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七章 山東士族的選擇(下)

“統領,戴友歸和盧壽等人已經散席了。”東嶽樓二樓包廂內,李環的一句話讓陳武起身笑道:“李尚書,在下就先告辭了,是與不是,您一會聽一聽盧壽怎麼說的就知道了。”

他是和李環走的乾脆利落,甚至於根本沒理會後續他們幾個是如何會談的,趕在戴友歸下來之前,從原地離開。

而盧壽和李勝龍等人走進二樓李溪這邊的時候,很明顯所有人的臉色都和來之前變得完全不一樣了,而且看向李溪的目光也有所不同。

“幾位年兄,怎麼,齊王府的席面吃的很開心不成?”李溪倒是無所謂,招待衆人坐下之後笑道:“本官可是在此等了兩個時辰了,眼看着這天都快黑了,想着若是午膳吃不成,就乾脆改成晚宴算了。”

“李尚書說笑了,這期間難處望您理解,齊王府來的是戴軍師,商議的是老朽的孫女和齊王世子的婚事,所以無法推脫。”盧壽似乎帶着一絲掙扎的神色,所以匆匆告罪之後就不再開口,反倒是魏忠朝着李溪拱手道:“怠慢李尚書,是我等的過錯。李尚書既然奉命傳旨,來到臨淄,不如多盤桓些日子,也好讓我們盡一盡地主之誼如何?”

“我看不必了,本官是和晉王使臣同時前來,已經約定好了時間,後天一早從山東返回關中,這臨走之前,就想和幾位老友敘敘舊。”李溪擺手之後忽然笑道:“但是看幾位的神色,今日是和戴軍師談的不錯啊,這滿臉的神情可是各個都透着喜悅,難不成你們幾家也打算和齊王府結親不成?”

“確實是有喜事,不過不是婚事。”于志寧打了個哈哈,見到盧壽沒有開口,而魏忠倒是躍躍欲試,頓時不再遲疑道:“不知李尚書對如今天下局勢如何看待?也好指點我們一二,我山東世家沉淪百年,現如今在這亂世,也想有所作爲,爲天下盡心。”

“你們都是飽學之士,還需要我來給你們提點嗎?”李溪微微一愣,隨即搖頭道:“如今天下大勢一目瞭然,成王勢大,天策軍南征之後,已經有了獨力角逐天下之能力,中原諸侯,就算是聯手,只怕也未必能夠擋住南境虎狼之師。西川晉王兵敗,失去了掣肘天策軍之力,徐州方向,只要天策軍北上,這四戰之地,宣武軍斷難守住,大軍橫推進入中原,已經沒有人能擋住他們了。”

“那也未必,李尚書也不用如此悲觀!”于志寧搖頭道:“至少我山東境內,天策軍只怕未必能夠打的進來。”

“是嗎?那滄州之事如何解釋?”李溪哂然道:“人家的水師已經能跨海遠征了,這是太宗皇帝時代纔有的盛景,從江南遠隔千山萬水,卻靠着海上航線,直接繞過徐州,進入滄州北地。天策軍能來第一次,那自然就能來第二次,到時候齊王必會被其牽制,而無法分兵南下支援宣武軍,諸位不會覺得憑藉着樑王一家之力就能擋住天策軍的腳步吧?”

“宣武軍擋不擋得住那是宣武軍的事情,但是山東境內還有我們世家啊!”于志寧笑道:“李尚書可能還不知道——”

“所以,你們是打算和齊王府靠攏了是嗎?”李溪心頭一動,攔住對方的話茬道:“齊王逆天行事,連唐皇都看不過去,你們這個時候選擇靠攏他們,難道不會被天下人責罵嗎?”

“北境有天策軍去駐守,難道李尚書以爲契丹人能打的進來嗎?”魏忠搖頭道:“就算是打進來了,那也是天策軍守城不力所致,和齊王府的關係已經不大了。這成王是急於利用民心來打擊齊王府,但是卻情急之下出錯了招,自己把自己給限制在了北境邊防,這燕北十餘州郡,千里防線,就足夠拖住北邊天策軍腳步的了。到時候分進合擊之勢一旦被分散,那麼徐州戰場就算是宣武軍不敵,我山東人手出境作戰還是能夠做到的。李尚書可別小看我等世家的力量。旦夕之間,我等就能夠幫助齊王殿下,變出二十萬大軍來,足夠擋住天策軍的腳步了。”

“說了這麼多,你們也變了啊!”李溪嘆息道:“聖人所言家國天下計,你們也和他楊行密一樣,都拋之腦後了。既然如此,那本官也不多言,你們請便吧。”

“李尚書當真如傳言所說,是在爲金陵效力嗎?”李勝龍忽然開口,朝着李溪問道:“久聞成王手段高絕,雖然人在金陵,但是卻能夠三番兩次干涉帝都朝政,更是在和平湖郡主成親之後,變得越發的張揚恣意起來,你們朝堂重臣也都倒向他了?”

