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棋高一籌

白景逸是第一次帶兵,劉威直接把五萬大軍的指揮權給了他,導致一下子上了戰場之後,他是憋得滿臉通紅,親自出現在第一線戰場,帶着大軍猶如潮水般直奔高思繼的騎兵而去,以步軍硬抗騎兵的衝鋒,絲毫不懼。

而此時,安仁義的兩萬大軍也開始脫離第一衛所在的戰場,開始從側翼襲擊高思繼和夏恆,兩軍合力之下,數量達到了驚人的七萬人之多。

而且這一次不論是白景逸以逸待勞的五萬大軍還是安仁義早就等待的這兩萬大軍,全都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士兵在衝鋒的時候直接攜帶沉重的防騎兵木槍、鹿砦,甚至於直接集中了數量龐大的塔盾頂在了第一線。白景逸的部下,打頭陣的甚至於全部都是清一色的長槍手。

如此一來排在高思繼面前的是一望無際明晃晃的長槍,猶如刺蝟一樣層層疊疊往前,逼得無數的騎兵在衝鋒的途中緊急開始調轉馬頭從兩翼分開,根本無法強行衝上去。

這還是齊軍第一次使用長槍陣應對騎兵,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因爲數量龐大露出了破綻,否則的話高思繼這三萬騎兵撞上去的話,只怕瞬間會被撞得粉碎。

劉威可以說爲了應對高思繼的騎兵是做足了功課,三萬名長槍手組成了一個超級大陣,密密麻麻的長槍甚至於連帶隊衝鋒的李慶先都臉色大變,這要是稍微佈置的隱蔽一點,只怕他自己都被人給一槍放倒了,更別提對方還有不斷的防騎兵木槍等被動防守的武器被不斷的擡上來,阻攔自己的衝鋒。

騎兵陡然之間開始從兩側迂迴,也一下子讓向衝臉色大變,騎兵衝鋒還從未遇到過這種情形,對於習慣了高速衝擊,然後將步軍陣型打的四分五裂的騎兵來說,大老遠的就開始在原地形成了兩道交叉而過的剪刀線,硬生生的避開了步軍的正面的做法,必然是遇到了極大的困難,否則的話這幫傢伙怎麼可能選擇繞道?

不過此時他已經沒有辦法顧及到騎兵那邊的變故了,在安仁義抽調兵馬離開之後,田珺也知道決勝的階段已經到來,所以幾乎是不要命一般的帶隊上前,不僅僅填補了對方兩萬大軍離開之後的空檔,而且還親自上陣廝殺,竭盡所能將第一衛牢牢地困在了原地。他這邊也同樣是七萬多兵馬,對陣第一衛三萬多步軍,雙方戰場在這一刻分開之後,變成了兩個獨立的個體,這對於齊軍來說,依仗着人數優勢可以溝通串聯,但是天策軍這邊,騎兵一旦無法衝陣,那麼帶來的影響就太大了。

“該死的,我讓你們知道知道騎兵的厲害!”能逼得夏恆這樣的冷麪開口,已經是代表着騎兵的怒火積攢了一定程度了,所以當即騎兵號角聲急變,原本迂迴衝鋒的天策軍騎兵開始迅速改變戰法,無數的箭矢在這一刻迅速呼嘯而出,朝着沿途的齊軍步軍軍陣飛了過去。

騎射,這是草原人的看家本事,甚至於比衝陣還要強大,只不過在和中原步軍作戰的時候用的不多了,這還是李克用開始,引入衝陣之法之後,騎兵迅速貼閤中原實際做出的改變。不過這不代表騎射的戰力就不強,只不過無法在瞬間產生太大的戰果。

這是騎兵在一瞬間做出的改變,幾乎是一出手就直接讓齊軍原本的準備猶如一拳頭打到了空氣中,騎兵的高機動性讓這種騎射戰術幾乎是不給任何接觸的機會,大量的騎兵來回奔馳之後,一層層削弱步軍的戰力,幾乎每一輪箭矢穿空而過之後,都會收割無數的生命。尤其是對方大量部署長槍手的情況下,幾乎沒有任何的防護暴露在騎兵高速呼嘯而來的箭矢之下,那就是一個個的靶子。

