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三章 祁山舊道

“大將軍,第三都已經進入梁州,走的是利州穿越梁州,往北進入斜谷方向。”暗衛將陸盛的進兵路線送過來之後,陸明也朝着杜廣義道:“命令各部立即出發,我們跟上去。”

第四衛從成都附近撤走,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懷疑,本身第四衛就常年往來西川各地,肩負着協助陳悅修築出川直道的任務,所以成都大營內本身也沒多少人駐守。

而這一走,很快沿着陸盛的腳步穿越利州後,一走扎進了梁州地界,從西川進入了東川也就是山南西道境內。

“大將軍,葭萌關還有以前蜀軍駐守此地留下的舊址遺蹟,可惜了,我們大軍匆匆而過,也沒有來得及去看看。”杜廣義是有些遺憾,第四衛駐守西川,大部分將領都翻遍了當年諸葛武侯六次北伐時留下的各種遺址遺蹟,卻唯獨這葭萌關,衆人沒來得及去查看。

“等回來再看吧,劍閣葭萌,歷來爲蜀中要塞,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憑此雄關,護川中門戶。”陸明點了點頭,隨即笑道:“但是如今時過境遷,我們已經統一了南境,現如今更是要北上收復中原和關中,此等雄關,也只有憑弔往事了。但願我們這一代人開創出來的基業,他日不會被後嗣子孫給丟的入川避難纔好。”

衆人是跟着大隊兵馬越走越慢,和第三都全軍輕裝推進不同,陸明的主力兵馬除了人手之外,還攜帶了大量的行軍輜重和裝備,可以說,除了火炮這等實在過於沉重的武器之外,剩下的東西全都帶了。饒是第四衛是天策軍中走山路最熟悉最擅長的兵馬,在這崇山峻嶺之中穿梭,還是讓所有人都欲哭無淚。川北的山區實在是太難走了,即使他們如今走的是當年的武侯舊道,而且實際上這條路在隋唐兩代人都重新修繕過之後,還是每一步都走得艱難無比。

“大將軍,按照這種走法,我們和第三都很可能會脫節,若是遭遇敵手,他們只怕需要獨立迎戰。”陸明基本上是將第四衛的軍務全都扔給了杜廣義,所以此時他和李秀峰纔是第四衛當中最忙碌的人,不僅僅需要處置大軍主力行軍的各項事務,而且還要擔憂第三都如今的處境。

“暗衛有消息送來嗎?”陸明文言若有所思道:“子午谷那邊李克用留下了石敬瑭駐守,那斜谷這邊就不可能沒有兵馬,這條路可是進出關中和西川的要道。”

“暗衛打探到了,是薛阿檀,這是晉軍的老將,是跟隨李克用起家的將領,只不過沒有周德威等人名氣大,但是老將守關,素來穩重爲要。”杜廣義苦笑道:“早知如此還不如去硬碰硬啃一啃大散關呢。”

“大散關你是別想了,那是唐皇進出西川的路,你以爲李克用是傻子不成?那裡比斜谷還要樹大招風。”陸明搖了搖頭,隨即道:“去告訴陸盛,讓他小心防備,既然是老將防守,那就讓他想辦法打掉這名老將,爲我軍主力快速打開一條進入關中的道路來。”

陸明和杜廣義不一樣,對於第三都也沒有太多的交代,作爲第四衛乃至於天策軍中最富盛名的強大戰隊,第三都足以應對一切危機,這一點陸明甚至於比所有人都有自信。

而此時,實際上在陸明下令的時候,陸盛也已經艱難的穿梭到了斜谷的核心地帶,祁山附近。這裡便是昔年蜀軍北伐時候設置的大本營,也是六次北伐始終繞不過去的關鍵地點。

“指揮使,前方便是昔日武侯的祁山大營舊址,我們要不要去看看?”李向陽從前軍匆匆跑過來找到陸盛的時候笑道:“嚮導說,祁山大營內還有當年留下的一些遺蹟,我們之前都沒來過。”

“下令各部就地紮營,我們在此停留一日,我們邊走邊說。”陸盛將暗衛送來的消息遞給對方之後,朝着祁山邊走邊道:“薛阿檀守着斜谷的谷口,也就是眉縣所在的位置,而斜谷東側的太白山附近,他們也留下了足夠的人手,部署了一條人數雖少,但是足以警戒整個斜谷的防線,只要我軍從祁山大營繼續北上,那麼勢必會被他們發現,從而堵住谷口,重演當年武侯星隕五丈原故事。”

