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奪佔舒城

“軍營乃是肅然之地,你們這麼擠來擠去成何體統?”陸翊一聲呵斥之後所有人都老老實實在眼前站成兩排,不敢再喧譁了。這幾日李秀峰算是親眼見識到第一都軍令執行的嚴苛地步,類似於向衝這種老人在軍令面前都不敢有絲毫的異動,幾乎每一日第一都所有將士的訓練都是全部排滿,所有士兵舉手投足之間那種自然而然的本能反應讓他是羨慕不已。這種將軍規軍紀執行到骨子裡的狀況不是短時間內的訓練所能夠達成的,而是需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讓所有的士兵都能夠這種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能自主動作。所以這兩日他基本上都是不斷向所有的將領請教,爭取早日讓自己的獨立營能夠向對方看齊。

“主公有令,同意我第一都出徵。”陸翊點了點頭道:“向衝,立即讓後勤部收拾軍械糧草,其他各部明日一早立即出發。獨立營作爲先鋒,給我先打開舒城縣關卡。”

陸翊一邊下達軍令一邊將十三司彙總過來的情報一一在地圖上標出來道:“舒城北距廬州府城足有一百多裡,楊行愍自從奪佔廬州府之後就忙於鎮壓內部的反對派,對於周邊縣城無力派出人手接管。所以此時奪佔舒城縣是最佳時機,只要我軍能夠佔領舒城,那麼我舒州軍第二都就可以從蒲州西移至巢縣,逼迫楊行愍在內部不穩的情況下匆忙派軍至其他縣城駐守,從而分散對方的精力,爲我軍將來北上做好準備。”

“指揮使所言甚是,舒城位處要害之地,是我舒州、霍州和廬州三州交匯之所,如果我軍佔據此地就能夠以此爲據點,西面和霍州呼應,北面威脅廬州府城,東向壓制廬江。如果第二都後續佔領巢縣,就可將廬江徹底圍在其中。如此一來廬州府就算是被楊行愍全部拿下,也會被我軍的步步蠶食之計一點點吞食殆盡。”向衝在陸翊說完之後接着道。他是第一都中除了陸翊之外軍事造詣最好的一位,也是陸翊調離之後第一都的指揮使接任人選,自然能夠看出陸翊選擇舒城作爲突破口的用意。

“獨立營打頭陣是爲了佔據突然襲擊之勢,從而快速拿下縣城。其餘各部迅速進佔舒城各處要隘,防止廬州軍南下反撲。”陸翊見到所有人明白過來就不再多說,讓向衝立即去安排各部出擊秩序。留下李秀峰單獨安排道:“十三司在舒城內有眼線,所以他們會和你部一同出發。如今廬州內亂,舒城人心惶惶,正是你率部突然襲擊的好機會,你必須把握住這次機會。”陸翊的話讓李秀峰一陣點頭,返回自己的營中立即緊急集合各大隊人馬在隨後十三司人員和他匯合之後匆匆開拔而去。

由於是打算偷襲,所以李秀峰全軍輕裝,其速度快速之極,從桐城縣北上沿着官道疾馳,在當天下午就秘密抵達舒城縣外。舒城守城的廂兵連城門都沒有來得及關閉就被李秀峰帶隊直接衝了進去,幾乎是兵不血刃直接佔領縣城。舒城縣知縣盧懷德還沒搞清楚到底出了什麼事就當了俘虜,舒州軍戰旗隨後就掛在了城內各處。此時百姓們才如夢方醒,這支軍隊不是廬州府方向來,而是從南邊來的舒州軍。

“一隊立即前往桃溪鎮,二隊前往千人橋。記住,你們必須給我拿下這兩道關卡,等到指揮使大軍到來。”李秀峰沒想到自己這麼容易就直接拿下了縣城,所以在稍時歇息之後顧不得黑夜來臨匆匆派出兩個精銳大隊搶佔舒城東北兩個重要的隘口,其餘人手留在城內查封府庫,看押廂兵和縣城衙役防止這些人趁亂逃走。

“營正,舒城縣官盧懷德吵着要見你。”李秀峰剛剛安排完軍務正打算去寫一份安民告示,但是想了半天也沒寫出幾個字,正在發愁,親衛上前的稟報倒是讓他眼前一亮,隨即命人將對方帶過來。

“將軍,舒城乃是廬州府管轄,和舒州沒有隸屬關係。貴軍此舉是超出了界限,我要上廬州府控告你們。”盧懷德進來的時候還是一瘸一拐的,之前他趁亂想逃,不小心崴了腳,但是見到李秀峰大大咧咧的坐在他的縣衙大堂之上還是忍不住怒聲道。

李秀峰撇了撇嘴,對於對方的威脅不屑一顧道:“本將今天來了,就是要告訴盧知縣一聲,從今日起,舒城就不再歸屬廬州府管轄了,改爲我舒州府管轄。盧知縣可記清楚了?而且廬州內亂,刺史都被人攆了出去生死不知,盧知縣打算找誰控告?該不會是那個叛逆的楊行愍吧?”

