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風疾復發

魏王李泰做夢也沒想到,幸運女神會突然眷顧自己。

他正在發愁沒有前往洛陽面聖的藉口,沒想到老天爺馬上送來一個絕妙的由頭——李世民風疾復發。

四月初十,李世民與河間郡王李孝恭、程知節等人行獵於洛陽邙山,獵得虎、鹿、兔等諸多野物。

是夜,衆人在邙山下紮營夜宴,吃野味飲烈酒,甚是開懷。李世民也與大臣和兵卒同樂,同樣是大口吃肉,開懷暢飲。

結果不到第二日天明,李世民便感覺不適,開始有些頭疼,手腳也有發麻。尤其是兩條腿,甭說是策馬行獵了,就是走路都有些困難。

風疾復發!

不用看御醫,李世民自己便心裡有數,無它,久病成醫耳。

風疾是李世民的舊日宿疾,已有多年,時有復發。平常身體正常,精力充沛,孔武有力,可一旦發作便頭疼異常,腿腳不便,深受折磨。

行獵在外,風疾復發,李孝恭等人自然不敢怠慢,立即用馬車將李世民送回洛陽宮。與此同時,更嚴防消息外泄,一個封建王朝,帝王的健康狀況直接關乎王朝穩定,絕對不敢大意。

只是皇帝中斷行獵回宮,難免會引起猜疑,關鍵時刻大老粗程知節卻有主意。對外宣稱,皇帝陛下見母鹿懷孕,知春夏乃百獸繁衍之時,上天有好生之德,不忍傷及生命,故而停止行獵。

不僅掩飾了中斷行獵的異常,還彰顯了皇帝仁厚慈愛,可謂一舉兩得。病重的李世民聞聽此言,欣然同意,隨即便躺在馬車上與病痛抗爭。

回到洛陽宮,御醫們立即診治,爲皇帝開方熬藥,秩序井然,動作嫺熟。畢竟皇帝發病已經很多次,大家已經習以爲常。

御醫們原以爲皇帝服過安神祛溼的湯藥後,就會和往常一樣有所好轉,可事實卻沒有……

誰也不曾料到,這一遭李世民風疾復發,病勢兇猛。

看着躺在榻上難受的皇帝,御醫們顫顫巍巍,並無良方,再一次束手無策。

晉王李治得到消息,帶着妹妹前來探視,晉陽公主一看到被病痛折磨的父皇,水靈靈的眼睛裡,淚珠兒已經開始打轉。

“快啊,快些給父皇治病。”小公主大吼一聲。

御醫們唯唯諾諾,誰也不敢開口說話。李治狠狠瞪了一眼御醫,隨即又瞧瞧病榻上的李世民,輕聲道:“父皇,要不請謝縣男來看看?”

“對對,謝縣男醫術高超,興許有辦法爲陛下緩解病痛。”御醫們當即紛紛贊同。

病榻上飽受折磨的李世民不由皺起眉頭,眼中拂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疑慮後,輕聲應允。

……

風疾,風痹,半身不遂等症,《後漢書·袁安傳》裡的記載只有這寥寥數語。

謝逸無法確定,風疾到底屬於現代醫學範疇的哪種疾病,又如何對症治療?

來到貞觀殿外,瞧見衆多甲士仗劍而立,房玄齡、李孝恭、程知節和張亮都在,且神色凝重。

看來李世民病的不輕,在皇帝健康關乎天下太平的年代,有此反應倒也不足爲奇。

房玄齡沉聲道:“謝縣男,陛下風疾復發,請你來看看,幫忙商討醫治之法。”