“這個老東西,還有點手段啊!”李向陽想了想之後苦笑道:“這種警戒防線若是配合烽火臺的話,我軍除非一夜之間將這上百里的全部端掉,否則的話,怎麼打過去他們都能收到消息。”

“打仗倒是不怕,就怕晉軍調整部署,到時候將我們堵在眉縣以南,兩軍在那裡曠日持久的對峙,那我們的後勤線路可真有麻煩了。”陸盛自己也是苦笑不止,從斜谷北上,他們全軍輕裝,尚且累得夠嗆,大隊輜重人馬往來只怕比起當年蜀軍北伐的時候還要更加困難,一旦被堵住了前進的道路,都不用打,只需要將自己的糧食耗盡,那就不得不退兵,根本沒有其他的辦法。

這是當年司馬懿對付諸葛亮的法子,在五丈原附近,硬生生的將對方給拖死了,從而消除了心腹大患。但是到了如今,陸盛可不想重蹈當年故事,所以想來想去,連祁山大營的舊址都無心去看。

“當年武侯吞兵在祁山大營,轉運糧草,實際上就是以這裡爲大本營,從而減少後勤輜重往來的壓力。”李向陽搖了搖頭道:“但是我們又不能學他,我們是要儘快突破眉縣,而且最好還是悄無聲息的打掉眉縣,取得在關中的根基之地。”

“所以就只有一個辦法了。”陸盛沉吟半晌之後咬牙道:“我們晝伏夜出,沿斜谷水方向往眉縣急進,如此一來藉助於山川河流掩護,應該可以藏得住幾日時間,到時候一旦被發現,就不要理會主力兵馬的進度,我們獨立去啃下眉縣。”

“啊?”李向陽被嚇了一跳,隨即道:“薛阿檀能派人守在太白山,只怕早就想到了眉縣可能會被突襲強攻,我們打下來容易,守得住嗎?”

“我猜能守得住!”陸盛笑道:“你也不看看,諸葛武侯當年只有一路人馬,自然司馬懿能看得住,但是現在我們可不止第四衛一路大軍進軍關中。”

