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張瑄的志向

張瑄嘴角抽動了一下,苦笑道,“嫂子,如若不如此,某何以解釋這些日子不出現的事兒呢?要是有人硬要給某家扣上一頂欺君之罪的帽子,可就大大不妙了。”

李蘇蘇頓了頓,輕輕一嘆,“瑄弟,奴家一介女流,婦道人家,不懂你做的這些大事。但奴家知道瑄弟是一個有情有義的好男兒……還是早點出現吧,免得再讓崔家妹子傷心。”

張瑄默然點頭。

崔穎的表現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但也正因如此,崔穎在他心目中的地位真正牢固確立起來。由此,崔穎徹底打開了張瑄的心門,張瑄心裡暗暗決定,自今往後,要用一生的時間和努力,去疼愛和保護好這個重情重義的女子。

接受了崔穎,這意味着張瑄真正融入了這個時代。

兩人正說話間,頓覺眼前一閃,蕭十三郎幾乎是憑空出現了在兩人眼前,朗聲笑了起來,“兄弟你這番打扮,着實怪異。”

蕭十三郎向來是如此來去無蹤、神龍見首不見尾,張瑄早已習,慣了他的這種俠客作風。

見到蕭十三郎,張瑄歡喜一笑,“兄長回來了,貴妃和太子可是入了玉真觀了?楊國忠也趕去了吧?”

蕭十三郎微微一笑,“然也。某在外看到他們入了玉真觀,方纔離開的。”

張瑄長出了一口氣。在他的謀劃安排中,讓李亨跟隨楊玉環入玉真觀,是爲了防止榮王李琬鋌而走險,瘋狂之下首先拿李亨開刀。

李琬一旦得知楊玉環和楊國忠堅定不移地支持太子李亨,必然會“惱羞成怒……”情勢急轉直下,他定然不會甘心功敗垂成,鋌而走險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而他如果要採取一些非常手段的話,李亨顯然是其的首要目標。

因此,張瑄安排李亨隨楊玉環進入玉真觀暫避風頭,無疑是確保李亨人身安全的最穩妥辦法。

別看玉真公主出家修行,但這玉真觀的戒備防衛其實並不亞於皇宮。按照宮廷的慣例,玉真觀也是羽林衛重點守衛的一個目標。在某種意義上說,李亨在玉真公主這裡比呆在東宮安全。

“如今大局已定,兄弟大可以從容出現了。”蕭十三郎哈哈大笑起來,“我看,某和蘇兒就一起隨你回府去吧。反正,這座小院某家也住得膩了去了你張家,某家不求錦衣玉食,只要酒肉管飽即可。”

張瑄心裡一陣感動。他知道蕭十三郎意欲跟隨他回府,並不是貪圖張家的榮華富貴,更不是想要通過張瑄而獲得什麼晉身之道,他不過是兄弟情切、擔心張瑄在這場政治風龘波中會受到傷害,準備隨時保護在張瑄身邊罷了。

“兄長大恩,讓小弟何以爲報?”張瑄輕聲一嘆,“兄長,嫂子在上,請受小弟一拜!”

張瑄起身就要大禮參拜。

蕭十三郎一把扶住他,皺眉道,“你我兄弟貴在知心,如果你還把某當兄長,今後就不要再如此見外。否則,某家便再無你這個兄弟。”

李蘇蘇也在旁笑着插話道,“是啊,瑄弟,就莫要見外了。既然你口口聲聲叫兄長、大嫂,兄長照顧兄弟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嗎?”

