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虛則實之

“啓稟軍師,十三司急報,林遠圖率刺史府護衛數百人出城西進,主公命軍師速速拿下望江縣城,回軍馳援太湖。”十三司的這份急報在薛洋率領翊衛營緊急出發的同時送往望江,飛鴿傳書的速度比起人力自然要快得多,所以幾乎就在當天下午袁襲就收到了薛洋的命令。

“這個該死的林遠圖,最好別讓我逮着他。”袁襲只是唯一思索就看明白了林遠圖的目的何在,頓時臉色也變得難看起來,將手中的急報揉成一團,怒聲道。

袁襲的神情讓旁邊的雷凌和嚴明嚇了一跳,兩人雖然沒有袁襲那等見識和眼光,但是林遠圖此時西進能夠攻擊的地方也只有太湖縣城。只不過有翊衛營在手的話區區幾百人的刺史府護衛根本就不可能成事。而且出征之前薛洋之所以留下翊衛營就是防止刺史府在此時插手嶽西事務,但是看袁襲的神情好像情況比這個嚴重多了。

“軍師,林遠圖此舉莫非還有別的意圖?”嚴明想了想之後問道。

“主公原本留下翊衛營在太湖縣城就是想以逸待勞,逼迫林遠圖不敢輕舉妄動。但是沒有料到的是,對方反手就來了一個攻其必救,我舒州軍擺在最東面的可不是太湖縣城,而是天柱鎮。那裡背靠天柱山,依託長江水道,已經是舒州軍的後勤大本營,除了大量的手工作坊和糧草儲備,更重要的是大娘子還在天柱山別院。一旦被其襲擾得手,必然讓我軍上下投鼠忌器,從而任由其擺佈。而主公一旦率軍馳援天柱鎮,則必然造成太湖縣城空虛,又會給他奔襲太湖縣城提供良機。此等陰險小人這一次絕對不能放過他,不然的話後患無窮。”袁襲解釋了幾句之後道:“主公如今已經率軍出擊,天柱鎮應該無礙,剩下的就是,我們必須搶在林遠圖之前拿下望江,然後回兵馳援太湖縣城,必要的話還需和主公一起前後夾擊他,將此一舉擊殺在太湖境內,徹底消除禍患。”

“雷凌,馬上射箭書入城,再給那個汪知縣一個時辰,告訴他一個時辰以後如果我看不到他出城投誠,就全力攻城,城破之時我第一個拿他的人頭祭旗。”袁襲此時也發了狠,身上的書卷之氣蹤跡全無,聲音也變得更大了,“讓獨立營全軍立即整裝在城外列隊,所有攻城武器都給我推出來,此戰所有人都必須給我竭盡全力。”

袁襲這邊緊急改變招降策略準備強攻的同時,遠在天柱山別院的陳瀟瀟也被十三司的人通知,準備緊急撤離。

“大娘子,主公急令,讓您帶着成衣作坊所有的女工緊急撤離。”陳瀟瀟被這道命令給說的呆了一呆,但是隨即就蹙眉道:“是不是出了什麼事?薛洋他不是說會來接我的嗎?”

十三司只是飛鴿傳書通知陳瀟瀟緊急撤離,所以在天柱鎮負責接收消息的人員也不清楚其中內幕,但是憑着身爲情報人員的敏感,這位十三司的小夥子想了想之後還是道:“只怕是出現了新的危機,或許就和上次貝翊禮襲擊一樣,主公身在太湖縣城,應該是怕救援不及,傷及大娘子,所以希望大娘子先行撤離,這樣主公也好放心對敵。”

“薛洋此舉有些急切了,天柱鎮這裡有數十家作坊和店鋪,還有數以千計的糧草倉庫,不能就這麼白白丟了。更何況這些百姓我不能再遭受戰火摧殘了。”陳瀟瀟先臉上一紅,隨即點了點頭微一沉吟之後有了主意:“我馬上安排成衣作坊的所有人撤離,你安排人沿途護送,另外通知薛洋,就說我會帶着全鎮所有百姓還有守備人手在天柱鎮迎擊敵人,讓他不要着急。”陳瀟瀟揮揮手示意對方不要勸阻按照自己的吩咐去辦。

