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大成立世

“新朝鼎立,臣民祭拜玄黃上蒼!”遼遠的聲音開始在新建好的新京天地壇廣場上不斷迴響,這一刻,無數的天策軍將士分列周圍,所有人全都是全身戎裝,挺直腰桿,等待着天地壇那高鬆的臺階上,薛洋等人逐步登臨天頂。

數以萬計的百姓在這一刻也集中在天地壇廣場和城內各處,聽着那一聲接一聲的鐘鳴,目光轉向北方,同樣在等待。

“走吧!”身着煥然一新的皇帝冕服的薛洋在這一刻回身一笑,轉而當先走上了臺階,身邊陳瀟瀟和他並肩而行,身後除了楊若蘭等女之外,袁襲和嚴明領銜,帶着文物羣臣開始攀登石階,登上天頂。

“祭拜!”整個流程不是按照此前禮部安排而行,新朝設立,是切切實實第一次祭拜天地上蒼,表明新朝是承繼天命,開創新的偉業。

“大成立世,承繼天命,傳告天下,威壓海內!”薛洋站在天頂,焚香祭拜天地玄黃之後,看着下面的百姓將士,聲音在風中傳遍四方。

“華夏國祚自三皇五帝至如今,千年風雨,歷盡滄桑,華夏子民於苦難中尋求激變,開創漢唐之盛世,君臨萬邦。”薛洋站在人前,奮力大呼道:“我等身爲漢家血脈,祖宗有德,於萬古輝煌中,鑄就漢唐之風骨,傳承後世,歷經千年而不變,歲逢亂世,但是卻不屈不撓,以至於大成開國,定鼎四方。在幽州大地,建都新京,讓朕與諸位臣工一起,見證今日這前所未有之盛世。”

“今日朕於新京天地壇昭告天下,大成立世,當秉承漢唐之風骨,對內造福百姓,與民休息,恢復盛世之繁華。對外,收復祖宗基業,告慰千年以來,篳路藍縷,開疆拓土的將士英靈。期待諸位隨我一起,繼承漢家先祖遺願,繼往開來,奠定一代盛世之基石,讓我等後輩子孫,長享安寧。”

“謹遵陛下聖意!”山呼之聲瞬間在原地炸響,數十萬人一起呼喊,猶如驚雷一般迴盪在整個新京城內,猶如一股沖天而起的氣浪,震碎九天之上的雲彩。

“南嶽俯衝,北地登基,此子勢頭已成。”這一刻,在新京城外,運河碼頭之上,慧心禪師看着新京城上方出現的異狀,微微一笑,至此轉身上了客船,沒有進城,而是一路南下而去。

而在城內,無數百姓歡呼之後,一系列的新政開始快速頒佈出來,這是薛洋首次以皇帝的身份將從淮南開始就積累起來的新政舉措向全天下推廣,這也代表着這個新生的帝國從一開始就把民生問題放到了第一位,甚至於比起冊封皇后和皇太子更先一步。

這是天策軍的立身之本,從新政當中切切實實得到了實惠的底層百姓第一次擺脫了繁重的賦稅和徭役的壓榨,使得他們的日子比起任何一個時代都要好,也鑄就了所有百姓越發積極地心態。

這對於如今新朝建立之後急需的銳氣是最大的補充,只有百姓有了信心,那麼薛洋一手打造起來的這個新生的帝國纔有更加開拓進取的積極性,從而在新朝建立之初就能夠完成歷朝歷代所不能完成的事情。

這個時代的人或許還不明白,新政放棄了那麼多的稅收背後,到底蘊含着什麼意義,但是在將工商業納入到稅收版圖之中,實際上這部分缺失換來的確實整個社會出現了明顯的新的階層,從而將原本單一的稅收擴大到了絕大多數人身上,創造出來的財富足以讓帝國的稅基變得更大。

這也是薛洋實施新政之後,基本上很少出現缺錢少糧的原因,內部年年減稅,外部征戰不斷,卻無有缺糧之困,在無形當中,當新政實施的第一天開始,這天下注定就屬於這個新生帝國的了。