“呵呵,李家主倒是聽說的不少嘛。”李溪啞然失笑道:“現如今,你覺得成王爺還需要朝堂助力嗎?”

“實話不瞞諸位,我只是唐皇臣子,效忠的也是大唐天下,和你們不一樣!”李溪搖頭道:“如今這天下紛亂百年,各路諸侯你爭我奪,偌大的江山,已經四分五裂,長安的意見已經不重要了。否則的話,也不會唐皇詔書傳到臨淄,你們卻依舊我行我素,和齊王合作,覺得這個時候出山可以分得權柄。但是我想說的是,這天下,終究已經不是世家的天下了,就算是齊王能夠和你們分權,那也要看天下人願不願意啊。”

“什麼意思?”李勝龍追問道,他此時的心思似乎和其他人不太一樣,反而一再追問李溪和金陵的關係,似乎很在意一般。

“因爲,世家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從太宗皇帝開始,到則天天后,再到明皇,本朝之中,又有哪一位帝王再重視過世家?”李溪嘆了口氣轉而道:“便是如今這大爭之世,四路諸侯當中,戰力最強的,成王爺,起家也不是靠世家啊,江東士族之實力比起你們山東,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在數十萬大軍面前,還是幾個回合就敗下陣來,徹底煙消雲散了。如今成王根基牢固,鼎足之勢越過江北,那就是一統天下的之兆了。你們妄想靠着齊王,重現昔日世家鼎盛,衣冠風流之氣象,是不可能了,也不會有人允許你們如此。”

“別的不說,便是齊王勝了,你們覺得他能容得下你們世家再現王與馬共天下的景象嗎?”李溪冷笑道:“沒有一人願意如此,手握大軍,執掌生死權柄,又如何會被你們掣肘?”

“如此說來,李尚書是不願意和我們並肩而行了?你們李家也做出選擇了是嗎?”魏忠臉色一沉,轉而道:“既然如此,那我們也沒什麼好說的了。”

“盧老,自己好生斟酌吧,新月那孩子我看着很好,別耽誤了她的終身大事。”李溪起身,也沒理會魏忠的反應,反而看着一直沒有說話的盧壽道了一句,隨即自顧自離開,留下幾人在原地面面相覷。