李秀峰一句話說的盧懷德都無法再接下去了,舒城之所以人心惶惶,守城廂兵心不在焉,不就是廬州大亂持續月餘,刺史郎幼被楊行愍給趕了出來生死不知,結果揚州的淮南節度使府卻不聞不問,他們不知道下一步大亂會不會蔓延過來嗎?舒城距離廬州才一百多裡地,那邊大亂的情況舒城很多人都親眼目睹過,很多百姓在這次大亂之中喪生,所以這些人都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辦了。

“好了,盧知縣也莫要着急,我舒州軍又不是豺狼虎豹,你有什麼好怕的?難不成我家主公在舒州施行的新政不是良政?”李秀峰見到盧懷德漲紅着臉不說話,親自上前將其扶着坐在一邊道:“我已經安排軍醫過來,稍時就給知縣治傷。還請你轉告縣內所有百姓安心生活,舒城劃歸舒州乃是順乎天道人心的。”李秀峰纔不管自己說的話通不通呢,但是他的舉動倒是讓盧懷德安下了心,對方沒有爲難自己的意思,而且看樣子也不打算劫掠一票就走。所以在隨後軍醫給他敷上藥膏之後還真的被李秀峰說動幫他寫了一份像模像樣的安民告示連夜貼了出去。

盧懷德的配合倒也讓李秀峰接下來的事情省心很多。縣城內部幾乎沒有多大的動靜,以至於第二天第二都大隊人馬趕過來的時候,很多百姓還出門觀看,都在好奇這支看起來器宇軒昂,甲冑齊全的軍隊到底來舒城做什麼。

“秀峰啊,不錯啊,你這幾乎算是兵不血刃吧?”黃傑上前錘了一把李秀峰哈哈笑道:“來的時候向衝還向指揮使建議,要不要給你派援軍呢,結果你小子一個人不聲不響的連帶着城外的關卡都搶到手中了?”

“指揮使,末將李秀峰特來繳令,舒城已被拿下,東北兩地關卡桃溪鎮和千人橋也被我獨立營控制。”李秀峰在陸翊面前是規規矩矩上前行禮之後道:“這位是舒城知縣盧懷德,多虧多夜盧知縣協助秀峰撰寫安民告示,安撫城內民心,所以舒城纔會完好無損。”

陸翊點了點頭看到盧懷德向自己行禮上前將其扶起並且還了一禮笑道:“盧知縣能夠爲全縣百姓着想,避免刀兵之災,本將佩服。還請知縣繼續執掌舒城民政,協助我軍儘快平定地方,我家主公必會厚待知縣。”

“不敢當將軍之禮,盧某願爲舒州軍效力。”陸翊這等領兵大將主動給他行禮確實讓盧懷德有些意想不到,暗自對舒州軍有了更大的興趣,所以直接抱拳道:“大軍囤積舒城,但有所命,盧某必竭盡全力。”

“黃傑陳瑜,你二人立即分兵前往桃溪鎮和千人橋駐紮,其他各部在城外紮營,不得入城擾民。盧知縣,城內除了獨立營兩個大隊五百人助你維持秩序,剩餘軍隊且請放心,他們會在城外紮營。”陸翊下達完軍令之後還轉頭特意對着盧懷德笑道:“舒城縣內政務請盧知縣繼續多費心,舒州刺史府那邊本將會上報的。”

大軍不入城讓盧懷德暗自點頭不已,而且對於昨晚被俘之人除了廂兵被送到軍營之中逐個甄別之外,其他府衙縣吏也都全部放了出來,舒城縣快速恢復了平靜,以至於很多百姓都以爲舒城真的被劃到了舒州治下,尤其是那些和舒州有往來的商人更是欣喜莫名,感覺舒州新政也快要推行到舒城了。

“知縣,您回來了。”盧懷德回到縣衙的時候,李秀峰也帶人離開,將縣衙又還給了他,縣丞和各部屬員也都在大堂上等着他了。見到盧懷德坐下之後,縣丞李守義急忙問道:“知縣,舒州軍的那些將軍們沒有爲難你吧?”

“沒有,舒州軍對本縣很客氣。”盧懷德搖搖頭見到身邊的都是自己的心腹也就不再隱瞞道:“本縣已經決定,加入舒州刺史府麾下,等到戰事一平,就去舒州覲見,你們有沒有什麼高見?”

