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朝野態度

杜楚客這邊恨鐵不成鋼地罵醒李泰的時候,承慶殿裡也有人無情地向李世民戳穿了現實。

當李泰殺子求儲的事情在大唐權貴的圈子裡傳開的時候,有的人選擇沉默,當什麼都沒有發生,但有的人卻不願意了。

比如褚遂良,他出身名門望族,如今官居諫議大夫,勸諫君王是他的職責。尤其是貞觀年間,勸諫之風大起的情況下,諫臣們更是盡職盡責,大有爲國爲民不惜死諫的態度。

魏徵便是一個表率,大唐上下誰不說一聲佩服?

如今魏徵死了,但勸諫之風並未因此受到影響,尤其是皇帝陛下說出魏徵一去,朕失一鏡的話之後。

很多諫臣們都擰着一股勁,希望成爲皇帝陛下的一面新鏡子。

毫無疑問,褚遂良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尤其是房玄齡、蕭禹等重臣逐漸年老的情況下,他在朝中的地位越發高了,大有未來大唐重臣新星的趨勢。

褚遂良本人有沒有功利的想法不知道,但至少他有一顆忠心,有敢諫之心。

聽說了魏王李泰殺子求儲的做法,褚遂良有些坐不住了,其他人都沒有明說的情況下,他在承慶殿裡提起了此事。

李世民的第一反應是震驚!

爲什麼褚遂良會知道這件事?由於百官們幾乎一致的沉默,李二陛下到現在還不知道這件事已經傳遍權貴之間。

泄密了!

李世民的第一反應是如此,當時承慶殿裡只有自己父子二人,這番談話更是堪稱機密,爲何外人會知道?

自己沒有說出去,那麼只可能是李泰了,他把這番話對外人說出去是什麼意圖?

李二陛下的臉上頓時有些變了,泄露禁中之語自古以來就是帝王大忌,因此龍顏大怒,人頭落地的事情不少。

當年于志寧擅自告知太子李承乾皇帝對其評價,本是爲了勸諫督促。誰知李世民得知之後勃然大怒,質問于志寧爲什麼泄露宮廷密語?

後來看在於志寧爲人忠厚,勤勤懇懇教導皇子的份上,且罪過本身不是很大。這纔沒有問罪。

但是立儲這麼大的事情,承慶殿裡帝王父子的談話如今卻鬧得滿城皆知,這就很犯忌諱了。

尤其是當事人自己將內情泄露出去,這用心就很值得考量了。李世民認定了是李泰自己所爲,所以心中難免想得更多。

當然了。事實上李泰很冤枉,這事是謝逸乾的。

然而不管是李二陛下還是旁人,都不會想到,謝逸是憑藉晉陽公主轉述的幾句不相干的話語,加上未卜先知的能耐,推導出這樣與事實完全相符的結論。

因爲超乎正常,所以李泰註定背鍋,且被李世民深深猜忌。

褚遂良問道:“陛下,臣冒昧請問,是否確有此事?”

李世民遲疑了。李泰那番話顯然有些太冷血,他並不認同,但出於愛子之心,他本來的打算是當完全沒有發生。不管怎麼說還是要維護下四子的形象,加之或許他對李泰尚抱有希望,只是覺得他暫時鬼迷心竅,誤入歧途。

沒想到這樣素來聰慧的兒子不僅冷血,而且還很愚蠢,竟然將這天字第一號機密親子散播出去。

這下好了,權貴們都知道了。

當褚遂良質問的時候。還能否認嗎?當初爲了維護李承乾不死,李世民欠了權貴大臣們好多,所以如今他很難理直氣壯地否認,更何況是如今這般一切已經晚了的情況下。

李世民沉默了。默認了。

褚遂良朗聲道:“陛下,臣以爲魏王殿下的話大大的不妥,且虛僞至極。虎毒尚且不食子,魏王殿下此舉有失仁愛。”