“好!”完全沒底的謝逸走進寢殿,先瞧過病榻上的李世民,再詢問過御醫後,稍稍鬆了口氣。

風疾到底是什麼病,很難有個準確的定義,但肯定和心腦血管系統有關。

頭疼多半是顱壓增高的緣故,血液流通不暢,繼而導致手腳麻痹,尤其是雙腿不適。

至於原因,看看李世民的體型便知道,血壓和血脂不會低。好像這病還有遺傳因素,高祖李淵有,後來的唐高宗李治晚年似乎也飽受風疾之苦。

明明有病,生活還不注意。行獵是激烈運動,晚上又吃了高脂肪的肉類,大口飲用烈酒,聽御醫說還服用了鹿血……

全都是大補之物,上火是必然的,一夜之間血壓飆升,不到清晨便風疾復發。

病從口入,這麼簡單的道理怎麼就不懂呢?吃肉喝酒也就罷了,一個嬪妃都沒帶,行獵時身邊連個應急瀉火的宮女都沒有,喝毛線的鹿血啊,純粹是自找苦吃。

“謝縣男,陛下的病可有醫治之法,或者對症靈藥?”

靈丹妙藥哪有那麼多?謝逸搖搖頭,沉吟片刻道:“不過有個偏方,興許能減輕陛下的痛苦,或可一試。”

“是何方法?”御醫們趕忙詢問。

“打一盆溫水來,讓陛下手腳置於溫水之中;再取冰塊,以布帛裹之,置於後腦,或可減輕症狀。”謝逸記得前世在社交媒體上看到過此種方法,值得一試。

病榻上的李世民略微沉吟,眼神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疑慮後,輕輕點頭。只要不用藥,不行鍼,偏方倒可一試。

去歲年底便有了東巡之議,洛陽宮自然準備妥當,冰窖裡堆滿了冰塊以備夏季消暑之用。謝逸一聲吩咐,立即有人送來冰塊、溫水。

宮女隨即爲李世民除去鞋襪,將手腳放入溫水中。謝逸命人裹起冰塊,輕聲道:“陛下,冰塊寒涼,頭皮或有不適,勞煩您忍耐。”

李世民咬牙點點頭,沒有吱聲,算是默認了,御醫當即裹起碎冰塊放在李二後腦。

熱脹冷縮,冰塊降溫,顱壓降低,頭疼便能有所緩解。溫水泡手腳,從而將血液引導至四肢,緩解血流不暢,四肢麻痹的症狀。

道理就是這樣,但願能夠起效!

等待的時間不長,卻有些度分如年的感覺。李世民終於輕輕呼了口氣,顯然不適有所緩解,精神狀況也好了許久。房玄齡等人見此情景,也都鬆了口氣。

“謝縣男…謝神醫果然有辦法!”

“此法可以緩解症狀,可惜臣並無根治之法……”

聽到的謝逸的話,君臣不禁略微失望,包括李世民本人在內,大抵都希望能夠根治風疾。御醫束手無策,連劍走偏鋒,醫術高超的謝神醫也無奈,看來此爲的頑疾,難以治癒。

謝逸悠悠道:“不過臣以爲…有些辦法或可減緩風疾發作的頻率,減小其危害,前提是陛下願意配合。”

“你說來聽聽。”病症好轉,李世民的精神狀態好了許多。

謝逸道:“陛下如果合理膳食,勞逸結合,風疾之症會大有緩解。”

“朕的膳食很精細,有何不妥之處?”

“陛下,臣以爲風疾之病與膳食太優有關,尤其是陛下多食肉類,其中多油脂,長此以往,油脂堆積於血脈,便導致氣血不暢,便會出現風疾症狀。”

謝逸道:“若適當減少肉食,多食用青菜,素菜,同時案牘勞形之餘,注意適當鍛鍊和休息,對身體會大有好處。另外,虎骨、鹿血一類食物容易上火,食用需謹慎,飲酒亦需有度。”

“如此便可?”御醫頗爲疑惑,就這麼簡單?

