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江南織造

“那是白堤,上面還有大詩人白居易的提詩呢。”李稚妍見到薛洋極目遠眺,頓時在旁邊笑道:“傳說白居易當年在杭州任刺史之時頗多建樹,其中這白堤相傳便是他主持修建的,上面的楊柳樹還是他親手種下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薛洋微微一笑,隨即在旁邊道:“白公堤其實當年便已存在,白刺史只是重新修繕了一番而已。然則他名氣太大,所以世人都將白公堤喚作白堤。”

“夫君吟詩作賦倒也頗爲熟悉啊,算是爲江南士子開科舉開路了嗎?”楊若蘭對於政事頗爲熟悉,很多時候和李稚妍兩人都能充當薛洋的左膀右臂,書寫公文,甚至於很多時候還很有些見解,此時聽到他忽然吟誦這兩句詩,頓時笑道:“莫非這一次來杭州不是陪我們姐妹來遊湖的,而是打算在杭州開科場不成?”

“開科場那是成例,倒也不用特意臨時加開。”薛洋搖頭,不過隨後道:“我讓安叔已經過來了,打算在杭州建江南製造局,除了將你們在揚州的紡織作坊開過來之外,還打算革新技術,推廣新式紡紗機和織布機。”

“江南製造局?”陳瀟瀟在旁邊唸叨了幾句之後笑道:“要不,把它交給我們姐妹吧,說不得比你手下的那些文官要做得更好呢。”她和張沐雪長期主持陳家的紡織作坊,從舒州開始到揚州再到金陵,對於這一行當頗爲熟悉,所以當即興致勃勃道。

“倒也是,南平王府親自出面,我想東南的那些商人一定會蜂擁而起的。”李稚妍在旁邊點了點頭,笑道:“回頭讓十三司從長安找一點上造的匠人過來,反正這些人在如今也是大多流離失所,衣食無着,來金陵不僅僅能幫我們一把,而且還給了他們一個養家餬口的差事,一舉兩得。”

“也好,那這件事就交給你們了。”薛洋點了點頭,隨後道:“我已着令江東布政使開始籌備場地了,到時候就交給你們主持建制造局。不過江南製造局除了兼顧陳家的生意之外,更多的是加大對整個江南織造的管理,推廣技術,開拓銷路的同時,還需要兼顧民生,不僅僅要把江南的紡織發展起來,還要讓下層百姓獲利,所以牽扯衆多,你們能接的下來嗎?”

“夫君莫要小看人,這點事難道我們四個還做不好?”陳瀟瀟白了一眼對方,隨即道:“交給我們便是,常俊那邊夫君大可不用派人去交涉,我們自己去,只要夫君點頭就好。”

“也好,如此一來,只怕我們要在杭州多帶些日子了。”薛洋微微一笑,民政部那邊已經將昔日董昌在杭州的幾處住所收拾出來,變成了南平王府在杭州的行宮,所以他們住在杭州倒也很方便,而且杭州更靠近南方,也便於薛洋兼顧嶺南的戰事。

這件事原本薛洋只是提了一句,但是沒想到陳瀟瀟幾人還真當成了自己的事來做,在陳安帶着陳家人前來杭州之後,她們幾個就飛速行動起來,短短數日時間,就在杭州西湖南邊常俊專門整理出來的地方將“江南製造局”的牌子掛了起來。

四女直接以南平王妃的名義外出行事,一下子將民間所有人的目光吸引了過來,在如今南平王府在南境攻城略地,勢不可擋的情況下,東南百姓已經隱隱然將金陵當成了大唐第二個中心,而且相對於長安動亂不堪,東南卻是一片欣欣向榮。此時王妃親自拋頭露面主持的製造局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變成了一股風聲傳遍了東南商界,不僅僅原本就經營紡織行業的大商人聞風而動,就連其他行業的大商家也紛紛啓程來杭州,除了想看看這個製造局到底是做什麼的之外,更多的還想借此機會和南平王府內眷搭上關係。雖然薛洋早就頒佈了廢除士農工商等級的限制,但是很多商人還是改不過來,在行事的時候情不自禁的覺得低人一頭,此時如果和南平王府內眷搭上關係,那對於他們來說豈不是更加便利?更何況陳瀟瀟出身陳家,在如今陳家已經被當成東南第一外戚的情況下,和陳家合作,對於自身的買賣生意那也是水漲船高。