天地壇的盛況還在繼續,無數百姓在這一刻全都靜靜聆聽薛洋宣佈的一項項涉及國計民生的新舉措,尤其是本地居民,他們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聽說這種新政,但是在看到那些隨軍北上的百姓臉上的興奮之後,一個個全都快速醒悟過來。

只見剎那間,歡呼聲再度響起,雖然沒有此前的整齊劃一,但是卻顯得更有生氣,更有活力。這是百姓在爲自己歡呼,更是在爲新生的帝國而歡呼。

在這個時代,真正做到以民爲本,並持之以恆,以此爲國策的,實際上寥寥無幾。天下大亂之時,各路諸侯首要的任務就是儘可能的聚集起更多的人力物力爭奪天下,所以也就註定了必須加大對民間的盤剝力度,從而讓民生在戰亂的同時遭受進一步的重創,從而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之中。

“陛下冊封皇后和皇太子了。”這是所有文武朝臣最希望看到的局面,代表着他們這些人奮戰十餘年之後,開創出來的基業有了穩定的繼承人,讓這個龐大的新生帝國有了新一代的希望。所以這一瞬間,嚴明和袁襲領頭,全軍跟隨下拜,開始肅然行禮。

在此時確立儲君人選,實際上薛洋也打算推行一種新的儲君培養制度,雖然是草創,但是對於他來說如果成功,那麼大成後繼之君就可以通過完善此法,避免諸子奪嫡之勢形成。

一切的一切都在這裡發生,大成從一開始建立,就充滿了新奇,諸多的制度和法令伴隨着天地壇上薛洋的一聲聲道出之後迅速開始形成一張大網,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遍及整個天下,也讓諸多的新收復之地,迅速和江南等地接軌,被納入到帝國半途之中。大成立世,成了這段時間所有百姓的口號,也成了這個時代的象徵。

但是和百姓的歡呼雀躍不一樣的是,當繁華落下,新生的帝國班子卻在一刻不停的將目光瞄準了周邊,對於從一開始就重視夯實根基的薛洋等人來說,帝國一旦建立,實際上就代表着盛世已經來臨,他們要做的,就是目光始終聚焦最前方,帶着這個龐然大物,重新走向新的輝煌。