“小吏等也是如此。”李守義道:“昨夜雖然虛驚,但是舒州軍的那些軍士並沒有爲難我等,反倒是今日早間還給我們發了飯食,吃完之後禮送我們出營。知縣,小吏活這麼大是沒有見過這樣的仁義之師。竊以爲比起廬州府的軍兵要好上數倍。”他話一說完,旁邊的吏曹上前道:“而且聽說舒州軍規模數萬人,在東面剛剛打得那些盤踞雷澤的水匪抱頭鼠竄,跟着這樣的大軍後面,我等的身家性命也可保全。知縣,亂世逢明主而助之,是我等之幸事。”

基本上他們一說完這話其他人都沒有意見了,紛紛點頭稱是。盧懷德點點頭道:“既然大家意見一致,那就不要耽擱了,馬上各就各位,安排好一切政務,協助舒州軍。值此關鍵時刻,我等既然下了同樣的決定可不要耽誤懈怠,給人家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盧懷德命令一下所有人都是振奮精神開始忙碌自己手頭上的公務,或者按照命令協助城內的舒州軍將縣城的府庫糧食調撥出去,隨軍使用。剛剛投靠了新主,這些人不管心思如何都會加倍努力,尤其是其中不少人甚至還去過舒州府城,知道那邊的變化的衆人幾乎是一邊忙碌一邊憧憬舒城會不會變成第二個舒州。

“秀峰,你給這個盧懷德吃了什麼藥啊?怎麼這麼聽話?”向天在軍營之中見到李秀峰之後拉着他低估道:“這個盧懷德其人我兄弟幾人曾經見過,可不是什麼容易對付的,曾經和前廬州此時鄭啓還吵過幾次,你怎麼做到的?”

“我哪有什麼好辦法,只是跟他說了說我們舒州的變化和主公頒佈的土地法什麼的,後來就是他問了我一下百姓的反響就沒了。”李秀峰搖了搖頭道:“不過那份安民告示確實是他幫我寫的。”

“這個老傢伙,轉性子了?”向天嘀嘀咕咕的轉身而去,將李秀峰一人獨自留在原地苦笑。

不過他不知道的是此時盧懷德也在縣衙之內獨自思索這件事。他這幾年主政一縣之地也算是兢兢業業,只是亂世之中雖然他盡心盡力,但是卻依舊有許多無奈。之前廬州在鄭啓主政的時候就因爲叛亂不斷,以至於舒城距離廬州的道路足足中斷了半年之久。期間無數的舒城百姓被亂兵擊殺,無數的商人也被肆意妄爲的匪盜搶劫,而廬州府卻始終拿不出一點辦法。最後要不是黃巢亂軍經過,將這些亂兵匪盜全部裹挾而去,只怕如今舒城根本沒有這樣的安寧。所以盧懷德對於匪患是看的最重的,這也是他仔細詢問了李秀峰舒州在治理匪患方面下的功夫尤其是之前越境打擊雷澤水賊的大戰之後決定投誠舒州的原因所在。

舒州軍肯出大軍爲民平亂,剿滅匪患,而且還能夠照顧底層百姓的生存,這在亂世之中讓他這樣幾乎看不到希望的底層官員忽然之間又有了一絲希望。

“也不知道廬州府那邊會不會派兵前來?”盧懷德忽然之間擡頭望着東北方向搖了搖頭。而幾乎在同一時刻,城外的陸翊也在和向衝說這件事。

“回報主公,除了報捷之外,爲了刺激楊行愍早日南下,建議第二都所部立即進佔巢縣。”陸翊在地圖上盯了良久之後吩咐道:“着令十三司立即將消息散佈到廬州府,看看楊行愍的反應。”