“沐雪姐姐,你帶着他們趕緊走,天柱鎮馬上又要開戰了。”陳瀟瀟打發走十三司的人之後返回住處換上了一身戎裝,然後找到張沐雪。

“開戰?現在太湖縣不都被他給拿下了嗎?還有誰有這麼大膽子?”張沐雪對薛洋似乎還有一股怨氣,所以說話連名字也不願意提,但是剛說了一句就被陳瀟瀟這一身盔甲的模樣嚇了一跳,隨即就道:“瀟瀟你這是要幹嘛?不是要撤離嗎?你這身打扮要做什麼?上戰場?”

“薛洋的援兵估計一時半會趕不到這裡了,所以我必須帶人堅持到明天早上。”陳瀟瀟拉着對方邊走邊道:“時間緊急,我來不及去見姐妹們,姐姐你馬上帶着他們出發吧,我要去召集鎮內所有的青壯年立即警戒。”陳瀟瀟說完之後匆匆出門而去,等她到鎮頭的時候,三叔公已經帶着大隊的百姓都開始集合了,看樣子是此前的十三司情報人員在幫忙通知了。

“三叔公,你們來了。”陳瀟瀟剛來得及說一句話就被衆多的百姓給打斷了,三叔公拄着柺杖上前道:“大娘子,聽剛剛那個兵娃傳報,又有敵人要來襲擊我們天柱鎮了是嗎?”

“三叔公,各位父老,剛剛十三司的人來報,小郎君率兵星夜兼程從太湖縣城趕來此處。但是我要說的是,我南嶽父老面對強敵要靠自己,要自救,要讓我們的敵人知道,任何人膽敢偷襲我天柱鎮,我們都會讓他有來無回。”陳瀟瀟點點頭道:“小郎君讓鎮上所有的婦孺全部撤往天柱山內暫避,其他年輕力壯的跟我一起保護家園。”

陳瀟瀟的話讓衆人的喧囂聲都停了下來,此時大家才注意到這位陳家大娘子一身甲冑,武器齊備,身後還不斷有手持武器的守備輜重基地的舒州軍後勤士兵從各處趕來。三叔公走到陳瀟瀟跟前,不顧氣喘吁吁高聲道:“大娘子說得好,我南嶽百姓從來都不怕死不怕打仗,之前偷襲我們的府兵不就是小郎君帶人打敗的嗎?這一次還有把力氣的都跟着大娘子去好好教訓教訓他們,給小郎君爭取時間。”三叔公的一句話讓下面所有的百姓熱血上涌,隨着上次天柱鎮受到襲擊,百餘名百姓慘死,那些家屬眼睛紅紅恨不得去府城去找貝翊禮拼命,此時被兩人一番話點燃之後,羣情激憤,所有人都怒吼着要跟着陳瀟瀟去打仗。

“多謝三叔公,我想小郎君看到諸位父老鄉親也會感到欣慰的。”陳瀟瀟朝着三叔公一鞠躬之後右手高舉道:“天柱鎮的兒郎,隨我速速去鎮口戒備,陳主事立即去分發武器軍服,大家都是舒州軍,都要穿着舒州軍的軍服。”

陳瀟瀟將儲存的軍服全部發了下去,頓時間無中生有變出了數百名舒州軍。然後在鎮口修築的箭樓等地嚴加戒備,不斷安排巡邏人員沿着各條進出天柱鎮的小路來回遊弋,從遠處看倒是真像那麼回事,殺氣騰騰。

而陳瀟瀟在天柱鎮的舉動也被十三司的人飛速彙報給了在緊急往東開進的薛洋手中,雖然只是寥寥幾句,但是薛洋卻大呼僥倖,自己還真是關心則亂。如果真的只是安排陳瀟瀟等人撤離而忽視了天柱鎮的百姓生死,那麼只怕自己好不容易在天柱鎮建立起來的民心威望就會毀於一旦。但是陳瀟瀟此舉卻分明是把自己放在了最危險的地方,如果她的舉動被林遠圖看破,必然會被對方全力攻擊。不過她的這個辦法倒是讓薛洋想到了另外一種可能,所以急忙讓親衛通知在前面壓陣的陸明趕過來。

“陸明,把騎兵隊集中起來隨我出發,提前趕往天柱鎮,剩餘人馬由你統帥,經樓牌十字坡往北。記住,如果情況有變,你就在十字坡埋伏起來,伏擊林遠圖。”薛洋的話讓陸明有些疑惑,所以吶吶的問道:“林遠圖不是應該去攻擊天柱鎮嗎?他怎麼會去十字坡?”

