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大哥

京城因爲“抗稅”焦頭爛額之時,長孫無忌虛晃一槍,給龍五郎謀了一個差使,乃是東宮榷場名下“雅礱江銅市丞”。

九品芝麻官,但也算正式吃其了皇糧,可以問三個衙門討要“俸祿”的位子。除了受東宮管理之外,有事兒沒事兒,也能去戎州都督府串門,比如借兵借糧什麼的。還能去成都哭窮,橫豎也算是劍南的一份子。

雅礱江銅市的衙署設立在了江南,雅礱江就是後世的“金沙江”,當然這時候還沒有金沙江的說法,不過“麗水產金,朱提產銀”的說法,酈道元作《水經注》,就已經知道。

而朱提這個地方,就是千幾百年後的昭通,是個歷來“民風淳樸”的地界。

“這五短身材,怎地好意思賣五貫?哥哥,你這是從甚麼地方捉來的貨色,偏來騙我這個實誠人?”

龍五郎一臉的埋怨,衝一個玄衣老漢搖着頭,但又接着道,“不過既然是哥哥捉來的,五貫就五貫,橫豎二匹半的布麼。”

那老漢眼珠子滴溜溜一轉,諂媚笑道:“昊大哥,你是中國來的上差,我是劍南地腳的小人,不敢當‘哥哥’一說。”

“我龍昊一向是講道理的,哥哥能響應幫襯,這是情分,不敢不銘記在心。”

龍五郎大名龍昊,年紀雖輕,可臉皮也是磨礪過的,撿好話不要錢也似的往外禿嚕,又不費什麼本錢,哄着人開心,自己做事也要便當些。

正說着,忽地來了個甲士,到了龍昊跟前,湊到他耳邊小聲說了幾句。龍昊頓時來了精神,一臉大喜:“這阿頭部合該去死。”

說罷,摩拳擦掌的龍昊衝在場的十幾個頭人道:“哥哥們,魯望山的阿頭部說我們是烏合之衆,果然麼,還是要打上一場,桌面上談不攏的,還是要殺贏了纔算數。”

“大哥有甚麼章程?”

“昊大哥是要開打?”

“銅市做起來,是好事啊,怎麼阿頭不願意?”

“他怎麼會願意?魯望山上做大王,不知道多快活,現在昊大哥來了,怕是以爲過得不安生。”

“井底之蛙……”

也就是劍南各部的頭人還能說長安方言或者成都方言,否則龍昊還真不一定聽得懂他們在說什麼。

說起來也是好笑,這些個部族,五百年前是一家,可要互相聯繫,反倒是要用成都官話才能溝通,頭人之間,也是用漢字。不過舉凡頭人、長老,都是貴族,賤民倒是說的蕃語,鮮有賤民能說成都官話。

“阿頭部既然有意爭個高下,我龍昊也不會怕了他,便約上時辰,鬥上一鬥!”

龍五郎話音剛落,就聽幾個頭人七嘴八舌在那裡吵鬧。

“大哥萬萬不可親自赴險啊。”

“刀劍無眼,阿頭部多是下賤陰毒之輩,我看昊大哥還是坐鎮銅市就是,我等前去廝殺即可。”

乍一聽,彷彿是一羣頭人在那裡擔憂着龍五郎的安危。

然而實際上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銅市”一開,官帽子他們這些個蕃地蠻族頭人,那是半點興趣都沒有。除非皇帝賜下鼓纛,那還能興奮無比。這光景,最要緊的還是搶了奴隸賣給“官府”,當然了,不是賣給地方“官府”,地方山的縣衙,那特麼都是土官,賣屁股也賣不出去。