這場後來連徐家和沈家都參與進來的江南織造局將幾乎整個東南所有的織造業全部囊括進來,在嶺南等港口被平南軍拿下之後,這些蓬勃發展的紡織業迅速一掃亂世的頹靡,成了東南各地的支柱產業之一,遠銷海外,帶動了海上絲綢之路的加速拓展,也成了東南經濟發展的命脈。

而在這場紡織業大發展的運動當中,陳瀟瀟等人主持的江南製造局,不僅僅制定了紡織行業的相關準則,而且還着力推行新式的紡織機械,推動種桑養蠶朝着職業化和專業化的道路發展,並在隨後將舒州等地發展成熟的棉紡織業也囊括進來,在封建經濟尚在積極向上發展的時候就直接開啓了原始的行業資本運作,提前出現了標準化統一化生產的雛形。

原本薛洋只是一個無心之舉,想着在此時打通海上航路的時候順帶將傳統的紡織業帶動起來,但是沒想到的是這件事卻在最後讓他大吃一驚,陳瀟瀟在經商上面有着超人一等的天賦,僅僅半年時間,等到文德元年年底的時候,江南製造局就已經頗具規模,不僅僅下屬大商家涵蓋了整個東南地區,而且發展起來的成熟手工作坊甚至於在杭州等地遍地開花,全新的紡織機械上手之後,大量質地優良的絲綢織品被源源不斷生產出來,銷往各地,帶回來的收益甚至於一度讓杭州開始隱隱然趕上了揚州的地位,成了江南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之一。

紡織業歷來是江南百姓賴以生存的主導產業,這場由陳瀟瀟組織發起的紡織行業整合之初,前者就直接動用平南王府和薛洋的名義,要求下屬各大商家務必確保下層百姓和手工作坊工人的利益,並以此制定了一整套的流程,也正是因爲如此,這場以紡織業帶動起來的經濟發展高潮得到了無數百姓的認可,成爲東南快速崛起的依仗。