李蘇蘇的目光稍微有些閃爍。

與蕭十三郎的淡泊名利和超脫紅塵相比,李蘇蘇其實是有些私心的。

她並不願意過上那種風餐露宿江湖漂泊的生活,跟心愛的人在一起天南地北固然逍遙自在,但在本心裡,她還是希望過上安定的生活。不求大富大貴,但求衣食無憂、與愛人長相廝守。

蕭十三郎是俠客,身手不凡。如果通過張瑄能獲得一個良好的出身,這對於他們的將來大有好處。而如今李蘇蘇已經懷有身孕,她也不能不替還未出世的孩子考慮。

蕭十三郎暗暗瞥了自已愛妻一眼,心裡悠然一嘆。他是何許人,怎麼能不明白李蘇蘇的真實心思。他雖然喜歡閒雲野鶴的江湖遊俠生活,但爲了愛妻和未出世的孩子,他說不得也只能慢慢改變一下性子,逐步安定下來了。

既然選擇了李蘇蘇,蕭十三郎在真正跟李蘇蘇成婚成家之後,心裡就明白,過去的蕭十三郎已經屬於過去了,今天的蕭十三郎有着一個男人的責任,他要照顧好自己的愛妻和孩子。

“如此,小弟就不跟兄長、嫂子客氣了。”

“兄長,小弟有幾句話早就想說,但不知當講不當講。”張瑄抱了抱拳,只是因爲他胳膊上剛被李蘇蘇纏繞上一層厚厚的麻布,抱拳的姿勢着實有些怪異。

李蘇蘇在旁看了,忍不住掩嘴輕笑。

“兄弟說道,你我兄弟之間,應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坦誠相對,不需要遮遮掩掩。”蕭十三郎其實猜出了張瑄要說什麼,只是故作不知。

“我知道兄長是出世的俠客,人間高士,其實不願意踏足紅塵……此番要不是爲了小弟,也斷然不會進宮保護太子攙和到這種事情裡來。”

“只是小弟覺得,如今嫂子身懷有孕,若是再隨兄長四海爲家,怕多有不便。不如暫且在長安城中安定下來,待孩子出生成長之後再定行止如何?”

張瑄雖然有意讓蕭十三郎出仕,在軍中弄個將領的位置,將來也會協助他謀劃天下。蕭十三郎這種俠義之士,只要對他真誠相待,他必報以一腔熱血和赤誠,絕對值得信任。

但張瑄知道蕭十三郎的個性,凡事只能徐徐圖之,不能操之過急。他相信,隨着時間的推移,蕭十三郎會改變主意的。環境能改變一個人,待蕭十三郎有了牽掛和需要保護的家庭親人,他會轉變的。

張瑄深信不疑。

蕭十三郎嘴角一抽,沉默了下來。

李蘇蘇臉色一紅,暗暗感激地向張瑄投過一瞥,焦急地等待着蕭十三郎的回話。

要知道,她雖然喜安定,但卻不願意勉強蕭十三郎去做違揹他本性的事情,如果蕭十三郎過一段時間仍舊要離開長安,她肯定還是會天涯相隨的。

蕭十三郎仰天一聲長嘯,似是吐盡了胸中塊壘。

良久,他緩緩垂下頭來望着張瑄輕輕笑着,“兄弟,某本是孤兒,三歲那年被師傅帶上山,教授武藝劍術且文韜武哈……十五歲下山,便立志行俠天下,管盡天下不平之事。然十載江湖漂泊,某家才恍然發覺如同一夢。”

“這天下之事多如牛毛,以某一人之力,無異於蚍蜉撼樹螳龘臂當車,無知矣。”

“某偶至長安,識得蘇兒,便驚爲天人傾心相覓……”

“蒙兄弟相助,蘇兒不棄,某家如今也算是爲人夫、爲人父了。就算是兄弟不說,某家也想安定下來了不爲別的,就爲了蘇兒和未出世的孩子。”蕭十三郎輕聲說着,回頭望着李蘇蘇,目光中閃出一抹柔情。

李蘇蘇心神激盪,上前一步,柔聲道,“十三郎。”

“兄長俠骨柔情,英雄本色,義薄雲天有擔當,兄弟敬佩。”張瑄由衷感佩道。

蕭十三郎哈哈一笑,“兄弟你就不要取笑爲兄了。即兄弟關愛,爲兄也不跟你客氣,某跟蘇兒就住進張府,將來蘇兒腹中孩兒出世,這教導讀書之責,還是要落在兄弟身上了。”

張瑄朗聲笑着,“那自然沒有問題。兄長的孩兒,便是張瑄的孩兒,張瑄必視同己出,竭力教導。”