逮來的奴隸,只有賣給“銅市”,纔算是有好處緊張。絹布在這苦哈哈的崇山峻嶺之間,實在是太“金貴”了。

兩匹半的絹布,折算五貫,這價錢要是放長安,商家能被打成殘廢。

唐朝駐軍在這裡是不參合各部爭鬥的,只有達到一定規模,出現極個別有希望“統一”劍南各部的大族,纔會出來“斡旋”。治安事件,往往也都是各縣土官自行解決。

像龍五郎這種和山頭寨主約戰的情況,就是典型的“治安事件”,而不是“戰爭事件”。

唐軍不出手,原本最厲害的肯定是各部頭人的親兵,可哪裡想到龍五郎從武漢帶過來的七八十號人,那也不是省油的燈。

別說七八十號人,有二十個這樣的核心力量,足夠佔據一處山頭,收攏一二千人的部族。

所以龍五郎要是“出征”,基本上戰果中很大一塊,就要被龍五郎自己吃去。

一個下賤奴隸五貫,阿頭部也不是什麼一二千人的小寨,而是佔據一大塊山區的大部,小一萬人規模的大部族。

戰而勝之,算有五千個奴隸,那就是兩萬多貫,足夠換一萬多匹絹布。這麼多絹布,足夠把自己部族內的反對者全部幹成渣滓。

擴充實力的好機會,都不是傻子,怎麼可能讓龍五郎撿“大便宜”?

這也是爲什麼各頭人紛紛勸說的緣故,但龍昊彷彿沒有聽到一般,反而像一個打了雞血的後生仔,用不服氣的語調大聲道:“我龍五隻要有這虎頭槍在手,就沒有人可以殺了我!”

“……”

“……”

衆頭人一看龍五郎熱血“上頭”了,心中不由得暗恨中二少年屁事多,但還是連忙幾近跪舔地求道:“大哥萬萬不可啊,大哥是我等主心骨,若是大哥親身事險有個萬一,我等罪該萬死啊!”

“昊大哥乃是中國俊才,怎可和阿頭部這等賤種一般見識?昊大哥,此次做事,我等必斬阿頭賊首!以泄大哥心頭之恨!”

一衆頭人繼續哀求勸說,低眉順眼到了極點。

“中二少年”頓時面露感動,然後一副順了衆議的模樣,嘆了口氣:“既然哥哥們都勸說到了這個份上,我龍五也不是鐵做的心腸,豈能寒了衆位哥哥的好心?也罷,倒也不是我龍五怕了他阿頭,只是爲了兄弟義氣,手足感情……”

“昊大哥義氣!”

“昊大哥威武!”

“大哥好氣魄!”

“大哥真漢子!”

“鐵血純爺們!”

“臂上能跑馬!”

“……”

待散了場,龍五郎這才招呼了親隨護衛,道:“阿頭部如今約戰,正是個機緣,待去魯望山交手時,但見紛亂,冷箭殺幾個今日聒噪的蠻帥。”

“是。”

親隨護衛都不覺有異,很是平靜地應下了這個差事。

來一張酷炫的票!