何止是有失仁愛,簡直就是冷血殘暴,褚遂良說話已經客氣了很大。

見皇帝陛下沉默不語。褚遂良繼續道:“今天爲了皇位可以殺兒子,那麼將來爲了皇位同樣可以對兄弟手足動手,甚至對陛下您……

臣不敢妄議魏王殿下的,只是依理推斷,當年始皇帝死後,秦二世登基殘殺兄弟手足,致使秦宗室幾盡消亡,秦二世而亡。

前車之鑑,不可不防,還請陛下仔細,千萬不要讓這樣的悲劇出現在我大唐。”

褚遂良的說話的很直接,甚至有點過分,卻也很誠懇,他是真的有點擔心皇帝陛下做出什麼不理智的決定來。

自打幾年前長孫皇后亡故之後,李二陛下似乎已經沒有當年那般英明睿智,有時候甚至有些糊塗。

尤其是涉及到子女問題的時候,對諸位皇子公主幾乎是沒有約束地寵愛,甚至是過度的溺愛。

以前的廢太子李承乾便是如此,結果到最後卻上演了一幕東宮叛亂,險些讓大唐陷入危機之中。

這些都是錢前車之鑑,看在眼裡讓大臣們甚爲擔心,畢竟隋朝才滅亡了不過二十多年。如今朝中官員大都是在前隋做過官,目睹過當年的慘狀,自然不希望悲劇重演。畢竟他們大都出身世家大族,天下總是紛亂不利於世家大族的利益。

所以有些問題是不許要勸諫的,在李泰這件事上尤其是如此,因爲這段時間李世民對李泰的寵愛已經超過了當初的廢太子李承乾。

偏生李泰又搞出了這些幺蛾子,致使形象一落千丈,或者說本性暴露無遺,讓大臣們深表擔憂。

皇室手足相殘他們可以不在乎,但是一個連兒子都殺得皇帝已經具有暴君潛質,殺起大臣來還會手軟嗎?

沒有大臣們會喜歡殘暴的皇帝,與其到時候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或者奮起反抗,倒不如現在就將其扼殺在搖籃裡。