見李蘇蘇心滿意足地去爲兩人準備酒菜,蕭十三郎臉上豪爽的笑容突然一斂,壓低聲音道,“兄弟,某家有話要問你。”

“兄長請說。”

“某浪跡江湖四海爲家,識人無數。某觀兄弟胸懷大志……既如此,兄弟又何必過多介入這皇權爭鬥之中?無情最是帝王家,將來縱然是這太子登基當了皇帝,他或許會感恩兄弟之功於一時,但長久之計,怕還是要……”蕭十三郎的聲音清澈而沉穩。

“在兄長面前,張瑄就不遮遮掩掩了。既然兄長說起這個,那麼,兄弟便問問兄長—一試問這大唐之天下是何人之天下?”張瑄微微沉吟,便朗聲而笑道。

“自然是這大唐李氏皇帝之天下了。無論是李亨或看榮王登基,這皇位都屬於李家,兄弟終歸都還是臣子。”蕭十三郎毫不遲疑立即跟上回道。

“不,兄長,不然。這大唐之天下,不是皇帝一人、皇室一族之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張瑄目光炯炯,投向了湛藍晴空,任憑凜冽的寒風吹拂而過,神色堅毅而慨然,“自古以降,王朝更迭,皇權交接,皇帝姓氏輪番登場,但唯一不變的是這天下!”

“張瑄不才……無論是過去種種、還是今日種種,都並非單純是爲皇室效力,而是爲天下人效力。”

“不管誰當皇帝,我都有自信保得一世之榮華富貴。但榮華富貴於我而言,不過是過眼雲煙。

我所最終追求者,乃是這天下人之天下的強盛安定.?……些許皇權紛爭,又算得了什麼?”

“聖人云,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一生,張瑄蟬精竭慮所圖者不過是實現胸中抱負,做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未完待續。