第二百四十九章 包圍與反包圍第三百五十四章 嶺南第一戰(上)第一百九十八章 朱全忠的謀算(下)第九百六十六章 偷襲眉縣(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討要戰俘(下)第四百四十五章 衆叛親離(下)第四百四十六章 說降奎發(上)第九百六十九章 千年夙願第三百一十章 唐皇病了第九百六十六章 偷襲眉縣(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的客人第八百零六章 萬馬奔騰第八十六章 斷敵分兵第九百六十五章 偷襲眉縣(中)第一千零五十章 因果循環第四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決戰(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鹽鐵之爭第二百二十一章 來自帝都的交易(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入局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熱火朝天第三百二十八章 連橫第六百二十七章 伏擊第八百七十章 登陸第五百一十九章 散財童子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伏擊(中)第五十四章 李孝常的心思第九百九十二章 遭遇戰(上)第二章 官道襲殺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平定世家(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心(上)地一千零四章 邊軍之殤(中)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偷襲徐州第八十五章 圍城之戰第四百九十章 攻其無備第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四百零六章 岡州事了(上)第二百章 殺父之仇第二百三十七章 金陵歷風雨(十)第五百零七章 再戰臨武(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晉汾大戰(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方入局第二百一十章 一襲紅衣映白雪(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金陵歷風雨(七)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火燒樑王府第三百六十章 翻越羅浮山(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直插楚丘第三百五十九章 援軍齊至第四百四十章 爭辯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前後夾擊(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盛唐之戰第三百一十八章 王建下西川(下)第五百四十五章 孤城難守第二百六十二章 卞山突擊戰第八百三十四章 進退兩難第七百二十七章 大典玄機第五百六十四章 兵行險招第五百五十七章 南境一統第四百五十七章 攻伐虔州第三十二章 活人比死人有用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兵臨漳水(上)第八百二十四章 成都困境第五百零七章 再戰臨武(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硤石山對峙第七百九十二章 王建來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撫字其後第二百四十五章 江州水戰(下)第九百八十七章 全軍開戰(中)第八百二十八章 偷襲第二百二十三章 兵出東南第六百三十二章 京山之戰第五十章 水軍出擊(六)第四百一十四章 下南洋(中)第三百零九章 那你把我一起娶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裡應外合第三百三十三章 火中取栗(中)第三十三章 攻城首戰第二百八十八章 決戰福州(中)第七百四十一章 坐而論道(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扶不起來(下)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權謀之爭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臨廣州第一百六十一章 毋爲鳳尾第九百六十一章 合兵一處(下)第六百八十六章 東都大典(下)第十五章 收心第一百二十五章 鹽鐵之爭第八百零五章 胡騎烽火第五百一十九章 散財童子第一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九百五十六章 夜襲第五十一章 敵友難測第六百八十九章 谷城之戰(下)第五百零九章 金帛換和平(上)第五百九十四章 最後一次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新的帝都第二百一十八章 明爭暗鬥第四百一十三章 下南洋(上)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追蹤楊行愍第二十二章 破局第八百五十九章 李存勖出手(下)
第二百四十九章 包圍與反包圍第三百五十四章 嶺南第一戰(上)第一百九十八章 朱全忠的謀算(下)第九百六十六章 偷襲眉縣(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討要戰俘(下)第四百四十五章 衆叛親離(下)第四百四十六章 說降奎發(上)第九百六十九章 千年夙願第三百一十章 唐皇病了第九百六十六章 偷襲眉縣(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的客人第八百零六章 萬馬奔騰第八十六章 斷敵分兵第九百六十五章 偷襲眉縣(中)第一千零五十章 因果循環第四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決戰(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鹽鐵之爭第二百二十一章 來自帝都的交易(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入局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熱火朝天第三百二十八章 連橫第六百二十七章 伏擊第八百七十章 登陸第五百一十九章 散財童子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伏擊(中)第五十四章 李孝常的心思第九百九十二章 遭遇戰(上)第二章 官道襲殺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平定世家(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心(上)地一千零四章 邊軍之殤(中)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偷襲徐州第八十五章 圍城之戰第四百九十章 攻其無備第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四百零六章 岡州事了(上)第二百章 殺父之仇第二百三十七章 金陵歷風雨(十)第五百零七章 再戰臨武(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晉汾大戰(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方入局第二百一十章 一襲紅衣映白雪(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金陵歷風雨(七)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火燒樑王府第三百六十章 翻越羅浮山(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直插楚丘第三百五十九章 援軍齊至第四百四十章 爭辯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前後夾擊(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盛唐之戰第三百一十八章 王建下西川(下)第五百四十五章 孤城難守第二百六十二章 卞山突擊戰第八百三十四章 進退兩難第七百二十七章 大典玄機第五百六十四章 兵行險招第五百五十七章 南境一統第四百五十七章 攻伐虔州第三十二章 活人比死人有用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兵臨漳水(上)第八百二十四章 成都困境第五百零七章 再戰臨武(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硤石山對峙第七百九十二章 王建來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撫字其後第二百四十五章 江州水戰(下)第九百八十七章 全軍開戰(中)第八百二十八章 偷襲第二百二十三章 兵出東南第六百三十二章 京山之戰第五十章 水軍出擊(六)第四百一十四章 下南洋(中)第三百零九章 那你把我一起娶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裡應外合第三百三十三章 火中取栗(中)第三十三章 攻城首戰第二百八十八章 決戰福州(中)第七百四十一章 坐而論道(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扶不起來(下)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權謀之爭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臨廣州第一百六十一章 毋爲鳳尾第九百六十一章 合兵一處(下)第六百八十六章 東都大典(下)第十五章 收心第一百二十五章 鹽鐵之爭第八百零五章 胡騎烽火第五百一十九章 散財童子第一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九百五十六章 夜襲第五十一章 敵友難測第六百八十九章 谷城之戰(下)第五百零九章 金帛換和平(上)第五百九十四章 最後一次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新的帝都第二百一十八章 明爭暗鬥第四百一十三章 下南洋(上)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追蹤楊行愍第二十二章 破局第八百五十九章 李存勖出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