輕輕點頭,神色緩和了不少。

“有勞父皇了,今日兒臣設祭悼念魏師傅,想着父皇對魏師傅多有懷念,君臣相得益彰,所以斗膽請父皇前來。”李承乾彬彬有禮,一掃之前的頹廢,彷彿完全恢復了當初那個廣受褒揚的少年儲君又回來了。

李世民輕輕點頭道:“沒事,魏玄成有功於國,有功於你我父子。理當悼念。”

“是,父皇請!”李承乾客客氣氣地請李世民落座,等候隨後的上香致哀,然後目光有意無意地看向宮牆之外。

就在等候的過程中。侍衛突然來報:“晉陽公主駕到!”

李承乾微微詫異,但旋即便神色如常道:“快請!”

“這孩子,讓她在承慶殿整理案牘,她卻跑來東宮湊熱鬧。”李世民哈哈一笑,言辭之中盡是對女兒的寵溺。

“晉陽妹妹難得來東宮玩耍。兒臣高興還來不得及呢,父皇莫要怪罪她!”李承乾輕輕一笑,盡顯長兄風範。

“嗯,只是別讓她搗亂祭禮,待會讓她先去找蘇氏,去看看象兒吧!”

“是!”

李世明和李承乾正在說話的時候,晉陽公主姍姍而來,隨行的宮女手中提着一個籃子,笑吟吟道:“參見父皇、皇兄!”

“兕子快些過來!”李承乾滿臉笑意,對這個最小的妹妹寵愛備至。

晉陽公主李明達不疾不徐道:“皇兄莫急。韋娘娘準備了些許祭品,說是代母后準備給魏司空的,讓我送過來。”

長孫皇后當年曾求情力保魏徵,也算是有些關聯,韋貴妃替代長孫皇后準備祭品,彰顯其賢德倒也都說得過去。李承乾看在眼裡,更多是認爲韋貴妃在通過這種方式向父皇邀寵。

“貴妃有心了!”李世民淡淡應了一句,神色略微冷淡,也不知是不是想起了長孫皇后。

晉陽公主李明達很乖巧地講籃子提上,遞給李承乾。笑道:“皇兄,今日是你爲魏司空甚祭,便由你代母后呈上吧!”

“哦,好的!”多少有些心不在焉的李承乾只好應允。這件事他實在沒有拒絕的理由。

李承乾提着籃子轉身往祭臺走去的時候,李明達便笑靨如花地撲進了李世民懷裡,最小且最受寵的公主撒嬌似乎也說得過去。

“兕子,注意場合,今日是給魏卿設祭,莊重些!”李世民微微蹙眉提醒。

李明達卻不管不顧。照樣撲在李世民懷裡,並且攔住了脖子,面帶撒嬌狀,卻用極爲冷靜的聲音在李世民耳邊道:“父皇且聽兒臣說,太子哥哥要謀反,要對父皇不利。”

什麼?

李世民心中劇烈震動,身體和神情下意識要有反應時,李明達故意咯咯一笑,且加大了撒嬌的動作,以防被東宮察覺異常。

“父皇莫急,孫伏伽和謝逸帶來證據,雖然李佑和陰弘智在說謊,但紇幹承基已經承認,東宮密謀兵變,欲要弒君弒父。”

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尤其是最後四個字,李世明的身體經不住微微有些晃動,下意識握住女兒的手,一顆帝王之心正處在驚濤駭浪之中。至於到底是擔心自己的安危,還是因爲兒子的行爲而震驚傷心。

李明達續道:“左屯衛謀逆的兵馬不久便可能到來,孫伏伽已經去通知宰相,女兒斗膽臨摹了父皇手詔,讓謝長史去左武衛找程知節將軍救駕,請父皇恕罪。”

李世民聽得清清楚楚,對小女兒的話語他深信不疑,晉陽公主的到來其實算得上反常。近來已經很少撒嬌,越發淑女的小女兒卻撲在自己懷裡,這般不注意場合地撒嬌也不合常理。而且她看似鎮定,但握着她的小手時才發現已經汗津津一片,顯然十分緊張。