而且白景逸這邊爲了追求對陣騎兵時候的強大戰力,將長槍手密集佈陣,集團衝鋒的做法更加加劇了騎射戰法在這個時候帶來的危害,三萬名騎兵圍繞着七萬人的龐大軍陣交叉一圈之後,往後退了數百丈之遙,卻讓齊軍每前進一步都付出了慘烈的代價。

說到底這是齊軍應對騎兵的時候缺乏足夠的經驗,這種情況若是發生在宣武軍身上,就不可能出現如此佈陣,長槍手的周圍必然會有無數的刀盾兵隨行防護,應對騎兵衝擊的時候,甚至於直接將長槍手分成無數的小陣,如此一來可以隨時拆分組和,而不至於像現在這樣龐大到連白景逸在短時間內變陣都無法做到,近乎於眼睜睜的看着對方的箭矢密密麻麻而來,自己辛辛苦苦打造的超級長槍手大陣裡面哀嚎聲不斷,每一輪箭矢都能帶走數以百計的齊軍將士的性命。

不過天策軍騎兵這邊改變戰法,雖然讓對方的長槍手吃盡了苦頭,而且伴隨着對方的變陣,兩軍交叉而過帶來的傷害也越來越大,但是並沒有起到快速衝陣接應第一衛離開的作用,由此,也就讓第一衛逐漸陷入孤軍作戰的風險之中。

這個時候向衝唯一的希望就是第一都能夠和第十一都聯手從速從快從側翼打開一道缺口,將大軍從東面帶出去,他不擔心高思繼會出什麼問題,齊軍根本就攆不上對方的速度。

所以爲了達成這個目標,向衝的中軍也開始迅速往東轉移,三十門火炮在重新轉移陣地之後,迅速朝着東面轟擊,隆隆的火炮聲響起之後,第一都所在的方位迅速無數炮彈落下,直接炸得齊軍原本整齊的陣型四分五裂,強行爲兩都士兵打開了一道縫隙。

左翼的兵馬除了安仁義親自坐鎮的兩萬多大軍之外,還有田珺增援的兩萬人馬,加起來足足有四萬多人,和第一都加上第十一都人數對比達到了四比一的驚人比例,這個時候要想從這裡取得突破,實際上還不如讓第一衛全力以赴往前,直奔劉威而去要好一點。

但是此時向衝倉促之中沒有想到這個問題,而他這麼做倒是無意當中爲即將開始的變局做了鋪墊,這是一個意外的驚喜。此時所有人都不知道,戰場之外,還有一股更爲龐大的力量正在全力以赴趕了過來,並且一出現就迅速打破了戰場的平衡,爲這場決戰增添了不一樣的色彩。

