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矯詔救駕

能留下聲音的東西不是別的,正是當年那個隨同謝逸一起來到大唐的手機,連同那個太陽能電池板一直被完好保存着,這時候正好派上用場。

放置在牢獄的頂部,成功地錄到了李佑和陰弘智的對話,裡面一個很關鍵的信息,那就是他們對東宮的指控完全是憑空捏造的。

李佑的話語完全是最好的驗證,而陰弘智那些冠冕堂皇的話語之後顯然還隱藏了什麼,他沒有打算告訴李佑,所以再等下去也不會說出來。

這已經夠了,這段錄音送到承慶殿裡,皇帝李世民肯定能聽的明白,效果便達到了。

謝逸覺得,此時此刻,自己可以入宮面聖了。

只需要證明這一點就足夠了,自己的差事便算完成了,至於算不算幫李承乾洗白,東宮事變會以怎樣的情形收場,暫時顧不得那麼多了。

臨走之時,夜北的嘴巴仍然大張着,盯着那個手機,吞吞吐吐道:“阿郎,此物……”

“神物!”謝逸很裝逼地回答了兩個字。

“哦!”夜北木訥地點點頭,他相信謝逸的回答,自家阿郎向來厲害,有什麼非常手段,神奇之物不足爲奇。

謝逸低聲道:“此乃機密,你懂得!”

“是,屬下省得!”

……

出了淮陽郡公府,謝逸先去了大理寺,和孫伏伽溝通此事,然後一起入宮見皇帝。畢竟此案時他們兩人一起辦的,某種程度上孫伏伽算是主審,自己不過是個協助的角色而已,不能越俎代庖。

孫伏伽聽過錄音之後表示出相同的看法,但同樣對於錄音的方式感到驚愕不已,在這年代錄音留聲還是一種衆人不能想象的方式,對此,對謝逸本人都表現出極大的驚愕和疑問。

不過想起當年傳言說謝逸是得到了太上道君李耳,李唐皇室的始祖前來輔佐。原本只當是虛無縹緲的傳言。但現在孫伏伽有些相信了,即便是在大理寺多年,作爲整個大唐最在意證據和實際的人,他還是開始相信了。

那個能夠讓大唐無餓殍的土豆和玉米。那個能夠修築城牆的水泥,那些讓薛延陀和吐蕃人膽寒的火藥,以及眼前這個能夠留下人聲音的神物,這些都是原本從來不曾有過的東西,太過神奇。難不成真的是仙界而來?

懷着滿腹超乎尋常的驚愕,孫伏伽和謝逸一起進了皇宮,因爲近來調查重大案件的緣故,他們二人進入太極宮是不需要同傳的,可以直接進入,和三省的宰相們是一個待遇。

可惜雖然能很便捷地入宮,卻沒見到李世民,來到承慶殿的時候偶皇帝李世民不在,反倒是晉陽公主李明達在這裡。根據宦官們的說法,公主殿下在此間幫皇帝陛下整理案牘。

李明達見到謝逸下意識很是興奮。幾乎是一蹦一跳跑過來,問道:“謝長史,你們來找父皇有事?”

“是的,公主殿下,陛下呢?”謝逸輕輕一笑,微微施禮與李明達交談起來。

身後的孫伏伽見到此情此景,經不住有些羨慕,看看人家謝長史,果然和皇家關係親密啊,不僅皇帝青睞、晉王殿下崇敬。就連公主殿下也待之客氣啊!羨慕歸羨慕,孫伏伽倒是沒想別的,只以爲是晉陽公主平時出入晉王府多一些,和謝逸頗爲熟稔。並不疑有其他。

李明達道:“父皇去東宮了!”

“東宮?”孫伏伽只是微微驚訝,尚未有什麼反應,但謝逸的臉色卻陡然間陰沉下來,眼神裡浮現出深深的憂慮。

“謝長史,你怎麼了?”晉陽公主李明達見狀有些疑惑不解,連忙詢問。

“公主殿下。陛下是因爲什麼事去的東宮?”謝逸顧不得許多,連忙追問。

李明達道:“哦,太子哥哥在東宮設祭,悼念魏徵司空,邀請父皇前去,父皇便去了……”

“是這樣……”謝逸聽聞之後,臉上的表情越發的低沉陰鬱,憂慮之情也越發的凝重。

一旁的孫伏伽見到之後,沉聲道:“謝學士,發生何事?有什麼不妥嗎?”

“東宮這個時候邀請陛下過去……”謝逸搖搖頭,旋即又問李明達道:“陛下去的時候帶人嗎?”

