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水兒也沒問,因爲隔着道門簾,聽得很清楚,妯娌仨端着盆子先後進了西屋,直到覺得東屋聽不到聲音了,陳秀秀才撇了撇嘴,一邊從面袋裡往盆裡舀面,一邊嘟囔道:“咱家以後又多了一個祖宗,咱這是啥命啊,好容易有了個來錢的進項,就來了一個吸血鬼,你們看着吧,要是不滿足她,不撈足了,她肯定不走!”
孫杏花在一邊給陳秀秀扶着面口袋,認同的點點頭:“大嫂說得對,不是我這個弟媳不該說這話,也不是我擱不了她,說實話,我也可憐外甥外甥女,可誰家日子也不好過,再是親戚也得有個分寸!”
給媳婦聘禮一兩銀子都捨不得,當初要不是她娘堅持,一兩銀子都不想給,可給閨女的嫁妝一下子就給了三兩,還口口聲聲說啥兒子孫子重要,呸!
唬誰呢?
當別人是傻子不成?
她當時嫁過來聽說這件事時,背地裡差一點兒氣死,那老乞婆真是偏心偏到咯吱窩去了,若不是自己最小,來的最晚,人家老大老二都沒吱聲,她不好鬧,她早就不幹了!
憑啥呀?
你老了不得指望着兒子孫子養活呀?
你給閨女那麼多的嫁妝,閨女管你了嗎?
不但不管,每次回孃家都是吃飽喝足,臨走還得拿着,真當別人是死人不成?
呵呵,也是該着她沒那個命,三兩銀子還沒焐熱呢,卻因爲公公病重就那麼花出去了,別說那個老太婆了,她知道後心疼的都直哆嗦,這也就罷了,那老太婆秘方還想給她閨女一份,若不是二嫂堅持,秘方就讓她給出去了!
有這樣胳膊肘往外使的婆婆嗎?
你心疼閨女也沒有這樣心疼的,現在家裡好容易吃了頓飽飯,有了個來錢的進項,閨女就帶着孩子住着不走了,她們還得當祖宗伺候着,沒個好臉不說,還得說些怪話氣着你,誰天生是低人一頭咋着?
讓她安心的是,秘方在二嫂手裡攥着呢,就算傅小梅挖空心思也別想得到,這才讓糟心的日子不那麼糟心了,心裡也踏實了些。
曾水兒自顧自往盆裡舀了幾勺高粱米,對於倆妯娌的話也沒接茬,只是最後才岔開話題,看着她們倆問道:“大嫂,三弟妹,家裡好像還有些蘿蔔,要不晚上咱涼拌個蘿蔔絲,再切點兒鹹菜?”
劉氏只吩咐做高粱米粥和烙雜麪餅子,並沒說要吃啥菜,家裡的小蘿蔔大都醃了鹹菜了,只剩下太大的沒醃,每天吃白菜有些膩歪,曾水兒就想換個口味。
對於劉氏母女,她因爲太瞭解她們了,倒也沒啥可說的,就算再說,再不滿意,孝道之下你也得聽吩咐,也翻不起任何波浪,還不如啥也不說,讓劉氏看着辦。
她若是豁出去傅家吃大虧,那就可勁的接濟她閨女,反正秘方在她手裡,賣滷肉的錢也在她手裡,她能拿出去的也只是她手裡攢的那些私房錢,頂多十兩銀子,那就可勁兒的折騰唄。
陳秀秀和孫杏花見曾水兒不想說下去,也沒啥興致了,就都打住話頭不說了。
對於今晚吃啥菜,兩人都沒說啥,都同意涼拌蘿蔔絲,反正家裡只有大白菜,那些大蘿蔔在地窖裡放着也是放着,吃啥不是吃?
孫杏花說:“大嫂二嫂你們先去大嫂屋子吧,我去地窖裡拿蘿蔔。”說着,拎着藍子大步流星的直奔地窖去了。
陳秀秀和曾水兒也沒耽擱,各自端着盆子去了東廂房做晚飯。
不說三妯娌做飯,卻說東屋。
傅天實、傅天明見滷肉熟了,涼的差不多了,就從西屋拿過來幾個乾淨的筐子和一疊油紙、麻繩、菜刀菜板、筆墨紙張,開始將賣相好的滷肉用油紙包裹起來,用小秤稱了斤數每項都記下來,然後才分門別類整齊的放進筐子裡。
有些賣相不好,比如豬大腸,豬肺、豬肝和護心肉邊邊角角之類的,從明顯的刀痕的地方,就徹底將一整塊切下來,將那些肉搭配着便宜賣給他們的小碎肉,也就是護心肉也挑揀出來,放在一邊,留着晚上吃。
傅小梅這次沒再張羅着吃肉,只是不錯眼珠的在一邊盯着,心裡記着斤數,一邊記一邊心裡嫉妒的不行,天吶,這麼多的滷肉,得賣多少錢?孃家這次可真是發啦!
傅大慶和劉氏就在一邊看着,誰也沒有幫忙,兩人實際上是起到了監督的作用,就在他們眼皮子底下,倆兒子誰也不敢糊弄他們。
直到倆兒子弄完了,傅大慶將各個下水的斤數仔細的記在賬本上,仔細對照了前兩天的斤數,這才問:“今天的斤數和前兩天的差不少啊?”
傅天明看了看紙上的數額,仔細的核對了兩遍,這才認真的說:“總數差了二斤多。”
傅大慶點點頭,吩咐道:“好啦,將筐子放在炕頭上,蓋好,上面再用繩子捆好,明天還是開城門以前到那兒等着,別去晚了!”
“是!爹!”傅天實、傅天明恭謹的回道。
劉氏一聽差了二斤多肉,算了算損失了不老少錢,就有些心疼,但也知道這些肉大都讓閨女和外孫們吃了,也不好說啥,只是臉色不太好看。
傅小梅自然察覺到了母親臉上神情的變化,知道母親算過賬來了,心疼了,也不敢再作妖,老實的待在一邊,閉緊了嘴巴。
她可不想得罪孃家唯一一個疼自己的人,不然以後再來就不會再佔便宜,別的不說,餓肚子的滋味實在是太難受了!
晚飯很快就熟了,一家人熱熱鬧鬧的吃了晚飯,別說涼拌蘿蔔絲,就是鹹菜餅子和粥也沒剩下,應該說,傅家人的肚子伸縮性很大,多點兒少點兒都無所謂,都能吃掉。
而傅小梅母子三人總算能吃上飽飯了,而且家裡氣氛也很和睦,自然也是敞開肚皮猛吃,不意外的都吃撐了。
傅家人也是剛剛纔吃上飽飯,也沒人笑話她們,一頓飯吃的也是非常溫馨,讓傅大慶老懷大慰,劉氏也難得的露出了笑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