第四百章 收復廣州第四百八十二章 挑撥離間第一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四十五章 水軍出擊(一)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新的帝都第三百零八章 撤道並省第九百六十九章 千年夙願第九百九十三章 遭遇戰(下)第四百六十一章 捆綁煽動(下)第九百九十五章 算漏了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改制第二百一十一章 情出無悔第五百四十三章 彭澤水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曬鹽之法第四百七十四章 借勢第九百三十二章 中央突破(下)第九百零六章 盧龍軍亂第一百八十六章 討要戰俘(下)第五百一十三章 援兵第四百四十五章 衆叛親離(下)第五百二十二章 落難聚首第一百九十章 攻山第八百一十章 拉攏許諾第六百二十一章 荊州大戰(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內鄉大戰(中)第六百七十五章 爭鋒相對(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謀局之爭第一百五十九章 人海戰術第四百七十八章 輿圖玄機(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封賞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坐觀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線作戰(下)第九百二十一章 改變戰局第三百四十八章 打頭陣第九百二十九章 火攻助陣第一百九十二章 燃燒的戰旗第四百三十三章 建號立制(下)第八百三十五章 順水推舟第八百五十章 出人意料(中)第三百零一章 平定閩西南(上)第八百六十九章 欲蓋彌彰第一百五十一章 逆轉第三百四十九章 長安之變第八百三十八章 恩怨兩清(上)第六百七十二章 南北吞併(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挖坑第二百二十章 擴編第六十章 兵進舒州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爭鋒相對第九百九十九章 再打一戰第六十四章 府城鉅變(上)第九百四十一章 攻上任山第二百八十九章 決戰福州(下)第七百二十五章 汴梁一日第九十二章 晨曦瀰漫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唐皇現身第八百三十九章 恩怨兩清(下)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兵幽州第二百八十八章 決戰福州(中)第二百四十一章 連通南北第八百七十五章 兩場宴會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開花彈第六百四十章 淅水之戰第九百一十五章 統一調度第二百二十五章 四女爭鋒第三百五十四章 嶺南第一戰(上)第七百六十二章 中原大變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袁家的想法第三百三十四章 火中取栗(下)第九百五十一章 兵髮長安第七百七十九章 避實擊虛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天子守國門第八百零四章 天下大變第九百三十二章 中央突破(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鬧舒州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隕落之謎第三百二十章 大婚(中)第五百零九章 金帛換和平(上)第三百六十二章 翻越羅浮山(下)第五十六章 最後的府兵第七百一十二章 成王世子(上)第三百九十六章 劉謙病逝第三十五章 陰謀陽謀(上)第五百四十章 三軍圍豫章第四百三十四章 不甘心第五百九十章 金陵的反應第四百六十二章 突襲臨武(上)第三百九十一章 降服張明第二百七十四章 封賞拉攏(下)第八百八十七章 齊軍譁變(上)第八百九十一章 見面(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茨河之戰(上)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破綻第八十章 淮南觀察使第八百九十章 見面(上)第九十一章 內外夾擊第一千零三章 邊軍之殤(上)第六百二十二章 火燒江陵第六百四十六章 先斬後奏第三十九章 碗口城之變
第四百章 收復廣州第四百八十二章 挑撥離間第一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四十五章 水軍出擊(一)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新的帝都第三百零八章 撤道並省第九百六十九章 千年夙願第九百九十三章 遭遇戰(下)第四百六十一章 捆綁煽動(下)第九百九十五章 算漏了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改制第二百一十一章 情出無悔第五百四十三章 彭澤水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曬鹽之法第四百七十四章 借勢第九百三十二章 中央突破(下)第九百零六章 盧龍軍亂第一百八十六章 討要戰俘(下)第五百一十三章 援兵第四百四十五章 衆叛親離(下)第五百二十二章 落難聚首第一百九十章 攻山第八百一十章 拉攏許諾第六百二十一章 荊州大戰(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內鄉大戰(中)第六百七十五章 爭鋒相對(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謀局之爭第一百五十九章 人海戰術第四百七十八章 輿圖玄機(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封賞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坐觀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線作戰(下)第九百二十一章 改變戰局第三百四十八章 打頭陣第九百二十九章 火攻助陣第一百九十二章 燃燒的戰旗第四百三十三章 建號立制(下)第八百三十五章 順水推舟第八百五十章 出人意料(中)第三百零一章 平定閩西南(上)第八百六十九章 欲蓋彌彰第一百五十一章 逆轉第三百四十九章 長安之變第八百三十八章 恩怨兩清(上)第六百七十二章 南北吞併(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挖坑第二百二十章 擴編第六十章 兵進舒州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爭鋒相對第九百九十九章 再打一戰第六十四章 府城鉅變(上)第九百四十一章 攻上任山第二百八十九章 決戰福州(下)第七百二十五章 汴梁一日第九十二章 晨曦瀰漫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唐皇現身第八百三十九章 恩怨兩清(下)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兵幽州第二百八十八章 決戰福州(中)第二百四十一章 連通南北第八百七十五章 兩場宴會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開花彈第六百四十章 淅水之戰第九百一十五章 統一調度第二百二十五章 四女爭鋒第三百五十四章 嶺南第一戰(上)第七百六十二章 中原大變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袁家的想法第三百三十四章 火中取栗(下)第九百五十一章 兵髮長安第七百七十九章 避實擊虛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天子守國門第八百零四章 天下大變第九百三十二章 中央突破(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鬧舒州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隕落之謎第三百二十章 大婚(中)第五百零九章 金帛換和平(上)第三百六十二章 翻越羅浮山(下)第五十六章 最後的府兵第七百一十二章 成王世子(上)第三百九十六章 劉謙病逝第三十五章 陰謀陽謀(上)第五百四十章 三軍圍豫章第四百三十四章 不甘心第五百九十章 金陵的反應第四百六十二章 突襲臨武(上)第三百九十一章 降服張明第二百七十四章 封賞拉攏(下)第八百八十七章 齊軍譁變(上)第八百九十一章 見面(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茨河之戰(上)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破綻第八十章 淮南觀察使第八百九十章 見面(上)第九十一章 內外夾擊第一千零三章 邊軍之殤(上)第六百二十二章 火燒江陵第六百四十六章 先斬後奏第三十九章 碗口城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