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玖榮此時卻不像他表面那麼平靜。
在他看來,這次山長讓他過來,不是讓他爭什麼的,是讓他增長見識,增長閱歷的,山長將這麼難得的機會留給他,他得對得起山長對他的看重才行。
因此,他自從出來,就不放過任何學習的機會,師兄們的一言一行,哪怕是微小的舉動,只要他認爲有用,他都會記在心裡,暗自揣摩。
他對自己的要求就是,盡其所能參加科舉考試,將來秉承山長的理念,爲朝廷分憂,爲百姓做事。
對於剛纔師兄們的爭論,他雖然沒有參與,但心裡還是更傾向於保持中立,忠於皇上。在他看來,宰相也好,皇子也好,或是其他尚書等勢力,在皇上面前,那就是渣!
臣子忠誠的對象只有一個,那就是皇上!
此時,在客棧的後院,孫嵩閏和錢寶瑞心情也都不是很平靜。
孫嵩閏和錢寶瑞雖然住在一個院子裡,但卻各自佔了一個房間,都是正房,向陽的,環境非常好。
期間有小夥計專門伺候着,如果不是他們二人堅持在大堂和學生們吃飯,還會有小夥計將特意爲他們準備的飯菜給他們送過來。
此時,孫嵩閏坐在自己房間裡,神色間倒還平靜,畢竟他歷經宦海,官場那套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就算不習慣,那些套路還是很清楚的,因此對劉時榮的話並不驚訝。
雖然他不認同劉時榮的某些觀念,但他卻理解他這麼做的原因,無他,只求活下去而已!
在官場上求活,那也是你死我活,不亞於戰場上的兵戎相見,如果不想被人踩下去,你就得奮起反擊,這是大多數人的無奈選擇,只是他不習慣而已。
但不管他習慣與否,爲了後輩子孫的前程,他也只能傾其所能爲他們鋪路。
他現在考慮的並不是劉時榮說的那些人脈或者靠山,而是在仔細琢磨,如何從他的話裡,給他的學生們選出一些有分量、有價值的選題,這纔是作爲一個塾學的山長該做的事。
不管怎麼說,朝廷恢復科舉已是大勢所趨,塾學辦了這麼些年,除了前幾年考出了幾名秀才舉人,貢士、進士卻一個也沒考取,後來又趕上了動亂,科舉徹底停了下來,塾學也基本停辦了。
現在既然有這個機會,他自然要傾盡全力推動這件事,除了自己的得意弟子之外,還有家族的幾名子侄,也要趁着這次機會,搏一把試試。
孫家已經沉寂太久了,就算他甘心,家族裡的人也不會甘心一輩子就窩在小小的安遠鎮!
因此,他得好好琢磨琢磨,朝廷接下來的發展的趨勢,皇帝亟需解決的問題,都有可能是科舉的考題。
錢寶瑞此時也獨自坐在屋子裡,暗自咬牙痛恨!
現在他可沒心思考慮給學生選題的事情,他自己的事情都弄得一團糟,根本沒有心情去管他人。
他今天滿懷希望去劉府,實指望劉時榮能夠指點他一二,沒想到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人家壓根就沒把他放在眼裡,連眼皮都沒撩他,更別提和他說話了,這對他簡直是巨大的打擊,也是對他人格的侮辱!
這讓他既失落又悲憤,自己雖然沒能考取功名,但好歹是舉人出身,也是一所塾學的夫子,眼巴巴的去他府裡拜見,於情於理,他都不能這麼瞧不起人,他就那麼認定自己考不出功名嗎?
不過,這種壞情緒持續了沒一會兒,他就逼着自己冷靜下來。
他現在可不是一個人,他還有兒子,還有家族,兩個兒子資質都不錯,如果自己不行,他還有兒子,他就讓姓劉的看看,他錢家,不會永遠甘於人下!
晚餐時,孫嵩閏和錢寶瑞還是和一衆學子們在大堂吃的,吃完以後,大家不約而同的隨着兩位夫子去了後院,聆聽兩位夫子的教誨。
孫嵩閏知道大家都已經知道了去劉府的事情,也不廢話,略過了基本的帖經、墨義和詩賦,選擇了策問,針對朝廷目前的現狀,提醒大家好好思考一下,如何在朝廷律法之內,增加朝廷收入?如何抑制土地兼併,讓農夫耕者有其田?如果你是一方父母官,當如何治理好一個郡縣?
孫嵩閏說完後,看了大家一眼說:“我不知道本朝科舉都有些什麼內容,前朝時科舉剛開始時參考了唐朝時期的科舉制,有帖經、墨義、詩賦、策問等內容,摒除了口試。
當今皇帝登基後革除了前朝不少的弊端,我猜想恢復科舉之後,考試內容也會有所改變,有所側重,這才讓你們開闊一下思路,結合眼下本朝存在的弊端,多想想與民生有關的問題,這也是我通過拜訪劉府受到的幾點啓示,我希望你們都下去好好琢磨琢磨,不要急着書寫,要多走走,多看看。
不過,這些只是我的一點淺見,你們也不要顧此失彼,將基本知識拋在一邊,這個問題我說過多次了,現在我再提醒你們一次,基本知識記着要融會貫通,不要死記硬背,這纔是考試的根本,也是你們將來的依仗,當然,詩賦題需要天賦,這一塊不擅長的除了多讀多練之外,別的地方就要多下功夫,總之,你們要利用這段時間多下苦功,爭取恢復科舉時,會金榜題名,也不枉你們苦讀這麼多年!
行了,我今天就說這麼多,以後,我不會再專門提點你們,你們好自爲之吧!還有,明後兩天我們會去府學進行學問交流,順便看一下府學的規模,學習一下人家辦學的經驗,你們都要做好準備。”
孫嵩閏說完,看了錢寶瑞一眼,示意他也說兩句。
錢寶瑞情緒本有些低落,但還是強打精神,看着衆位學子,神情嚴肅的說:“我只說一句,前程掌握在你們自己手裡,爲了家族,也爲了你們自己,大家都努力吧!”
“多謝夫子的教誨!”衆人躬身對兩位夫子表示感謝。
孫嵩閏、錢寶瑞看着學子們點點頭,示意大家可以回去了,傅天佑等人便告別了兩位夫子,各自回屋去了。
這一晚,所有人都很安靜,全都在冥思苦想孫嵩閏出的幾個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