“天柱鎮現在已經是全民皆兵,瀟瀟擺了一個虛則實之的迷魂陣。如果林遠圖判斷失誤就會以爲我們的主力已經提前一步到了天柱鎮,那麼他們就只有一個去處。”薛洋看了陸明一眼,後者恍然大悟道:“林遠圖就只剩下奔襲縣城一條路了,而從天柱鎮到太湖縣城,樓牌鎮十字坡是必經之路。”

薛洋在陸明反應過來之後立即帶着親衛和騎兵隊縱馬脫離主力朝前而去。這支人數剛過三十騎的小隊是薛洋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騎兵種子,抽掉的是全軍最擅長騎術最精銳的人馬組建起來的。此時縱馬揚鞭朝着天柱鎮狂奔的時候,天柱鎮外先一步抵達的林遠圖也在秘密潛伏。因爲此前他和貝翊禮兩人幾乎同時在天竺鎮被薛洋算計,損兵折將。所以這一次林遠圖變得謹慎得多了,他手下的這四百多護衛可是刺史府最後的家底,如果不是上次一戰貝翊禮的府兵主力被薛洋消滅殆盡,躲在舒州府兵大營內不敢亂動,只怕他根本就不敢帶人出來。

“大郎君,天柱鎮鎮口有大隊軍兵把守,而且人數看起來不少。”護衛的彙報讓林遠圖雙眼都開始瞪圓了,有些不敢相信的問道:“你看清楚了是正軍?”

“的確是正軍無疑,舒州軍的軍旗也在鎮內高掛,而且還看到了陳家那個女公子也在陣前,不過沒有發現薛洋的身影。”護衛的話讓林遠圖一下子坐在了地上,道:“陳瀟瀟居然出現在陣前?她都在了,想必薛洋就躲在暗處。”

“那大郎君,我等現在該如何行事?”林遠圖的臉色開始變幻不定,但是隨即就一咬牙道:“我要親自去陣前看看,別被這個小娘子給耍了。”

林遠圖親自前來查看,是因爲他心中有疑惑,一方面他知道陳瀟瀟和薛洋的關係,陳瀟瀟能夠出現在自己的視線中那就意味着即使薛洋不在此地,也會留下足夠的人手護衛,如果自己貿然攻擊就真是踢到了鐵板上了,那自己的損失就大了。但是另一方面他又不太相信薛洋能夠在分兵南北大舉出擊的時候還有足夠的人手守備天柱鎮,加上自己本身就是突然出擊,沒有任何預兆,對方根本就不會有太多的警備時間。

此時陳瀟瀟自然是不知道外面有人正在探查她的一舉一動,不過她的確是在全力以赴進行警戒,爲了保證戰力,他將數十名後勤兵調到了第一線,其他民夫都放在了後面。雖然這些後勤兵比起正軍差了很多,但是到底是有過基本的操訓,至少圍繞着防禦工事執行守備任務看起來還是不錯的,他們的素質比起舒州府兵不會差多少。陳瀟瀟明白如果對手要進攻的話那麼一定是急攻,那麼最初的一波自己必須投入最強的力量將對方壓下去,否則的話這仗根本就沒法打。只不過她這種應急無奈之舉卻在無意當中幫助林遠圖做了決定。那些手持武器嫺熟的在鎮口巡邏的後勤兵讓林遠圖臉色變得異常難看,觀察了半晌之後帶人退了回去。

“通知下去,所有人立即轉道,我們去太湖縣城,另外讓宿松那邊的人給我將尹宗道帶過來,這一次由不得他不聽我的。”林遠圖冷哼一聲之後上馬帶人朝西而去,臉上的神情也變得異常猙獰。