如此看來,應該是錯不了,雖然嫡長子是冤枉的,但他似乎不相信自己會還他清白,所以採取瞭如此激烈的手段,孤注一擲。

這個思路李世民完全理解,並不覺得奇怪,當年玄武門之變時的自己便是如此。只是想不到兒子會有這樣的魄力和決絕,過去真是有些小看他了,李世民心裡不由泛起一陣陣的苦笑。

今日自己貿然入了東宮確實是已經置身險境,左屯衛的李安儼與杜荷與太子親近,他是知道的。如果李承乾兵變,必然是要調動這支兵馬的。

李世民已經清楚地認識到一個事實,那就是左屯衛的兵馬到來之時,嫡長子就會對自己動手。

想想真是可悲啊,差一點就要死在兒子的手下。

不過還好,謝逸和孫伏伽及時察覺異常,女兒李明達來此應該是受謝逸的提點或者指派,也難得小女兒能夠如此鎮定。

通知政事堂這沒錯。如此重大事件房玄齡、長孫無忌和岑文本等人要是不知道,肯定是不行的。只是他們會怎麼做?最終會發生什麼實在難說。

讓李世民真正驚訝的是調動左武衛兵馬,儘管晉陽公主李明達口口聲聲是自己僞造的詔書,但這個主張肯定是來自於謝逸。這小子當真是膽大包天。

女兒的字跡和自己神似,原本只是覺得好玩,誰知道竟會有如此重大的影響。恰好又是在承慶殿,那裡有印璽……一切順理成章,程知節看到詔書自然會遵從。如果他們來救駕自然是好。

但如果,謝逸趁機做點別的什麼,東宮要謀反的消息也來自於他,這其中會不會有詐呢?一時間,李世民腦海中浮起很多年頭,很多可怕的念頭。

但因爲自己的疏忽,以及機緣巧合,以至於事情已經完全不在自己的掌控中了……

沒有多餘的思考時間,李承乾已經回來了,李世民瞬間神色便恢復如常。好似什麼也沒發生,依舊與女兒有說有笑,儼然慈父情懷,天倫之樂。然後趁着背過李承乾的一剎那,不着痕跡地向一旁的老宦官遞給顏色。

然後李世民起身道:“承乾啊,朕這就去致祭,完了還得回去處理政務,高麗近來不怎麼安分,屢屢在遼東挑釁,得回去和宰相與兵部商量對策。

晚膳時。朕在宮中設宴,到時候你帶着蘇氏和象兒一道來,再叫上青雀和稚奴,咱們一家子在一起吃頓飯。”

李世民的這番說辭自然是爲了儘快離開東宮。如果能出去,一切便在自己掌握之中,無論情況如何都不至於出大亂子。

李承乾微微錯愕,但這番說辭似乎也合乎情理,而且還對自己釋放出足夠多的善意訊號。要知道自己已經許久不曾被准入太極宮,更別提一家子吃飯了。這無疑是一種復寵的訊號。

一瞬間,李承乾也有些許猶豫,但聽到李世民提起了李泰和李治的名字,他的心裡有閃過一道寒光。好不容易狠下心來,還有今時今日這等格外難得的機會,要是錯過了……

即便是現在危機解除了,那麼將來了,李泰能容許自己安安穩穩坐穩東宮?只要父皇一日不死,自己的地位和身家性命就始終危如累卵。

所以除了按照原計劃一意孤行之外,似乎沒有別的什麼選擇,而且左屯衛的兵馬現在已經開始調動了,箭已離弦,再想要後悔已經沒有可能。

李承乾低聲道:“父皇,今日難得您和兕子妹妹都來了,蘇氏已經在準備晚膳,您和兕子留下來用膳可好?象兒着想也很想念您。”

對李世民而言,這其實是個試探的過程,李承乾的拒絕某種程度上說明此事確確實實有貓膩。哪怕李承乾只是簡簡單單想要留父親用餐,李世民現在也不敢相信,一層層陰謀寒意森森的想法不由自主地浮上帝王心頭。

現實總是殘酷的,沒有留給李世民父子片刻虛以委蛇,更沒有給他們隱隱期盼,甚至有所眷戀的父子情深。

當一道身影出現在東宮的臺階上時,一切突然變得格外冷峻,一切的溫暖蕩然無存。侯君集來了,一身鎧甲的他仗劍而來,快步直接走到臺階之下,跪伏在地道:“參見陛下,太子殿下!”