第四十八章 水軍出擊(四)第三百四十九章 長安之變第五百六十三章 討伐河東第四十七章 水軍出擊(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士氣第二百二十六章 郡主的心思第九百一十七章 浮屍漂杵第四十三章 水落石出(下)第三百一十二章 分裂神策軍第二百三十九章 窮途末路(上)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種子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添油戰術第四百六十四章 突襲臨武(下)第六十七章 佛宗故事(上)第四百零三章 勸降的辦法第二百六十三章 湖州夜戰第三百七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六百零六章 天下幾多王第八百二十七章 瞠目結舌第六百四十六章 先斬後奏第四百三十一章 建號立制(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火燒新泰第九十五章 軒然大波第四百三十四章 不甘心第六百二十五章 說降李環第四百五十八章 攻伐虔州(下)第九百四十九章 御駕親征第八百二十章 名震一時第一百一十八章 壽州落幕第一百四十二章 入局第二百零一章 機鋒四起第一千零七章 動亂第一百四十九章 谷熟慘案(下)第二十一章 合謀第一百八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三百二十二章 合巹交杯(上)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頭破血流(上)第二十九章 新舊交替第八百三十六章 逆勢反擊第二章 官道襲殺第八百七十四章 恐慌第八百六十一章 出川通道第六十五章 府城鉅變(中)第一千章 一戰盡墨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破臨淄第七百九十七章 尾隨追擊第三百八十八章 接踵而至第一千零五十章 因果循環第八百一十二章 縱橫捭闔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道山阻擊戰(下)第八百零八章 功敗垂成(上)第一千零六章 韓遜之死第四百四十二章 邕州攻略第五百一十五章 翻盤(下)第六百二十一章 荊州大戰(下)第九百七十章 長安震動第八百零九章 功敗垂成(下)第六百三十五章 入局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燒行宮第六百二十八章 前後夾擊第二百七十五章 惠及江東第九百一十五章 幽州動亂(下)第一千零九章 胡騎南下第九百七十一章 李存勖的想法第九百五十一章 兵髮長安第二百零八章 引蛇出洞第九百八十七章 全軍開戰(中)第八百七十七章 山東士族的選擇(下)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是非功過第三百二十章 大婚(中)第十章 撿來一位軍師第六百零七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二百五十二章 福州事第七百九十六章 蜀軍撤圍第一千零七章 動亂第八百一十二章 縱橫捭闔第二百四十九章 包圍與反包圍第八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出手(上)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兵臨汴梁第四百八十章 應變第二百四十六章 橫掃太湖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追擊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開花彈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頭破血流(上)第六百零九章 時過境遷(下)第四百六十一章 捆綁煽動(下)第九百四十九章 御駕親征第七百一十八章 安耐不住(上)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氣數已盡第四百三十一章 建號立制(上)第三百四十九章 長安之變第五百一十五章 翻盤(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援軍齊至第一百四十七章 翻盤的代價第九百三十六章 三路進攻第八百二十一章 漢室英雄,必得善終第一百七十九章 鏖戰第二百一十七章 封賞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添油戰術第三百一十章 唐皇病了
第四十八章 水軍出擊(四)第三百四十九章 長安之變第五百六十三章 討伐河東第四十七章 水軍出擊(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士氣第二百二十六章 郡主的心思第九百一十七章 浮屍漂杵第四十三章 水落石出(下)第三百一十二章 分裂神策軍第二百三十九章 窮途末路(上)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種子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添油戰術第四百六十四章 突襲臨武(下)第六十七章 佛宗故事(上)第四百零三章 勸降的辦法第二百六十三章 湖州夜戰第三百七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六百零六章 天下幾多王第八百二十七章 瞠目結舌第六百四十六章 先斬後奏第四百三十一章 建號立制(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火燒新泰第九十五章 軒然大波第四百三十四章 不甘心第六百二十五章 說降李環第四百五十八章 攻伐虔州(下)第九百四十九章 御駕親征第八百二十章 名震一時第一百一十八章 壽州落幕第一百四十二章 入局第二百零一章 機鋒四起第一千零七章 動亂第一百四十九章 谷熟慘案(下)第二十一章 合謀第一百八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三百二十二章 合巹交杯(上)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頭破血流(上)第二十九章 新舊交替第八百三十六章 逆勢反擊第二章 官道襲殺第八百七十四章 恐慌第八百六十一章 出川通道第六十五章 府城鉅變(中)第一千章 一戰盡墨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破臨淄第七百九十七章 尾隨追擊第三百八十八章 接踵而至第一千零五十章 因果循環第八百一十二章 縱橫捭闔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道山阻擊戰(下)第八百零八章 功敗垂成(上)第一千零六章 韓遜之死第四百四十二章 邕州攻略第五百一十五章 翻盤(下)第六百二十一章 荊州大戰(下)第九百七十章 長安震動第八百零九章 功敗垂成(下)第六百三十五章 入局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燒行宮第六百二十八章 前後夾擊第二百七十五章 惠及江東第九百一十五章 幽州動亂(下)第一千零九章 胡騎南下第九百七十一章 李存勖的想法第九百五十一章 兵髮長安第二百零八章 引蛇出洞第九百八十七章 全軍開戰(中)第八百七十七章 山東士族的選擇(下)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是非功過第三百二十章 大婚(中)第十章 撿來一位軍師第六百零七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二百五十二章 福州事第七百九十六章 蜀軍撤圍第一千零七章 動亂第八百一十二章 縱橫捭闔第二百四十九章 包圍與反包圍第八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出手(上)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兵臨汴梁第四百八十章 應變第二百四十六章 橫掃太湖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追擊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開花彈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頭破血流(上)第六百零九章 時過境遷(下)第四百六十一章 捆綁煽動(下)第九百四十九章 御駕親征第七百一十八章 安耐不住(上)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氣數已盡第四百三十一章 建號立制(上)第三百四十九章 長安之變第五百一十五章 翻盤(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援軍齊至第一百四十七章 翻盤的代價第九百三十六章 三路進攻第八百二十一章 漢室英雄,必得善終第一百七十九章 鏖戰第二百一十七章 封賞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添油戰術第三百一十章 唐皇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