這樣平平安安,天下穩定,大家相安無事,富貴榮華,自然都樂見其成。

所以當此之時,百官和世家勳貴們實際上已經達成了思想共識,那就是不能讓魏王李泰登基。

他過去幾十年積攢的所有的威望和名聲在一瞬間化爲烏有,已經被勳貴朝臣們所拒絕。

而褚遂良德行爲無意間扮演了代理人的角色,將百官和勳貴們的態度清楚地傳達給了皇帝陛下!。

第288章 五卒對百馬第115章 晉王開府第25章 芳心已許兩月後第391章 留下聲音的神物第351章 舊事重提第224章 姻緣事第294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38章 重臣外放有名堂第324章 東宮烙印第218章 豎子莽夫第376章 良緣早註定第261章 兩不相干第87章 “狼窩虎口”第247章 伯府四美第425章 帝王遲暮第390章 送上門的絕好理由第210章 危機中的機會第195章 長孫無忌的遠慮第390章 送上門的絕好理由第181章 暫別長安第188章 深秋寒冬將要至第390章 送上門的絕好理由第382章 石破天驚第273章 內情出乎意料第149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396章 他還真敢啊第425章 帝王遲暮第295章 你走吧第88章 敗家子屬性第195章 長孫無忌的遠慮第302章 敲山震虎第418章 太子歸屬第308章 輕紗難掩俏臉紅第77章 佳人無恙,事有蹊蹺第336章 強人所念第118章 甜棗與臺階第207章 紫衣徐娘第311章 雲騎尉第276章 河東風雲起第49章 問罪納諫第358章 用心良苦,居心叵測第108章 執子之手第30章 晉王病重第411章 再還個人情第48章 兩小無猜第138章 來日之路何以擇第265章 管家的武娘子第288章 五卒對百馬第20章 令人惆悵的勝局第409章 蛛絲馬跡宋州城第75章 刺王殺駕(下)第7章 何人筆下出佳作第190章 使至塞上第100章 長安夜不寧第10章 打結的衣帶第322章 當頭一棒第34章 城門宮闕次第開第74章 刺王殺駕(上)第183章 薛延陀第203章 回紇人第107章 狂徒尋釁,嬌叱怒摔第381章 成王敗寇第377章 佳節醞風雨第47章 逍遙農夫第232章 皇子意動第305章 三試婚使第259章 悠然見南山第114章 氏族志第104章 尋蛛絲而追馬跡第302章 敲山震虎第84章 舊愛新寵第11章 討厭的不速之客第191章 推恩令第327章 輕鬆寫意否?第136章 莫使杜若花謝去第258章 謝逸難封第79章 喜憂參半第57章 機巧的仁孝第21章 春/宵一刻值千貫第258章 謝逸難封第219章 今貌復舊顏第166章 君怠臣故第154章 談婚論嫁第401章 主次不分第259章 悠然見南山第51章 風疾復發第145章 君子報恩第342章 皇妃收割機第112章 新歲朝會第308章 輕紗難掩俏臉紅第339章 紅了眼眶第185章 李道宗第424章 唐朝駙馬爺第373章 白雲觀裡,妙齡道姑第44章 洛水紅霞映佳人第239章 燈下錯辨美人顏第94章 鄭女難嫁第368章 新氣象第138章 來日之路何以擇第291章 報捷與請罪
第288章 五卒對百馬第115章 晉王開府第25章 芳心已許兩月後第391章 留下聲音的神物第351章 舊事重提第224章 姻緣事第294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38章 重臣外放有名堂第324章 東宮烙印第218章 豎子莽夫第376章 良緣早註定第261章 兩不相干第87章 “狼窩虎口”第247章 伯府四美第425章 帝王遲暮第390章 送上門的絕好理由第210章 危機中的機會第195章 長孫無忌的遠慮第390章 送上門的絕好理由第181章 暫別長安第188章 深秋寒冬將要至第390章 送上門的絕好理由第382章 石破天驚第273章 內情出乎意料第149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396章 他還真敢啊第425章 帝王遲暮第295章 你走吧第88章 敗家子屬性第195章 長孫無忌的遠慮第302章 敲山震虎第418章 太子歸屬第308章 輕紗難掩俏臉紅第77章 佳人無恙,事有蹊蹺第336章 強人所念第118章 甜棗與臺階第207章 紫衣徐娘第311章 雲騎尉第276章 河東風雲起第49章 問罪納諫第358章 用心良苦,居心叵測第108章 執子之手第30章 晉王病重第411章 再還個人情第48章 兩小無猜第138章 來日之路何以擇第265章 管家的武娘子第288章 五卒對百馬第20章 令人惆悵的勝局第409章 蛛絲馬跡宋州城第75章 刺王殺駕(下)第7章 何人筆下出佳作第190章 使至塞上第100章 長安夜不寧第10章 打結的衣帶第322章 當頭一棒第34章 城門宮闕次第開第74章 刺王殺駕(上)第183章 薛延陀第203章 回紇人第107章 狂徒尋釁,嬌叱怒摔第381章 成王敗寇第377章 佳節醞風雨第47章 逍遙農夫第232章 皇子意動第305章 三試婚使第259章 悠然見南山第114章 氏族志第104章 尋蛛絲而追馬跡第302章 敲山震虎第84章 舊愛新寵第11章 討厭的不速之客第191章 推恩令第327章 輕鬆寫意否?第136章 莫使杜若花謝去第258章 謝逸難封第79章 喜憂參半第57章 機巧的仁孝第21章 春/宵一刻值千貫第258章 謝逸難封第219章 今貌復舊顏第166章 君怠臣故第154章 談婚論嫁第401章 主次不分第259章 悠然見南山第51章 風疾復發第145章 君子報恩第342章 皇妃收割機第112章 新歲朝會第308章 輕紗難掩俏臉紅第339章 紅了眼眶第185章 李道宗第424章 唐朝駙馬爺第373章 白雲觀裡,妙齡道姑第44章 洛水紅霞映佳人第239章 燈下錯辨美人顏第94章 鄭女難嫁第368章 新氣象第138章 來日之路何以擇第291章 報捷與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