第269章 封王之宴!第9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3)第292章 懷恨在心第74章 威脅第237章 教訓郭烯第374章 張瑄大軍第一戰(上)第299章 正面反擊登場第83章 坦誠相對第195章 與楊國忠的再次合作第451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336章 未雨綢繆第184章 劫持第91章 可豁得出去、可狠得下心來否?第125章 光宗耀祖第457章 難題第32章 兄弟情誼彌足珍貴第468章 陳通頂罪第37章 虢國夫人詩第315章 妙計救杜甫第159章 高力士的接班人第440章 郭芙逼寢第175章 楊國忠舉薦張瑄第388章 郭子儀和僕固懷恩的密議第90章 圖窮匕見第313章 張瑄的派系第53章 楊國忠得勢第25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第85章 替太子索權要官第176章 張瑄的野心第382章 借刀殺人之計第476章 一觸即發第261章 豐功偉績!第478章 李倓復唐的鬧劇第473章 慘烈之戰第253章 火器顯神威第447章 野性第366章 太上皇薨!第290章 改封王、強軍權第397章 顏真卿:獻關以報恩,自刎以盡節第75章 楊三姐進府第299章 正面反擊登場第397章 顏真卿:獻關以報恩,自刎以盡節第96章 陰差陽錯(上)第131章 兵圍駙馬府第22章 李隆基的暗示第268章 致命的**第260章 拿下吐谷渾!第365章 隴朔大捷長安亂第319章 李亨的咆哮第455章 奔襲瀚海城,朕爲馬前卒第438章 女人與戰利品第172章 吐蕃王求親第372章 顏真卿被逼出戰第371章 受到熱烈歡迎的巾幗軍第252章 赤柱小兒,汝可敢一戰?!第71章 安慶緒有約第49章 只羨鴛鴦不羨仙第282章 史詩之戰(4)第10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4)第269章 封王之宴!第183章 女劍客第244章 杖責郭子儀,殺鄭雄!第254章 血色殘陽,軍旗昂揚第393章 氣吞山河如虎!第138章 李琬自盡第458章 帝王心術第441章 一個王爵也不換吶第405章 新皇帝示好求和第409章 宿命一戰!第369章 洛陽失陷,安祿山稱帝!第4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2)第298章 休怪本王翻臉無情!第324章 何懼之有!第223章 張瑄的心腹班底初步成型第403章 天下戰略佈局第71章 安慶緒有約168章 衝冠一怒第370章 冒險出戰?第14章 一唱一和一賭局(2)第349章 約法三章再洞房第84章 楊國忠的臭棋第257章 賜婚第251章 你想嫁我就能要你嗎?第363章 安祿山叛亂!第476章 一觸即發第383章 張瑄的預言第365章 隴朔大捷長安亂第454章 拿下程千里第284章 史詩之戰(6)第271章 李亨是何用意?第52章 丈母愛郎,小孩愛糖第366章 太上皇薨!第364章 勸降第407章 君無戲言第245章 建新軍第31章 聖旨到!第248章 吐蕃入侵,一場大戲的序幕開啓第423章 冊封后妃?第156章 借刀殺人第404章 李亨又要逃,李豫李倓逼宮
第269章 封王之宴!第9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3)第292章 懷恨在心第74章 威脅第237章 教訓郭烯第374章 張瑄大軍第一戰(上)第299章 正面反擊登場第83章 坦誠相對第195章 與楊國忠的再次合作第451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336章 未雨綢繆第184章 劫持第91章 可豁得出去、可狠得下心來否?第125章 光宗耀祖第457章 難題第32章 兄弟情誼彌足珍貴第468章 陳通頂罪第37章 虢國夫人詩第315章 妙計救杜甫第159章 高力士的接班人第440章 郭芙逼寢第175章 楊國忠舉薦張瑄第388章 郭子儀和僕固懷恩的密議第90章 圖窮匕見第313章 張瑄的派系第53章 楊國忠得勢第25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第85章 替太子索權要官第176章 張瑄的野心第382章 借刀殺人之計第476章 一觸即發第261章 豐功偉績!第478章 李倓復唐的鬧劇第473章 慘烈之戰第253章 火器顯神威第447章 野性第366章 太上皇薨!第290章 改封王、強軍權第397章 顏真卿:獻關以報恩,自刎以盡節第75章 楊三姐進府第299章 正面反擊登場第397章 顏真卿:獻關以報恩,自刎以盡節第96章 陰差陽錯(上)第131章 兵圍駙馬府第22章 李隆基的暗示第268章 致命的**第260章 拿下吐谷渾!第365章 隴朔大捷長安亂第319章 李亨的咆哮第455章 奔襲瀚海城,朕爲馬前卒第438章 女人與戰利品第172章 吐蕃王求親第372章 顏真卿被逼出戰第371章 受到熱烈歡迎的巾幗軍第252章 赤柱小兒,汝可敢一戰?!第71章 安慶緒有約第49章 只羨鴛鴦不羨仙第282章 史詩之戰(4)第10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4)第269章 封王之宴!第183章 女劍客第244章 杖責郭子儀,殺鄭雄!第254章 血色殘陽,軍旗昂揚第393章 氣吞山河如虎!第138章 李琬自盡第458章 帝王心術第441章 一個王爵也不換吶第405章 新皇帝示好求和第409章 宿命一戰!第369章 洛陽失陷,安祿山稱帝!第4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2)第298章 休怪本王翻臉無情!第324章 何懼之有!第223章 張瑄的心腹班底初步成型第403章 天下戰略佈局第71章 安慶緒有約168章 衝冠一怒第370章 冒險出戰?第14章 一唱一和一賭局(2)第349章 約法三章再洞房第84章 楊國忠的臭棋第257章 賜婚第251章 你想嫁我就能要你嗎?第363章 安祿山叛亂!第476章 一觸即發第383章 張瑄的預言第365章 隴朔大捷長安亂第454章 拿下程千里第284章 史詩之戰(6)第271章 李亨是何用意?第52章 丈母愛郎,小孩愛糖第366章 太上皇薨!第364章 勸降第407章 君無戲言第245章 建新軍第31章 聖旨到!第248章 吐蕃入侵,一場大戲的序幕開啓第423章 冊封后妃?第156章 借刀殺人第404章 李亨又要逃,李豫李倓逼宮