“帶人?沒有,只帶了幾個貼身的隨從……”

“糟糕!”謝逸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思緒與擔憂,其他人或許沒什麼感覺,並不覺得這件事有多麼複雜。但是他卻清楚地知道,歷史上的李承乾曾經謀反……

很遺憾,前世他沒有詳細研讀過那段史料,不知道李承乾謀反的具體過程和手段。而今當歷史軌跡出現細微的偏差之後,李承乾會不會謀反也未可知,如果他今天前來見到了李世民,或許這件事便不會再出現。

可惜自己來晚了一步,李世民竟然被邀請去了東宮,在這樣一個敏感時期,這個舉動着實有些非同尋常,至少多了很多猜想。雖不敢斷定今日李承乾一定要行謀逆之事,但可能性是有的,而且條件都已經具備。

李世民現在輕率前往,要是不能活着走出東宮,那大唐的天就完全變了,變了……

“陛下走多久了?”

晉陽公主道:“小半個時辰吧,回去更衣,再去東宮,估摸着這會剛到。”

“還好,還來得及。”謝逸鬆了口氣,至少不至於出大亂子。

“謝學士,你言下之意是……”孫伏伽雖然後知後覺,卻也終於意識到什麼,此刻完全是一副難以置信的表情。

“我也寧願是自己想多了,可是如今這等時候……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玄武門舊事不可重演!”謝逸也顧不得許多,道出了幾句聽起來略微有些大逆不道的話語。

晉陽公主李明達瞪着眼睛,聽到玄武門那幾個字的時候,彷彿意識到了什麼……

“那怎麼辦?”孫伏伽算得上是事件親歷者,他清楚地謝逸並非危言聳聽,可是按照自己的調查結果,東宮不應該是冤枉的嗎?

謝逸最初也有同樣的疑問。但鑑於未卜先知的能耐,在這個問題上他沒有過多的糾結。不見得真的李承乾參與了齊州謀反纔會有今日的舉動,這是一個長期問題積累發酵的結果。

當東宮風雨飄搖,自己無法洗白的時候。爲了自保,李承乾有孤注一擲的舉動不足爲奇。有時候哪怕他自己不敢,而聚集在身邊,依附東宮的那些人恐怕也不會容許,不容有失。在這些力量的共同作用下,最終的結果……

李世民之所以輕率前往,忘記了當前的危險,沒有足夠的防備意識原因應該和先前的調查結果有關,李佑和陰弘智說辭不同,便已經證明華陰襲殺有問題,也間接證明東宮在某種程度上是清白的。

也許正是基於這樣一個原因,李世明纔會產生錯覺,以至於少了對兒子應該有得提防,甚至是心懷愧疚。對於東宮的邀請沒有多想。

加之李承乾很聰明地借用了祭奠魏徵這個絕好的藉口,李世民難免有些許疏忽不足爲奇,大概應該是這樣吧!

很湊巧,在這樣一個關鍵的時刻,一份緊急審問記錄從大理寺送了過來,送到了孫伏伽手中。

打開只是看了一眼,孫伏伽的臉色瞬間劇變,片刻之後顫聲道:“謝長史,看來你猜對了!”

謝逸接過文書,確認是紇幹承基的審問記錄。內容赫然寫着紇幹承基承認東宮以備謀反,甚至打算弒君弒父,甚至連參與的人選也交待出來。

“怎麼辦?”這一遭,孫伏伽也有些慌了。

晉陽公主也清晰地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問道:“謝長史,父皇現在是不是很危險?”

“彆着急,沒事的!”謝逸安慰一句晉陽公主,轉身道:“孫兄,勞煩你去一趟政事堂,將此事告知三省的宰相。通知房相、岑侍郎、長孫司空……”

雖然事情很倉促着急,但孫伏伽還是清晰察覺到謝逸強調了通知的順序,房玄齡是僕射宰相,優先通知沒錯。但長孫無忌的身份明顯比中書侍郎岑文本地位高,爲什麼要顛倒先後順序呢?

難道是以爲長孫無忌是太子的舅舅之故?對了,岑文本還掌握着中書省詔命傳達,這個智能在這個時候顯得至關重要。謝長史果然不簡單啊,年紀輕輕,在倉皇之中還能心細如髮,想到這些至關緊要,足以影響大局的細節,着實不簡單啊!

“好的,我這就去,那你……”

謝逸道:“我想辦法去東宮救陛下!”