第一百七十四章 在這裡轉的彎第八百三十八章 恩怨兩清(上)第四百八十章 應變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東都樞紐第八百七十六章 山東士族的選擇(上)第九百九十九章 再打一戰第四十五章 水軍出擊(一)第四百四十七章 說降奎發(下)第四百零二章 威壓嶺南第九百二十四章 惡行傳天下(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蕭縣之戰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伏擊(中)第一百三十一章 兵出亳州第九百一十四章 幽州動亂(上)第三百四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二百三十一章 金陵歷風雨(四)第四百零九章 劉氏內訌(中)第七百五十八章 符離之戰(下)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字長蛇陣第四百五十一章 摧枯拉朽(下)第八百八十六章 離心離德第九百五十一章 兵髮長安第九百八十五章 應對之策第一百一十九章 曬鹽之法第三十一章 虛則實之第一千零二章 朔方大戰第七百三十五章 西川攻略第三百零四章 震懾第一百零一章 蘄黃異變第八十章 淮南觀察使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洪州(中)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婚(上)第八百零八章 功敗垂成(上)第六百一十二章 最後一次第六百三十三章 圍困襄陽第十七章 以戰養戰(上)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攻心戰術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網開一面第九百六十五章 偷襲眉縣(中)第一千零七十章 前方打仗(下)第六百零六章 天下幾多王第六十九章 改組第一百五十九章 人海戰術第四百四十八章 王天壽的寶藏第八百二十章 名震一時第三百三十七章 威壓第五百四十七章 晉汾大戰(上)第三百一十四章 改元后事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擴軍第七百三十七章 天塹變通途(上)第七百零六章 萬源之戰(上)第三百零四章 震懾第五百四十六章 瞠目結舌第七百二十九章 反制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第二次任山之戰第二百三十三章 金陵歷風雨(六)第二百三十九章 窮途末路(上)第四百一十九章 湞陽大戰(下)第二百一十四章 反擊(下)第五百五十七章 南境一統第九百七十七章 步騎對戰第七百九十九章 留下命來(上)第六百八十六章 東都大典(下)第七百一十八章 安耐不住(上)第五百零三章 桂陽風雲第八百三十八章 恩怨兩清(上)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包圍圈第八百四十三章 敗退第六百三十六章 攻佔峴山第八百三十四章 進退兩難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會師第九十一章 內外夾擊第四百零一章 收復廣州(下)第四百三十章 聯手(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心(上)第三百三十六章 勝負之間第四百九十六章 最後的決戰(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毋爲鳳尾第七百一十章 金帛換和平(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外第一千零八十章 伏擊(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晉汾大戰(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金陵歷風雨(六)第二百四十一章 會師第九百一十五章 魚目混珠第六百一十九章 荊州大戰(上)第七百七十三章 活捉李茂貞(上)第六百七十九章 巡幸東都(上)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臨廣州第十五章 收心第四百九十二章 出其不意(上)第五百二十四章 南天一柱第七百一十一章 牽扯第九百一十七章 浮屍漂杵第二十九章 新舊交替第一百三十章 陳州之戰第九百三十七章 兵壓徐州第六百九十四章 打狗(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河東軍至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後路被抄
第一百七十四章 在這裡轉的彎第八百三十八章 恩怨兩清(上)第四百八十章 應變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東都樞紐第八百七十六章 山東士族的選擇(上)第九百九十九章 再打一戰第四十五章 水軍出擊(一)第四百四十七章 說降奎發(下)第四百零二章 威壓嶺南第九百二十四章 惡行傳天下(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蕭縣之戰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伏擊(中)第一百三十一章 兵出亳州第九百一十四章 幽州動亂(上)第三百四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二百三十一章 金陵歷風雨(四)第四百零九章 劉氏內訌(中)第七百五十八章 符離之戰(下)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字長蛇陣第四百五十一章 摧枯拉朽(下)第八百八十六章 離心離德第九百五十一章 兵髮長安第九百八十五章 應對之策第一百一十九章 曬鹽之法第三十一章 虛則實之第一千零二章 朔方大戰第七百三十五章 西川攻略第三百零四章 震懾第一百零一章 蘄黃異變第八十章 淮南觀察使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洪州(中)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婚(上)第八百零八章 功敗垂成(上)第六百一十二章 最後一次第六百三十三章 圍困襄陽第十七章 以戰養戰(上)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攻心戰術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網開一面第九百六十五章 偷襲眉縣(中)第一千零七十章 前方打仗(下)第六百零六章 天下幾多王第六十九章 改組第一百五十九章 人海戰術第四百四十八章 王天壽的寶藏第八百二十章 名震一時第三百三十七章 威壓第五百四十七章 晉汾大戰(上)第三百一十四章 改元后事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擴軍第七百三十七章 天塹變通途(上)第七百零六章 萬源之戰(上)第三百零四章 震懾第五百四十六章 瞠目結舌第七百二十九章 反制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第二次任山之戰第二百三十三章 金陵歷風雨(六)第二百三十九章 窮途末路(上)第四百一十九章 湞陽大戰(下)第二百一十四章 反擊(下)第五百五十七章 南境一統第九百七十七章 步騎對戰第七百九十九章 留下命來(上)第六百八十六章 東都大典(下)第七百一十八章 安耐不住(上)第五百零三章 桂陽風雲第八百三十八章 恩怨兩清(上)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包圍圈第八百四十三章 敗退第六百三十六章 攻佔峴山第八百三十四章 進退兩難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會師第九十一章 內外夾擊第四百零一章 收復廣州(下)第四百三十章 聯手(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心(上)第三百三十六章 勝負之間第四百九十六章 最後的決戰(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毋爲鳳尾第七百一十章 金帛換和平(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外第一千零八十章 伏擊(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晉汾大戰(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金陵歷風雨(六)第二百四十一章 會師第九百一十五章 魚目混珠第六百一十九章 荊州大戰(上)第七百七十三章 活捉李茂貞(上)第六百七十九章 巡幸東都(上)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臨廣州第十五章 收心第四百九十二章 出其不意(上)第五百二十四章 南天一柱第七百一十一章 牽扯第九百一十七章 浮屍漂杵第二十九章 新舊交替第一百三十章 陳州之戰第九百三十七章 兵壓徐州第六百九十四章 打狗(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河東軍至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後路被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