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搶人第四百六十一章 捆綁煽動(下)第九百九十二章 遭遇戰(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煙燻烏墩寨第三十九章 碗口城之變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塹變通途(下)第九百六十七章 添油戰術第三百六十三章 寧長楓歸順第一千章 一戰盡墨第三百八十三章 湞水阻擊戰(中)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前後夾擊(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摧枯拉朽第六百四十三章 震動第三百六十九章 攻城打援(上)第七百五十七章 符離之戰(中)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進宋城第九百二十三章 惡行傳天下(上)第二百八十六章 撫字其後第一千零二章 朔方大戰第八百八十四章 倒行逆施第三百三十三章 火中取栗(中)第六十二章 南城混戰第六百八十六章 東都大典(下)第七百八十九章 涪城之戰第十九章 以戰養戰(下)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揚沙法第六百二十四章 鄧州分兵第一百一十八章 壽州落幕第一百三十章 陳州之戰第四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決戰(二)第六百三十七章 風火連天(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逆轉第五百八十九章 唐皇的謀算第八百九十九章 檀州阻擊戰第一百七十章 縱敵而去第一百三十八章 新蔡之戰第一百八十章 霍存軍至第八百八十三章 何以爲家國(下)第九百九十一章 半途而廢第六百章 長安亂(中)第九十六章 波濤洶涌第七百二十五章 汴梁一日第九章 輪臺問心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氣數已盡第八百零六章 萬馬奔騰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臨廣州第三百七十章 攻城打援(下)第七百六十四章 掣肘重重第七百零一章 開發山南第七百九十七章 尾隨追擊第二百一十三章 反擊(中)第三百九十一章 降服張明第三百八十四章 湞水阻擊戰(下)第八百六十九章 欲蓋彌彰第三十五章 陰謀陽謀(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來自帝都的交易(上)第一千零三章 邊軍之殤(上)第二百六十一章 卞山對峙第八百三十章 白馬關前第四百五十三章 士氣之爭第七百八十七章 全局震動第三百四十一章 接二連三第五百一十章 桂陽之戰(中)第五百五十三章 爭執第五百三十八章 決戰洪州(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討要戰俘(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燃燒的戰旗第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九百五十九章 攻城打援(下)第九百六十章 合兵一處(上)第八百六十一章 出川通道第六百八十八章 全軍開戰(下)第六百一十一章 拿錢換官第七百一十八章 安耐不住(上)第五百二十一章 堵截混亂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洪州(上)第三百零六章 王潮的反應第四百二十三章 急轉直下第四百零四章 木已成舟第一百四十五章 虛則實之第五百四十四章 倒行逆施第三百二十五章 兩份聖旨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勸進第六百七十三章 順勢而爲第六百一十三章 風起第四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零六章 天下幾多王第四百四十章 爭辯第二百零二章 恩斷義絕第六百七十五章 爭鋒相對(下)第六百三十八章 風火連天(下)第七百九十章 火海無情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謀算比拼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兵對抗第七百四十二章 坐而論道(下)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捉對廝殺第七百一十八章 安耐不住(上)第六十二章 南城混戰第二百二十六章 郡主的心思第五百二十九章 正面交鋒(下)
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搶人第四百六十一章 捆綁煽動(下)第九百九十二章 遭遇戰(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煙燻烏墩寨第三十九章 碗口城之變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塹變通途(下)第九百六十七章 添油戰術第三百六十三章 寧長楓歸順第一千章 一戰盡墨第三百八十三章 湞水阻擊戰(中)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前後夾擊(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摧枯拉朽第六百四十三章 震動第三百六十九章 攻城打援(上)第七百五十七章 符離之戰(中)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進宋城第九百二十三章 惡行傳天下(上)第二百八十六章 撫字其後第一千零二章 朔方大戰第八百八十四章 倒行逆施第三百三十三章 火中取栗(中)第六十二章 南城混戰第六百八十六章 東都大典(下)第七百八十九章 涪城之戰第十九章 以戰養戰(下)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揚沙法第六百二十四章 鄧州分兵第一百一十八章 壽州落幕第一百三十章 陳州之戰第四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決戰(二)第六百三十七章 風火連天(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逆轉第五百八十九章 唐皇的謀算第八百九十九章 檀州阻擊戰第一百七十章 縱敵而去第一百三十八章 新蔡之戰第一百八十章 霍存軍至第八百八十三章 何以爲家國(下)第九百九十一章 半途而廢第六百章 長安亂(中)第九十六章 波濤洶涌第七百二十五章 汴梁一日第九章 輪臺問心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氣數已盡第八百零六章 萬馬奔騰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臨廣州第三百七十章 攻城打援(下)第七百六十四章 掣肘重重第七百零一章 開發山南第七百九十七章 尾隨追擊第二百一十三章 反擊(中)第三百九十一章 降服張明第三百八十四章 湞水阻擊戰(下)第八百六十九章 欲蓋彌彰第三十五章 陰謀陽謀(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來自帝都的交易(上)第一千零三章 邊軍之殤(上)第二百六十一章 卞山對峙第八百三十章 白馬關前第四百五十三章 士氣之爭第七百八十七章 全局震動第三百四十一章 接二連三第五百一十章 桂陽之戰(中)第五百五十三章 爭執第五百三十八章 決戰洪州(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討要戰俘(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燃燒的戰旗第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九百五十九章 攻城打援(下)第九百六十章 合兵一處(上)第八百六十一章 出川通道第六百八十八章 全軍開戰(下)第六百一十一章 拿錢換官第七百一十八章 安耐不住(上)第五百二十一章 堵截混亂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洪州(上)第三百零六章 王潮的反應第四百二十三章 急轉直下第四百零四章 木已成舟第一百四十五章 虛則實之第五百四十四章 倒行逆施第三百二十五章 兩份聖旨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勸進第六百七十三章 順勢而爲第六百一十三章 風起第四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零六章 天下幾多王第四百四十章 爭辯第二百零二章 恩斷義絕第六百七十五章 爭鋒相對(下)第六百三十八章 風火連天(下)第七百九十章 火海無情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謀算比拼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兵對抗第七百四十二章 坐而論道(下)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捉對廝殺第七百一十八章 安耐不住(上)第六十二章 南城混戰第二百二十六章 郡主的心思第五百二十九章 正面交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