遠在鎮內的陳瀟瀟自然是不知道這場無妄之災已經消於無形,而此時已經轉道樓牌路過十字坡的薛洋卻開始看着天色若有所思,帶着人馬從原地轉道消失在旁邊的丘陵之中,從隊伍留下的兩人也開始掉頭往後追陸明的大部隊而去。

薛洋的騎兵全力奔馳而且抄小路翻山越嶺自然是速度極快,從樓牌到天柱鎮短短一個時辰不到他就已經看到鎮口嚴陣以待的士兵了。

“小郎君,是小郎君來了。”遠遠的在箭樓上瞭望的士兵就看到了薛洋的馬隊,很快鎮內就衝出來一隊人馬,當前一人紅色的頭盔盔纓煞是奪目。

“瀟瀟。”薛洋從奔馳的馬背上一躍而下,這是時隔數月再次見到陳瀟瀟了。沒想到的是這一次她居然能夠想到如此計策,所以一下馬就拉住了她的素手,臉上也浮現出一絲和緩的笑容。而面對薛洋的笑容,陳瀟瀟也是拉住了他的手,柔柔一笑,暈生雙靨

“小郎君果然率兵前來馳援我們了。”人羣中三叔公的聲音緩緩傳來,讓薛洋回過神來,拉着陳瀟瀟走到衆人眼前,笑道:“三叔公,各位兄弟,天柱鎮的父老鄉親們,薛洋來遲,讓大家擔驚受怕,實在是罪過。”

“小郎君,我們可不怕,我們手裡的武器還沒捂熱呢。”三叔公旁邊的一位中年男子拄着一杆長槍笑道:“剛剛大娘子還說要帶着我們一起保衛家園呢。”

“三叔公,帶着鄉親們回去吧,危機解除了。”薛洋和三叔公吩咐了幾句之後後者帶着有些意猶未盡的衆人散去,後勤兵也開始恢復正常的守備任務。不過薛洋尚未說話陳瀟瀟就道:“你還要去打仗嗎?”