“侯君集!”李世民的臉色微微一變,他大概沒想到侯君集也參與其中了,不只是兒子,就連最信任的部將也生出了二心。

到了這個時候,李承乾已然有些沉不住氣,裝模作樣道:“侯君集,發生何事?”

“回陛下,太子殿下,魏王李泰謀反兵變,意欲行刺陛下與殿下,臣率左屯衛杜荷與李安儼所部前來護駕!”

侯君集這句話一出口,等於是徹底撕破了臉皮,最後一層遮羞布蕩然無存。李世民聽的清清楚楚,他已經確認女兒說的沒錯,東宮已經反了。至於所謂的李泰謀反不過是個藉口罷了,事後弒君弒父的罪名將會被推到李泰頭上。

經歷過玄武門之變的李世民很清楚,弒君弒父之後,便是對兄弟舉起屠刀。這樣想想,自己十多個兒子的安全實在讓人憂慮……

平日裡胡鬧,甚至有些懦弱的嫡長子此刻竟然變得如此陰狠,甚至是歹毒,真的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李世民有些悔恨,有些自責,顯而易見自己有些大意了,而且平日裡看人也看走眼了。

事到如今……

“青雀謀反?承乾,真是如此嘛?”李世民聲音低沉,仍舊鎮定自若。

李承乾轉身,臉上的虔誠神情已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陰冷沉靜,只聽他說道:“確實如此,兒臣也是剛剛得到消息,李泰意圖謀害父皇和兒臣,所以緊急請潞國公前來護駕。”

“哼,很好!”李世民冷哼一聲道:“那通知兵部和殿中省了嗎?”

“來不及,左屯衛距離此處比較近,所以兒臣自作主張,先保證父皇的安全再說……”李承乾的表情徹底變得陰沉,語氣也冷峻了很多。

李世民哈哈笑道:“承乾,朕沒想到啊,原來你還有如此果決威武的一面,爲何以前不顯露出來,否則朕何必費工夫……不過也不枉朕的一番心思,你總算是有了些許長進。”

“讓父皇失望了,兒臣真是罪該萬死!”李承乾似乎也察覺到了異常,開始變得比較謹慎。

“朕是有些失望,失望你爲何不早些長進,失望你爲何長進了以後不把心思用在正確地方,反而用來算你的父皇,算計你的兄弟。”事已至此,李世明也沒什麼好顧忌的,索性直接挑明。

“父皇言重了,是李泰咄咄逼人,意圖對東宮,對您和大唐不利,兒臣不過是爲了自保,保護大唐基業罷了。”李承乾已經明白,這些伎倆自然是瞞不過父皇,但是他的言辭依舊冠冕堂皇。(。

