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同行歸長安

杜惜君、鄭麗琬和狄夫人討論生育與兒女姻緣時,快馬已經將聖旨送出長安城,前去靈州,再往薛延陀。◇↓◇↓小說。¥f

一賞一罰,賞賜的自然是謝逸、狄知遜和孫武開等一衆出使的使臣和兵將,罰則是對薛延陀的,直接問罪其大王子大度設。

聖旨是先送到靈州的,聽到這個安排之後,無論是謝逸還是李道宗都沒有感到驚訝。

情理之中,或者說這是當前最合適的應對之策。

雖然陳兵邊境,貌似聲勢浩大,但李道宗自己心裡清楚,隆冬之際,做出防守姿態倒還罷了,直接開戰不見得有什麼甜頭。

如果薛延陀願意交出個替罪羔羊,這事就這麼過去了倒也並無不可。

不過有道是虎毒不食子,夷男能不能捨得這個兒子還兩說,戰爭風險仍舊是存在的,萬不得已真的開戰,那就只好硬着頭皮打了。

謝逸的看法的則很樂觀,從在草原上的瞭解來看,夷男此人有些多疑,優柔寡斷,在和大唐決裂這件事上一直搖擺不定。

先前沒有起兵,打大唐一個措手不及,等於已經失去先機。現在大唐軍方已經做好了“萬全”準備,再動兵馬似乎已經爲時已晚,至少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在這種情況下,夷男敢動兵嗎?

大唐的策略很正確,只問罪一個大度設作爲敲打和震懾,對整個薛延陀而言並無太大威脅。只要交出這一個人,便可消弭戰火,想來大部分人是願意的。

夷男是真珠可汗,是草原之主,但整個薛延陀草原並非他一人完全說了算。對於那些的部族首領和長老而言,大度設真不算什麼,夷男恐怕不得不爲了大局放棄自己的兒子。

何況他還有個更爲優秀的兒子突利失,不出意外的話,突利失也會盡可能煽風點火,促成此事。

要說罪魁禍首。始作俑者,突利失自然是難逃干係,如果能讓大度設全部背下黑鍋,何樂而不爲呢?

更何況只要大度設被問罪。無論是關押在大唐,還是直接身首異處,反正是回不到薛延陀汗帳了。也就沒有人和自己爭奪繼承權,作爲真珠可汗獨子,薛延陀的可汗之位還能跑了不成?

所以這件事突利失。以及他背後的西突厥人一定會出力的,有這些人在背後搗鼓,還怕辦不成嗎?

如今看來,大度設已經是必死無疑,沒有活路了。

不過這也不能怪旁人,誰讓他自己愚蠢,然後還要拼命作死呢?

明明罪魁禍首,背後的謀劃者不是他,但前面冒險衝鋒陷陣的事情他卻要搶着做,這不是自尋死路是什麼?

恐怕到現在大度設都不帶清楚來龍去脈?。不知道自己究竟幹了些什麼,所以他可能也不知道自己即將要死,爲什麼死!

活該的悲哀!

大度設的下場連讓人喚起一絲同情的心思都沒有,足可見他的人生失敗到何種程度。

反正謝逸等一羣人是盼着他早死,這些天早草原上驚險萬分,險些被這位不講理的薛延陀王子斬於馬下,成爲孤魂野鬼。

如今看着他即將變鬼,誰還會矯情地同情不成?經歷過生死磨礪的漢子們絕對沒有絲毫聖母心,只要拍手稱快。

大度設死了,但另外的仇人突利失。夷男,乃至西突厥的胡祿小可汗仍舊逍遙域外。然而有句話說得好,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終究有一天會有機會報一箭之仇的。