“走吧,瀟瀟,帶你去抓林遠圖這個陰險的傢伙。”薛洋微微一笑,看着對方一身戎裝點了點頭,兩人上馬帶着身後的騎兵反身離開天柱鎮開始朝着十字坡而去。

第六百二十六章 魯陽關對峙第七百二十一章 自絕於天下(上)第九百九十七章 順手牽羊第五百一十章 桂陽之戰(中)第二百一十七章 封賞第二百七十三章 封賞拉攏(上)第三百四十九章 長安之變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破臨淄第七百九十六章 蜀軍撤圍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塹變通途(下)第三百一十一章 東宮之爭第三百三十三章 火中取栗(中)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陌刀軍團第八百四十九章 出人意料(上)第三百零一章 平定閩西南(上)第七百八十三章 夜襲(上)第七百三十一章 出人意料(下)第四百七十六章 金陵的反應第九百四十七章 三路合擊第五百二十四章 江州之戰(上)第八百三十二章 朔州失守第九百六十八章 斬將奪旗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反常態第四百一十章 劉氏內訌(下)第二百零一章 機鋒四起第二百九十八章 追擊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權謀之爭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火燒樑王府第一百五十四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上)第八百四十六章 切斷戎州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圍南皮第九百九十六章 逃亡草原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種子第二百一十六章 祝捷第四百四十二章 邕州攻略第二百二十五章 四女爭鋒第九百零一章 遭遇戰(下)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東都樞紐第九百五十一章 兵髮長安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爭鋒相對第一百七十八章 乾封大戰第八百九十五章 壓制山東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追蹤楊行愍第八百八十三章 何以爲家國(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嶺南第一戰(中)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添油戰術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山東底定第九百六十三章 祁山舊道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火銃兵攻堅第一百八十六章 討要戰俘(下)第七百八十八章 金陵的反應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軍奪安遠(下)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徐州對峙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決戰(中)第七十四章 高駢來信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婚(上)第一千零一章 經略河朔第二百九十二章 前堵後追第七百七十章 萬州攻堅戰第十八章 以戰養戰(中)第七百九十四章 興元府之變第二百七十四章 封賞拉攏(下)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前方打仗(上)第三百一十章 唐皇病了第四百零六章 岡州事了(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合巹交杯(下)第八百五十三章 聯兵作戰第五百二十五章 心思各異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軍進湖州第八百九十八章 吃不下,吐不出第一百九十五章 攻心(下)第五百零四章 疑兵之計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東都樞紐第四十六章 水軍出擊(二)第八十一章 水師先行第四百七十三章 亂局第二百二十九章 金陵歷風雨(二)第六十四章 府城鉅變(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裡應外合第五百二十三章 兵出江州第八百七十九章 落花有意第八百八十章 不動如山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隕落之謎第七十八章 出戰廬州(下)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塹變通途(下)第八百六十三章 戴友歸的心思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揚沙法第四百七十八章 輿圖玄機(下)第三十五章 陰謀陽謀(上)第四百三十二章 建號立制(中)第二百六十四章 鏖戰獨松嶺(上)第四百五十三章 士氣之爭第八十六章 斷敵分兵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小戰變大戰第一千零二十章 攻山大戰第三十九章 碗口城之變第九百四十九章 御駕親征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盧壽上門第四百一十二章 裡應外合(下)
第六百二十六章 魯陽關對峙第七百二十一章 自絕於天下(上)第九百九十七章 順手牽羊第五百一十章 桂陽之戰(中)第二百一十七章 封賞第二百七十三章 封賞拉攏(上)第三百四十九章 長安之變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破臨淄第七百九十六章 蜀軍撤圍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塹變通途(下)第三百一十一章 東宮之爭第三百三十三章 火中取栗(中)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陌刀軍團第八百四十九章 出人意料(上)第三百零一章 平定閩西南(上)第七百八十三章 夜襲(上)第七百三十一章 出人意料(下)第四百七十六章 金陵的反應第九百四十七章 三路合擊第五百二十四章 江州之戰(上)第八百三十二章 朔州失守第九百六十八章 斬將奪旗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反常態第四百一十章 劉氏內訌(下)第二百零一章 機鋒四起第二百九十八章 追擊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權謀之爭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火燒樑王府第一百五十四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上)第八百四十六章 切斷戎州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圍南皮第九百九十六章 逃亡草原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種子第二百一十六章 祝捷第四百四十二章 邕州攻略第二百二十五章 四女爭鋒第九百零一章 遭遇戰(下)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東都樞紐第九百五十一章 兵髮長安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爭鋒相對第一百七十八章 乾封大戰第八百九十五章 壓制山東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追蹤楊行愍第八百八十三章 何以爲家國(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嶺南第一戰(中)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添油戰術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山東底定第九百六十三章 祁山舊道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火銃兵攻堅第一百八十六章 討要戰俘(下)第七百八十八章 金陵的反應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軍奪安遠(下)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徐州對峙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決戰(中)第七十四章 高駢來信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婚(上)第一千零一章 經略河朔第二百九十二章 前堵後追第七百七十章 萬州攻堅戰第十八章 以戰養戰(中)第七百九十四章 興元府之變第二百七十四章 封賞拉攏(下)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前方打仗(上)第三百一十章 唐皇病了第四百零六章 岡州事了(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合巹交杯(下)第八百五十三章 聯兵作戰第五百二十五章 心思各異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軍進湖州第八百九十八章 吃不下,吐不出第一百九十五章 攻心(下)第五百零四章 疑兵之計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東都樞紐第四十六章 水軍出擊(二)第八十一章 水師先行第四百七十三章 亂局第二百二十九章 金陵歷風雨(二)第六十四章 府城鉅變(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裡應外合第五百二十三章 兵出江州第八百七十九章 落花有意第八百八十章 不動如山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隕落之謎第七十八章 出戰廬州(下)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塹變通途(下)第八百六十三章 戴友歸的心思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揚沙法第四百七十八章 輿圖玄機(下)第三十五章 陰謀陽謀(上)第四百三十二章 建號立制(中)第二百六十四章 鏖戰獨松嶺(上)第四百五十三章 士氣之爭第八十六章 斷敵分兵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小戰變大戰第一千零二十章 攻山大戰第三十九章 碗口城之變第九百四十九章 御駕親征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盧壽上門第四百一十二章 裡應外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