顯而易見,後者護駕的功勞非同凡響,一般人肯定會在乎後者,甚至會覺得謝逸是故意如此安排搶奪功勞。

但幸好孫伏伽是個極爲理性之人,他清楚地知道這次護駕的難度,成功了自然是大功一件,若失敗了恐怕不只是身死殞命,後果可能比想象的更爲嚴重。孫伏伽自覺以自己的能耐恐怕未必能夠辦好,人還是得有自知之明,尤其是關鍵的時候。

孫伏伽沒有多想,同樣也沒有多問謝逸會怎麼辦,便轉身往政事堂而去。

一旁的晉陽公主李明達卻仍舊處於驚慌之中,着急道:“謝長史,該怎麼辦?如何才能救父皇?”

謝逸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太子要弒君弒父謀反,自然是要發動兵變的。在東宮尚未有足夠武力自保的情形下,他不會草率地對李世民動手,而是要等到杜荷與李安儼等人率領左屯衛的兵馬趕到,與東宮六率聯合在一起纔會動手。

而在此之前爲了不走漏風聲,左屯衛是不會事先行動,所以這就有了營救護駕的時間差。

“公主殿下,現在要想救陛下,得通知左武衛大將軍程知節日帶兵控制左屯衛,並趕到東宮護駕。”

謝逸道:“我雖與程將軍有交情,可以通知他緊急情況,但調動左武衛大軍是要陛下御旨或者魚符的。”

“這可如何是好?”晉陽公主李明達急切道:“父皇如今身在東宮,魚符自是隨身攜帶,更無法下達旨意。”

謝逸爲難道:“所以此事難辦,只能待政事堂諸位宰相到後聯名下發政令,請程將軍出兵……”

“那豈不是很晚,父皇的安危……”李明達關心父親,甚是着急,慌亂中他看到了承慶殿的御案,靈機一動道:“我有辦法,我的字跡和父皇十分相似,而且承慶殿裡本身就有璽印,可以借父皇的旨意調動兵馬!”

沒錯,謝逸猛然想起新年之前在芙蓉園裡,晉陽公主曾寫了一副字送給字跡,當時晉王李治曾提及此事。李明達的書法是一絕,一手飛白體和李世民寫的十分相似,蕭禹這樣的書法大家都沒看出來,完全可以以假亂真。

再用上印璽,從承慶殿裡送出去,當真算是皇帝聖旨,外面不明真相的人肯定會相信,可以在最短的時間調動兵馬,以免耽誤時間,耽誤大事。

可是此舉毫無疑問等於是矯詔,假傳聖旨,這在封建帝王時代是大忌,哪怕是爲了救李世民,但估計事後他還會找自己的麻煩,甚至問罪。至於晉陽公主,肯定也是有過錯的,但身份特殊,估計到最後沒什麼大的麻煩。

要不要這麼做呢?

謝逸沉吟片刻,還是點頭了,李明達也不耽擱,當即走到御案邊,按照謝逸給出的說辭開始奮筆疾書,字跡和御筆確實沒有什麼差別。

而今只能這樣了,要是李世民真的被李承乾殺了,還不知道結果會怎樣。到時候局勢大亂,對自己又有什麼好處呢?

今日確實假傳聖旨了,而且還調動了兵馬,這肯定是犯忌諱的。但目的是爲了救駕,李世民不是糊塗蛋,他總不至於恩將仇報吧?

顧不得那麼多了,現在就這麼做!

謝逸道:“公主殿下,我去傳旨,你……”