“對,如此雖不能根治,但可緩解,減少發病頻率,有益於陛下龍體。”

李世民沉吟片刻,點頭道:“那朕就謹遵醫囑,嘗試一番。”

“陛下,臣以爲您也應當提醒下諸位皇子。臣聞聽高祖皇帝也有風疾之症,與陛下算是父子相傳,那麼諸位皇子恐怕也有機率罹患此症,須得早日防治。”謝逸當然不是危言聳聽,別的皇子他不確定,但李治肯定會,必須得防備着。

李世民沉吟道:“確有道理,諸皇子也像朕這般膳食安排便可?”

謝逸道:“除了膳食,還應勤加鍛鍊,控制體態……相對而言,體胖者容易罹患此證,嚴重者甚至會影響壽命。”

“這樣嚴重?”李世民不由驚慌,他十多個兒子裡胖子可不少,其中以魏王李泰最甚。

“臣沒有危言聳聽,遠的不說,陛下應當記得前隋元德太子楊昭,二十三歲便英年早逝,與體胖多少有些關聯。”

謝逸沉聲道:“所以,臣才請陛下和諸皇子多加註意……恕臣斗膽,畢竟陛下和前隋皇室多少有些血緣關聯,些許病症代代相傳,恐有相似之處。”

李世民心裡突然咯噔一下,這話說的沒錯,隋文帝的獨孤皇后,是李淵之母獨孤氏的親妹妹。換言之,李淵和楊廣算是姨表兄弟,李楊兩家確實有那麼點血緣關係。

病症也會因此有相同之處?體胖會危及生命,李世民第一次有這樣的危機意識。他瞬間便想到了愛子李泰,與隋元德太子楊昭有太多相似之處,一樣的謙和,一樣的君子風度,一樣體胖,不會也……

李世民立即動了心思,得讓諸皇子,尤其是魏王李泰立即控制膳食,勤加鍛鍊,減輕體態。

長安那邊,李泰聞聽父皇風疾發作,頓時拍手叫好。

父皇風疾發作,爲人子,爲人臣難道不該前去探望,盡孝心嗎?