此仇不報非君子,一羣自我標榜爲君子的有爲青年當然不能打自己的臉了。

孫武開等人回到靈州的第二天,聖旨被送去了薛延陀。

然後所有人都沒有離開靈州,在慶賀劫後餘生之餘,等待着薛延陀反饋的消息。

消息有好壞之分,好的便是大度設被問罪。壞的便是薛延陀動兵,大舉侵犯。前者便拍手稱快,長出一口惡氣,後者的話便得拿起刀劍,戍守邊疆。

聖旨送出去了薛延陀,謝逸繼續在靈州修養,靜候佳音……

結果還真是佳音,沒過多久,薛延陀那邊便有反饋了,真珠可汗夷男上表向大唐皇帝請罪。

罪過是失察之罪,管教不嚴之罪。

所有的罪名都推到了大度設身上,其他人一概不知,其中也包括他夷男。不過所謂子不教父之過,這條罪名夷男自然是跑不掉的。

所以他爽快地認下了,更爽快地派人直接將罪魁禍首大度設的人頭送來,頗有大義滅親的風範。

見到此情此景,衆人少不得有些驚訝,謝逸同樣也覺得有些出乎意料,按照之前的想法,夷男怎麼着也該糾結幾日。不說念及父子情分了,單單是他一貫優柔寡斷的性格便會如此。

但這次卻一反常態,沒有任何糾結,爽快地出乎意料,甚至有些反常。

難道突利失已經控制了薛延陀,控制了他老爹夷男?不應該啊,突利失那小兔崽子縱然機靈,背後有西突厥人撐腰,短期內也不可能將老爹夷男怎樣。

那麼這事該怎麼解釋呢?難道犧牲大度設頂罪是薛延陀一開始就做好的安排?夷男還真是想得開,竟然甘願放棄兒子的性命,真是……

當然了,事後夷男應該不會承認這事自己的錯過,他只會講這樁罪過和仇恨算在大唐人身上,成爲他日後進攻大唐時的藉口。

總而言之,這回是徹底把夷男、薛延陀給得罪了,這支草原部族終究不安生,他們遲早都要和大唐來一次決戰。

暫時並無戰事,所以衆人也就能安心離開靈州返回長安了。

在離開靈州的前一天,江夏郡王李道宗突然來到驛館,找到了謝逸。

“逍遙啊,得麻煩你件事。”

謝逸微微詫異,欠身道:“王爺儘管吩咐。”

“是這樣,年關將近,本王自然是回不了長安了,本來打算讓一雙兒女回去陪他們母親的。不曾想景桓見靈州軍務繁忙,要留下來幫本王,便只有安寧一人返回長安了。”

李道宗道:“安寧一人上路,縱有侍衛跟隨,本王也不太放心,所以打算讓他和你們同行,路上也好有個照應。”(。)