“要我說什麼逍遙哥哥儘管說,我能做好。”李明達信誓旦旦,他很希望自己能爲營救父皇做點什麼。

謝逸沉吟片刻,說道:“那好,公主殿下如果能做到鎮定如故,現在就入東宮去,假稱後宮諸位娘娘代先皇后爲魏徵大人準備了祭品,趁機將情形告知陛下。”(。

第88章 敗家子屬性第365章 嫵媚的傾聽者第66章 莫名黑鍋附第371章 鴛鴦譜第312章 偷得浮生數月閒第198章 虛虛實實的熱情第189章 金城郡主第199章 小小僵局第380章 風雨將至第408章 殺子求儲第165章 或有昭儀第114章 氏族志第414章 朝野態度第385章 皇子心病第1章 尷尬的敗家子第381章 成王敗寇第30章 晉王病重第388章 朕失一鏡第356章 還個人情第57章 機巧的仁孝第110章 吳王李恪最英武第255章 平局成爲一種時尚第332章 教子之方第46章 御筆題招牌第369章 亭亭公主第288章 五卒對百馬第78章 龍顏怒時多猜疑第199章 小小僵局第422章 晉陽公主的婚事第262章 河東行第211章 疑陣第286章 吐蕃人的執着第282章 薛仁貴第175章 熟悉的陌生笑臉第24章 東巡計劃第48章 兩小無猜第307章 智者移山第211章 疑陣第245章 敗家玩意第266章 睡個安靜的好覺第182章 狄家小宰相第289章 狂奔的薛延陀人第216章 盼救兵第425章 帝王遲暮第345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356章 還個人情第99章 白衣刺客突襲來第311章 雲騎尉第68章 流言擾君心第328章 復仇者聯盟第47章 逍遙農夫第323章 蒙圈的侯君集第75章 刺王殺駕(下)第213章 謝逸去哪了第221章 王欲興師第406章 爲與佳人長相守第167章 葬禮與皇恩第209章 糾結的可汗第214章 長安驚第223章 兩君一臣第136章 莫使杜若花謝去第79章 喜憂參半第225章 同行歸長安第425章 帝王遲暮第307章 智者移山第55章 爲君敢與天下敵第42章 無心插柳也栽花第284章 定襄微寒時第203章 回紇人第267章 被歷史綁架第195章 長孫無忌的遠慮第186章 夜半馬蹄急第415章 喜事連連第402章 帝王之難第217章 峰迴路轉第218章 豎子莽夫第164章 武才人的歸宿第221章 王欲興師第358章 用心良苦,居心叵測第276章 河東風雲起第360章 還有一個戰場第195章 長孫無忌的遠慮第243章 儲位之爭始今日第300章 文成公主第361章 守株待兔第208章 大唐的厚禮第360章 還有一個戰場第232章 皇子意動第316章 故地重遊第106章 幾處風波將要起第124章 迷藏誤撞第233章 順勢而爲第63章 薔薇叢外河燈曳第73章 西向長安行第385章 皇子心病第28章 莫負春/光燦第276章 河東風雲起第343章 命中註定的剋星第278章 利誘第185章 李道宗
第88章 敗家子屬性第365章 嫵媚的傾聽者第66章 莫名黑鍋附第371章 鴛鴦譜第312章 偷得浮生數月閒第198章 虛虛實實的熱情第189章 金城郡主第199章 小小僵局第380章 風雨將至第408章 殺子求儲第165章 或有昭儀第114章 氏族志第414章 朝野態度第385章 皇子心病第1章 尷尬的敗家子第381章 成王敗寇第30章 晉王病重第388章 朕失一鏡第356章 還個人情第57章 機巧的仁孝第110章 吳王李恪最英武第255章 平局成爲一種時尚第332章 教子之方第46章 御筆題招牌第369章 亭亭公主第288章 五卒對百馬第78章 龍顏怒時多猜疑第199章 小小僵局第422章 晉陽公主的婚事第262章 河東行第211章 疑陣第286章 吐蕃人的執着第282章 薛仁貴第175章 熟悉的陌生笑臉第24章 東巡計劃第48章 兩小無猜第307章 智者移山第211章 疑陣第245章 敗家玩意第266章 睡個安靜的好覺第182章 狄家小宰相第289章 狂奔的薛延陀人第216章 盼救兵第425章 帝王遲暮第345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356章 還個人情第99章 白衣刺客突襲來第311章 雲騎尉第68章 流言擾君心第328章 復仇者聯盟第47章 逍遙農夫第323章 蒙圈的侯君集第75章 刺王殺駕(下)第213章 謝逸去哪了第221章 王欲興師第406章 爲與佳人長相守第167章 葬禮與皇恩第209章 糾結的可汗第214章 長安驚第223章 兩君一臣第136章 莫使杜若花謝去第79章 喜憂參半第225章 同行歸長安第425章 帝王遲暮第307章 智者移山第55章 爲君敢與天下敵第42章 無心插柳也栽花第284章 定襄微寒時第203章 回紇人第267章 被歷史綁架第195章 長孫無忌的遠慮第186章 夜半馬蹄急第415章 喜事連連第402章 帝王之難第217章 峰迴路轉第218章 豎子莽夫第164章 武才人的歸宿第221章 王欲興師第358章 用心良苦,居心叵測第276章 河東風雲起第360章 還有一個戰場第195章 長孫無忌的遠慮第243章 儲位之爭始今日第300章 文成公主第361章 守株待兔第208章 大唐的厚禮第360章 還有一個戰場第232章 皇子意動第316章 故地重遊第106章 幾處風波將要起第124章 迷藏誤撞第233章 順勢而爲第63章 薔薇叢外河燈曳第73章 西向長安行第385章 皇子心病第28章 莫負春/光燦第276章 河東風雲起第343章 命中註定的剋星第278章 利誘第185章 李道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