未完待續,先看看其他書:
第四百二十一章 一打二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平定世家(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鏖戰獨松嶺(下)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往事如煙第一百五十二章 各方雲動第六百四十一章 步騎對決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陌刀軍團第三百九十章 炸營第七百零二章 提前一戰(上)第九百五十八章 攻城打援(上)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潼關之戰第一百九十三章 黃巢之死第三百三十章 佈局徐州第八百二十一章 漢室英雄,必得善終第三百一十五章 昭宗繼位第一百四十六章 桃陵大火第八百三十九章 恩怨兩清(下)第十八章 以戰養戰(中)第九百四十三章 陽謀牽制第三百五十七章 沖天火光第三百五十四章 嶺南第一戰(上)第九百二十一章 棣州之戰第三百七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六百七十八章 夜戰無雙第三百六十二章 翻越羅浮山(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封賞第二百二十九章 金陵歷風雨(二)第九百八十四章 亂軍心第八百九十一章 見面(下)第九百五十一章 兵髮長安第六百八十五章 東都大典(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四十四章 長江水賊第七百六十七章 山河戰圖第六百九十章 王建的試探第一百七十章 縱敵而去第四百四十五章 衆叛親離(下)第六百章 長安亂(中)第四百九十五章 功敗垂成第八百八十三章 何以爲家國(下)第四百四十二章 邕州攻略第二百五十九章 煙燻烏墩寨第八十一章 水師先行第五百四十四章 倒行逆施第三百八十四章 湞水阻擊戰(下)第七十二章 雷澤水戰(上)第三百零六章 王潮的反應第四百八十二章 挑撥離間第三百二十章 大婚(中)第四百七十一章 南北吞併(上)第六百二十三章 成汭投誠第五百五十二章 投誠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網開一面第五百五十章 破城第五百章 最後的決戰(五)第二百三十章 金陵歷風雨(三)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誠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方入局第三百九十六章 劉謙病逝第二百七十五章 惠及江東第七百八十二章 樂溫之戰第五十九章 年關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面包圍第五百二十五章 心思各異第四百七十二章 南轅北轍第七百九十二章 王建來了第二百六十三章 湖州夜戰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萬人空巷第九百二十六章 向死而生(上)第八百七十七章 山東士族的選擇(下)第三百三十七章 威壓第十二章 太湖縣尉第二百五十一章 攻略蘇州(下)第三百六十一章 翻越羅浮山(中)第一百七十一章 曲阜城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黃巢之死第四百零四章 木已成舟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平定世家(上)第九百一十章 一戰驚天下第二百零六章 穿越徐州第七百零二章 提前一戰(上)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兵出長安第九百一十四章 敲詐第五百零三章 桂陽風雲第六百三十二章 京山之戰第九百一十六章 棋局之外的力量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新的帝都第九百八十一章 偷襲長安(中)第五百二十三章 兵出江州第七百六十六章 缺了一環第六百九十二章 關門(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金陵歷風雨(四)第三十四章 竹林訪賢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唐皇現身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面包圍第四百六十八章 二道山阻擊戰(中)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網開一面第四百六十四章 突襲臨武(下)第八百零七章 步騎混戰第六百三十章 反咬一口(上)
第四百二十一章 一打二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平定世家(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鏖戰獨松嶺(下)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往事如煙第一百五十二章 各方雲動第六百四十一章 步騎對決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陌刀軍團第三百九十章 炸營第七百零二章 提前一戰(上)第九百五十八章 攻城打援(上)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潼關之戰第一百九十三章 黃巢之死第三百三十章 佈局徐州第八百二十一章 漢室英雄,必得善終第三百一十五章 昭宗繼位第一百四十六章 桃陵大火第八百三十九章 恩怨兩清(下)第十八章 以戰養戰(中)第九百四十三章 陽謀牽制第三百五十七章 沖天火光第三百五十四章 嶺南第一戰(上)第九百二十一章 棣州之戰第三百七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六百七十八章 夜戰無雙第三百六十二章 翻越羅浮山(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封賞第二百二十九章 金陵歷風雨(二)第九百八十四章 亂軍心第八百九十一章 見面(下)第九百五十一章 兵髮長安第六百八十五章 東都大典(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四十四章 長江水賊第七百六十七章 山河戰圖第六百九十章 王建的試探第一百七十章 縱敵而去第四百四十五章 衆叛親離(下)第六百章 長安亂(中)第四百九十五章 功敗垂成第八百八十三章 何以爲家國(下)第四百四十二章 邕州攻略第二百五十九章 煙燻烏墩寨第八十一章 水師先行第五百四十四章 倒行逆施第三百八十四章 湞水阻擊戰(下)第七十二章 雷澤水戰(上)第三百零六章 王潮的反應第四百八十二章 挑撥離間第三百二十章 大婚(中)第四百七十一章 南北吞併(上)第六百二十三章 成汭投誠第五百五十二章 投誠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網開一面第五百五十章 破城第五百章 最後的決戰(五)第二百三十章 金陵歷風雨(三)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誠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方入局第三百九十六章 劉謙病逝第二百七十五章 惠及江東第七百八十二章 樂溫之戰第五十九章 年關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面包圍第五百二十五章 心思各異第四百七十二章 南轅北轍第七百九十二章 王建來了第二百六十三章 湖州夜戰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萬人空巷第九百二十六章 向死而生(上)第八百七十七章 山東士族的選擇(下)第三百三十七章 威壓第十二章 太湖縣尉第二百五十一章 攻略蘇州(下)第三百六十一章 翻越羅浮山(中)第一百七十一章 曲阜城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黃巢之死第四百零四章 木已成舟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平定世家(上)第九百一十章 一戰驚天下第二百零六章 穿越徐州第七百零二章 提前一戰(上)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兵出長安第九百一十四章 敲詐第五百零三章 桂陽風雲第六百三十二章 京山之戰第九百一十六章 棋局之外的力量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新的帝都第九百八十一章 偷襲長安(中)第五百二十三章 兵出江州第七百六十六章 缺了一環第六百九十二章 關門(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金陵歷風雨(四)第三十四章 竹林訪賢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唐皇現身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面包圍第四百六十八章 二道山阻擊戰(中)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網開一面第四百六十四章 突襲臨武(下)第八百零七章 步騎混戰第六百三十章 反咬一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