第173章 歷史書寫者第182章 狄家小宰相第402章 帝王之難第213章 謝逸去哪了第406章 爲與佳人長相守第187章 古怪兄妹第163章 大唐最佳女主角第112章 新歲朝會第395章 一觸即發第78章 龍顏怒時多猜疑第93章 曲江池畔麗人來第321章 徐慧第359章 暗棋第183章 薛延陀第376章 良緣早註定第324章 東宮烙印第246章 貴客盈門第107章 狂徒尋釁,嬌叱怒摔第163章 大唐最佳女主角第137章 文本說吳第272章 河東張士貴第135章 誅心之刀第196章 家書遠方來第392章 矯詔救駕第270章 少年璧人第385章 皇子心病第314章 夏夜晚風拂第78章 龍顏怒時多猜疑第368章 新氣象第151章 閨中諸葛第258章 謝逸難封第59章 儲君之憂第405章 塵埃落定第394章 渾水摸魚第402章 帝王之難第412章 李泰的剖白第65章 君之謀,帝之忌第180章 臨行準備第421章 皇恩如故第119章 猜測構陷一步遙第137章 文本說吳第339章 紅了眼眶第75章 刺王殺駕(下)第203章 回紇人第373章 白雲觀裡,妙齡道姑第208章 大唐的厚禮第254章 迫人的選擇第376章 良緣早註定第327章 輕鬆寫意否?第224章 姻緣事第14章 神醫聖藥第342章 皇妃收割機第9章 縱馬小紈絝第128章 風雲突變第364章 東宮變故第422章 晉陽公主的婚事第130章 危機來時天花起第121章 謝郎負卿歸第199章 小小僵局第158章 閨閣晨語第163章 大唐最佳女主角第148章 不負佳人第253章 大唐的盤口第399章 李治的疑問第290章 若真水第260章 雙喜臨門第374章 偷香尋玉第308章 輕紗難掩俏臉紅第89章 樂遊原上訪神醫第37章 紫袍文武第222章 問罪羔羊第188章 深秋寒冬將要至第329章 大明湖畔的徐慧第54章 李泰的憤怒第88章 敗家子屬性第304章 公主擇婿第181章 暫別長安第160章 買香水的少女第408章 殺子求儲第335章 情已生,恨未消第377章 佳節醞風雨第150章 灞橋叮囑第299章 除夕第349章 事已至此第174章 九成宮變第109章 情之所起第146章 馬周的難處第59章 儲君之憂第60章 李二的壞習慣第87章 “狼窩虎口”第94章 鄭女難嫁第74章 刺王殺駕(上)第86章 暗箭雛形第370章 公主的禮物第38章 重臣外放有名堂第74章 刺王殺駕(上)第399章 李治的疑問第66章 莫名黑鍋附第253章 大唐的盤口第167章 葬禮與皇恩
第173章 歷史書寫者第182章 狄家小宰相第402章 帝王之難第213章 謝逸去哪了第406章 爲與佳人長相守第187章 古怪兄妹第163章 大唐最佳女主角第112章 新歲朝會第395章 一觸即發第78章 龍顏怒時多猜疑第93章 曲江池畔麗人來第321章 徐慧第359章 暗棋第183章 薛延陀第376章 良緣早註定第324章 東宮烙印第246章 貴客盈門第107章 狂徒尋釁,嬌叱怒摔第163章 大唐最佳女主角第137章 文本說吳第272章 河東張士貴第135章 誅心之刀第196章 家書遠方來第392章 矯詔救駕第270章 少年璧人第385章 皇子心病第314章 夏夜晚風拂第78章 龍顏怒時多猜疑第368章 新氣象第151章 閨中諸葛第258章 謝逸難封第59章 儲君之憂第405章 塵埃落定第394章 渾水摸魚第402章 帝王之難第412章 李泰的剖白第65章 君之謀,帝之忌第180章 臨行準備第421章 皇恩如故第119章 猜測構陷一步遙第137章 文本說吳第339章 紅了眼眶第75章 刺王殺駕(下)第203章 回紇人第373章 白雲觀裡,妙齡道姑第208章 大唐的厚禮第254章 迫人的選擇第376章 良緣早註定第327章 輕鬆寫意否?第224章 姻緣事第14章 神醫聖藥第342章 皇妃收割機第9章 縱馬小紈絝第128章 風雲突變第364章 東宮變故第422章 晉陽公主的婚事第130章 危機來時天花起第121章 謝郎負卿歸第199章 小小僵局第158章 閨閣晨語第163章 大唐最佳女主角第148章 不負佳人第253章 大唐的盤口第399章 李治的疑問第290章 若真水第260章 雙喜臨門第374章 偷香尋玉第308章 輕紗難掩俏臉紅第89章 樂遊原上訪神醫第37章 紫袍文武第222章 問罪羔羊第188章 深秋寒冬將要至第329章 大明湖畔的徐慧第54章 李泰的憤怒第88章 敗家子屬性第304章 公主擇婿第181章 暫別長安第160章 買香水的少女第408章 殺子求儲第335章 情已生,恨未消第377章 佳節醞風雨第150章 灞橋叮囑第299章 除夕第349章 事已至此第174章 九成宮變第109章 情之所起第146章 馬周的難處第59章 儲君之憂第60章 李二的壞習慣第87章 “狼窩虎口”第94章 鄭女難嫁第74章 刺王殺駕(上)第86章 暗箭雛形第370章 公主的禮物第38章 重臣外放有名堂第74章 刺王殺駕(上)第399章 李治的疑問第66章 莫名黑鍋附第253章 大唐的盤口第167章 葬禮與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