去洛陽,這個理由難道還不夠嗎?李泰淡淡一笑,立即派人將一封文采斐然,感人至深的請安奏疏送去洛陽宮,然後靜待啓程東都。

對了,此行最好是帶上年幼的兒子李欣,病中的父皇應該很期盼天倫之樂,父子同往應該能加分不少。

李泰心中多有盤算,但萬萬沒想到,洛陽宮中,他敬愛的父皇剛剛爲他準備好一份減肥計劃……

第403章 謀儲之嫌第129章 他們眼裡的落水狗第91章 不講理的怨懟第306章 淮陽侯的答案第244章 皇帝的暗示第152章 最佳媒人第162章 女皇的芳名第27章 天子洛陽行第406章 爲與佳人長相守第32章 燭照馬蹄急第71章 廣而告之第208章 大唐的厚禮第152章 最佳媒人第146章 馬周的難處第46章 御筆題招牌第182章 狄家小宰相第288章 五卒對百馬第174章 九成宮變第367章 是始非終第409章 蛛絲馬跡宋州城第349章 帝怒妃怨第245章 敗家玩意第72章 名滿天下意何爲第374章 偷香尋玉第416章 母以子貴第114章 氏族志第363章 最後一絲安慰第404章 朝堂上的好戲第225章 同行歸長安第93章 曲江池畔麗人來第287章 長安望北人第254章 迫人的選擇第81章 永爲君倚第31章 約定之期第230章 皇帝的棋盤第44章 洛水紅霞映佳人第370章 公主的禮物第384章 從龍野望第359章 暗棋第307章 智者移山第149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156章 才女的疑問第138章 來日之路何以擇第251章 少陵塬上早春行第397章 危急時刻第42章 無心插柳也栽花第84章 舊愛新寵第328章 復仇者聯盟第324章 東宮烙印第321章 徐慧第330章 舉手之勞第296章 河間王薨第318章 心有惡虎第404章 朝堂上的好戲第190章 使至塞上第377章 佳節醞風雨第53章 任性熊孩子第234章 稱心如意第364章 東宮變故第53章 任性熊孩子第304章 公主擇婿第116章 長史謝逸第334章 皇家婚禮第31章 約定之期第177章 出使的倒黴蛋第393章 宮變始第176章 越描越黑第395章 一觸即發第143章 龍孫名象第58章 花露清香蚊蟲遠第308章 輕紗難掩俏臉紅第234章 稱心如意第317章 隱太子妃第25章 芳心已許兩月後第285章 草原校軍第87章 “狼窩虎口”第156章 才女的疑問第132章 滿城皆驚第267章 被歷史綁架第310章 謝氏長子第422章 晉陽公主的婚事第408章 殺子求儲第298章 武媚娘第422章 晉陽公主的婚事第136章 莫使杜若花謝去第33章 一日飛馳洛陽城第76章 無理取鬧第108章 執子之手第98章 風雪同車行第175章 熟悉的陌生笑臉第140章 軒然大波第255章 平局成爲一種時尚第90章 年年歲歲,惜君如故第317章 隱太子妃第304章 公主擇婿第236章 文臣武將第86章 暗箭雛形第203章 回紇人第365章 嫵媚的傾聽者第318章 心有惡虎
第403章 謀儲之嫌第129章 他們眼裡的落水狗第91章 不講理的怨懟第306章 淮陽侯的答案第244章 皇帝的暗示第152章 最佳媒人第162章 女皇的芳名第27章 天子洛陽行第406章 爲與佳人長相守第32章 燭照馬蹄急第71章 廣而告之第208章 大唐的厚禮第152章 最佳媒人第146章 馬周的難處第46章 御筆題招牌第182章 狄家小宰相第288章 五卒對百馬第174章 九成宮變第367章 是始非終第409章 蛛絲馬跡宋州城第349章 帝怒妃怨第245章 敗家玩意第72章 名滿天下意何爲第374章 偷香尋玉第416章 母以子貴第114章 氏族志第363章 最後一絲安慰第404章 朝堂上的好戲第225章 同行歸長安第93章 曲江池畔麗人來第287章 長安望北人第254章 迫人的選擇第81章 永爲君倚第31章 約定之期第230章 皇帝的棋盤第44章 洛水紅霞映佳人第370章 公主的禮物第384章 從龍野望第359章 暗棋第307章 智者移山第149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156章 才女的疑問第138章 來日之路何以擇第251章 少陵塬上早春行第397章 危急時刻第42章 無心插柳也栽花第84章 舊愛新寵第328章 復仇者聯盟第324章 東宮烙印第321章 徐慧第330章 舉手之勞第296章 河間王薨第318章 心有惡虎第404章 朝堂上的好戲第190章 使至塞上第377章 佳節醞風雨第53章 任性熊孩子第234章 稱心如意第364章 東宮變故第53章 任性熊孩子第304章 公主擇婿第116章 長史謝逸第334章 皇家婚禮第31章 約定之期第177章 出使的倒黴蛋第393章 宮變始第176章 越描越黑第395章 一觸即發第143章 龍孫名象第58章 花露清香蚊蟲遠第308章 輕紗難掩俏臉紅第234章 稱心如意第317章 隱太子妃第25章 芳心已許兩月後第285章 草原校軍第87章 “狼窩虎口”第156章 才女的疑問第132章 滿城皆驚第267章 被歷史綁架第310章 謝氏長子第422章 晉陽公主的婚事第408章 殺子求儲第298章 武媚娘第422章 晉陽公主的婚事第136章 莫使杜若花謝去第33章 一日飛馳洛陽城第76章 無理取鬧第108章 執子之手第98章 風雪同車行第175章 熟悉的陌生笑臉第140章 軒然大波第255章 平局成爲一種時尚第90章 年年歲歲,惜君如故第317章 隱太子妃第304章 公主擇婿第236章 文臣武將第86章 暗箭雛形第203章 回紇人第365章 嫵媚的傾聽者第318章 心有惡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