第247章 伯府四美第256章 頻發幺蛾子第187章 古怪兄妹第325章 齊州風起第76章 無理取鬧第186章 夜半馬蹄急第50章 諸子盼得君父前第289章 狂奔的薛延陀人第157章 嫁娶吉日第416章 母以子貴第6章 有辱斯文的買賣第224章 姻緣事第2章 百寶袋裡的圖畫第198章 虛虛實實的熱情第345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4章 烏衣巷裡人家第414章 朝野態度第341章 相對浴紅衣第102章 兩姝爲郎憂第338章 爲時未晚,爲時已晚第119章 猜測構陷一步遙第121章 謝郎負卿歸第370章 公主的禮物第171章 突厥王孫第416章 母以子貴終章幸有你們第277章 阿史那思摩的客人第31章 約定之期第280章 大膽的設想第304章 公主擇婿第30章 晉王病重第176章 越描越黑第363章 最後一絲安慰第118章 甜棗與臺階第225章 同行歸長安第53章 任性熊孩子第328章 復仇者聯盟第96章 失約赴宴皆有因第349章 事已至此第398章 大局已定第352章 愛子心切第262章 河東行第32章 燭照馬蹄急第126章 帝心深沉第140章 軒然大波第203章 回紇人終章幸有你們第21章 春/宵一刻值千貫第381章 成王敗寇第77章 佳人無恙,事有蹊蹺第162章 女皇的芳名第51章 風疾復發第200章 真珠可汗第141章 君父心思第138章 來日之路何以擇第322章 當頭一棒第45章 暫別人更遠第381章 成王敗寇第194章 國舅難當第378章 小村夜襲第49章 問罪納諫第82章 萬衆矚目第165章 或有昭儀第225章 同行歸長安第309章 龍擡頭第315章 不簡單的表象第348章 湖畔火起第254章 迫人的選擇第30章 晉王病重第30章 晉王病重第345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11章 討厭的不速之客第342章 皇妃收割機第141章 君父心思第318章 心有惡虎第69章 百鬼洛陽行第411章 再還個人情第314章 夏夜晚風拂第368章 新氣象第287章 長安望北人第421章 皇恩如故第31章 約定之期第159章 高手登門第262章 河東行第396章 他還真敢啊第277章 阿史那思摩的客人第349章 事已至此第415章 喜事連連第403章 謀儲之嫌第297章 蕭月仙第216章 盼救兵第207章 紫衣徐娘第190章 使至塞上第302章 敲山震虎第366章 東宮醜聞第309章 龍擡頭第374章 偷香尋玉第385章 皇子心病第294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第247章 伯府四美第256章 頻發幺蛾子第187章 古怪兄妹第325章 齊州風起第76章 無理取鬧第186章 夜半馬蹄急第50章 諸子盼得君父前第289章 狂奔的薛延陀人第157章 嫁娶吉日第416章 母以子貴第6章 有辱斯文的買賣第224章 姻緣事第2章 百寶袋裡的圖畫第198章 虛虛實實的熱情第345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4章 烏衣巷裡人家第414章 朝野態度第341章 相對浴紅衣第102章 兩姝爲郎憂第338章 爲時未晚,爲時已晚第119章 猜測構陷一步遙第121章 謝郎負卿歸第370章 公主的禮物第171章 突厥王孫第416章 母以子貴終章幸有你們第277章 阿史那思摩的客人第31章 約定之期第280章 大膽的設想第304章 公主擇婿第30章 晉王病重第176章 越描越黑第363章 最後一絲安慰第118章 甜棗與臺階第225章 同行歸長安第53章 任性熊孩子第328章 復仇者聯盟第96章 失約赴宴皆有因第349章 事已至此第398章 大局已定第352章 愛子心切第262章 河東行第32章 燭照馬蹄急第126章 帝心深沉第140章 軒然大波第203章 回紇人終章幸有你們第21章 春/宵一刻值千貫第381章 成王敗寇第77章 佳人無恙,事有蹊蹺第162章 女皇的芳名第51章 風疾復發第200章 真珠可汗第141章 君父心思第138章 來日之路何以擇第322章 當頭一棒第45章 暫別人更遠第381章 成王敗寇第194章 國舅難當第378章 小村夜襲第49章 問罪納諫第82章 萬衆矚目第165章 或有昭儀第225章 同行歸長安第309章 龍擡頭第315章 不簡單的表象第348章 湖畔火起第254章 迫人的選擇第30章 晉王病重第30章 晉王病重第345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11章 討厭的不速之客第342章 皇妃收割機第141章 君父心思第318章 心有惡虎第69章 百鬼洛陽行第411章 再還個人情第314章 夏夜晚風拂第368章 新氣象第287章 長安望北人第421章 皇恩如故第31章 約定之期第159章 高手登門第262章 河東行第396章 他還真敢啊第277章 阿史那思摩的客人第349章 事已至此第415章 喜事連連第403章 謀儲之嫌第297章 蕭月仙第216章 盼救兵第207章 紫衣徐娘第190章 使至塞上第302章 敲山震虎第366章 東宮醜聞第309章 龍擡頭第374章 偷香尋玉第385章 皇子心病第294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