第十五章 務農第六十四章 清修不易(第一更)第七十八章 溜鬚第二十五章 我們的事業無人知曉第九十四章 小操作第六章 震驚第十章 這是祥瑞第三章 三觀問題第七十四章 穩第八章 狂歡和震驚第二章 看不見的投入第八十五章 見君王第十五章 上山行第五十九章 狗局第八十八章 一事不煩二主第七十九章 需要思考的鑽被窩第三十八章 校書郎(一更求推薦票)第八十五章 繼續飲鴆止渴第九十一章 衆望所歸第十三章 舊年福地第三十七章 天命難破第十二章 東風氏第四十九章 燃燒第七十章 分析第十六章 白氏來人第三十八章 二代少年第八十二章 銳意進取之氣第三十章 單道真第三十八章 有的忙第三十二章 自立第十章 物流業第八十章 一身正氣第四十九章 牀笫之語第五十九章 大縣令第四十九章 燃燒第二十章 摩擦人生第八十七章 巡狩遼東第八章 金子第六十二章 驚人猛料第五十二章 上升渠道第八十九章 德不配位第七十八章 起用第六十六章 跟誰姓第五十八章 行路難第六十幾章 化鬱悶爲食慾第十六章 倒逼第八十四章 一覺醒來第六章 心態第四章 忠心耿耿老太監第三十五章 “考察”第七十章 事有偏差第二十一章 總制第二十五章 西京第六十四章 榨乾良心第七十八章 取名第六十六章 熟爛第四十八章 要有誠意(推薦票)第十二章 亂第四章 靈前第六十九章 互相安慰第六章 露面第十四章 忙碌的狗第十三章 話不能亂說第二十章 另類富庶第六十一章 名不虛傳第七十幾章 他不能死第二十章 做官不易第六十四章 事發第六十六章 跟誰姓第六十二章 提督第三十章 謀生第三十九章 地方博弈第九十三章 秋收借糧第三十章 何落於人後第九十八章 不能理解第二十八章 邊緣第七十三章 憑本事吃飯第一章 好大的胃口第五十五章 都要發(第三更)第四十一章 保佑第二章 震盪第二十三章 一年第三十二章 抉擇第五十一章 無豚不成家第二十五章 情義第七十四章 土王不土第八十二章 損招第六十三章 不止於此第四章 玩數學的真厲害第八十二章 至西域第二章 簡單答覆第六十九章 善意的坑第三十二章 蠢貨第八章 人地論第四十九章 做官第七十六章 爲國獻身第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十四章 盛情難卻第五十一章 矛盾之下第四十一章 存續發展
第十五章 務農第六十四章 清修不易(第一更)第七十八章 溜鬚第二十五章 我們的事業無人知曉第九十四章 小操作第六章 震驚第十章 這是祥瑞第三章 三觀問題第七十四章 穩第八章 狂歡和震驚第二章 看不見的投入第八十五章 見君王第十五章 上山行第五十九章 狗局第八十八章 一事不煩二主第七十九章 需要思考的鑽被窩第三十八章 校書郎(一更求推薦票)第八十五章 繼續飲鴆止渴第九十一章 衆望所歸第十三章 舊年福地第三十七章 天命難破第十二章 東風氏第四十九章 燃燒第七十章 分析第十六章 白氏來人第三十八章 二代少年第八十二章 銳意進取之氣第三十章 單道真第三十八章 有的忙第三十二章 自立第十章 物流業第八十章 一身正氣第四十九章 牀笫之語第五十九章 大縣令第四十九章 燃燒第二十章 摩擦人生第八十七章 巡狩遼東第八章 金子第六十二章 驚人猛料第五十二章 上升渠道第八十九章 德不配位第七十八章 起用第六十六章 跟誰姓第五十八章 行路難第六十幾章 化鬱悶爲食慾第十六章 倒逼第八十四章 一覺醒來第六章 心態第四章 忠心耿耿老太監第三十五章 “考察”第七十章 事有偏差第二十一章 總制第二十五章 西京第六十四章 榨乾良心第七十八章 取名第六十六章 熟爛第四十八章 要有誠意(推薦票)第十二章 亂第四章 靈前第六十九章 互相安慰第六章 露面第十四章 忙碌的狗第十三章 話不能亂說第二十章 另類富庶第六十一章 名不虛傳第七十幾章 他不能死第二十章 做官不易第六十四章 事發第六十六章 跟誰姓第六十二章 提督第三十章 謀生第三十九章 地方博弈第九十三章 秋收借糧第三十章 何落於人後第九十八章 不能理解第二十八章 邊緣第七十三章 憑本事吃飯第一章 好大的胃口第五十五章 都要發(第三更)第四十一章 保佑第二章 震盪第二十三章 一年第三十二章 抉擇第五十一章 無豚不成家第二十五章 情義第七十四章 土王不土第八十二章 損招第六十三章 不止於此第四章 玩數學的真厲害第八十二章 至西域第二章 簡單答覆第六十九章 善意的坑第三十二章 蠢貨第八章 人地論第四十九章 做官第七十六章 爲國獻身第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十四章 盛情難卻第五十一章 矛盾之下第四十一章 存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